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钻石,名表还是大金链子,在这些价值不菲的饰品的陪伴下,有钱人的生活总是那么朴实无华且枯燥。在地球上,它们都是财富的象征,但如果放眼宇宙,这些物品又价值几何?这个问题牵扯恒星的死亡、中子星的碰撞、黑洞的合并,甚至还有宇宙大爆炸。总之,是个波澜壮阔的宇宙问题。 撰文 | 王昱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作为美国宇航局领导的“阿耳特弥斯计划”一部分,人类最早将于2024年返回月球,最终在月球上建立一个长期人类基地。然而,要在月球上生活和工作,人类需要大量电能,而月球没有电网,虽然许多创造性
根据《自然—通讯》11月24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利用美国宇航局(NASA)“洞察”号(InSight)任务采集的地震数据,科学家获得了火星埃律西昂平原地下约200米深处的次表层影像,进而发现熔岩流之间夹着一层浅浅的沉积层。该研究结果增进了
以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命名的悖论认为,银河系是如此巨大和古老,存在外星文明的可能性很高。但是它们在哪呢? 美国第比利斯自由大学的物理学家Zaza Osmanov最近提出推论,也许外星人派出的纳米级微型航天器早已充满了整个空间。此外,他还提出了非常详细的计算和推理,来支 ...
目前为止科学家发现的最令人困惑的行星是“热木星”——巨大的气体球,大小与木星差不多,可以在10天内围绕着自己的恒星完成公转(木星的公转周期将近12年)。迄今为止,科学家在太阳系外已经发现了大约400颗热木星。但这些沉重的旋涡是如何形成的,仍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为了在军事和情报领域保持优势,美国国会参议院拟通过立法途径在政府增设新机构深入观测并研究空中目标,取代当前跟踪不明飞行物(UFO)的工作组。 据CNN 24日报道,近日,以参议员吉利布兰德为首的议员极力倡议修改《国防授权法案》,专门为政府部门增设UFO的监测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中的化学元素从何而来?像金和铀这样的重元素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GSI)带领一支国际研究小组获得了新的发现,计算机模拟表明某些黑洞周围的吸积盘对于重元素形成是
来源:livescience翻译:任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即将发射的DART(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或许将成为保护地球防御小行星威胁的模板。直播预告:11月24日14:00,微博@科学探索账号将直播DART任务发射全程,同时邀请
2016年,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一场辩论会。四位物理学家以及一位哲学家花了2个小时讨论:我们所知的这个现实世界有没有可能是被模拟出来的。 如果这是真的,那我们就都是虚拟人物,生活在一个电脑创造的世界里。 如果不深究细节的话,这个猜想也许还意味着此时此刻我们的宇宙,或 ...
2021年6月17日,我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驾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顺利完成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并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突破性科学试验和空间应用任务,在轨驻留3个月,于9月17日顺利返回。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新研究指出,银河系中央或许比天文学家之前所想的更古怪。在此次新研究中,一组研究人员对银河系中央及周边地区的放射性伽马射线分布图展开了分析。伽马射线是宇宙中能量最高的一种光线形式,通过超
我们都知道,月球没有大气层,但这并不代表月球上没有氧。例如,月壤中就含有45%左右的氧。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一位研究者,基于我们高中就学到的知识——电解法,开发出了从月壤中高效制备氧气的方法。 撰文 | 二七 审校 | 王昱 在讨论向宇宙进发时,月球总是人类移民梦想的目的地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长期太空任务中,宇航员与任务指挥中心之间的沟通存在延迟,并且需要与少数组员长期相处。一项新研究显示,宇航员与外界的沟通越困难,沟通的欲望就越低,这种情况叫做“脱离现象”。虽然可以增强团队
11月23日7时45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高分三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高分三号02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研制的微波遥感卫星,具有12种常规成像模式,能够满足海洋、应急管理、国土、地质、生态环保、水利、农业、气 ...
据《科学》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于11月24日以行星防御的名义发射一个探测器,该探测器将在2022年底冲向一块相当大的太空岩石,并希望能改变其轨道。虽然该任务——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的天体目标对我们的星球没有危险,
2021年11月16日凌晨,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一天即将开始,正在地球表面420公里高空飞行的国际空间站上的警报却突然响起。 航天员被告知:一颗卫星在轨道上发生解体,产生的碎片可能会击中国际空间站。 随后,航天员们被要求转移到返回舱中,等待地面通知,随时准备撤离国际空间站。 ...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2021年11月16日凌晨,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一天即将开始,正在地球表面420公里高空飞行的国际空间站上的警报却突然响起。航天员被告知:一颗卫星在轨道上发生解体,产生的碎片可能会击中国际空间站。随后,航天员们被要求转移到返
来源:科学焦点7月11日,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Branson)乘坐自家公司研发的太空船飞往太空。没过几天,世界首富兼蓝色起源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Bezos)搭乘新谢泼德火箭完成了自己的太空旅游。这两位亿万富翁
太空 火箭2021/11/21 15:39:514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即将发射的DART(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或许将成为保护地球防御小行星威胁的模板。也许有一天,一台已经在仓库里堆放许久的航天器会被召唤到发射台,尽管它的建造者曾祈祷它永远不要发射。这不是普通的航天器,尽管工程
太阳作为我们最熟悉的天体,最近正在变得越来越躁动,平日里圆润光洁的太阳表面长出了许多黑色的“小雀斑”——太阳黑子。 11月19日,农历十月十五,当带着雀斑的太阳落山之后,一场精彩的月食天文大戏紧接着在夜幕中上演。暮色褪去之后,一轮身披红纱、脚踩白光的“红月亮”缓缓从东北方向的地 ...
一种新的方法能够减弱小行星以及彗星撞击带来的破坏,或者确保具有威胁的物体在一开始就不会撞击地球。 撰文|Philip Lubin, Alexander Cohen 翻译|先雨 审校|殷姝雅 王昱 2029年4月13日,宽370米的阿波菲斯小行星预计将经过地球,届时它与地球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18日消息,SpaceX公司一直在着力推进史上最大的超重型可重复使用发射系统“星舰”(Starship)的开发,其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近日表示,SpaceX有信心在明年某个时候完成星舰的首次轨道飞行测试。马斯克在美
11月19日将发生一次月偏食天象,也将是1440年2月18日(明正统五年)后最长的一次月偏食,全程时长6小时又6分钟,食分高达0.98,是一次很接近全食的偏食。本次月偏食自北京时间14时00分半影食始、15时18分初亏、17时03分食甚、1
近期美国科学家在《自然通讯-地球与环境》发表文章,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结论:中国要探测的2016 HO3小行星可能是一块来自月球的岩石。这颗小行星有什么特别之处?凭什么说它可能来自月球?中国计划如何探测这颗小行星? (图源:University of Arizona) Part. ...
新华社莫斯科11月16日电(记者黄河)针对美方指责俄罗斯太空试验威胁外空活动的说法,俄国防部16日发表声明说,俄罗斯15日进行的太空试验不会对在轨空间站、航天器和太空活动构成威胁。声明说,俄罗斯国防部15日成功进行一次太空试验,击毁一颗19
11月19日,一场月偏食将震撼登场。说它震撼,是因为它的食分(月球被食的程度)很大,几乎接近全食。就我国来说,本次月偏食于北京时间15时18分迎来初亏,17时03分食甚,18时47分复圆,历时3小时29分钟。天文专家表示,除西部少部分地区外
长久以来,人类一直试图通过无线电信号来搜索地外文明,却一无所获。现在,有科学家提出了新的方式搜索方式:任何文明通过科技改变其居住环境,都会在它们的星球上留下“技术征迹”,从而在宇宙中暴露自己的存在。然而这条线索是双向的,地外文明向我们暴露的同时,我们也向他们暴露了自己。我们的科技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17日消息,人类一直在宇宙中搜寻其它先进文明存在的迹象,但至今一无所获。这样看来,也许我们不应只关注智慧生命,任何类型的生命形式都值得我们去寻找。当然,小小的微生物也许不像外星人那样令人兴奋,但在银河系中,非智慧生命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电题:“神十三”航天员“出差”满月太空“居家工作”又出“新”作者马帅莎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驻中国空间站已“满月”。1个月来,从首次在轨紧急撤离演练、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出舱到持续更新的太空生活“小花絮”,航天员翟志刚、王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17日消息,在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提出的新理论反驳了先前关于虫洞会迅速崩塌的预测。这个大胆的新理论认为,虫洞——或者说黑洞之间的通道——最终有可能是稳定的。虫洞又称爱因斯坦-罗森桥,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
不久前,印度国防部宣布,印度军方从位于东海岸奥利萨邦的阿卜杜尔·卡拉姆综合试验场,成功发射了1枚烈火-5弹道导弹,准确命中了5000公里外、位于印度洋上的预定目标,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该型号的第八次发射试验,取得8发8成的全胜战绩。 此次试射是烈火-5导弹交付部队后 ...
当地时间11月15日,俄罗斯进行了一次反卫星试验,并产生了大量太空碎片,导致目前驻留在国际空间站的7名宇航员不得不躲进飞船避难。对此,美国指责俄罗斯的导弹测试是“危险且不负责的”。俄方回应称,目前这些碎片已经离开了国际空间站轨道。据英国广播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中分辨率光谱数据,来自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发现了3133颗光谱双星以及132颗光谱三星,并精确测量了它们的视向速度,其中95%为最新发现的多星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增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1月16日报道,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柯比称,俄罗斯正在开发的反卫星武器或对美国和其他太空大国构成威胁。另据塔斯社报道,俄联邦航天局局长德米特里·罗戈津周二将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代表会面,讨论太空垃圾接近国际空间站情况等问题。报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16日消息,我们知道宇宙中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某种预先存在的状态产生的,而这种状态与当前状态是不同的,数十亿年前,没有人类,也没有地球,因为我们的太阳系,以及生命所必需的成分,首先要形成。同时,地球所必需的原子和分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北京时间15日15时06分,一块卫星碎片高速从国际空间站附近掠过。受此威胁,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们不得不采取紧急躲避措施。俄飞行控制中心下令俄航天员进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联盟”号飞船,美国休斯敦飞控中心专家也要求美国舱段的航天员关闭舱门躲避。 俄罗斯卫星网 ...
凝视星空时,你或许也曾有过寻找太阳系外行星的梦想。现在,一些“公民科学家”项目提供了绝妙的机会:不需要专业知识,只要打开网站,动动手指,你就有可能帮助科学家找到新行星。 撰文 | 张琪 审校 | 王昱 首先,让我们来“做道题”。请看下面这张图,观察被框起来的部分有什么特征。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15日消息,在最近一次近距离飞掠金星的引力助推下,美国宇航局的帕克太阳探测器将于11月21日第10次接近太阳,飞行距离太阳将比以往任何探测器都要近,距离太阳表面仅850万公里,相比水星距离太阳最近时的4600万公里要
拿起牙膏的外包装盒,你可能会在成分中看到“氟化钠”之类的字眼。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氟是一种对牙齿健康很重要的元素,它能强化牙釉质,有助于防止蛀牙。然而,牙膏可能并不会激发你太多的想象力,但就像地球上所有的东西一样,从平凡到伟大,氟化物——这个与微笑有关的故事,也有着它的宇宙起源。 ...
每年4月,在转瞬即逝的几个星期里,一颗近地小行星微弱的光芒都会从科学家们的望远镜前闪过,这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卡莫阿莱瓦。经过几年的观测,天文学家们拼凑起一个关于这颗小行星的令人惊讶的发现:它似乎不是任何古老的太空岩石,更像是从月球上剥离的碎片。 这颗小行星或许源自月球 研究团队 ...
来源:原理 在早期星系中,恒星的形成速度非常快。每年有数十颗到数万颗恒星形成。要了解早期星系中的恒星形成过程,研究这些星系中的气体含量和尘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些研究,我们能有望更好地了解这些星系的属性,比如有多少恒星正在形成,气体转化为恒星的速度,星系之间以及星系与星际介质的 ...
凝视星空时,你或许也曾有过寻找太阳系外行星的梦想。现在,一些“公民科学家”项目提供了绝妙的机会:不需要专业知识,只要打开网站,动动手指,你就有可能帮助科学家找到新行星。 撰文 | 张琪 审校 | 王昱 首先,让我们来“做道题”。请看下面这张图,观察被框起来的部分有什么特征。 ...
2021年11月12日,一颗带着人类探测器的彗星将飞掠地球,最近时距离约为6300万千米(或0.418 AU,AU:天文单位,1AU约为1.5亿千米)。 2021年10月3日拍摄的彗星67P | 图源:Rolando Ligustri 这是一颗周期彗星,大名叫丘留莫夫-格拉西 ...
中新网11月12日电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克尔德什应用数学研究所在社交媒体Instagram发布消息表示,发现一颗可能会对地球造成威胁的未知小行星,其正在飞向地球。消息称:“阿巴斯图曼天体物理观测台AS-32望远镜拍摄的图像显示,一颗小
中新网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孙自法)记者1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该台科研人员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数据,发现3133颗光谱双星以及132颗光谱三星,并精确测量它们的视向速度,其中95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12日消息,随着太空探索不断发展,近年来针对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投资逐渐加大。其中,寻找在月球上制造氧气的最佳方法成了人们的一大关注点。今年十月,澳大利亚航空局与NASA签订了一项协议,计划在NASA的“阿尔忒弥斯计划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 | 倪思洁 在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体遗迹——海子山上,位于海拔4410米的高处,有一个占地面积达1.36平方公里的巨大“圆盘”。 它的任务是接住从外太空洒向地面的带电粒子。 当这些粒子穿过稀薄的大气落到“圆盘”上时,科学家可以通过与“圆盘”相连 ...
撰文 | 李·比林斯(Lee Billings) 翻译 | 刘彬 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的所有发现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当属它的着陆点盖尔陨石坑(Gale Crater)内曾长期存在的一片巨大湖泊。然而,目前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这个“湖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卡尔·萨根将地球称为“暗淡蓝点”,但使地球如此独一无二的颜色其实不是蓝色、而是绿色。地球表面被绿色植被和蓝藻细菌覆盖,它们可以吸收大量红光,同时反射大量来自太阳的可见光与红外光。植物反射的
在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在一个遥远的星系中发现了生命存在所需元素的迹象。根据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的最新观测结果,天文学家在早期宇宙最大的星系SPT0311-58中发现了水的踪迹。研究人员在这个距离地球近128.8亿光年的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11日10时3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顺利用一枚猎鹰9号火箭将Crew-3任务的“耐力号”龙飞船与四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后者将于22小时后对接国际空间站和谐号节点
来源:中国国家天文广阔的大地上,沙漠流淌着蛇形波纹,微风扬起一缕缕黄尘。远处暗青色的天上,两轮明月照耀,一大一小,悬浮如巨大而苍白的幽灵。一位女子身穿长袍,在沙脊上漫步。暮野四合,风鼓动着她的衣摆……这幅画面,是最近上映的科幻电影《沙丘》中
[环球网报道]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9日报道,俄罗斯《新国防订单∙战略》杂志太空专栏编辑、军事专家科托夫向该媒体表示,中国取回的月球土壤与此前带回地球的土壤不同,对其研究将有助于俄罗斯科学家探索月球的起源。报道称,科托夫说,科学家们已经拥有关于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公布了迄今为止探测到的最大数量的引力波。这些发现将有助于解决宇宙中一些最复杂的谜团,包括物质的构建模块以及时空的运作。这项新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预印本文库ArXiv。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期间,科学家利用美国LIG
2021年11月8日,由八院抓总研制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 八院火星环绕器团队介绍,环绕器本次轨道控制的四台120N发动机工作近260秒,速度增量约78米/秒。至此,“天问一号”探测器历经火星捕获、两器分离、着 ...
当地时间11月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比尔·尼尔森表示,该部门的载人登月项目将推迟到2025年以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定下于2024年重返月球的目标,然而该项目已经数次推迟。对此,尼尔森表示,该计划在科学上不具可行性。此外,尼尔森还将计
近期,欧空局局长阿施巴赫在迪拜举行的2021年国际宇航联大会上表示,目前欧洲已经具备了发展载人航天的能力,希望未来能够在地月经济圈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欧洲在航天领域一直有不错成绩 欧洲航天曾对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世界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是俄罗斯人,德国的奥尔伯特在发展液 ...
2021年11月8日,“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 前期,“祝融号”火星车已圆满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目标,各项状态良好,继续开展探测任务。综合考虑环绕器全球遥感探测和火星车中继通信需求,工程研制团队优化了轨道设计,确定了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9日消息,一项新研究称,我们目前可见的宇宙可能包含大约6x10^80比特的信息。有人认为,这些发现可能暗示了一种可能性,即宇宙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计算机模拟程序。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但其背后是一个更加奇怪的假设
近日,美国航天局(NASA)通过在线方式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即将发射首个小行星防御试验卫星DART“飞镖”,它将成为人类抵御小行星威胁的“炮灰”,测试撞击小行星的效果。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地球上许多生物灭绝,统治陆地1亿多年的恐龙也未能幸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