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普博览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1年4月23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并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长征五号的近地轨道运力达到25吨,同步转移轨道运力
12月6日5时42分,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嫦娥五号的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于6时12分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轨道器逐渐接近上升器(来源:国家航天局) ▲轨道器与上升器完成交会对接(来源:国家航天局) ...
来源:中国的航天 火箭发射这样一个 集高精尖技术为一身的“神操作” 如果身在现场的你 看到腾空起飞的火箭 只会发出“哇!快看!” “哇!好亮!”“哇!声音好大!” 之类的惊呼 那就枉顾这枚价值不菲的火箭咯~ 那么,作为一枚专业“吃瓜群众” 如何在看火箭发射时显 ...
刚过完自己月背工作1000天纪念日,就遇上祖国的生日,双喜临门之下,玉兔二号精神振奋,开启了自己第35个月昼的探险之旅。 月背最不缺的就是坑了,从第29月昼起,玉兔二号就进入了艰难的穿坑跋涉期。面对坑峦起伏的复杂地形,驾驶员们横下一条心,控制着玉兔二号掉头绕过眼前7米的大坑,从 ...
深海发现阿波罗飞船的“土星五号”火箭残骸 深海探索小组发现执行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土星五号发动机残骸,其被喻为人类航天史上的“工程奇迹”。
2012/3/31 10:03:4213
来源:中国航天报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与地球完成最后的告别,在一片红色的火光和白色的水气中拔地而起,迈出了中国人探索地外行星的第一步。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制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起飞推力1000吨,作为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火箭,既能将大型
来源:科学大院1970年4月24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寂静的夜晚突然被一阵轰鸣声打破,紧接着,一枚长30米、直径2.25米、80吨起飞质量的火箭,用炽热的火焰划破了夜空,向南方飞去。15分钟之后,来自太空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祝融号(图源:CNSA) 来源:科学媒介中心 满博成 供稿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参见本公众号文章“天问一号”即将飞向火星);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火星捕获制动,成功进入 ...
◎ 科技日报记者 唐芳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这一年,探寻宇宙信息的大科学工程亦是硕果累累,“中国天眼”发现201颗脉冲星、“拉索”观测到最高能量光子,惊艳了国际天文学界;嫦娥五号带回 ...
航天日前夕 揭秘嫦娥四号、五号月球着陆选址 4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将正式和大家见面。其中嫦娥登月任务最受人瞩目
2016/4/22 20:00:077
来源:科普中国 导读 2020年,人类面临了众多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超难模式下,中国航天不断创造奇迹,又迎来了厚积薄发的一年,在新型火箭首飞、卫星导航系统、月球与深空探测与商业航天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今年是中国航天的超级2020,这些高光时刻值得铭记。 01 嫦娥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14日消息,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12月14日11时13分,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上两台25N发动机工作约28秒钟,顺利完成第一次月地转移轨道修正。目前,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各系统
【#我国在月球首次实现国旗独立展示# #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3000N发动机工作,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近月点环月轨道。点火起飞前,着上组合体实现月面国旗展开以及上升器、着陆器的解锁
来源:中国青年报来自中国的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即将启程。国家航天局前不久宣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即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计划于7月下旬到8月上旬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择机实施。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包括火箭、测控等在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文/高一鸣 杨成 漫画/小树 美编/丁洁 策划/黄希 ...
昨天,全国政协委员、嫦娥二号和三号总指挥顾问、总设计师顾问叶培建接受采访时表示,规划为“绕、落、回”三期的中国探月工程……
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作为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未来将开展哪些实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师、中科院空间应 ...
来源:科技日报月壤里的秘密:或可在月球上制备氧气和燃料◎本报记者 金 凤国际学术期刊《焦耳》的一篇最新论文引发学界广泛关注。研究团队在详细分析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以下简称嫦娥五号月壤)的元素和矿物结构后,发现月壤的一些活性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他们以其为催化剂,利用人工光合成 ...
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第400次发射后,在新的百次征程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将继续完善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族谱,确保载人月球探测工程顺利实施。新一代运载火箭是指长征五号系列、长征七号系列、长征八号、长征十一号等,在总体技术水平、性能指标
新浪科技讯12月4日消息,旗开月表,五星闪耀。经过科研团队的数据接收和处理,今天,国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国旗展示的照片。这是继嫦娥三号、四号任务后,五星红旗又一次展现在月球表面,同时也是五星红旗第一次月表动态展示。
参考消息网11月24日报道11月24日4时30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 ,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随后在其官方推
来源: 科技日报 近日,随着火星探测窗口期临近,各国探火项目都已蓄势待发。事实上,人类对于深空的探索热情从没有减弱过,无论是对火星,还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 1969年7月20日20时17分43秒,阿波罗11号飞船降落在月球静海地区。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 ...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21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相关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12月底前后择机实施飞行试验任务。长征五号遥三火箭于10月底运抵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后,按照飞行任务测试发射流程,陆续完
来源:科学大院十一年前,“嫦娥一号”豪情远赴;如今,“嫦娥四号”和“嫦娥五号”整装待发,带着我们中国人的探月之梦,前赴后继。事实上,探月工程的正式建立和开展早已开始。在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计划,在国务院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后
龙年伊始及未来五年,“中国箭”有哪些新任务?记者为此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弹道设计专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研究员余梦伦先生。 余梦伦表示,“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有望在未来五年实现首飞。其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完全采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并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长征六号”为新型快速发射运载火箭,具备700千米高度太阳同步轨道不小于1 ...
2012/2/6 21:06:035
北京时间2月15日,《自然-天文学》杂志(Nature Astronomy)发布了月球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行星遥感团队及合作者,利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同位素年龄和着陆区撞击坑统计结果,在目前常用月球年代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新 ...
月球上有水吗?1吨月壤中含有多少水? 基于嫦娥五号携带的“月球矿物光谱仪”探测的数据,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首次获得了月表原位条件下的水含量。他们发现,嫦娥五号采样区的水含量在120 ppm(百万分之一)以下,而从别的地方溅射到采样区的更古老岩石中的水含量约 ...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执行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已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于昨天(22日)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接下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将与先期已经运抵的天和核心舱一起,按计划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
来源:34号军事室记者 |贺逸舒 李一叶通讯员 |郑伟杰 吕炳宏全文4927字,阅读约需10分钟盼望着,盼望着,“嫦娥”回来了。她是如此渴望回家,疾如流星般扑向风雪夜幕中的阿木古郎大草原。阿木古郎,在
来源:科学声音到发文的时候为止,嫦娥5号仍然在环绕月球的轨道上运行,看时机合适就会开发动机加速,飞离月球的引力范围,踏上回家之旅。加速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分3次加速才能达到足够的速度。这一次,嫦娥5号从风暴洋的北部取了2公斤的土壤和岩石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