“后航天飞机时代”势力对比发生变化 随着“阿特兰蒂斯”号8日发射升空,美国为期30年的航天飞机项目即将画上句号。一段时间之内,日美将不得不依靠俄罗斯的“联盟”飞船来把宇航员送上国际空间站。
[导读]随着“阿特兰蒂斯”号8日发射升空,美国为期30年的航天飞机项目即将画上句号。一段时间之内,日美将不得不依靠俄罗斯的“联盟”飞船来把宇航员送上国际空间站。
随着“阿特兰蒂斯”号8日发射升空,美国为期30年的航天飞机项目即将画上句号。一段时间之内,日美将不得不依靠俄罗斯的“联盟”飞船来把宇航员送上国际空间站。奥巴马总统新提出的火星载人航天项目因财政困难而前途未卜。另一方面,俄罗斯的航天大国地位更为举足轻重,中国也制定了空间站计划。可以说,美国航天飞机的退役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转折点。
美国:官督民办
奥巴马总统叫停了前总统布什制定的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项目,而于去年4月提出了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宇航员送上火星的计划。美国航天局(NASA)局长博尔登充满信心地表示,将朝着外太空载人飞船和新大型火箭两大目标努力。
目前美国试图将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和宇航员的任务委托于民间企业,以节省发射等费用。去年12月,著名创业家埃隆 穆斯克创立的宇宙探索技术公司成功实现了太空舱的发射与返航,这是民间企业首次成功发射宇宙飞船。
但由民间企业主导国际空间站任务还存在很多待解决的课题。即使NASA顺利将“接力棒”传给民间企业,要用美国生产的火箭和宇宙飞船将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至少也还需要数年。在此期间运送宇航员的任务将完全由俄罗斯的“联盟”飞船来承担,这将使美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影响力减弱。
俄国:维持垄断
随着美国航天飞机退役,俄罗斯作为唯一拥有能够往返于地面和国际空间站的载人宇宙飞船的国家,影响力得到提高。俄罗斯计划年内开始建设新的火箭发射基地,以巩固其航天大国的地位。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5日与远东地区阿穆尔州政府签署了建设东方发射场的文件,建设投资为近4000亿卢布(约合142亿美元),计划于2015年竣工。
这将降低俄罗斯对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的依赖,将来俄罗斯近半数的火箭将可以在东方发射场发射。俄罗斯还计划在2019年之前发射载人宇宙飞船,并研发可以多次往返的宇宙飞船。
中国:奋起追赶
今年下半年中国将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并且在月球表面基地建设和火星探索方面也已经有所行动。
中国制定了独立的宇宙空间站计划:今年将先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2012年发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为建立宇宙空间站打基础;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2020年前后建成中等规模的空间站,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
美国航天飞机退役,日本的载人航天事业也出现转折。近20年间,日本的载人航天事业一直依赖于美国的航天飞机,现在必须展望“后航天飞机时代”了。
日本:计划模糊
国际空间站对“联盟”飞船的依赖引发了担忧,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立川敬二理事长认为“应该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具备发射能力”,表达了日本单独研发载人飞船技术的愿望。
2009年日本提出了将本国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的太空探索构想,并与美国的探月计划统一了步调。但由于2010年美国宣布中止该计划,日本的构想也悬在了半空。
日本单独开展载人航天事业所需成本极大,不太现实。由菅直人首相任总部长的宇宙开发战略本部6月提出了关于宇航事业的建议,但出于预算方面的考虑,建议没有具体提及载人飞船事宜。政府应尽早探讨长期计划。
原标题:“后航天飞机时代”势力对比发生变化_科技
关键词:联盟,火星载人,宇航员,空间实验室,国际空间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admin#shaoqun.com
(#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