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天文航天 > 科学家发现“超级地球”倾角消失可扼杀生命

科学家发现“超级地球”倾角消失可扼杀生命

发布时间:2012-01-14 08:02:19
科学家发现“超级地球”倾角消失可扼杀生命 莱布尼兹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科学家发现红矮星可将“超级地球”的自转轴倾角“抹平”,并扼杀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
[导读]莱布尼兹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科学家发现红矮星可将“超级地球”的自转轴倾角“抹平”,并扼杀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

科学家发现“超级地球”倾角消失可扼杀生命

恒星引力是行星自转轴倾角的影响因素之一

科学家发现“超级地球”倾角消失可扼杀生命

保持较长时间内自转轴倾角的适宜和稳定是行星演化出生命的重要条件

(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地球上的四季变更是由绕太阳公转时自转轴的轻微倾斜所引发。据位于德国波茨坦的莱布尼兹天体物理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勒内·海勒(René Heller)认为:天体生物学家在对外星生命可能性进行分析时应该重视行星自转轴这个变量所起的的作用。季节和自转轴倾角是系外行星可居住区的重要因素,但却基本被忽视。对此,海勒和他的同事在最近发表的论文中研究了恒星与行星之间的引力作用最终是如何“抹平”行星自转轴倾角。

这项研究发现对外星生命的可居住区研究并不是个好消息,且目前对可居住区判定的最大影响因素是是否具有适宜的温度使水保持液态。根据计算机模拟结果,在红矮星周围的类地行星,其自转轴的倾角将很快被“抹平”。短时间内倾角的消失意味着生命没有机会在失去温度调节的行星上存活下来。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Gliese 581d系外行星,它曾被认为是最适合生命生存的行星之一。

另一方面,系外类地行星如果围绕类似太阳的恒星公转,情况就会好很多。这些世界应该不会看到它们的自转轴被“抹平”到危险的程度,至少在经历数十亿年后生命出现并演化成高级文明。这个情况的例子是美国宇航局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的开普勒22b,是第一个被发现与地球大小接近的、可居住区内的行星。我们地球自转轴的倾角目前约为23.5度,在漫长的地质变迁过程中其可能会发生变化。行星的黄赤交角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系早期的历史因素,受到恒星引力影响的其他行星的轨道路径。

  • 1
  • 2
  • 上一页
  • 下一页

原标题:科学家发现“超级地球”倾角消失可扼杀生命

关键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admin#shaoqun.com (#换成@)。
  • 相关推荐
  • 最新文章

可能感兴趣文章

我的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