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约翰
  • 解析诺贝尔医学奖:体细胞怎样重获多能性
    约翰·戈登和他的克隆爪蟾  山中伸弥和他的iPS细胞  克隆羊多莉  赵小阳  新闻背景  北京时间10月9日,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和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因为“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编程变为多能性”而获奖。他们的发现改变了“细胞命运一旦决定便不可改变”的传统观念,革新了我们对细胞和有机生命体发育的理解,同时他们所开创的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这个科 ...
    细胞 诺贝尔 医学 约翰·戈登2012/10/17 16:01:2526
  • 传言不实:好奇号并未在火星上发现有机物(图)火星传言有机物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30日上午消息,据雅虎新闻网报道,和此前广为流传的传言不同,美国宇航局刚刚宣布,该局所属的好奇号火星车并没有能够获得一项“震动地球”的发现。本月初,一项传言开始出现,当时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援引好奇号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约翰
    火星 传言 有机物 美国2012/11/30 11:00:2318
  • 疫情地图,为什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动态图成流量担当疫情霍普金斯新冠肺炎
    来源:科普中央厨房|北京科技报撰文/记者王雪莹新媒体编辑/陈炫之此次新冠肺炎爆发,全球诸多机构都推出了各自不同的数据追踪地图,为什么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动态图“火”了呢?自新冠肺炎在全球爆发以来,每日的疫情数据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为此,全球
    疫情 霍普金斯 新冠肺炎2020/4/16 11:01:1412
  • 美国空天飞机发射升空执行神秘任务(图)美国飞机任务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由于技术故障推迟了近两个月之后,美国空军神秘的X-37B空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搭载它的是“宇宙神”火箭。此次发射是X-37机动舰队在三年内第三次任务的开始。这些空天飞机在
    美国 飞机 任务 升空2012/12/13 12:00:1112
  • 好奇号再遇计算机故障 再次进入“安全模式”故障计算机模式
    新华社华盛顿3月18日电(记者任海军)美国“好奇”号火星车项目首席科学家约翰·格罗青格18日说,由于17日晚第二次遇到计算机故障,“好奇”号再次进入名为“安全模式”的最小活动状态。“好奇”号曾于2月底因计算机故障进入“安全模式”,并于3月初
    故障 计算机 模式 华盛顿2013/3/20 19:00:244
  • 美欧打造深空防御计划抵御未来小行星撞击(图)小行星计划美国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21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报道,欧洲的空间部门官员们正寻求一项方案,以便能在小行星接近地球时改变其运行轨道,这样当有朝一日地球果真面临这种灾难时得以拯救地球。这一想法的背后是美国和欧洲正计划共同实施的一个名为“AIDA”的
    小行星 计划 美国 约合2013/1/21 9:00:114
  • 好奇号将首次钻探取样火星岩石(图)岩石火星约翰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6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该局所属好奇号火星车目前正朝着一块表面平坦且多有浅色脉体出露的岩石行进,这块岩石的内部或许纪录着这颗红色星球过去潮湿历史的线索。如果好奇号项目的工程师们对这块岩石的评估通过,那么其将有可
    岩石 火星 约翰 盖尔2013/1/17 9:00:423
  • 保加利亚教堂发现神秘人体骨骸 疑圣经约翰
    保加利亚教堂发现神秘人体骨骸 疑圣经约翰 考古学家在保加利亚教堂古老角落发现一个神秘盒子,其中的骨骸鉴定结果认为可能是圣经中的人物。
    2012/6/25 10:00:152
  • “好奇”号首次钻取火星基岩样品火星美国约翰·格伦斯菲尔德
    据新华社电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9日确认,“好奇”号火星车在“红色星球”一块岩石上成功打洞。“好奇”号美国东部时间8日以机械臂最前端钻孔装置作业。所钻岩石表面平整,推断有一些过去水流的痕迹。“奋战”大约7分钟,“好奇”号收获一个1.6厘米宽、6
    火星 美国 京华 新华社2013/2/11 9:00:121
  • 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最遥远星系距地132亿光年
    左侧的大图中是一个巨型的星系群,编号为MACS J1149+2223,其占据了整个视野的大部分区域。这一巨型星系团强大的引力弯曲了来自其后方的光线,让此次新发现的早期星系MACS 1149-JD增亮了大约15倍。在右上角是对左侧图像的局部放大,展示的是MACS 1149-JD星系附近区域的放大图,其下方则是对这一星系的进一步放大图。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借助美国宇 ...
    星系 天文 宇宙 美国2012/9/21 11:00:101
  • 细胞编程:控制你的身体
    10月8日,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因为“发现成熟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为多功能干细胞”而获得诺贝尔奖。他们的研究成果彻底颠覆了人类对细胞和生物体发展的认识,未来,人们将可能从自己身上采集细胞为自己治病,不停更新自己,在另一个意义上实现“返老还童”。  10月8日,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因为“发现成熟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为多功能干细胞”而获得诺贝尔奖 ...
    细胞 日本 约翰 诺贝尔奖2012/10/18 12: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