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模拟表明,太阳系很可能曾经拥有第五巨行星――但是这颗巨行星已经被逐出太阳系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很可能曾将另一颗巨行星挤到更深的太空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15日消息,天文学家有这样的共识:太阳系一直拥有四颗巨行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和天王星。但是现在他们声称,太阳系很可能曾经拥有第五颗巨行星,只是这颗巨行星已经被逐出太阳系。 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西南研究所的戴维-尼斯沃尼做的计算机 ...
2011/11/15 9:02:4817
说到双星,你想到了什么?别乱想了。看看HD 133121A和HD 133131B的巨行星具体状况。对于附近行星来说天空两个太阳习以为常。科学家在这个双恒星系统中发现3颗巨大行星,并对此展开了研究。虽然科学家并不清楚环绕HD 133121A和HD 133131B的巨行星具体状况,但 ...
气态巨行星内部包含“黑色氢层” 高温接近太阳表面 目前,物理学家最新研究表示,气态巨行星内部可能包含着“黑色氢层”,它不会反射和传输可见光线,但是能够传输红外辐射或者热量。
2016/6/27 8:00:074
气态巨行星可对恒星的自转产生影响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体积较大的气态热木星可迫使主恒星的旋转轴发生变化,出现“摇摆不定”的现象。
2014/9/15 12:00:264
木星强大引力促使地球数十亿年前孕育生命 最新计算机模型表明,木星具有较强引力,木星轨道运行能够影响地球气候,对于地球数十亿年前孕育生命具有促进作用。
2014/4/13 9:01:474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9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人们会提出一些大胆猜测,例如:宇宙飞船能穿越像木星这样的气态巨行星吗?毕竟木星没有像地球一样的固态内核。目前,专家指出,那个时候,在数万摄氏度的大气温度下,任何航天器都不会仅是被压扁或者熔化,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31光年外 巨型世界直接从气体中产生? 天文学家发现在31光年外,一颗巨大的系外行星围绕一颗小型红矮星运动,而目前人类已知的模型,尚无法解释这一星系系统的性质。这一发现出乎意料,令天文学家们兴奋不已。相关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 ...
研究揭晓“冥界行星”是汽化巨行星化石内核 科学家最新研究揭晓了“冥界行星”的形成之谜,这种超密集行星可能是气态巨行星被汽化蒸发后的紧密内核。
2013/3/26 11:00:133
来源:科技日报太阳系诞生之初,星际空间中的气体分子云坍缩,中心部分形成了太阳,残余物质绕恒星旋转形成了一个扁平的原行星盘,这个时期也被称为太阳系的气体盘时期,行星成长在行星盘内,与盘中气体相互作用,轨道逐渐圆化并向内迁移。科学家尝试通过研究木星、土星、海王星等天体的动力学变迁,求 ...
来源:科技日报 英国天文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撰文称,他们最近发现了一颗新型天体,正在与一颗遥远的恒星“共舞”。该天体可能是一颗气态巨行星的内核,让他们得以首次管窥此类行星的“内心”,从而揭示其形成演化之谜。 研究人员称,诸如木星和土星等气态巨行星被称为“类木行星”,在这 ...
发现了一个由巨行星环绕一颗褐矮星组成的系统。尽管该巨行星时标相对较短,仅为7.5天,但高频率的测量实验发现了行星的明显扰动。
北京时间8月27日20时51分,朱诺号抵达近木点,最近距离木星约4200公里。人类终于再度贴近了这颗难以想象的巨行星。它以20.8万公里的时速掠过木星云层上空,
2016/9/2 9:00:512
人们正在以惊人的迅猛步伐不断发现系外行星。今年5月,当新闻界关注这一话题时,天文学家宣布总共已经确认了700多颗系外行星,此外美国宇航局(NASA)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还发现了超过3500颗可靠的系外行星候选体。“开普勒”望远镜最激动人心的成果之一,是在一颗类日恒星的宜居带中发现了 ...
2013/11/8 19:01:252
据国外媒体报道,90年代初,天文学家首次发现超密集行星的存在,后期陆续发现的这种超密集行星被称为冥界行星,它们的体积略大于地球,密度却大于铁。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揭晓了它们的形成之谜。 这是HD 209458b行星,科学家最新研究揭开了神秘冥界行星的形成之谜,它们是被汽化气态巨行星的紧密内核 这些奇特行星完全像开普勒望远镜所观测到的行星,实际上是之前气态巨行星的暴露内核,海王星大小的行星被
新发现表明冥王星之外可能潜伏一颗行星 新研究表明,在远离母恒星的地方可能存在着神秘世界,甚至暗示了我们的太阳系在冥王星以外也可能潜伏着一颗行星。
2012/2/23 10:04:412
40亿年前木星把一颗巨行星从太阳系踢走 加拿大天体物理学家研究显示,40亿年前木星可能将一颗巨行星从太阳系中弹出,并将它的一颗卫星保留下来,就是现今观测到的木卫四。
2015/10/31 9:01:051
艺术概念图,展现了现实版塔图因星球开普勒-16b 2011年秋季,科学家发现一颗可能环绕两颗恒星运转的新行星,但与《星球大战》中的星球塔图因仍相距甚远。这颗气态巨行星名为开普勒-16b,体积与土星相当,是一个寒冷的世界,很难像塔图因那样孕育出文明。但根据新的电脑模拟,开普勒-16b可能拥有一颗适于生命居住的类地卫星。 开普勒-16b是由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望远镜发现的。这架望远镜通过观测行
太阳系诞生之初,星际空间中的气体分子云坍缩,中心部分形成太阳,残余物质绕恒星旋转形成一个扁平的原行星盘。这个时期也被称为太阳系的气体盘时期,行星成长在行星盘内,与盘中气体相互作用,轨道逐渐圆化并向内迁移。科学家尝试通过研究木星、土星、海王星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刘霞)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刊文称,他们首次发现了一颗围绕炽热白矮星旋转的巨行星的证据,这颗行星距白矮星很近,导致其大气层被剥离并在恒星周围形成气体盘,正是这一气体盘“出卖”了行星自身。 中国南京大学天文与空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8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本研究人员指出,数万颗巨大的岩石行星可能环绕超大质量黑洞运行,其方式类似于地球环绕太阳运行。之前行星形成理论认为,岩石行星形成于环绕年轻恒星物质盘上的蓬松尘埃碎片。但年轻恒星并非唯一
科学家发现迄今膨胀程度最大的巨行星 国际天文学家团队近日发现了一个极度膨胀的巨行星,轨道周期为5天,质量大约只有0.95个木星质量,但其半径则远超天文学家的预期。
2016/8/24 8:00:470
众所周知,人类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如果要寻找适宜人类居住的其他星体,蓝色似乎成为了一项默认标准,因为这意味着……
计算机模拟表明:行星扎堆在流行的轨道上 原行星盘生命的末期,光致蒸发超越了吸积过程,为类太阳恒星在1-2AU(天文单位,1AU等于日地距离)处打开一个空隙。
2012/4/3 14: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