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9月9日,2022年科学突破奖获奖名单公布。生命科学奖、基础物理学奖、数学奖分别授予5个研究项目共9位科学家,每个项目奖金金额为300万美元,这也是目前全球奖金最高的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颁发给了3个项目共6位科学家。其中,宾夕法
4月13日,霍金在微博宣称,米尔纳和他启动了“突破摄星”计划,飞掠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并传回照片!堪称迷你版星际航行!科幻正一步步成真,意义不可估量!
2016/4/14 18:00:1146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郑悦萍 吴明静10月16日是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纪念日。56年前,中国在西部地区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关于中国科学家如何在一穷二白基础上突破原子弹的经历,外界流传着不少似是而非
欧洲南方天文台加入“突破摄星计划” 共同探测系外行星 欧洲南方天文台(ESO)与“突破摄星计划”已经签署协议,采用ESO的甚大望远镜设备寻找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统中的系外行星。
2017/1/13 0:00:4420
来源:中国的航天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116天,飞行里程超过3亿千米,距离地球约6380万千米。探测器姿态稳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统完成自检,各系统工作正常。在轨飞行期间,天问一号已经完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近日,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一项临床前研究,为帕金森病晚期患者打开了一扇通向新疗法的大门。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着数百万人的健康。过去几十年的研究指出,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脑中,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不断丢失,导致这 ...
来源:学术经纬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今天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中,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BostonChildren’sHospital)主导的一支科研团队带来了利用干细胞制造人类皮肤的重要进展。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iPSC)培养出的皮肤类器官
来源:学术经纬基因编辑领域的顶尖学者、Broad研究所的刘如谦(DavidLiu)教授与哈佛医学院专注于耳鼻喉科研究的JeffreyHolt教授合作,近日在《科学》子刊发表一项新成果,为众多遗传性耳聋患者带来一种潜在治疗策略。他们利用新颖的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众号 原标题:世界最大运载火箭长征九号取得突破 长征八号和嫦娥四号瞄准2018年 2017年,中国航天亮点纷呈,中国航天人肩负的压力和责任越来越大,受到...
2021年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成为入住中国空间站的第二批航天员。历经183天,2022年4月16日,太空“出差”三人组顺利凯旋,平安降落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至此,返回地球后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也 ...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三院31所预冷动力技术中心在北京云岗某试验台首次完成了“云龙”发动机预冷器Ma5热态试验,实现毫秒级时间温降近1000℃,试验达到预期目标。本次试验为预冷器国内首次Ma5大温降换热试验,充分验证了预冷器快速降温能力,最大流量、最高温度、最大温降等多个 ...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顾钢)哺乳动物的大脑具有大量神经细胞和极高的通信密度,是已知最复杂的网络。德国马普脑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是绘制哺乳动物大脑的脑组织图,记录局部结缔组织,并对其进行分析,以寻找之前学习过程的痕迹。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科学》杂志 ...
来源:学术经纬微信公众号今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重量级的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覃文新课题组与荷兰癌症研究所LeilaAkkari课题组、RenéBernards课题组共同领衔的一支团队带来了一种治疗肝
来源:科学大院我们所在的这颗蓝色星球上,每个角落里似乎都有生命的存在。无论在进化树上处于哪个位置,维持种族的繁衍是所有生命体都要必须面对的头等大事。最简单的生命体——病毒,需要借助宿主细胞进行扩增和繁殖;细菌和部分植物采用孢子繁殖,这是一种
科学家发现暗能量新迹象 或突破爱因斯坦理论 中外科学家合作从最新的天文观测数据中研究发现了暗能量动力学的一些迹象。虽然这一新迹象的发现“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但其一旦得到进一步验证,将有望突破爱因斯坦宇宙学常数理论。
2012/11/6 8:00:198
来源:学术经纬今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科学家们带来了一项重磅研究,并凭其重要性荣登《科学》杂志的封面。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突破癌症免疫疗法瓶颈的一条康庄大道。而他们的答案看似无比简单:钾离子。过去
据国外媒体报道,量子隐形实验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科学家在长达102公里的距离上实现了量子隐形传输实验。 这项研究可能会开启量子网络时代,通过加密手段实现量子网络数据的传输。 事实上
12月10日和12月17日,我国进行了重型火箭25吨级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首台推力室挤压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25吨级氢氧发动机采用闭式膨胀循环系统方案,具有高性能、高可靠等优点,具备多次起动和大范围变推力调节能力,是大型、重型运载火箭上面级和空间飞行器的优选动力,可用于载人 ...
来源:中国探月工程据7月17日夜23时"天问一号"传回的信息,当日“祝融号”火星车行驶里程突破一华里(509米),即将到达第二处沙丘,计划对沙丘及周边环境开展详细探测。截至目前,"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63个火星日,“天问一号”环绕器
来源:奇点网创造历史的又一种免疫疗法,终于正式向中国患者张开了双臂。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与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的联合治疗方案(以下简称T+A方案),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对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题:“发现肝细胞癌精准治疗潜在新靶点!”——中国人类蛋白质组学研究新突破三大看点新华社记者陈芳、胡喆近日,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再传喜讯!我国科学家通过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杂志上线发表了关于早期肝细胞癌蛋白质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据国外网站报道,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 in Mathematics)25日颁给了澳洲华裔学者陶哲轩(Terry Tao),同时他还将领取到320万元的奖金。据悉,陶哲轩是今年5位获奖者中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1月20日,天通一号03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为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带来“开门红”。2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实施捕获轨道远火点平面机动
来源:中国探月工程截至2021年1月3日6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163天,飞行里程突破4亿公里,距离地球约1.3亿公里,距离火星约830万公里,飞行状态良好。按计划将在一个多月后实施近火制动,进入环火轨道。天问一号任务是我国独立开展行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演讲者:JulesAHoffmann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人类预期寿命激增离不开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与生命科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005年一篇研究揭示,对比旧石器时代和现代的人均寿命
来源:药明康德半个多世纪前,年轻的李文渝(VirginiaMan-YeeLee)孤身一人来到伦敦,前往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主修钢琴表演。如同那个时代许多出身于中产家庭的女性一样,她的人生道路早早被家人所规划:学成之后,她将凭借才华赢得某位豪门公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研究表明,环绕其它恒星运行的行星数量现已突破4000颗。在过去25年里,科学家通过陆基和太空望远镜观测发现大量系外行星证据。同时,这也表明系外行星有多普遍,银河系中大多数恒星存在一颗环绕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令人意外的新研究结果吸引了神经科学界的关注。罗莎琳达·罗伯茨(RosalindaRoberts)是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神经学家,她已经习惯于在大脑中看到各种奇怪的形状。过去30多年里,她
来源:科技日报 发现“新粒子”好比发现新大陆,出乎寻常又令人兴奋。因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粒子物理学家们精心绘制了一张拥有61个成员的“粒子谱”,目前实验中发现的所有粒子都能在这张谱上找到对应的身份。 比如,W玻色子、Z玻色子、胶子、顶夸克以及魅夸克还没有被发现之前,理论物理学家 ...
2018年1月22日晚,团组利用1.2m望远镜激光测距系统,多次成功探测到月面反射器Apollo15返回的激光脉冲信号,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月球激光测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