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号”ROV深海机器人拍摄的倒置湖仰视图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本报记者 廖洋 通讯员 王敏 水的相态受控于其所处的温度、压力条件,当温度超出其所处压力下气液分离温度时,液态水将转变为气态水。在一个大气压下,纯水会在100摄氏度气化。 在深海海底高压环境中,海水的气化温度 ...
哈勃太空望远镜最新观测RX J1140.1+0307星系,发现其中心黑洞喷射物质类型与观测光谱并不匹配。
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完成了第一份高质量Ia型超新星短紫外波段光谱样本,发现超新星紫外光谱存在多样性。
来源:科学大院如果将宇宙比喻为无边无际的大海,那么星系就像其中一个个小岛。现代的标准冷暗物质宇宙学认为,宇宙的结构是等级成团式的——星系与星系之间在引力作用下慢慢聚集起来,逐渐形成更大尺度的结构。因此,在我们的宇宙中,星系之间通常以群岛的方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2019年3月2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传来了好消息!国家大科学工程LAMOST,7年巡天的光谱数据正式向全球发布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取光谱数突破千万量级的光谱巡天项目!别拦着我,我先骄傲一会儿!此次发布的LAMOSR
来源:澎湃新闻去年,科学家们找到了一颗迄今为止“最热”的行星,表面温度高达4000摄氏度,虽然比不上太阳,但也超过了大多数恒星。物质会以怎样神奇的形式存在在这个环境里呢?北京时间8月16日凌晨,一个瑞士团队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发表论文
太阳系外行星泛指在太阳系以外的行星。历史上天文学家一般相信在太阳系以外存在着其它行星,然而它们的普遍程度和性质则是一个谜。直至1990年代人类才首次确认系外行星的存在,而自2002年起每年都有超过20个新发现的系外行星。现时估计不少于10%类似太阳的恒星都有其行星。据报道, 近日 ...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中分辨率光谱数据,来自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发现了3133颗光谱双星以及132颗光谱三星,并精确测量了它们的视向速度,其中95%为最新发现的多星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增刊》。 ...
中新网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孙自法)记者1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该台科研人员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数据,发现3133颗光谱双星以及132颗光谱三星,并精确测量它们的视向速度,其中95
2019年9月19日14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珠海一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珠海一号”卫星工程是商业遥感卫星项目,规划研制发射34颗卫星组成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一个天文学家团队采用高分辨率光谱学,首次在系外行星的大气中探测到化学元素钾。 20年前,科学家预测,可以在“热木星”的大气层中探测到钾和钠。“热木星”是一种气态行星,其温度为几千摄氏度,距离其主恒星比较 ...
科学家用光谱描述太阳系外行星大气 研究人员说,一颗年轻的太阳系外行星环绕着被称作HR8799的恒星做轨道运行,在它的大气层中含有水和一氧化碳,但是没有甲烷。这些发现提示,一种叫做核心吸积的行星形成机制而不是通过另外一种叫做引力不稳定性的可能的过程产生了该系外行星。Quinn Konopacky及其同事应用来自夏威夷凯克天文台的数据来分析这颗系外行星的光谱特征;这颗叫做HR8799c的系外行星是
哈勃望远镜或发现系外行星光谱中的水痕迹 近日,哈勃空间望远镜不仅完成第一百万次空间观测任务,同时也可能发现距离地球1044光年处的系外行星上水的痕迹。
2011/7/7 9:03:343
2021年9月7日11时01分,长征四号丙遥四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高光谱观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星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本次发射是长征四号乙系列运载火箭第79次发射、本年度的第10次
新华社太原12月20日电(记者张泉、李国利)12月20日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此次任务同时搭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赠埃塞俄比亚微小卫星以及“天琴一号”技术
9月10日消息,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寂的,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宇宙生命?科学家对此,早就展开了寻找地外生命的进程!现在,科学家正在通过系外行星探测器的数据寻找行星,并通过光谱分析技术发现系外生命存在的信号。 传统的光谱分析法可检测出系外行星大气环境,如果系外行星上存在液态水,那么它的光谱就会与众不同,诸如凌日法这样的系外行星调查途径有助于发现系外行星上的大气组成之谜。但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天文学家
NASA公布上周卫星拍摄的三个活火山发现地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根据上周拍摄的卫星照片,发现了3次火山爆发,这3个活火山分别位于厄立特里亚、智利和印度尼西亚。
2011/7/13 8:02:092
来源:科技日报本报记者 崔 爽近日,我国科学家在《科学通报》(英文版)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一项科研成果——科考队员在2016年深海热液航次中,于西太平洋一处深海热液区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这也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发现超临界二氧
超临界 光谱2020/5/20 16:00:101
来源:中科院之声反射光谱是获取月球表面成分的最重要手段,但是影响光谱的因素很多。除月表的物质组成、物性和太空风化程度之外,还受探测时的几何因素影响,包括入射角、发射角和相位角。因此,研究光照几何因素的影响并进行校正,是准确反演月表物质组成、
科学家首次直接探测系外行星可见光光谱 人类发现的首个系外行星飞马座51b在20年后再度“王者归来”,成为第一个在可见光波段探测的系外行星。
2015/4/24 8:00:421
郭守敬望远镜首批海量巡天光谱对全世界公布 想知道夜空里数不胜数的星星的温度、密度、年龄、化学成分么?我国自主创新研制的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郭守敬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可以帮助您。
2015/3/20 16:00:081
LAMOST望远镜从去年9月开始正式巡天,到目前已观测到光谱150多万条。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崔向群代表今天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了国家大科学装置LAMOST(大天
地球之外是否存在宇宙生命?科学家已经开始了寻找地外生命的旅程,太阳系内有数颗星球可能支持生命的存在,比如火星和一些卫星……
科学家使用分析光谱的方式寻找外星生命 美国华盛顿大学天文学家开发了一个新的生命探索方法,通过调查系外行星大气中的二聚物可发现诸如氧气等物质存在的信号,间接发现系外生命的痕迹。
2014/3/11 8:01:181
目前,中国研究人员首次使用光谱仪拍摄到球状闪电,这项研究详细内容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物理学评论快报》上。证实了球状闪电……
重子振荡光谱巡天或揭开“暗能量”之谜 重子振荡光谱巡天小组公布的信息称,目前对宇宙的测量精度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百分之一,或将揭示暗能量之谜。
2014/1/10 10:00:231
美国宇航局造“光谱飞船”寻太阳神秘能量流 美国宇航局打造新型太阳观测探测器,即“界面区成像光谱仪”(IRIS),科学家希望其能对太阳日光层、大气等结构进行深入观测,揭开太阳能量流动和日冕高温之谜。
2013/1/21 9:00:311
NASA一周内检测到三大火山爆发 喷出大量烟灰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根据上周拍摄的卫星照片,发现了3次火山爆发,这3个活火山分别位于厄立特里亚、智利和印度尼西亚。
2011/7/13 9:04:431
 据俄罗斯卫星网2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太阳物理与宇宙射线实验室主任、“太阳-太赫兹”实验负责人弗拉基米尔·马赫穆托夫表示,俄科学家们计划在2023-2024年期间,借助将在国际空间站上安装的仪器,开启全球首个综合研究太阳
来源:科技日报 太阳系外是否有生命?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犹如寻觅一座圣杯。 目前,天文学家已发现4000多颗系外行星,研究这些行星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找到另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为未知的将来寻找下一个家园。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物理系教授尼古拉斯·考恩和学生伊芙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