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卫星绘制的宇宙微波背景。|图片来源:EuropeanSpaceAgency,PlanckCollaboration已发现的引力波来源包括双黑洞并合、双中子星并合、黑洞吞噬中子星。|图片来源:LIGO-Virgo/FrankElavsk

来源:原理
138亿年前,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情:宇宙中的一切都在大**中被创造出来。一直以来,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都想知道,在宇宙诞生的最初时刻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困扰着众多科学家的最大谜团之一,但我们并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探索这个问题。
宇宙的演化。| 图片来源:NASA 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困难,是因为早期宇宙中充满了致密的等离子体,将构成光的粒子——光子困在其中,使光子只能与它们发生剧烈碰撞而无法逃脱。直到大**的约38万年后,随着宇宙的膨胀,这些等离子体的密度开始降低,光子终于获得了自由之身。这一事件被称为“复合”,它为我们带来了可通过望远镜观测到的宇宙最早“快照”——宇宙微波背景(CMB)。

普朗克卫星绘制的宇宙微波背景。| 图片来源:European Space Agency, Planck Collaboration
尽管宇宙微波背景为我们了解早期宇宙提供了大量线索,但对望远镜来说,“复合”事件就像一堵围墙,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使我们无法直接看到更早时期宇宙中发生的事情。
幸运的是,除了光子之外,天文学家还可以用时空结构中的涟漪——引力波来”聆听“大**。近年来,由LIGO/VIRGO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到的引力波为观测宇宙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为我们探索最早期宇宙的秘密创造了新的可能。
然而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探测到的所有引力波,都可被归类为天体物理学引力波(Astrophysical gravitational wave)。这类引力波是由一些在“较近时期内”发生的物理过程产生的,比如双黑洞或中子星的并合。

已发现的引力波来源包括双黑洞并合、双中子星并合、黑洞吞噬中子星。|图片来源:LIGO-Virgo / Frank Elavsky, Aaron Geller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天文学家一直想要探测到另一类引力波,即可能在早期宇宙中产生的宇宙学引力波(cosmological gravitational wave)。这类引力波在产生之后可以在宇宙中自由传播,它们就像幽灵一般,能够穿过“复合”墙,从而成为研究早期宇宙的独特工具。
这两种引力波有一些不同之处。已观测到的天体物理学引力波来自天空中的某个精确方向,而宇宙学引力波则来自所有可能的方向。这使得探测宇宙学引力波变得非常困难。但是,如果天文学家能够探测到这类宇宙学引力波,则会收获到巨大的回报。
早期宇宙中有许多可能产生宇宙学引力波的现象。例如,在大**后的不到一秒内,宇宙经历了一次指数级的膨胀,即暴胀时期。在暴胀结束时发生了“预热”,能量从驱动了暴胀的未知粒子上,转移到了今天已知的粒子上。而在预热过程中,就会产生宇宙学引力波。此外,相变事件以及一些与目前未知的粒子(如轴子)有关的过程也可能产生宇宙学引力波。

预热和相变等都可以产生宇宙学引力波。
因此,宇宙学引力波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大量关于宇宙诞生之初的信息,甚至有可能带来全新的物理学发现。
就像电磁波一样,引力波也是由许多不同的物体以不同的频率所辐射出来的。目前,正在运行的以及计划中的项目(比如脉冲星计时、地基和天基干涉仪)探索的引力波频率范围在纳赫兹和千赫兹之间。然而,从实验和理论的角度看,我们非常有必要寻找更高频率的引力波,比如在兆赫兹和吉赫兹频段之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admin#shaoqun.com
(#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