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SME科技故事养鸟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要让鹦鹉学会说话,就要剪掉它的舌头,当然这是一个谣言,剪了鹦鹉的舌头,那主人也就失去他的爱宠了。在日常需要交流的人类世界,说话那是必不可少的。说好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那就更重要了,有时候说话嘴瓢
我们已经在这个星球生活了2000多年(按公历),似乎是在向一个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但对于某些人来说, 世界末日 一直存在,从古至今,这个 末日 都被书写到各种古怪的神话预言中,预示着人类的终
2015/12/25 17:03:4715
哈勃太空望远镜自1990年升空后观测到了无数珍贵的太空景象,可以算是天文史上最重要的仪器之一。但28年的工作也让它“身体”逐渐吃不消,上个月就因为一台陀螺仪出现故障而险些终止工作。欧洲航天局(ESA)、美国宇航局(NASA)以及加拿大航天局
10月14日,2021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在武汉开幕。大会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主办,湖北省人民政府指导,湖北省自然资源厅、武汉大学协办,以“地信赋能新时代 聚力携手新征程”为主题。 据大会发布的产业报告,2020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为6890亿元,同比增长6.4%。我国地 ...
资源 地理2021/10/17 17:39:249
火星载人任务一直是科学家想要实现的载人行星际飞行计划,此前有家私人公司提出了火星一号,但该计划被认为是不现实的,现在……
◎ 科技日报记者 唐芳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这一年,探寻宇宙信息的大科学工程亦是硕果累累,“中国天眼”发现201颗脉冲星、“拉索”观测到最高能量光子,惊艳了国际天文学界;嫦娥五号带回 ...
“天熠杯”2021年中国航天十大新闻、世界航天十大新闻评选今日揭晓。“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等10件新闻入选2021年中国航天十大新闻,“人类航天器首次成功穿越太阳日冕层”等10件新闻入选2021年世界航天十大新闻。 本次评选活动由中国航天报社主办、中国航天科工二院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年复一年,黑洞研究领域一直在为我们提供一些令人震惊,同时又异常费解的发现。2021年也不例外。在这一年里,科学家们又获得了许多关于黑洞的新发现,这些具有巨大引力的神秘天体仍在不断推进我们对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4日消息,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DavidJulius和ArdemPatapoutian两人获奖,获奖理由: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获奖理由:人体对热、冷和触觉的感知能力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来源:闽南日报象限仪流星雨是每年年初北半球最精彩的流星雨,在1月初会达到流星数量的峰值,它与每年8月的英仙座流星雨及每年12月的双子座流星雨并称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它们的每小时流星数量理论值基本都在100颗以上。不同于一般流星雨的是,象限仪
来源:科技日报原标题:新方法有望提前半年检出肝癌近日召开的2019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会传出好消息: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万人队列肝癌极早期预警标志物筛查项目PreCar获重要进展。该项目相较现有诊断金标准提前6—12个月就能筛查出极早期肝癌患者
新浪科技讯12月13日消息,本年度最后一场大规模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将在12月12-14日迎来最佳观测期。作为“贺岁大片”,双子座流星雨通常是一年中最值得期待的天象之一。北京时间2021年12月14日15时双子座流星雨将达到极大值,14日凌
2021 年 10 月 4 日北京时间 17 时 30 分许,美国生理学家戴维·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美国分子生物学家阿尔代姆·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因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获得 2021 年诺贝尔生 ...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1月20日,天通一号03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为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带来“开门红”。2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实施捕获轨道远火点平面机动
中国探测器将于2021年着陆火星昨日,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太空探索与人类未来”分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介绍了我国太空探索领域诸多规划。据悉,我国将于2020年和2028年进行两次火星探测任务。月球探测建设无人和载人月球科研站今年12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22年1月18日在京揭晓。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28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 ...
12月30日零时43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至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宇航发射任务圆满收官。根据各国航天2021年航天发射规划,此次任务是
中新网6月2日电 归纳报导,美国宇航局(NASA)当地时刻5月31日标明,美国方案自1970年代后,于2020年、2021年初次将设备送上月球外表,希望在2024年履行载人登月使命。 材料图:美国科学
美国宇航局计划2021年在火星种植开花植物 植物的种子将种植在迷你温室里,不会真正直接种在火星土壤中。
2014/5/8 8:01:514
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记者胡喆、张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介绍2016年以来中国航天活动主要进展、未来五年主要任务,进一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了解。白皮书约12500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包括六
◎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感知热、冷和触摸的能力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与周围世界互动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这些感觉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神经冲动是如何启动,从而可以感知温度和压力呢? 今年的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给出了答案。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 ...
中新社北京4月9日电(郭超凯郑莹莹)北京时间4月9日7时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六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试验六号03星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环境探测及相关技
来源:DeepTech深科技2020年的航天飞行任务没有按计划进行,大流行病让全球各地的行业活动受到了重创,太空活动也未能幸免。2019年,我们列出了2020年最期待看到的七项航天任务,其中一些取得了圆满成功:SpaceX把宇航员送上了太空
来源:央视新闻据阿联酋官方通讯社阿通社8月9日报道,阿联酋将在2021年发射其第一颗导航卫星。阿联酋国家太空科学和技术中心主任,阿联酋阿恩大学的哈立德·哈什米博士表示,“第一颗(导航)卫星将在2021年发射,第二颗在技术上改进后在第二年发射
巨型麦哲伦望远镜开工建设 2021年开光 巨型麦哲伦望远镜项目11个国际合作伙伴已经承诺将投资5亿美元,建成后该望远镜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
2015/6/9 12:00:233
俄超级重型火箭“安加拉”将于2021年首发 据俄联邦航天局局长宣称,安加拉家族系列新火箭将在2021年首发,并有望在2024年有能力载人进入空间站。
2015/4/23 8:00:253
美国宇航局确定三颗候选小行星:2021年登陆 美国宇航局将在2020年代执行小行星捕捉计划,2021年派遣宇航员登陆小行星,目前已经选出三颗目标小行星,直径在7至10米左右。
2014/4/6 13:00:173
木星及其卫星欧罗巴(木卫二) 北京时间12月20日消息,尽管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探测项目主要集中于火星,但该机构仍希望探索木星的冰冻卫星欧罗巴(即木卫二),那里可能存在着某种形式的生命。 欧罗巴是木星的第四大卫星,其表面由水覆盖,上层为冻结的冰壳,下层则是液态的海洋。NASA正在研究如何探索欧罗巴星球上的生命迹象,方案之一是利用被称为快帆的探测器围绕欧罗巴多次飞行,探测欧罗巴的冰壳和冰下的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0日消息,尽管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探测项目主要集中于火星,但该机构仍希望探索木星的冰冻卫星——欧罗巴(即木卫二),那里可能存在着某种形式的生命。欧罗巴是木星的第四大卫星,其表面由水覆盖,上层为冻结的冰壳,下层则是液态
2021年,近地小行星发现数量再创纪录,年度发现数量首次超过3000颗大关,达到3095颗。与此同时,近地小行星发现总数量达到27834颗,逐渐逼近28000颗大关。 那你知道, 近地小行星发现谁执牛耳? 还有可能导致全球级灾难的漏网之鱼吗? 哪种类型的近地小行星发现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