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术经纬原标题:Science:颠覆教科书!科学家首次看清受精卵分裂第一步(动图)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诞生于受精卵。教科书说,当父母的精子与卵子融合后,来自双亲的染色体共同组成了我们的遗传蓝图,联手开启了胚胎发育的过程。而来自德国的一支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5日消息,关于生命的诞生,之前的研究大多是关注母亲如何孕育生命和分娩,今天我们将从婴儿的视角出发,看看生命的从无到有,又是怎样的一个神奇的过程。第一阶段:孕早期(1-14周)1-3周:受精卵着床期宝宝的生命,最初的起点
人类受精卵有“脉搏” 跳动与发育密切相关 人类受精卵具有类似“脉搏”的规律性跳动,并且这种跳动的特征与受精卵的发育变化密切相关,可在人工授精中用来判断哪些受精卵会有较高的成功率。
2012/1/5 10:01:114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近期有新闻报道说,有位产妇同一天生下两个孩子,可是却不是双胞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你听说过“重孕”吗?孕妇们在怀孕的时候会定期前往医院进行产检。在孕检过程中,有的时候会遇到这种情况:在最初检查时发现子宫内只有一个胎儿,而
新华社伦敦1月3日电 (记者黄堃)英国研究人员3日在美国学术刊物《生育与不孕》上报告说,人类受精卵具有类似“脉搏”的规律性跳动,并且这种跳动的特征与受精卵的发育变化密切相关,可在人工授精中用来判断哪些受精卵会有较高的成功率。 据介绍,当前的人工授精技术成功率不高,往往要先准备多个卵子进行人工授精,然后挑出一些看来比较健康的受精卵植入子宫中,期待其中会有能成功发育的。这有两方面风险,一是挑出的这些 ...
2012/1/13 7:05:073
10张珍贵的照片,揭示从受精卵到婴儿的神奇过程 1. 这是受精后4天的模样。 2. 受精经过5至6周的时间后,胚胎的模样逐渐成型。 副标题 3. 受精7周之后的模样,已经逐渐能看出发展中的器官了! 4.
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成功 再获受精卵10万粒(图)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7日发布消息称,本月初,科研人员在三峡坝区基地再次对一组子一代中华鲟亲鱼成功实施人工繁殖,获得受精卵10万余粒。
2011/12/14 15:01:492
英发现判断健康受精卵方法 使人工授精易成功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判断受精卵健康水平的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有可能提高人工授精的成功率。
2011/8/12 9:01:232
来源:nature作者:KendallPowell阿里·布里万罗正在他的实验室进行一系列实验,时间已经来到第13天,此时他正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他的发育生物学家团队已经解冻了数十个人类胚胎,并将胚胎放在单独的培养皿中,观察它们在发育最初阶段
中信湘雅否认参与“基因编辑婴儿”:不支持基因编辑临床研究11月26日,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带领的团队宣称对一对双胞胎的基因进行了修改,舆论一下“炸了锅”。转图失败-->澎湃新闻还发现,贺建奎团队还有另一个涉及人类胚胎的基因编辑试验:
2009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尾全人工繁殖中华鲟(资料图)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7日发布消息称,本月初,科研人员在三峡坝区基地再次对一组子一代中华鲟亲鱼成功实施人工繁殖,获得受精卵10万余粒,预计将于8日出苗。 2009年以来,中华鲟研究所先后三次成功实施中华鲟全人工繁殖,2009年获受精卵4万枚,今年11月再获受精卵5万枚,此次获得受精卵数超过前两次之和。 受精卵将在中华鲟研 ...
2011/12/8 22:06:171
中新社北京7月3日电(戴梦岚)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精卵结合受精以后就是生命。但是,最近中美胚胎学家的一项最新联合研究成果表明,人类受精卵存在两套独立纺锤体,即从精卵结合到发生第一次有丝分裂期间,双亲染色体并没有相互融合,而是各自保持空间
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成功 再获受精卵10万粒(图)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7日发布消息称,本月初,科研人员在三峡坝区基地再次对一组子一代中华鲟亲鱼成功实施人工繁殖,获得受精卵10万余粒。
2011/12/8 8:0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