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演化主要是因它们的组成(元素的丰度)在生命历程中发生改变,一般首先是氢燃烧(主序星),然后是氦燃烧(红巨星),并逐渐燃烧更重的元素。随着低质量恒星的老化,它们...
什么才是电离辐射?一般来说高频率的一部分紫外线,X射线、γ射线、α射线、β射线和中子等高能粒子流才属于电离辐射,因此我们并不需要对电离辐射产生恐惧,毕竟除了进医院拍片...
美国爱荷华大学科学家的研究,他认为黑洞不仅仅吸收光,还“发射”光。这一理论确实颠覆,不过并不是真正发射光,而是黑洞产生风,促使恒星电离辐射逸出。关于这样说法,可能...
2017/9/19 12:01:344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自主研制电推进系统2日取得重要成果:电推进系统在试验中已突破6000小时,开关机3000次,具备确保该卫星在轨可靠运行15年的能力。这意味着中国的电推进系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全面迈入工程应用阶段,满足中国通信卫星系列平台、高轨遥感平台、低轨星座以及深 ...
2015/1/2 20:00:114
美国宇航局公布银河系中心图片(组图) 这张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红外镶嵌图像是迄今为止对银河系中心最清晰的图片。
2011/10/9 10:02:513
科学家:手机致癌风险相当于喝咖啡 7月1日出版的《柳叶刀-肿瘤学》的研究报告手机辐射被定级为“可能致癌”(2B类)。 同时位列2B类的还有咸菜、咖啡和汽车尾气等,有科学家表示这意味着用手机致癌的风险相当于喝咖啡。
2011/7/20 10:02:292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本周《自然-天文学》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Theinside-outplanetarynebulaaroundaborn-againstar报道了一个电离结构“反向”的行星状星云——围绕白矮星的电离物质。 这
实验发现电离辐射能引起线粒体DNA构象变化 科学家发现电离辐射能够引起显著的线粒体DNA超螺旋构象变化,这对进一步研究电离辐射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具有指导意义。
2015/5/22 0:11:301
[导读]中科院生物医学研究组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电离辐射能够引起显著的线粒体DNA超螺旋构象变化。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辐射生物医学研究组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电离辐射能够引起显著的线粒体DNA超螺旋构象变化,这对进一步研究电离辐射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具有指导意义。线粒体DNA是人体细胞中唯一的核外遗传物质,线粒体DNA构象的变化可能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而导致细胞命运的改变。目前,传统的DNA损伤检测方法 ...
2011/11/10 10:01:380
下落电离气体云为银河系提供恒星诞生原料 天文学家发现:来自银晕和星系际空间的大质量电离气体云如雨般落入银河系(盘面),维持恒星形成过程。
2011/8/30 12:0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