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启德:中国科学家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5年来在华举办国际学术会议4800余次,与会国外科学家22万余人次,中国科技工作者参与国际科技交流的渠道更加通畅。
2011/7/7 10:00:531
研究发现微气候对农耕影响很大 影响粮食产量 以色列科研人员通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气候遥感卫星数据研究得出,小区域的微气候环境对农作物生长有直接影响。
2011/7/7 9:02:271
世界最不可思议的怪异地:鲨鱼湾和尖角海滩
2011/7/7 9:01:240
“非洲之角”遭难 持续罕见大旱威胁粮食安全 非洲之角长期以来是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最差的地区之一,区域内超过40%的人口日均营养不足,这一数字在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高达70%。
2011/7/6 11:02:200
组图:揭开印度阉人“海吉拉斯”的神秘面纱
2011/7/6 9:05:050
组图:世界十大最神奇天然平衡石 英国崇拜石
2011/7/6 9:04:190
各地游客于英国“巨石阵”前庆祝夏至来临
2011/7/6 0:20:480
我国将建极地科考破冰船 力争2013年投入使用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建造,力争在2013年投入使用,与“雪龙”船组成一支南、北极海洋科学考察破冰船队。
2011/7/6 0:19:470
黄河小浪底三条“巨龙”喷涌 形成飞瀑美景 6月21日,黄河小浪底水库加大下泄流量,三条“巨龙”从黄河小浪底大坝的出水口喷涌而出,形成了壮观的“飞瀑”美景。
2011/7/6 0:18:461
报告称海洋与气候问题或使大量海洋生物灭绝 在这个被称为“古新世-始新世全球增温”的时期,地球的气温突然暖化,温度飙升了4至10摄氏度,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也增加了两倍,导致一半的深海生物被灭绝。
2011/7/6 0:17:420
亚马逊发现新原住民部落 形成时间不超一年 新原住民部落由国家原住民基金会民族环境保护工作小组在野猪谷发现,今年4月在原住民工作中心协助下进行低空飞行后证实。
2011/7/6 0:16:424
粉红坦克现身捷克参加自由周20年纪念活动
2011/7/6 0:15:445
中国南北两端“夏至”日长相差四小时 进入夏至以后,光照充足,作物生长发育较快,需水量将逐渐增加。由于气温高,太阳辐射强,人们应注意防暑降温,适量饮水,注意饮食,预防疾病发生。
2011/7/6 0:14:441
联合国人口司预计今年10月全球人口将达70亿 联合国人口司表示,全球第70亿人可能会在今年10月诞生。
2011/7/6 0:13:403
智利空军发布普耶韦火山喷发壮观照片(图)
2011/7/6 0:12:410
英探险者7月下旬尝试划船833公里到地磁北极 英国男子欲带领的探险队打算7月下旬从加拿大努纳武特地区出发,尝试划船450海里(合833公里)到达地球磁北极。
2011/7/6 0:11:320
苏门答腊热带雨林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 面积达250万公顷的苏门答腊热带雨林因其生物多样性,于2004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2011/7/6 0:10:351
海口22日“黑云压城”电闪雷鸣(组图)
2011/7/6 0:09:324
古罗马斗兽场将耗资千万欧元迎来新一期维修 古罗马斗兽场新一期维修工程的招标工作已近尾声。维修工作预计于今年9月底正式拉开序幕。 此次维修工程共耗资2500万欧元(约合2.3亿元人民币)。
2011/7/6 0:08:288
盘点奇特的绿色环保房屋:形如鹦鹉螺的房屋
2011/7/6 0:07:242
欣赏雷雨过后形成的戈壁彩虹奇观(组图)
2011/7/6 0:06:412
日数千万吨地震残骸飘向太平洋 或成垃圾岛屿 日本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造成2500万吨残骸涌入大海。几年之内,这些残骸会在太平洋东部和西部各形成一个“垃圾岛”。
2011/7/6 0:06:030
日本西部掀节能运动 停用半数电梯和复印机 日本西部发起了大范围的节能运动,京都(Kyoto)停用半数电梯和复印机,大阪(Osaka)则要求空调温度调高1摄氏度。
2011/7/5 21:04:140
NASA公布首张荧光地图 揭陆地植物生长状况 NASA科学家近日公布了全球第一张陆地植物荧光地图,该地图显示了全球陆地植物的分布情况。研究人员表示,成功制作这张荧光图证明了从太空对全球的绿色植物进行荧光信号探测是可行的。
2011/7/5 21:03:521
我国南极昆仑站深冰芯钻探系统钻冰试验成功 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日本国际极地研究所合作研制的深冰芯钻探系统,24日在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成功进行了钻冰试验。
2011/7/5 21:02:280
牧夫座流星雨28日光临地球 公众可赏
2011/7/5 21:01:091
气候变暖使灰鲸跨洋 生物入侵后果不堪设想 伴随气候变暖、海冰消融,一种微小的太平洋海生浮游硅藻在洋流作用下漂过北冰洋,80万年来首次“重返”大西洋。
2011/7/5 20:59:460
巴西境内最新发现一处与世隔绝的土著部族
2011/7/5 20:58:244
我国科考船赴太平洋开展国际海底矿产勘查 28日,我国大型科考船“海洋六号”徐徐驶离位于广东珠江口的码头,起航开赴太平洋开展为期4个月的国际海底矿产战略勘查。
2011/7/5 20:56:571
巴黎航展闭幕 新概念引领未来航空新潮流 第49届“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新能源、新动力和新概念飞机成为业界和公众关注焦点,引发人们对未来航空业的无限遐想。
2011/7/5 20:55:348
潜水员探秘俄罗斯岩溶隧道 如置身在太空漫游
2011/7/5 20:54:140
报告称全球在持续变暖 温室气体含量持续增加 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28日公布报告称,全球气候不仅在持续变暖,而且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速度也在加快。
2011/7/5 20:51:292
探访神秘的德国造币厂 夜色中闪耀蓝光(组图)
2011/7/5 20:50:150
研究称去年格陵兰岛为近年冰盖融化最快一年 一项由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科学家参与的研究发现,自环境学家1958年建立起格陵兰岛冰盖融化监测机制以来,去年是冰盖融化速度最快的一年。
2011/7/5 20:48:582
奥地利科学家称应警惕冰川迅速融化的恶果 气候变暖使得“全世界的冰川绝大多数”都出现融化现象,其面积和厚度都在缩小,这不仅改变了当地高原地区的地貌,而且极有可能诱发洪水和滑坡。
2011/7/5 20:47:393
带你领略世界各地24个最美风景(组图)
2011/7/5 20:46:181
智利普耶威火山出现新火山口(图)
2011/7/5 20:45:200
太空观测地球夜景:尼罗河释放璀璨光芒(图)
2011/7/5 20:43:563
航拍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图)
2011/7/5 20:42:260
我国开展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估 这一科研项目以沙漠、戈壁和绿洲等主要荒漠生态系统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集成创新方法,开展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估方法研究。
2011/7/5 20:39:382
组图:神奇的大自然 摄影师拍摄瑰丽北极光
2011/7/5 20:35:233
非洲白化病黑人惨遭屠戮 被当成邪恶异类(图)
2011/7/5 20:34:210
内蒙古规划编制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图) 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委托有关工程勘察设计部门编制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主要由恐龙科普馆等四部分组成。
2011/7/5 20:33:030
日本科学家:太平洋海底淤泥含丰富稀土资源 英国《自然—地球科学》刊登了东京大学副教授加藤泰浩领导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太平洋中部及东南部3500~6000米深海底淤泥中含有大量稀土资源。
2011/7/5 20:32:002
动态《清明上河图》亮相台北 观展人数已破万 取自北宋画家张择端名画的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亮相台北,栩栩如生的画面吸引台湾民众。
2011/7/5 20:31:046
中国最先进科考船大洋一号出征 赴太平洋寻矿 中国最先进科考船“大洋一号”出征,未来半年将在太平洋中脊上寻找海底“黑烟囱”,争取发现新的热液硫化物区。
2011/7/5 20:30:030
研究称海水变暖将加速格陵兰与南极冰层融化 海洋表层变暖将导致格陵兰及南极冰盖水下部分加速融化,因此海平面升高的程度也将比原先预计的更为严重。
2011/7/5 20:29:000
安徽六安万亩水稻绿意盎然 稻田鹭影宜人(图) 大批白鹭纷纷来到安徽省六安市木南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的万亩水稻田,使这片绿色田园充满诗情画意。
2011/7/5 20:27:576
中国海洋监测队完成西太平洋放射性监测任务 由国家海洋局组织开展的西太平洋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第一航次“南锋”号抵达厦门,初步掌握了日本福岛核事故对西太平洋可能造成影响的第一手数据。
2011/7/5 20:26:391
高清组图:河北沧州天空出现壮美“鱼鳞云”
2011/7/5 20:25:081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环境地理学家赫尔曼霍伊斯勒29日警告说,冰川的迅速融化不仅会改变当地的地质情况,也会引发其他灾难性后果…
地球上确实存在杀人岛,而且这并非夸大其辞。这些小岛有些曾遭到炭疽菌胞子袭击,有些海岸上堆积着大量核废料,还有一些在……
日数千万吨地震残骸飘向太平洋 或形成垃圾岛屿 法国某环保组织估计,日本3月11日发生的9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造成2500万吨残骸涌入大海。几年之内,这些残骸会在太平洋东部和西部各形成一个“垃圾岛”。 数百万吨的残骸从日本东北部涌入大海,包括渔船、汽车、集装箱、冰箱、塑料制品、
2011/6/25 11:02:090
八达岭长城将安避雷针防雷击 计划7月底前完成 继去年八达岭长城北段安装避雷针后,近期八达岭长城南段所有敌楼也将安装避雷针,以保障长城和游人安全。目前,工程正在进行中,计划7月底前完成。 “长城墙体上既不能打钉,也不能凿洞!”八达岭长城工作人员介绍。前两天,施工人员开始在位置较
2011/6/24 20:21:101
盘点国外大都市排水系统 巴黎下水道可堪称伟大 科学网kexue.com)讯 近期,从广州到武汉,再到昨日突降暴雨的北京等,中国多个城市的排水系统都在经受着考验,各个大城市也都在积极升级或改造排水系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伦敦、东京,巴黎等一些国外大都市的下水道系统。 综合消息报道,在国外为防范城市内涝,城市排水标
2011/6/24 20:21:0890
揭开全世界最大"冰下湖泊"神秘面纱 沃斯托克湖 上世纪末,俄、英科学家在南极沃斯托克考察站底下发现了全世界最大的冰下湖泊——沃斯托克湖(Lake Vostok),面积达14000平方公里,被封存在南极冰盖之下约4000米处,与世隔绝。科学家估计,浑然天成的环
2011/6/24 11:05:140
北京遭遇百年一遇大雨突袭 交通瘫痪市民多受阻 推自行车前行的学生 科学网(kexue.com)讯 据综合消息报道,昨日下午,北京遭遇十年以来最大降雨,局部地区雨量达到百年一遇标准,大雨导致多条环路及主干道积水拥堵,部分环路断路,地铁1号线、13号线、亦庄线等线路部分区段停运。 据中新网报道,23日下午,北京地区自北向
2011/6/24 11:05:0210
地球大气可能来自外太空 地幔成分与陨石很类似 北京时间12月16日消息,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地球大气层里的气体起源一直是个谜,一种理论认为,这些气体是通过火山从地幔里喷发出来的。然而最新研究发现,地球大气层里的气体可能来自外太空的彗星。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格雷格·霍兰德(Greg Ho
2011/6/23 11:09:190
卫星扫到地球巨大伤口 全球最大钻石坑曝光(图) “和平”钻石矿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雅库蒂亚市附近,那儿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冬季的温度低至零下50摄氏度。然而就是在这个遥远、偏僻的地方,苏联和俄罗斯矿工竟然挖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洞穴&r
2011/6/23 11:09:151
24座著名风景名胜改"身高" 国家测绘局公布数据 新华网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 吴晶晶)记者21日从国家测绘局了解到,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测绘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北武当山等第三批我国24座著名风景名胜山峰高程新数据。 此次公布的24座名山新“身高”分
2011/6/23 11:09: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