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天文航天 > 神十三即将回家,将成我国在轨驻留时间最长、返回最快飞船|神舟|神舟十三号

神十三即将回家,将成我国在轨驻留时间最长、返回最快飞船|神舟|神舟十三号

发布时间:2022-04-15 01:59:46
SINA_TEXT_PAGE_INFO['videoDatas0'] = [ {ad_state: '1',pid: '2',video_id: 461817213, //vidpic: '//n.sinaimg. ...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近日择机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返回东风着陆场。

  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后,3名航天员终于要回到地球家园。值得关注的是,神舟十三号不仅是我国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的飞船,还将成为返回最快的飞船。

  此次返回任务将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方案”,将返回时长控制在几小时内。

  Q1

  什么是快速返回方案?

  据了解,此次神舟十三号将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方案”,减少了绕飞圈数,将航天员返回过程由11圈缩减至5圈,返回时长控制在几小时内。

  从上一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整个返回过程历时一天多,缩短到神舟十三号的几个小时,在变轨、飞行动作不减少的前提下,对地面测控人员来说是一种挑战,对**船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Q2

  为什么是东风着陆场?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一样,在东风着陆场着陆。作为执行这次返回任务的着陆场,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  仅需一支搜救力量即可满足各任务段的搜救任务需求。

  东风着陆场是依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设的,部署一支搜救力量就可在发射、运行、返回各个任务段执行多样化搜救任务,不仅可以搜救飞船回收舱,还可以搜索火箭残骸和完成航天员应急搜救任务常态化值守。

  ●   建设维持费用低,搜救能力强。

  依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设施设备,以规模有限的专业搜救力量为主,随时可组成功能体系完备、专业门类齐全的搜救队伍,能更好地统筹利用资源,既可降低着陆场建设和维持费用,又可保持强大搜救能力。

  ●   可带动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东风着陆场位于戈壁荒漠,这里人烟稀少、草场和耕地很少,暂无大规模经济建设规划,着陆场不仅不会影响地方原有的经济建设,还可通过发展航天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根据此次神舟十三号返回任务特点,搜救回收分队在东风着陆场东西两区共设置11个搜救分队,投入了近百台车辆,5架直升机,1架固定翼飞机,并在着陆场周边协调了相应的民间搜救力量,共同守护航天员平安归航。

  Q3

  回家路要经历哪些?


  程序一:离“站”上“船”,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首先实施分离。分离前,航天员需要关闭连接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三号的双向承压舱门,正式撤离空间站。进驻神舟十三号飞船后,航天员需要马上换上出征时穿过的舱内压力服。

  程序二:在返回舱值守,等待返航。

  在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内,航天员还要进行一些返回前的准备,包括返回状态的设置、在轨指令的发送等。

  程序三:进入大气层前,完成“两舱”分离。

  神舟飞船的前段是轨道舱,中段是返回舱,后段是推进舱。在降轨之前,轨道舱和返回舱将首先进行分离。随后发动机开机,飞船逐步下降高度,并在进入大气层之前完成推进舱分离,返回舱进入返回轨道。

  程序四:进入大气层,经历高温震动恶劣环境考验。

  飞船返回舱下降到距地面100公里左右,进入大气层后,是返回过程中环境最为恶劣的阶段。空气密度越来越大,返回舱与空气剧烈摩擦,使其底部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返回舱周围被火焰所包围,舱内会出现震动噪声过载的现象,其间会经历4-6分钟的“黑障区”,返回舱此时会和地面失去联系,但地面可以通过电扫雷达等方式进行跟踪。

  程序五:打开降落伞,稳稳落地。

  在距地面10公里左右的高度,返回舱将依次打开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并抛掉防热大底。在距地面1米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下降速度降到每秒2米左右,最终使返回舱安全着陆。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公众号、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神十三即将回家,将成我国在轨驻留时间最长、返回最快飞船|神舟|神舟十三号

关键词:神舟,神舟十三号,飞船,时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admin#shaoqun.com (#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