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公众号“科研圈” (ID: keyanquan) 作者 |William Von Hippel 翻译|张元一 审校 | 阿金 美工 | 雪今金 编辑 | 小注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幸福的真相很残酷。 当我们梦想成真的时候,很少情况下会比之前 ...
8月2日消息,传统的观点认为双星系统演化出生命的概率极低。因为,复杂的引力环境会对行星构成威胁。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双星系统中存在的系外行星可能具备宇宙生命诞生的条件。 低质量的双星系统可能是最佳的选择,该系统中的可居住区可以延伸至较远的外侧轨道,比单恒星系统的可居住区更远。科学家通过模拟各种各样的双星系统后发现,当两颗恒星质量分别为80%的太阳质量时,如果距离足够近,就可以允许系外行星存在,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20日消息,现代人类在进化史上已经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征程,而这一切都是从用双腿迈出的第一步开始的。大约六百万年前,我们已知最早的祖先之一——乍得沙赫人的运动方式开始逐渐从猿类向人类转变。但又过了五百多万年,智人才开始出现
紫金山天文台专家“逮到”颗珍贵小行星 太阳系里,除了我们能看到的一闪一闪亮晶晶的行星之外,还有一些并不被人所知,甚至不能被人看到的另类小行星。
2012/5/11 8:01:1711
鸟类飞行演化或与迅猛龙独特的捕食行为有关 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博物馆研究人员最新研究表明,鸟类飞行演化可能与著名的恐龙杀手迅猛龙和恐爪龙独特的捕食行为有关。
2012/3/30 10:01:3611
来源:科学大院微信公众号作者:冯伟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自地球告别天文时代(又称前地质时期,是指地球历史中尚未形成岩层记录的阶段),进入相对稳定的地质历史发展阶段,地球生命演化与板块漂移也伴随着生命的诞生和板块的出现,结下了不解之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早期的化石有内脏、分节身体和其他复杂的特征,揭示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的一场动物生命革命。这只独特的动物在淤泥中生存,又在淤泥中死亡。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它在海底蠕动,留下一条像轮胎印一样的遗迹,最后完全静止。后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公众号 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136亿年前,银河系开始形成;46亿年前,地球诞生;45亿年前,月球形成;39亿年前,原始生命产生……冥冥之中有种“魔力”,让这个宇宙有条不紊的运行,种种看似无关的“巧合”如拼图一般相互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你我眼里的世界。 ...
中新网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火星在演化上被认为代表着“地球未来”,因此针对火星的相关探测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火星浅表是怎样的结构?是否存在固态或液态的水?火星地质经历了什么样的演化过程?……科学家和大众对这些问题都有浓厚的兴趣。 利用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所 ...
来源:Quanta杂志撰文:达娜·纳杰尔(DanaNajjar)编译:任天“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一个古老的谜题,但其实从动物生殖方式演化的角度,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几乎可以肯定,卵生出现在胎生之前,也就是现有“蛋”后有“鸡”;5亿年前生活在
黑洞演化末期将变成“白洞”? 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理论显示,当黑洞死亡时将变成一个“白洞”,它并非像黑洞吞噬邻近所有邻近物质,而是喷射出之前黑洞捕获的所有物质。
2014/7/25 12:00:347
外星生命或极为罕见 宇宙未来或将演化至熵寂 科学家认为宇宙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们不能把地球生命的生存条件套用到系外行星上。
2013/3/14 10:00:067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通过观察我们自己的身体,我们可以了解很多宇宙历史。一位成年人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身体系统,由数万亿个细胞构成,如何造就一个人的科学故事不仅教会我们关于地球生命的进化和演变,还能洞悉整个宇宙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19日消息,演化和自然选择发生在脱氧核糖核酸(DNA)水平上,因为基因突变和遗传特征要么保留下来,要么随时间而消失。但是现在,科学家们认为演化也可能发生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尺度上,不是通过基因,而是通过附着在基因表面的分子
基因组 真菌2020/2/19 10:00:186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新研究称,恐龙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与现代鸟类是一样的。这种多样性帮助它们在不断变化的气候中迅速演化,并统治了地球大约1.8亿年的时间。利用来自现生海龟和鸟类的DNA,研究人员成功将超
科学家在年轻恒星周围发现原行星盘 可重塑太阳系演化历史 科学家在年轻恒星XZ Tau B周围发现了原行星盘,该系统距离我们大约460光年。
2016/6/16 8:00:126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的一项分析,对宇宙的组成和演化设置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限制。通过这种被称为Pantheon+的分析,宇宙学家确认宇宙由大约三分之二的暗能量和三分之一的物质组成,这种物质主要以暗物质的形式,在过去数十亿年中加速膨胀。研究结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费米悖论指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宇宙是如此之大,而允许生命在地球上演化的物理定律在宇宙中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因此宇宙中一定充满了生命;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太阳系外生命存在
来源:bbc作者:PatchenBarss翻译:叶子宇宙中存在着一些巨大的黑洞,有些甚至比太阳还大数十亿倍,但是人类对这些巨型黑洞的形成和演化几乎一无所知。不过,最新的望远镜和太空技术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条研究这些庞然巨物的新途径。在海豚座与
100多年前,遗传学家发现了生殖细胞中存在染色体重组的现象。这像是一种缓慢但平稳的演化方式,通过每一代生物,让基因组变得更具多样性。但就算是一个碱基出现异常,也可能会导致疾病。直至近期,科学家才弄清楚生物是如何精确控制这个过程的。 撰文 | 石云雷 审校 | 吴非 有性生殖 ...
来源:科学大院对称、分节、运动……这些特征对大多数现代动物来说,已经成为它们的“标配”。然而在五亿五千万年前,这些特征才第一次同时“装配”在动物身体上:一条奇特的虫子长眠在行进途中,它两侧对称的分节形态和最后行迹同时留在了埃迪卡拉纪的海底。
科学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现代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是海绵,而非栉水母。 海绵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6亿年前就已经生活在海洋里,至今已发展到1万多种,占海洋动物种类的1/15,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针海绵属(Spongilla)约20种为淡水 ...
据媒体报道,现在两位遗传学者已经将摩尔定律应用于地球生命复杂性的增长速度上,结果表明有机生命最早出现的时间远超过地球本身。 美国国家老人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亚历克斯-夏洛夫和海湾标本研究
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们已经能相当有信心地指出我们的宇宙是何时开始,以及其后大约140亿年的演化历程。然而要将我们所知有关宇宙演化的一切知识融入计算机并展现出来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原标题:研究揭示演化晚期特殊恒星的起源日前,西华师范大学研究员罗杨平、副研究员王坤、捷克科学院天文研究所博士PeterNemeth、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韩占文院士等人开展合作研究,揭示了不同环境中热亚矮星的起源。相关研究成果9月23日发表于
来源:科技日报 据英国《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取得了一项最新成果:表征了新冠病毒及其近缘蝙蝠病毒RaTG13的刺突糖蛋白结构——刺突糖蛋白可以让病毒与细胞结合并进入细胞。该结构为进一步了解新冠病毒刺突的演化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0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道,理论上,传染性肿瘤可以演化成独立的物种,尽管研究人员一致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不过,一些奇特的寄生虫可能就是活生生的证据。一些富有攻击性的肿瘤可以非常迅速地传播,以至于它们看起来不太像出了问题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合肥2月24日电(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和中科院测地所的科研人员与国际同行开展合作,首次发现了非对称路径660千米间断面散射波震相,揭示了地幔410及660千米间断面的小尺度起伏特征,为地幔对流模式研究提
科学家探测引力波有助于洞察星系演化 科学家们使用了两台最为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进行了长达九年的极为精确的脉冲监测,有助于洞察星系的合并频率和合并星系如何演化。
2016/4/7 8:00:434
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射线不断轰击地球,而一项最新研究则认为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高能粒子流可能在决定其它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其被发现100多年之后,宇宙射线仍然困扰着科学家们。这种高能粒子流几乎以光速在宇宙空间中传播,其中一些粒子携带的能量比地球上最强大加速器达成的粒子能量还要高1亿倍。宇宙射线是核子流,其中的主要成分是质子,也就是氢核。 当宇宙射线轰击地球大气层,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