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UFO探索 > 科研发现:宇宙宜居带上或存在外星生物

科研发现:宇宙宜居带上或存在外星生物

发布时间:2014-12-27 00:00:34
12月2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虽然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在白矮星或者褐矮星周围发现岩质系外行星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类天体不存在。根据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罗里巴恩斯(Rory Barnes)和德国莱布尼茨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科学家勒内海勒(Ren Heller)的研究发现:在白矮星或者褐矮星周围的轨道上可能存在支持生命的系外行星。 科研发现:宇宙宜居带上或存在外星生物 白矮星发出的强烈辐射也能引起行星

  12月2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虽然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在白矮星或者褐矮星周围发现岩质系外行星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类天体不存在。根据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罗里·巴恩斯(Rory Barnes)和德国莱布尼茨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科学家勒内·海勒(René Heller)的研究发现:在白矮星或者褐矮星周围的轨道上可能存在支持生命的系外行星。


 
科研发现:宇宙宜居带上或存在外星生物

白矮星发出的强烈辐射也能引起行星的极光现象
        据悉,白矮星是低质量恒星的演化产物,并且其数量非常之大,可以认为是“死亡的恒星”,而被认为是一类“失败的恒星”,由于褐矮星的质量较低而无法维持氢核聚变。理论上认为这两类天体周围可存在可居住带,如果可居住带上存在系外行星,那么这样的轨道环境是足以维持液态水的形态,从而为宇宙生命的诞生提供了机会。
        科学家通过计算发现位于恒星轨道内侧的行星可能演化出失控的温室大气,比如我们太阳系中的金星。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可加热该行星的大气温度,使得可能出现的液态水被蒸发殆尽,由此也导致了该行星宜居性的丧失。白矮星和褐矮星与我们的太阳存在一些共同特征,但前者则是慢慢冷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发出较为稳定的光照强度,在白矮星等天体周围轨道上存在的可居住带将会逐渐向内侧收缩。
        因此,假如我们现在发现白矮星或者褐矮星周围可居住带上存在系外行星,那么该行星在过去一定处于致命的恒星内侧轨道上。有研究称由于这些行星过去并不存在于可居住带上,因此即便我们现在发现可居住带上存在岩质行星,那么它们很可能不存在宇宙生命。

原标题:科研发现:宇宙宜居带上或存在外星生物

关键词:科研,发现,宇宙,宜居带,存在,外星,生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admin#shaoqun.com (#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