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科考队凯旋 昨天,“雪龙”号停靠在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当天,我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抵达上海。第28 次南极科考历时163天,总航程约28000余海里,开展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南大洋科学考察、极地环境综合考察专项调查,在冰川、天文、大洋等科学领域中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考察队员在昆仑站顺利安装并成功调试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南极巡天望远镜 ...
2012/4/9 9:02:444
第28次南极科考队普里兹湾雪夜放潜标(图) 北京时间当日10时左右,第28次南极科考大洋队在南极普里兹湾海域的3个作业站点布放了3套潜标系统。
2012/2/9 12:13:033
中国南极科考队队员再次在冰盖上“搭积木”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内陆队队员们正在冰穹A地区紧张地开展昆仑站综合楼二期工程建设。这一工作被队员们风趣地形容为在冰盖上“搭积木”。
2012/1/16 10:00:193
我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明日奔赴南极最高点 我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内陆队预计将于12月16日从中山站附近的内陆考察基地出发,奔赴位于1300公里外的南极最高点冰穹A上的中国内陆考察站昆仑站。
2011/12/15 16:04:443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遇到本航次首座冰山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于北京时间23日19时左右在南纬52度17分、东经106度05分的南大洋海域遇到此次航行的首座冰山。
2011/11/24 8:00:513
[导读]在“雪龙”号科考船上,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赵军通过过滤海水,将海水中的颗粒有机碳固定在过滤膜上,封存好后带回国内进行研究。11月9日,来自厦门大学同位素海洋化学课题研究组的曾健和方仔铭在打捞表层海水11月9日,来自厦门大学同位素海洋化学课题研究组的曾健和方仔铭在打捞表层海水11月9日,大洋队队员赵军通过过滤海水获取其中的颗粒有机碳在“雪龙”号科考船上,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2011/11/10 15:06:403
南极科考队员实测 北斗信号总体质量堪比GPS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南极科考的机会,大范围分析了我国北斗系统的定位效果,结果表明,在中低纬度地区,北斗定位精度达到米级,和GPS系统不相上下。
2015/4/9 12:00:062
第28次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在中山站卸货 南极无夜 卸货无眠——第28次南极科考队中山站卸货。
2011/12/14 16:24:291
第28次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在中山站卸货 南极无夜 卸货无眠——第28次南极科考队中山站卸货。
2011/12/5 10:01:041
南极科考11月3日启程 巡天望远镜同船出发 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将于11月3日从天津出发奔赴南极,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将被运送到南极。
2011/10/18 10:00:141
新华社南极内陆1月24日电(记者刘诗平)在完成南极内陆冰盖之巅冰穹A地区的各项科考任务后,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昆仑队24日撤离昆仑站营地,踏上返回南极中山站之旅。16名昆仑队队员自本月4日抵达昆仑站以来,开展了天文望远镜的维护和往年数
我国将在南极最高点展开3000米深冰芯钻探 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获取包含100万年以上气候记录信息的深冰芯是中国科学家的梦想。从2005年开始,中国从事南极科考的科学家们正在通过自己艰苦卓绝的努力要把这种梦想变为现实。
2011/11/11 8:00:570
科学家在南极陨石中发现丰富太阳系外物质 我国科学家利用先进的纳米离子探针等科学仪器,近来在一块南极陨石中发现了丰富的太阳系外物质。
2011/10/8 16:05:290
南极昆仑站科考队队员在西藏开展选拔训练 南极昆仑站预选考察队员将在拉萨市和位于当雄县的西藏登山队羊八井高山训练基地进行选拔训练,为即将到来的南极夏季科考做准备。
2011/8/15 17:0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