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1941年,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发表了短篇小说《推理》(Reason)。这是一个关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警示故事,其奇特的背景设定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那就是一个能收集太阳能,并通过微波
祝融号(图源:CNSA) 来源:科学媒介中心 满博成 供稿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参见本公众号文章“天问一号”即将飞向火星);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火星捕获制动,成功进入 ...
自从人类祖先走出非洲,迁徙到全球各地之后,不同地区的人群很快适应了当地环境,演化出不同的特性,这似乎表明,人类近期的演化加快了。然而,对人类基因组的分析,却让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事实:自然选择的发生极为缓慢,5000年后的人类仍会和今天的人类一样。 撰文 | 乔纳森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在银河系的旋臂上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断裂”结构,跨度达3000光年。这可能代表了一种以前未知的星系亚结构类型。这项新研究的结果发表在近期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出舱活动的直播镜头里,曙光岗的指挥员全程给在轨航天员提供支持,而在他身边,是一排身着蓝色或白色试验服的岗位人员,他们紧盯着航天员的一举一动,监测着各种指标,确保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安全顺畅。他们都属于出舱活动支持小组,他们为了
一组天文学家利用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LT),对距离太阳仅35光年的恒星 L 98-59 进行了新的研究,发现它拥有一颗质量只有金星的一半的行星,天文学猜测这颗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甚至可能是一个海洋世界。 L 98-59 和 L 98-59 b 艺 ...
当地时间8月20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向外界宣布,该国月球探测计划将从2021年推迟至2022年。消息说,按计划,2021年俄罗斯航天部门应发射月球-25极地着陆器,但该部门决定对着陆器进行额外检修。早在2014年,俄罗斯航天部门就计划发射
在射电天文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地基光学天文的发展却落后于世界水平,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缺乏合适的天文台址。而昨天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告诉我们,整个欧亚大陆上最优秀的天文台址,就在青海冷湖的赛什腾山。 撰文|王昱 审校|邓李才(国家天文台创新团组首席研究员) “太差了 ...
8月20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大健康产业论坛暨第三届“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大会上发表视频演讲,针对中国疫苗有效性、加强针、德尔塔毒株等当前广受关注的话题作出了最新研判。钟南山表示,对此前广州疫情的研究表
核心阅读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至今,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在轨工作和生活已达两个月。太空生活究竟什么样?从饮食饮水,到运动保健,再到心理支持,在地面团队的精心准备和大力支持下,航天员们在刚刚搭建起来的空间站里过得充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8月20日14时33分,经过约6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此次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聂海胜、航天员刘伯明已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比原计划提前了约1小时,空间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上一次出舱任务中,机械臂辅助航天员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任务过后,大家对机械臂的表现是如何评价的?经过第一次出舱任务的磨合后,这一次出舱,机械臂又将承担哪些任务呢?第一次出舱机械臂各项指标达到预期>>2
来源:“中国航天报”微信公众号 8月17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执行第二次出舱活动。大家可能有所不知,中国航天员进行中国空间站建造期间的出舱活动,身上穿的这套舱外航天服是我国研制的全新第二代“飞天”航天服,对比第一代舱外航天服有了巨大的 ...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8月20日8时38分,航天员聂海胜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截至10时12分,航天员聂海胜、航天员刘伯明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已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并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发射。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琚振华/新华网 撰文 武大可 直到今年四月天宫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发射前,国际空间站(ISS)都是唯一在轨运行的载人科学实验平台。天宫空间站自 6 月起有了三名航天员入驻核心舱,但距离最终建成还需一些时日,预计到 2022 ...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通常,正常的恒星按其光谱特征被分为O、B、A、F、G、K、M型。这个分类序列也代表着一个温度序列,其中O型星温度最高,而M型星温度最低。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最近人们发现了更冷的L和T型星,甚至还有最冷的Y型星。 大多数人对恒星的认识,几乎都来 ...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并与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而在核心舱之中,有多项技术达到了世界前列水平,引国人骄傲。其中,用来调整姿态、维持轨道的霍尔发动机,作为一项新技术,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与常见的发动机不同,霍尔发动机不需要化学燃料,就可以喷出科幻电影 ...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8月20日8时38分,航天员聂海胜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截至10时12分,航天员聂海胜、航天员刘伯明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已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并
央视新闻8月19日消息,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进行第二次出舱,空间站阶段出舱活动任务复杂难度大,针对第二次出舱活动,任务各系统做了哪些方案调整?航天员在出舱之前要进行细致的准备工作,又要完成哪些任务?一起了解一下。8月16日,航天
来源:TheMITPRESSREADER作者:WadeRoush翻译:叶子每当我们仰望星空,都会感觉自身无比渺小。太阳、月亮、恒星、行星、银河系……这些都足以证明地球并非宇宙中唯一的存在。自打人类发明了语言以来,关于这些“天堂”的缔造者和所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今晚(8月19日)夜空将上演金、木、水、火、土星“五星连珠”和“水火相容”的天文奇观,就此记者采访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专家表示,“五星连珠”的说法并不准确;至于“水火相容”,由于届时水星和火星距离太阳很近,即使借助
8月17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执行第二次出舱活动。大家可能有所不知,中国航天员进行中国空间站建造期间的出舱活动,身上穿的这套舱外航天服是我国研制的全新第二代“飞天”航天服,对比第一代舱外航天服有了巨大的进步。那么,这些堪称“价值连城”的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2016年,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团队首次宣布发现了由数十亿年前两个黑洞相撞产生的引力波,给了全世界一个巨大的惊喜。但科学家在激动之余(以及拿诺贝尔奖拿到手软之余),也感到了一丝惊
作者 | 韩扬眉 2020年冬季赛什腾山的雪后夕阳,天文台笼罩在落日余晖中。邓李才供图 中国科学家在北半球、大西洋东岸找到了一处国际一流的天文台台址,这将是世界天文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的“福音”。 8月18日,《自然》在线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创新团组首席研究员邓李才团队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19日上午消息,据报道,蓝色起源公司发言人宣布,该公司的目标是在8月25日进行其新谢泼德号(NewShepard)亚轨道飞行器的下一次飞行。本次无人发射任务定于美国东部时间8月25日上午9:35(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3: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18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邓李才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科学进展。在青海省地方政府支持下,研究团队自2018年1月启动青海冷湖地区的天文选址工作。研究团队克服野外高海拔等重重困难,建成所有关键台址
本文转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8月19日6时32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随后将天绘二号02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研制,为三级常温液体火箭。本发火箭
“祝融号”火星车已在火星表面运行超过90个火星日,所有科学载荷开机探测,获取了大量数据。“祝融号”火星车已圆满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多个科学载荷助火星车开展多领域探测在火星巡视探测以来,“祝融号”火星车上搭载的多个科学载荷,获取了大量科学数
无论是防晒霜还是钙补充剂,都不足以为前往火星的太空旅行者提供足够的保护,他们依然要面临辐射和外太空失重的影响。2021年5月,SpaceX公司将其星舰SN15原型机发射到了与商用客机相当的巡航高度,然后安全着陆。该公司称,未来的火箭将能够一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18日消息,据报道,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蓝色起源”(BlueOrigin)负责“登月项目”的顶级工程师尼丁·阿罗拉(NitinArora)日前跳槽至竞争对手公司SpaceX。阿罗拉于当地时间周一在领英(LinkedIn)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墨子沙龙姚蕊:国家天文台青年研究员,中科院青促会会员,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机械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天文技术与方法、索并联机器人,2018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名“35岁以下科技创新青年”中国区榜单。(内
8月14日,一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绽放夜空,作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当“圣洛朗的眼泪”与牛郎织女在夏夜相遇,瞬间引爆全网关注。其中,微博话题词#当流星雨遇上七夕#冲顶热搜,阅读量9066.5万,讨论量3.4万;#2021英仙座流星雨#阅读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执行第二次出舱活动。自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以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生活已满2个月。期间,航天员乘组先后圆满完成了货运飞船物资转移、天和核心舱组合体管理、大机械臂操作等工作;
中国青年报北京8月17日电记者今天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实现火星着陆,截至8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运行90个火星日(约92个地球日),累计行驶889米,所有科学载荷开机探测,共获取约1
科技日报记者陆成宽8月1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悉,基于我国第一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中国碳卫星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观测数据,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碳通量计算系统,获取了中国碳卫星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这是一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合适的条件下,再加上一点点运气,宇宙中一些最不宜居的星球可能仍然存在生命。弗兰克·德雷克是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以创立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与提出德雷克公式而闻名。在致力
来源: 中科院高能所 水世界假说|超越费米悖论 费米悖论,是恩里科·费米提出的一个基本假设,它是基于宇宙的漫长年龄和庞大的星体数量,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后发现——地外文明存在性的过高估计,与缺少地外文明存在的相关证据相矛盾。于是在1950年夏天的某个午餐的闲谈中,费 ...
我们能否解决黑洞信息悖论?答案或许是肯定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对黑洞和自然的认识将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进入到更加微观的层次。 撰文 | 野村泰纪(Yasunori Nomura) 翻译 | 赵剑琳 作为宇宙中最特别的一种天体,黑洞蕴含着一个物理学家尚未解决的悖论。目 ...
执行天舟三号飞行任务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已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于北京时间2021年8月16日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将与先期已运抵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按计划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执行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载人飞船及运载火箭,正在酒泉发射场按计划同步 ...
今天,执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已在轨工作和生活了60天!转眼已是入秋时节,航天员们的出差进度条加载到三分之二。对于近400公里外的“太空出差三人组”而言,他们又忙了哪些事儿? “自助式”体检? 还有更秀的! 每天一次医学询问通话,每周一次健康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14日消息,天文学家们相信,他们有一个新的办法去计算超大质量黑洞的大小:通过研究这些隐身巨人的进食模式。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关注黑洞吸积盘亮度的闪烁模式。吸积盘是在黑洞引力作用下形成的一个大圆环。但是,研究人员还不
原标题:国际空间站为何漏气?美俄相互“甩锅”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太空”新闻网站15日称,围绕2018年发生的国际空间站漏气事故,美俄航天部门最近发生隔空争吵,极力试图“甩锅”给对方。 报道称,2018年8月2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约翰逊航天中心工作人员发现,国际空间站有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未来的太空旅行可能需要菌菇,真菌学家保罗·斯坦茨讨论了真菌在外星球地球化改造中的特殊作用,其中包括:使地外星球地球化、建造人类居住地,以及为宇航员提供裸盖菇素治疗,可缓慢人们抑郁症状等。在全
来源:英国那些事儿 上个月30号,国际空间站(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又闹出了事故: 俄罗斯发射到国际空间站的一个多功能实验模块舱“科学”(Nauka)号,在和国际空间站对接成功后,竟突然莫名启动了推进器点火,导致国际空间站失控 ...
火箭、太空舱和宇航服都耽误了!据《纽约邮报》12日报道,本周早些时候,美国宇航局(NASA)监察长办公室(OIG)发布的一份报告称,NASA在2024年将人类送上月球的计划“不可行”。 该办公室表示,NASA在这段时间内生产两套准备就绪的探索舱外机动单元(xEMU)宇航服方面面 ...
据外媒CNET报道,从美国宇航局的一个航天器对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小行星Bennu的访问中收集的数据显示,当这颗大的太空岩石在22世纪近距离经过地球时,未来的人们将希望密切关注它。研究人员使用了来自Osiris-Rex任务的信息,该任务花了两年
新浪科技讯北京事件8月13日消息,1941年,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发表了短篇小说《推理》(Reason)。这是一个关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警示故事,其奇特的背景设定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那就是一个能收集太阳能,并通过微波向行星传递能量的
当地时间8月12日,俄罗斯塔斯社援引俄罗斯火箭和航天工业一名高级别人士的消息称,2018年“联盟MS-09”号航天飞船生活舱的漏洞由一个不熟悉飞行器装置的人在失重状态下钻出。该消息人士表示,在8个钻孔中,只有1个是钻通的,其余钻孔则有钻头弹
在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下一届夏季奥运会的东道主法国巴黎带来了精彩的8分钟展示节目。其中,法国宇航员托马斯·佩斯凯(Thomas Pesquet)在空间站中吹奏萨克斯的镜头成为不少人心中的“宇宙级浪漫”典范。 其实不仅是托马斯,包括我国航天员在内的诸多“飞天大咖”,都在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12日消息,从太阳系边缘往里数,我们的地球是第六颗行星,这意味着我们离这个寒冷而荒芜的边缘一点也不近。不过,这些年,我们人类已经发射了各种航天器。那么,我们知道太阳系的边缘是什么样了吗?确实,我们知道太阳系边缘的样子,
来源: Nature Portfolio 原文作者:AlexandraWitze 科学家们与联合国合作,希望建立卫星“巨型星座”(megaconstellations)的标准,减少对天文观测的干扰。 在过去的两年里,航空航天公司已经向地球轨道发射了大约2000颗互联网卫星, ...
关于宇宙形状的猜想:宇宙可能像一张平坦的白纸、一个球面,又或是一个马鞍面。事实上,这些讨论只涉及了宇宙的曲率,如果要完整地描述宇宙的形状,还要考虑拓扑结构。这样一来,宇宙的形状就不止有这三种二维空间可选了,它还可以是一个“甜甜圈”——这并不是脑洞大开的幻想,而是科学家从宇宙微波背 ...
和往年一样 英仙座流星雨将在今年的 8月11-13日间迎来活跃 预计今年的峰值可能出现在13日凌晨 和过去两年不同的是 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不再受到月光的干扰 正是观赏的最佳时机 对北半球观众最为友好的流星雨 众所周知,英仙座流星雨是著名的北半球三大流星雨(象限仪座 ...
2019年NASA展出的新一代航天服“舱外探索机动装置”。 原标题:新航天服进度延误,超级火箭发射推迟,“美国2024年重返月球”悬了?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山】“美国宣称在2024年将重返月球,这就是新版寓言‘皇帝的新衣’。”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副局长洛里·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12日8时13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使用GSLVF10火箭发射该国首颗地球静止轨道成像卫星(GISAT-1)失败。ISRO主席凯拉萨瓦迪沃·西旺(KailasavadivooSivan)早间确认失败原因是GS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11日早间消息,据报道,埃隆·马斯克(ElonMusk)提出,其SpaceX公司或可以帮助NASA制作下一代宇航服。此前,监管机构在周二的一份报道称,NASA当前的项目落后于原计划,并将花费超过10亿美元。随后马斯克在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11日消息,2016年,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团队宣布首次发现来自数十亿前两个黑洞碰撞释放出的引力波,让全世界既惊讶又欣喜。这一发现除了带来一阵欣喜(和一些诺贝尔奖)之外,还有一个奇怪的小惊喜。这两个碰撞的黑
中新网8月10日电综合报道,美国宇航局日前宣布,开放模拟火星体验申请程序,招募四名志愿者,在约翰逊太空中心(JohnsonSpaceCenter)内由3D打印打造的仿真火星基地居住一年,为将来的航天员火星探索任务做准备。最终入选的志愿者将住
无论是为了寻找外星文明,还是搜索可能的星际殖民地,我们一直都在探测系外行星。但如果将视角倒转过来,茫茫宇宙中,又有哪些地方能发现我们小小地球上的人类文明呢? 撰文|王昱 审校|吴非 根据太阳系外行星百科全书(The Extrasolar Planets Encyclopae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头顶之上是天空,或者按科学家的说法,叫做大气层,一直延伸到地表上方32公里处。大气由各种各样的分子构成。这些分子的体积极小,你每一次呼吸时,都能将数十亿个气体分子吸入体内。在大气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