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SpaceX第三次一箭11飞 将47颗星链卫星送入太空|星链
[综合消息]太空探索公司“猎鹰”9-1.2型火箭3月3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第39A号发射台进行了“星链”低轨宽带星座的第39次专项组网发射,任务代号“星链”v1.5G4-9。箭上携带了47颗“星链”v1.5型卫星。火箭于美国东部时间9时35分(北京时间22时35分)点火起飞。星箭分离于起飞后将近66分钟进行。
这是太空探索公司今年的第9次发射和第6次“星链”组网专发。本次发射瞄准高305公里×317公里、倾角53.2度的一条近圆形轨道。卫星随后要利用自带的氪离子推力器升往540公里的工作轨道。
本次发射采用了一枚已用过10次的一级火箭,编号B1060.11。这枚箭此前于2020年6月30日参加了一次GPS-3导航卫星发射,9月3日和10月24日先后执行了“星链”第12和第15次组网专发任务,去年1月8日参加了“土耳其星”5A通信卫星发射,2月4日、3月24日和4月28日相继执行了“星链”第18、第23和第25次组网专发任务,6月30日参加了“运输者”2专享拼单发射任务,12月2日和今年1月18日又先后执行了“星链”第32和第35次组网专发任务。在本次发射中,这枚箭再次成功实施了海上落船回收。
B1060由此成为太空探索公司第三枚使用次数达到11次的火箭。编号为B1051的一枚火箭于去年12月18日在范登堡天军基地进行的第33次“星链”组网专发任务下率先实现了一箭11飞。编号为B1058的另一枚火箭则在今年2月21日从卡角天军站进行的第37次“星链”组网专发任务下完成了第11次飞行。
自2019年5月组网发射启动以来,太空探索公司迄今已通过39次组网专发将2219颗“星链”送入轨道。另外,该公司还借其去年1月的首次自营拼单发射任务把10颗“星链”部署到倾角97.6度的极轨道,去年6月30日又在第二次自营拼单发射任务下把3颗“星链”部署到一条类似轨道。加上2018年初发射的2颗“丁丁”原型卫星,已发射“星链”卫星总数为2234颗。
不过,根据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天文学家麦克道尔新近更新的数据,除去已主动和被动离轨再入的217颗,目前“星链”星座在轨卫星总数顶多为2017颗,仍能工作的卫星应不超过1992颗,而已处于“工作壳层”内的为1555颗。
按照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拿到的监管批文,太空探索公司最终将可发射和运营多达1.2万颗互联网中继卫星。而根据其向国际电联申报的材料,该公司的远期目标是要部署多达4.2万颗“星链”。
“星链”网络建设项目的初期阶段要求把4408颗卫星部署到低地轨道上的5个轨道“壳层”。按组网方案,去年5月最先部署完毕的壳层1轨道高度为550公里,倾角为53度,拟设1584颗卫星。壳层4与壳层1相近,轨道高度540公里,倾角53.2度,也拟设1584颗卫星。壳层2轨道高度570公里,倾角70度,拟设720颗卫星。壳层3和5轨道高度均为560公里,倾角都是97.6度,各拟设348颗和172颗卫星。
本次发射是瞄准壳层4的第9次发射。包括2月3日发射后因地磁暴影响而早早离轨的38颗,这让发往该壳层的卫星总数达到了443颗。前7次发射共携带了396颗“星链”,其中有2次(去年12月18日的第33次和今年2月25日的第38次组网专发)是在范登堡进行的。壳层2已做过一次发射(“星链”v1.5G2-1),也就是去年9月13日从范登堡进行的第30次组网专发。
本文转自航小宇
原标题:SpaceX第三次一箭11飞 将47颗星链卫星送入太空|星链
关键词:星链,卫星,SpaceX,火箭,航天,时间,猎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