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两支独立的科学家小组进行的新研究,火星上一度存在液态炙热岩浆海洋。这一研究发现意味着火星温度冷却下来所需要的时间……
艺术示意图:一颗流浪行星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一项最新模拟研究显示,恒星甚至黑洞周围可能都存在着流浪行星,这些行星诞生于某个恒星系中,但后来被踢出了它们出生的星系四处流浪。而与此同时另一项研究则指出,这种流浪行星的数量可能远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要多。 天文学家从前对于所谓流浪行星的说法一般都会嗤之以鼻,但是最近几年已经有间接证据显示这类行星的确存在,加上超级计算机的模拟结果也同样确认了这一
行星 地球2012/2/29 11:03:0214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说,一些黑洞“吹”出的宇宙风要比先前认为的强大。这一发现将能够帮助更好地了解黑洞的演化及其对宿主……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国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古代的人类祖先北京猿人生活水平和生存技能超出此前预计,不仅会穿兽皮制成的衣服,同时还可能熟练掌握了取火本领。北京猿人生活在75万到20万前之间。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早期人类种群
19个突变,2个能免疫逃逸的变异点…… 来源:医学界 撰文 | 姜飞熊 妮娜 随着印度疫情震慑全球,印度的三重变异毒株声名远播,让人觉得蛊王已经诞生。然而,B.1.620——一种包含许多重点突变的19重变异毒株,横空出世,引起Nature和Science两大顶刊双双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研究表明,环绕其它恒星运行的行星数量现已突破4000颗。在过去25年里,科学家通过陆基和太空望远镜观测发现大量系外行星证据。同时,这也表明系外行星有多普遍,银河系中大多数恒星存在一颗环绕
北京时间4月4日消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站报道,本周三,一个独立医学研究组织表示,他们的研究显示,将人类宇航员送往火星可能将面临超过美国宇航局目前所设定允许范围的辐射暴露风险。 因此,
艺术家表现的红矮星GJ1214和它周边的行星 天文学家日前表示,围绕一些恒星存在的所谓宜居带范围可能要比先前的估算大30%左右。如果这一说法得到证实,这将极大地增加星系中存在宜居行星的可能性。 这项研究所依据的基础是对红矮星发出的辐射与围绕其运行的行星冰雪表面反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红矮星是一类小质量恒星,相应的,其温度较之以太阳为代表的光谱型为G的中等个头恒星也要低一些,因此其辐射
系内 红矮星2011/11/18 11:02:073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3日报道,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3位研究人员发现的一些证据表明,月球表面的水冰或比以前认为的多得多。 包括戴维·佩吉在内的3位研究人员对水星上的冰和月球上的阴影区域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深入研究,得出 ...
人们正在以惊人的迅猛步伐不断发现系外行星。今年5月,当新闻界关注这一话题时,天文学家宣布总共已经确认了700多颗系外行星,此外美国宇航局(NASA)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还发现了超过3500颗可靠的系外行星候选体。“开普勒”望远镜最激动人心的成果之一,是在一颗类日恒星的宜居带中发现了 ...
2013/11/8 19:01:252
根据澳大利亚科学家进行的计算,一个人的体重在地球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不过,这种差异并不大。如果一个人从北极前往秘鲁山区……
艺术概念图,展示了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这辆火星车又名“火星科学实验室”号,将于8月登陆火星,寻找生命存在证据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30日消息,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不久之后,一位特殊的地质学家便将登上火星,开始冒险之旅。它长有6条腿,1条胳膊。它没有脚,利用金属轮移动,厚度只相当于纸板。它的大脑长在肚子里面,能够消化和分析火星岩石样本。它的早餐是钚,用于进行发电。这位地质学家就 ...
2012/7/30 10:05:172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019年11月28日消息,今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发现。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
超光速是什么概念?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时空扭曲,光弯曲等等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真实存在。本文讲述两种超光速的黑科技。其实就是利用漏洞。穿越也许就是一瞬间的事。现代的物理定律不准我们用理想的速度穿越太空,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超越光速飞行,但或许还有个漏洞能让我们穿越空间,以更快的速度抵达 ...
本人在美国加州读完书,找到工作,办完身份,不知不觉已生活了十多年,也想着跟大家分享我在美国加州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是我家附近的银行美国银行。 美国国内有许多银行,全球最大的是花旗银行
2016/5/6 10:00:141
蚂蚁觅食时的信息处理效率远超谷歌 工蚁的奉献和毅力在《伊索寓言》中非常有名,它们艰苦的在夏季为冬季做着准备,与懒惰不为将来准备的蚱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14/5/28 8:01:181
狩猎场的专业猎手和猎物 穿着牛仔服的老猎人,他以前仅仅是一个机械师,并不富有。所以,他的猎物只是被简单的制成标本,挂在从厨房到卧室的墙壁上。老猎人说,他即将很多年没有拉开过自己家的窗帘了,这些的确是美丽的动物,但老猎人却生活在死亡之中,生活在一座毫无生气的博物馆里。 女猎人和她的陈列室,这个在石油公司工作,收入不菲的女猎人几乎猎尽各大洲特有的动物。 影师大卫·钱斯勒刚刚给那个来自美国 ...
“以古论今”昭示未来海平面上升远超预期 来自东京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合作研究团队通过对过去海平面快速上升的研究表明,冰盖融化是造成海平面剧烈变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并认为这种快速上升仍将持续。
2012/6/10 12:00:341
这就是名为“苏”的大型暴龙化石骨架前视图,可以看到它那巨大的脑袋。不过科学家们目前还无法确定其性别。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4日消息,最新研究显示,暴龙的体重可能要比人们原先的估计更大,测量显示至少有一头暴龙的体重突破了9吨。研究人员同时还发现这种巨兽体重增长的速度同样和原先的估算值不符。 伦敦皇家兽医学院研究员约翰·哈特金森(John Hutchinson)说:“我们认为这种 ...
2011/11/10 12:14:331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现在,在美国的医院里,如果有人出现呼吸系统疾病、肺部感染和发烧,医生必然会问他们一个问题:‘你最近去过中国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要做的是给病人戴上口罩,把他们隔离在隔离室内,然后联系疾控中心。”这段话来自1月23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传染病专 ...
冥王星这颗带着一个心形的星球除了它的天然萌之外,还有许多我们不了解的。台湾媒体报道了新视野号的一些观测资料。资料显示其复杂程度不是我们想象的简单,而美国宇航局还有许多未公布的资料,那些迷也许要我们自己派探测器去一探究竟了。台媒称,科学家花了15个月终于收集完所有来自冥王星的讯号了 ...
日前,美国媒体宣布,世界上第一个人造黑洞在中国东南大学实验室里诞生。杂志在介绍这种人造黑洞时建议,人们可以把这种黑洞装进自己的大衣口袋里。 实验室里的人工黑洞,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将一
2016/7/24 12:02:530
人类是否已经完全了解了人类生存的地球?地球内部是否有生命?几百万年来,人类生存在这个蓝色的行星上,对于地球,只能说了解甚少,还有无数的神秘传说躲在黑暗里。 经过测算,地球的现有重量
日前,美国媒体宣布,世界上第一个人造黑洞在中国东南大学实验室里诞生。杂志在介绍这种人造黑洞时建议,人们可以把这种黑洞装进自己的大衣口袋里。 实验室里的人工黑洞,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将一
2016/4/7 14:04:430
英国一望无垠的南部平原上,矗立着一块块重达数十吨的巨石。这些巨石围成规则环状,形成石阵,明显不是自然散落在这里。 关于学者综合各类因素,基本判断巨石阵建成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
当地时间25日晚,美国纽约布朗克斯(Bronx)空中出现一个以极速移动的光点,目击者怀疑可能是UFO(不明飞行物)。图片来源:推特(Twitter)。 中新网4月29日电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5日晚,美国纽
6月1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遗传学者将摩尔定律应用于地球生命复杂性的增长速度上,结果表明有机生命最早出现的时间远超过地球本身。美国科学家用核苷酸、遗传物质替代摩尔定律中的晶体管和电路,并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生命首次出现是在大约100亿年前,比地球45亿年的预测年龄更加古老。 科学家认为,当太阳系形成的时候,已经存在的细菌一样的生物体,或者来自银河系更古老部分的简单核苷酸,有可能通过搭乘彗星、小
一个巨大的海葵正在吞食一只更大的鸬鹚雏鸟。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海洋中绿色的巨大海葵在岩石海岸的波浪下随处可见,闪耀着相当灿烂而且不真实的绿色。它们通常是固定不动的,而且会以小鱼、贻贝、螃蟹和海胆等体型较小的食物为食,这是因为它们的体型最大直径也只有大约25.4厘米。令人惊奇的 ...
2014/5/26 9:02:230
最新分析表明:生命演化时间或远超地球本身 科学家声称,将计算机科学的准则应用到生物学上能带来一种有趣的可能性,生命或许在地球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而且许多生命或许起源于我们太阳系之外。
2013/4/18 9:00:320
艺术概念图,展示了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这辆火星车又名“火星科学实验室”号,将于8月登陆火星,寻找生命存在证据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30日消息,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不久之后,一位特殊的地质学家便将登上火星,开始冒险之旅。它长有6条腿,1条胳膊。它没有脚,利用金属轮移动,厚度只相当于纸板。它的大脑长在肚子里面,能够消化和分析火星岩石样本。它的早餐是钚,用于进行发电。这位地质学家就 ...
2012/7/30 9:03: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