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十点科学一项新研究发现,微塑料进入人体后,不仅损伤消化道,还会“绑架”脂肪分子,对人类消化健康和营养吸收造成阻碍。早上起床,用塑料牙刷清洁牙齿,出了门,买一份塑料袋装的包子,到单位,接一杯塑料的桶装水,这是很多人的日常。我们的生活已被 
  - 科学家发现神秘分子 可吸收遥远星光 巴塞尔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空间中吸收遥远星光的分子为带正电的富勒烯分子,其结构像一个足球。 - 2015/7/17 9:00:1412 
  - 研究人员发现海草吸收温室气体能力超过森林 研究人员发现,海洋沿岸水域生长的海草吸收温室气体能力超强,是陆地森林吸收能力的将近三倍。 - 2012/5/23 10:00:2111 
  - 中科院宋保亮小组发现胆固醇吸收新调控蛋白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宋保亮研究组取得了小GTP酶Cdc42调控NPC1L1蛋白向质膜转运的最新研究成果。 - 2011/8/30 18:02:238 
  -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刘毅研究团队研究发现,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巨大,但在以往研究中被严重低估。该研究成果10月29日在《自然》发表。该研究团队认为,基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计算排放通量的方法体系将为我国“碳中和”核算和国际谈判提供有力的科学依 ... 
  - 新浪科技讯据国外媒体1日报道,即使是在最有利的情况下,精密的探测车要在一颗环境恶劣的行星上登陆也会很困难。但是,如果你能像丢下一颗皮球那样,把一辆探测车扔到行星表面,不用担心它会被摔坏,结果又会怎样呢?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维塔斯-桑斯 
  - 部分热带树木靠树叶吸收云层中水分对抗干旱 最新研究表明,当根系不能完成工作的时候,一些干渴热带树木的叶子能够从低处的云层中吸收水分。 - 2012/12/17 14:00:153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2021年7月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探索了一个先进文明如何在黑洞周围建造戴森球以获取巨大能量的可能性。那么,黑洞与戴森球是如何联系起来的?用戴森球收集黑洞能量的可能性有多大?什么是戴森 
  - 来源:学术经纬今日上线的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中,有一篇非常有趣的论文。来自犹他大学(UniversityofUtah)的一支科研团队发现,免疫系统失调的小鼠会出现肥胖症状,这背后的根源在于肠道菌群的紊乱。而顺着这一思路找到的一类肠道菌群,果 
  - 研究人员近日研发出了一种世界上最黑的材料,可以用喷枪进行喷涂,这种名叫Vantablack S-VIS的材料能够吸收99.8%的光线,反射能力比哈勃望远镜上使用的超黑喷漆还要弱17倍。这种新材料能够轻易 - 2016/3/18 11:01:401 
  - 英媒称,英国一家公司生产出了奇异的、与众不同的物质,非常之黑,以至于它能吸收几乎所有的可见光,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种超黑涂层由碳毫微管组成,每个碳毫微管都只有人类头发的一万分之一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揭开了一款“好奇”号加强版火星车的神秘面纱,它载有7种强大仪器,这些仪器将有助于科学家破解有关这颗红色行星的谜团。其中最令人兴奋的就是Moxie,这种仪器能够吸收火星大气里的二氧化碳,并输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8日消息,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一些人即使步入老年也拥有看似年轻的身体,也有一些人50岁不到就已显出老态。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衰老速度不仅取决于实际年龄,同时也与生活方式有关。根据借助欧洲南方天文台(ESO)位于智利 
  - 报告称全球正经历3亿年来最快海洋酸化进程 科学家报告称,受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影响,地球正经历过去3亿年来速度最快的海洋酸化进程,众多海洋生物也因此面临生存威胁。 - 2012/3/5 8:00:511 
  - 美科学家首次发现大爆炸数分钟后原始气体云 天文学家们首次发现了宇宙大爆炸之后仅仅几分钟内形成的原始气体云,其中气体成分结构符合先前理论预测,为现代宇宙论中关于宇宙元素起源的说法提供了直接证据。 - 2011/11/25 10:01:231 
  - 来自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一种方法,每年可以探测到大约10个黑洞,有望在十年后揭开黑洞历史。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揭开了一款“好奇”号加强版火星车的神秘面纱,它载有7种强大仪器,这些仪器将有助于科学家破解有关这颗红色行星的谜团。其中最令人兴奋的就是Moxie,这种仪器能够吸收火星大气里的二氧化碳,并输 
  - 促花蛋白质促进植物“深呼吸”吸收更多废弃 日本研究人员拟南芥进行的实验中,首次发现催促植物开花的FT蛋白质还具有调整叶片气孔开闭的作用,利用此蛋白可以人为打开植物的气孔从而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 2011/7/25 17:0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