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被认为是地球历史上最炎热的时期之一,研究者称之为“超级温室气候(super-greenhouse)”。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
来源:科研圈莫纳什大学的华人科学家郭玉明对中国上海近1500名儿童进行了研究,发现雾霾中的细颗粒物浓度的微幅提高,会让儿童患上自闭症的可能性提高78%。冬天的来临对中国部分地区来说不只是秋裤预警,可能还有雾霾预警。空气污染对儿童的影响尤其令
[摘要]新生儿通过触摸感知世界。研究人员目前测量了125名婴儿的大脑活动,结果显示能持续影响其大脑对温和碰触的响应是最早期的触摸体验
来源:赛先生文章从核酸检测、血清学诊断、病毒分离和受体利用等方面揭示出该冠状病毒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为疫情控制和药物研发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1月23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针对引起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的鉴定工作在论文预印
来源:科技日报 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大分大学、福祉村医院和爱知医科大学的研究小组,利用蛋白质印迹检测浮舰蛋白(flotillin)的生物化学法,对仅仅1微升血清解析便可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或者前期轻度痴呆症。 最近的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病发病20年前,淀粉样蛋白β(Aβ)聚集 ...
来源:奇点网很久之前,奇点糕读到过这样一句话:生命的价值不是由长度定义,而是由宽度和深度来衡量的,所以拓宽这两种维度也同样重要。其实这种定义标准适用的范围,还有生命之外的许多东西。比如和生命息息相关的医学里,今年刚刚诺奖荣耀加身的免疫治疗,
穴居人曾经与早期人类和睦相处混种繁衍 目前,考古学家最新一项研究表明,穴居人能够和早期人类和睦相处,他们混居在一起,混种繁衍后代。这项研究将有助于揭晓人类进化之谜。
2012/10/2 9:00:0710
科学家称,大约发生于39亿年前的大撞击时期可能为后来产生地球上的生命创造了理想的条件 科学家们的研究显示,人们一直将陨星视为摧毁地球万物的终结者可能是不恰当的,事实上,似乎正是早期地球和这些小天体之间发生的灾难性撞击事件奠定了后来生命在这颗星球上出现和发展的基础。 尽管现在几乎人人都知道在大约6500万年前,有一颗小天体撞击了地球,那场浩劫导致了恐龙的灭绝。但是科学家们现在指出,早在这一事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9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一项研究报告称,源自太阳系早期的远古罕见蓝色晶体有助于证实太阳诞生早期处于剧烈活跃性。之前天文学家发现太阳在其进化早期阶段能量非常充沛,科学家猜测46亿年前太阳诞生时也是如此。研究报
我们只知道地球上的人种有白,黄,黑三种肤色,从来没有人见过其他颜色的人。但是很多书籍和影视剧里总是把外星人描绘成身材矮小,发出绿色光的类人生物,也就是被称为小绿人。 世界上真的有小
2016/7/27 23:01:148
科学家发现巨型史前鳄鱼长8.3米 可生吞活人 美国爱荷华大学古生物学家近日根据挖掘于肯尼亚境内的古生物遗骸化石发现了一种全新鳄鱼物种。
2012/5/11 8:01:177
存在宇宙早期的巨型黑洞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21世纪这样具有人类文明迄今最高端的宇航技术以及发展最迅猛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年代,各种科幻小说中充满了关于时间机器的描述,然而,虽然我们目前对时间机器的构思仅仅是停留在科幻阶段,但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确实有时间机器的存在。作为一名天文学家是幸运的,因为天文望远镜就是一台时间机器,是一台研究宇宙过去的时间机器。近日,著名的《自然》杂志刊登了一篇论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0月16日傍晚17时34分,美国宇航局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用宇宙神五号火箭成功发射小行星探测器露西号(LUCY)。特洛伊小行星的名字取自希腊神话。特洛伊小行星约有7000颗,分两个群体,并与木星共享轨道,轨道位于木星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一种肝癌形式,但肝细胞癌患者的存活率只有8%,其已经成为全球癌症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这种癌症不仅难治,更棘手的是它们在早期几乎很难被检测出来。而等到确诊,手术或者化疗基本已经难以派上用场。 目前,在肝细胞癌筛查中使用最广泛的标志物 ...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一位先锋发育生物学家回顾了研究生命诞生的壮阔之旅。研究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早期发育需要非凡的智慧和毅力。举例来说,不同于透明状的海胆胚胎,哺乳动物胚胎是无法直接看透的。它们的发育有着精细的时间线,各种高度复杂的器官
美国有一行业,叫做(Water) Well Witch 就是替农牧场主人找挖井地点,但是诡异的是他们只需凭手持一Y形树枝,四处行走,就可以找到地下水的位置,他们自称是水井仙指示压低他的树枝尖,指示何
早期人类选择直立行走是为了适应岩石地形? 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人类祖先进化形成直立行走能力的真实原因并非由于气候变化树木减少,而是岩石地形提供了最佳庇护地点和食物来源。
2013/6/3 5:00:196
科学家观测到宇宙早期诞生恒星最旺盛星系 科学家目前观测到宇宙早期一个活跃星系,它仅形成于宇宙大爆炸7.5亿年之后,其内部每年以100颗恒星的速度快速形成恒星。
2011/12/25 12:02:445
火星陨石ALH84001受撞击脱离火星 ALH84001中含有的碳酸盐矿物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研究人员采用新技术首次成功测得火星早期的表面温度,研究结果表明,火星曾经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星球。此项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杂志上。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分析一个
3万年前人类寿命延长 祖父母推动了人类进化 由于祖父母可以照顾孩子、传授知识、参与食物采集,我们的祖先才得以分散到世界各地,逐渐发展农耕、制造工具和创造人类文明,祖父母推动了人类进化。
2011/7/26 23:00:375
眼睛细节或可提示阿尔茨海默氏症早期症状 项针对眼部的测试或许可以发现阿尔茨海默氏症、即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尔茨海默氏症不仅会引发人体大脑变化,还能引发眼部改变。
2011/7/20 8:01:495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智人发展历程中曾数次迁徙,依据传统的智人向非洲之外迁徙的故事进行解释:智人在非洲进化,之后在世界其他地区进行大规模迁徙,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种群体行为呢?无论人们从哪个角度看,人类在非洲
来源:中国科学报 记者:崔雪芹与“北方扩散路线”相关的出土石制品。 早期现代人的起源、演化和扩散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团队与来自德国、美国的同行合作,在早期现代人“北方扩散路线”这一问题上取得最新研究成果。相关研究分别发表于《科 ...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华盛顿5月16日电 (记者刘海英)美国杜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成像技术,能够检测视网膜各层的厚度和纹理。他们近日在《科学报告》杂志线上版发表研究报告称,视网膜纹理可以提供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生物标记,而其
新浪科技讯1月16日下午消息,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今日发布微博称,银河航天今天成功发射首发星,该卫星是国内通信能力最高的低轨宽带卫星,速率高达10Gbps,它拉开了中国商业航天科创新时代的帷幕。雷军说,“我非常看好商业航天的未来”,顺
来源:科学大院对称、分节、运动……这些特征对大多数现代动物来说,已经成为它们的“标配”。然而在五亿五千万年前,这些特征才第一次同时“装配”在动物身体上:一条奇特的虫子长眠在行进途中,它两侧对称的分节形态和最后行迹同时留在了埃迪卡拉纪的海底。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0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外星如果存在生命,那它们可能是紫色的。一项最新研究总结称,初期地球生命可能呈薰衣草般的淡紫色。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微生物学家西拉迪提亚•达斯萨玛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博士后研究员爱德华•施威
研究称火星早期数亿年时间普遍存在水环境 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称,火星早期潮湿温暖时期持续较长时间,可能38亿年前普遍存在一种水相环境,持续存在数亿年。
2016/12/29 8:00:194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0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中国南方地区发现了一系列难以解释的球形化石,或许是一些世界上早期动物留下的遗迹。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这些富有争议的化石不太可能是细菌或单细胞原生生物。在岩石中已保存超过600万年的细胞,经研
早期人类进化出直立行走并非因为身体过热 早期人类进化出直立行走并非因为身体过热 与此前的发现相反,科研人员报告说,早期人类的直立姿势不太可能是为了管理人体在炎热天气下的热量而出现的一种适应。
2011/12/13 11: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