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重状态下的拔河游戏也与地球上截然不同。在地球上,拔河中输掉的一方会被拉向胜利的一方,而在太空中,双方会彼此牵拉,最终彼此撞在一起。
从牛顿方程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人们对万有引力认识经历了很多曲折。随着引力波的发现,引力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借此机会让我们一起回顾数百年来人类对万有引力的认
2016/3/24 16:00:369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说到测量地球“体重”,难道我们真有这样一杆称吗?当然不是!我们并不是要直接去“称”地球的质量,因为并不存在那么大的秤供我们使用。那么,严肃的说,地球质量到底是如何获得的呢?获得了地球质量的直接好处就是可以发射火箭,因为只有
自从一个苹果砸到了牛顿头上,我们就知道了万有引力这个说法。地球是有一种引力,所以才导致物体会向下落,人不会飘起来。可是到外星人这里就有些说不通了,被观测到的外星飞碟来去自如,仿佛丝
黑洞信息丢失 万有引力或未必是宇宙基本力 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的物理学家提出黑洞信息丢失的新研究视角,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量子信息理论将在黑洞物理学中扮演重要角色。
2011/8/13 8:05:002
来源:科技日报从牛顿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到卡文迪许第一次用扭秤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数G值,西方科学家主导这一领域的研究300多年。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家罗俊及其团队加入了测量万有引力常数G的队伍。5月21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
一项对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最新研究发现,在整个系统动力学中,黑洞磁场起着重要作用。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学研究所(MPIfR)科学家通过对76个黑洞
万有引力是人类最早认识的一种相互作用。1687年,牛顿在其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就提出了这一概念。牛顿利用万有引力定律不仅说明了行星运动规律,而且还指出木星、土星的卫星围绕
科技日报讯一项对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最新研究发现,在整个系统动力学中,黑洞磁场起着重要作用。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学研究所(MPIfR)科学家通过对76个黑洞的观察测量发现,它们的强度比得上由黑洞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