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科学家称将重燃载人登月 延续苏联航天计划 俄罗斯研究人员称未来将重新打造月球任务,其中包括载人登月计划,建立月球基地飞往火星。
2013/4/9 8:00:0429
近期,欧空局局长阿施巴赫在迪拜举行的2021年国际宇航联大会上表示,目前欧洲已经具备了发展载人航天的能力,希望未来能够在地月经济圈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欧洲在航天领域一直有不错成绩 欧洲航天曾对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世界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是俄罗斯人,德国的奥尔伯特在发展液 ...
近期,俄罗斯进步火箭航天中心总经理德米特里•巴拉诺夫向媒体表示,该中心已停止叶尼塞超重型火箭的技术设计。虽然俄罗斯也称不排除在对相关方案进行调整后重启设计工作,但“叶尼塞”项目被喊停预示了俄罗斯探月工程遭遇了很大障碍。那么,俄罗斯叫停叶尼塞超重型火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研制重 ...
解析中国民营航天首次发射自研火箭的密码费用低于市场或考虑登月载人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田文生5月17日,中国首枚民营自主研发的商用亚轨道火箭“重庆两江之星”发射成功,火箭长9米,总重7200公斤,全程大气层内飞行,最大高度约38.7公里,
中新网6月2日电 归纳报导,美国宇航局(NASA)当地时刻5月31日标明,美国方案自1970年代后,于2020年、2021年初次将设备送上月球外表,希望在2024年履行载人登月使命。 材料图:美国科学
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简称“四号星”,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其主要任务是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嫦娥四号是世界首颗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计 ...
作者:庞之浩来源:国际太空2019年7月20日是人类首次登月50周年纪念日,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阿波罗”载人登月活动的成功至今仍对人类社会在政治、科学、技术、经济和生活,甚至精神等许多方面产生着较大影响。目前,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
新京报快讯(记者倪伟何强侯润芳)“未来十年左右,月球南极将出现中国主导、多国参与的月球科研站,中国人的足迹将踏上月球。”3月10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政协委员、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
【环球军事报道】按照俄航天署制定的2016至2025年航天计划,俄罗斯将在2018年开始建造月球基地所需的部件以及用于基地建设的专用设备,为未来开发月球奠定基础。俄专家透露,俄罗斯将花费1000亿卢布实现载人登月计划。俄罗斯《消息报》11日称
“萤火一号”目前状况如何?载人登月何时实现?未来五年中国航天发展的重点和主线是什么?航天事业和民众的密切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12月29日,《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张炜解读了公众关注的多个航天热点话题。 自2006年至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67次发射 2011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5周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 ...
2011/12/31 7:00:112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首席总设计师姜杰。受访者供图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新一代载人火箭、中型运载火箭、可回收火箭等先进的航天技术进展如何?在商业航天发射方面怎样加速布局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北京8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消息,第一艘完整的“猎户座”载人飞船已完成最后组装,接下来将进行测试。按照计划,NASA将利用“猎户座”飞船及正在研制中的“太空发射系统”火箭
中新网8月11日电据俄媒11日报道,俄罗斯航天局制定的2016至2025年航天计划草案中指出,俄罗斯将在2018年建造月球基地构件以及用于该建设的专用设备。根据草案,俄罗斯航天局“载人飞行”计划第一阶段工作包括建造由四个舱组成的月球基地上的
中国重型火箭有望今年立项 具备载人登月能力 明年年底前首发的“大火箭”长征五号的发射能力是20多吨,未来的重型火箭运载能力将达到百吨级,起飞动力达到3000吨级,一次就可完成100吨的空间站发射。
2014/1/20 12:00:281
12月15日晚,正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测工作的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进行互成像实验,“两器”顺利互拍,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腾讯科学讯(张承民)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圆满落月, 其后,玉兔号月球车顺利踏上月球表面, 悬挂五星红旗的航天器首次在月球亮相,标志中国航天事 ...
2013/12/16 10:02:101
“嫦娥三号”探测器于12月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此次,“嫦娥三号”将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中国的月球……
本报讯 (记者杨华云)国务院新闻办昨日第三次发布《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披露未来五年中国的航天方面将进行的主要工作,包括论证载人登月和火星探测。 运载火箭 长征五六七号将首飞 过去五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67次发射任务。未来五年,将实现“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 此外,未来五年,我国将完成海南航天发射场建设并投入使用。 载人航天 “神九”“神十”明年发射 ...
2011/12/30 15:00:331
当地时间11月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比尔·尼尔森表示,该部门的载人登月项目将推迟到2025年以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定下于2024年重返月球的目标,然而该项目已经数次推迟。对此,尼尔森表示,该计划在科学上不具可行性。此外,尼尔森还将计
相关新闻:马斯克打断NASA会议回应此前言论:与会议主题不符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日早间消息,据外媒报道,美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周四选择了SpaceX、BlueOrigin和Dynetics三家宇航公司为其建造能在2024年搭
来源:国际太空微信公众号作者:庞之浩2019年7月20日是人类首次登月50周年纪念日,整个“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历时约11年,到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耗资255亿美元(约为现在的2000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
中新网6月2日电综合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当地时间5月31日表示,美国计划自1970年代后,于2020年、2021年首次将设备送上月球表面,期望在2024年执行载人登月任务。据报道,美国宇航局于5月23日公布“阿耳特弥斯”(Artem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0日早间消息,据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道,亚马逊CEO、蓝色起源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Bezos)于本周三首次向外界展示了旗下航天公司蓝色起源(BlueOrigin)的月球着陆器。为了展示这个着陆器,蓝色起源邀
IT之家4月25日消息根据《央视新闻》的报道,国家航天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多位专家计划2030年或稍后完成载人登月。我国计划在今年年底发射“嫦娥四号”,展开人类探测器首次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在运载火箭方面,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强的“长征五号”
2017年后中国将择机实施载人登月探测计划 欧阳自远院士在报告中透露,2017年前后我国将择机实施载人登月探测。
2012/6/15 11:00:300
新快报讯 记者 刘正旭 通讯员 黄淑曼 报道 昨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出席广东省科协论坛,并做主题演讲。他介绍说,神舟九号今年将择机发射,并将搭载3名宇航员,但并无出舱任务安排。 据了解,今年6月至8月间,中国将择机发射神舟九号,并将搭载3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空间站,并工作10天。 针对公众比较关心的是否将搭载女航天员,戚发轫表示,最终谁登上神九将会是根据身体情况和 ...
2012/3/20 16:00:580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在穗透露:中国载人登月尚未立项 新快报讯 记者 刘正旭 通讯员 黄淑曼 报道 昨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出席广东省科协论坛,并做主题演讲。他介绍说,神舟九号今年将择机发射,并将搭载3名宇航员,但并无出舱任务安排。 据了解,今年6月至8月间,中国将择机发射神舟九号,并将搭载3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空间站,并工作10天。 针对公众比较关心的是否将 ...
2012/3/20 12:01:410
我国航天白皮书发布 五年内将论证载人登月 未来五年,中国继续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航天重大科技工程以及一批重点领域的优先项目。
2011/12/31 9:00:170
羊城晚报讯 记者余姝、通讯员孙奕报道:12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显示,未来5年我国将继续推进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为载人航天后续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基础。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张炜透露,目前我国正在组织载人登月和探索火星的专项论证。 《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是中国政府继2000年和2006年以后,发表的第三部中国航天白皮书。 这部白皮书 ...
2011/12/30 20:00:390
载人登月将开展分步探测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9日发表了《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称,未来五年,中国将加强航天工业基础能力建设,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研究,继续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航天重大科技工程以及一批重点领域的优先项目,统筹建设空间基础设施,促进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深入开 ...
2011/12/30 11:03:350
2020年在轨组装空间站 载人登月尚未列入计划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说,中国已经开展了载人登月的有关概念研究和综合论证工作,但尚未列入政府计划,也没有具体时间表。
2011/9/29 11: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