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毒素
  • 能瘦脸的变美神器,一开始竟是种毒药FDA肉毒素瘦脸针
    来源:科学大院相信很多女生都听说过瘦脸针的“神奇”效果:“塑造女神小v脸”。不过这种让人心动的“瘦脸针”其实还有一个可怕的名称:肉毒素。在国外,用肉毒素美容并不是稀奇事,而且历史悠久。经典美剧《欲望都市》的SamanthaJones有句著名
    FDA 肉毒素 瘦脸针2019/8/19 11:00:2910
  • 霍乱席卷而来,全球上万人感染!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随之而来的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各种各样的传染病侵入人类,最近霍乱传染病又席卷而来,更可怕的是目前已经有上万人感...
  • 食物过敏危害不亚于毒素,远离源头是最好治疗方法食物过敏
    来源:科技日报进入夏季,小龙虾乘风破浪地占据了大家的餐桌。有人说没有小龙虾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不过有些人要度过“完整”的夏天可得当心。前不久有一位江苏的姑娘,吃完小龙虾后出现了过敏症状——全身起荨麻疹、心慌、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食物
    食物过敏2020/7/6 12:00:435
  • 它的名字你可能都不会读,但也许是你的救命恩人!阿米巴鲎毒素
    来源:科学大院微信公众号  鲎(Limulidae),读音hòu,亦称马蹄蟹,出现在3亿年前的泥盆纪 ,这个时期经历了多个冰川时期、物种大灭绝、板块漂移、小行星撞地球等地球大事件,但至今,它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样貌,是阅尽地球历史长河的生物之一,被称为现代活化石。鲎(图 ...
    阿米巴 毒素2018/6/18 19:01:115
  • 颜宁团队发表两篇《科学》!有望助力新型止痛药研发科学阻滞剂毒素
    来源:学术经纬大洋彼岸的美国,今天还是情人节。在这个浪漫的日子里,对于醉心学术的科学家,有什么比一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更好的礼物呢?答案是两篇《科学》论文!今日,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如约上线。我们很高兴地看到,颜宁教授团队同日在线发
    科学 阻滞剂 毒素2019/2/15 10:00:073
  • 科学家发现新型毒素 可抑制细菌生长
    科学家发现新型毒素 可抑制细菌生长 科学家找到了一种新型毒素,能够通过阻断DNA复制机能来抑制细菌的生长。
    2015/2/4 16:00:333
  • 研究小组研究显示:肉毒毒素可缓解抑郁症
    研究小组研究显示:肉毒毒素可缓解抑郁症 美容手术中常被用于减少脸部皱纹的肉毒杆菌毒素(肉毒毒素)对缓解抑郁症症状也有一定效果,未来有望投入临床应用。
    2012/2/28 18:00:092
  • 国际无烟日国人需有保护意识 盘点吸烟危害
    [导读]今天是国际无烟日,控制、减少吸烟是这个节日的主要目的。 5月31日被定为国际无烟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 ...
    2012/5/31 14:00:441
  • 玻尿酸肉毒素假货横行,消费者如何炼就“火眼金睛”玻尿酸肉毒素消费者
    来源:科技日报轻医美行业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沃土。不开刀、不手术,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塑形、除皱、美白,这种见效快、风险小的美容模式完美地迎合了有微整形需求之人的喜好。玻尿酸、肉毒素是轻医美行业中常用的两类产品。然而,近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严厉打击非
    玻尿酸 肉毒素 消费者2019/7/18 11:00:360
  • 端午节喝雄黄酒能驱除体内毒素,远离疾病?小心中毒雄黄酒三氧化二砷中毒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公众号(ID:kepubolan)   马上就是端午节了。传统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喝雄黄酒,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驱除体内毒素。中国自古就有“喝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民谚。最近,网剧《结爱千岁大人的初恋》正热播,关皮皮得知贺兰静霆是一只 ...
    雄黄酒 三氧化二砷 中毒2018/6/15 19:00:530
  • 爱喝茶的朋友注意咯!这种茶有可能致癌?
    但是有报道出来普洱茶居然可能致癌!?平时爱喝茶的ufo-1.cn小编听到这个都害怕了。但是普洱茶到底会不会致癌呢?
  • 河豚毒素剧毒无比 为何人们依旧喜欢吃
    有人说中国人是舌尖上的民族,在中国暂时还没有中国人不吃的食物,有的人甚至为了吃甘愿冒着死亡的危险。看看古人对吃的态度,就知道,在美食面前,生命轻如鸿毛。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
    趣事2015/8/31 13:04:010
  • 细菌集团作战:达一定规模才释放毒素
    新华网伦敦5月17日电(记者黄堃)小小细菌能造成大面积感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会“集团作战”。英国一项新研究说,细菌之间能够“互通声气”,等到细菌群体达到一定规模后再集体释放毒素,从而更有效地造成感染。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能干扰这个过程也许可带来新的抗菌疗法。  英国诺丁汉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利用绿脓杆菌进行了实验,这是一种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的细菌。研究人员通 ...
    2012/5/18 16: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