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玛雅历法 地球或处于绕银心“危险轨道” 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员解析2012玛雅文明的神秘历法,地球可能在未来围绕银心公转中遇到宇宙灾难性事件,只有先进的文明才能幸存。
2012/9/12 8:00:543
美国将启动百年星舰计划 你对“外星”的想象有多远?是月球,火星,土星,还是天王星、海王星?对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来说,想象的界限已经远至4.22光年之外。顾名思义,光年,就是每秒钟能跑30万公里的光,跑上足足一年走过的距离。那么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个地方,离我们就有40多万亿公里。 2010年,NASA提出“百年星舰”宇宙探索计划,旨在未来一百年内,探寻到一个商业模式,开发出成熟的长距离载人 ...
图中的蓝色路线就是“好奇”号火星车着陆之后的行进路线。 这幅机械臂顶端的工具转台照片是由“好奇”号装载的广角照相机拍摄的。图中右侧毛刷的作用是用来扫除岩石样本上的灰尘。 重达30千克的工具转台和长达两米的机械臂在火星引力下的操纵方式会和在地球上的引力环境下有所不同。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后已经行进了100多米,目前正处于停 ...
重元素——也就是天文学家们口中的“金属元素”是在恒星内部经由核聚变形成,并通过超新星爆发的形式向周围空间散播的。科学家们现在想知道,宇宙究竟是在何时开始具备允许行星形成的重元素丰度的? 研究显示岩石行星可以在不同的重元素丰度环境下产生,这就意味着在更大的范围内都有可能存在宜居行星,这也大大增加了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0日消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站报道,要想形成一颗行星 ...
火星生命假说遭挑战 粘土或源于高温熔岩 之前科学家发现火星表面有液态水流动的迹象,并认为这将潜在地存在神秘生命体,目前最新一项研究表明,火星表面的粘土物质并非源自液态水流,而是形成于高温火山熔岩。
2012/9/11 8:00:265
科学家或发现能统一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理论 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中国四川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数学方法提出了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统一理论,改变了爱因斯坦所描述的关于引力的基本理论。
2012/9/11 8:00:030
用来维修国际空间站的那支3美元的牙刷9月5日,宇航员准备用他们的牙刷清洁国际空间站威廉姆斯和星出彰彦进行太空行走,准备在空间站外安装一个设备国际空间站上的美国宇航局宇航员威廉姆斯和日本宇航员星出彰彦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0日消息,据《每日邮报》报道,近日两名宇航员采取像《百战天龙》里一样的方法,利用一支3美元的牙刷拯救了耗资1000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宇航员苏尼塔-威廉姆斯和星出彰彦(Ak ...
美国航空航天局描绘的火星登陆美景。CFP供图 宇航员居住的火星基地概念图。20世纪70年代设计的恒星际宇宙飞船,科学家认为两级设计是最佳方案。(高清图)梅·杰米森 据英国《每日邮报》9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在开展一项名为“百年星舰”的宇宙探索计划,希望在百年内能够让人类冲出太阳系,抵达其他遥远的星球。该计划的第一个目标是火星,或是火 ...
Daedelous项目是设计一艘可用于在最近星球间旅行的太空船的首次认真尝试。它重达5万吨,由核聚变提供动力,以12%的光速行驶,而旅行时间会接近50年。这艘庞大太空船要飞出太阳系。科学家在这个20世纪70年代的项目中计划了整个任务,认为宇宙飞船是最佳选择。它重达5万吨,由核聚变提供动力,以12%的光速行驶,而旅行时间会接近50年。由于百年星际飞船项目,这个20世纪70年代的计划现在可能被重新审视 ...
一幅电脑生成的图像,展示了具有未来派色彩的空客客机编队飞行的景象。空客认为客机编队飞机能够在21世纪下半叶成为现实一幅电脑模拟图象,展示了一架客机起飞后爬升的景象根据空客的设想,2050年的客机碳排放量将进一步减少 空客认为,截至21世纪中叶,欧洲和美国的航班平均飞行时间将缩短13分钟,每年大约可节省900万公吨燃油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根据欧洲客机制造巨头空中 ...
空客打造“雁阵飞行”未来航班 2050年实现 欧洲航空航天巨头空中客车在2050年建议书中提出“鸟群”飞行模式,采用新技术充分利用空气动力效应,较少燃料消耗和缩短飞行时间。
2012/9/10 9:00:054
揭“100年星舰”宇宙航行计划:造5万吨飞船 人类首个“百年星舰”宇宙航行计划将设计一艘5万吨的巨型核聚变飞船,能以12%光速飞行,并最终抵达另一个恒星系统。
2012/9/8 9:00:134
未来行星际探索:打造“太阳帆”宇航动力 科学家认为现在的宇航动力系统依然没有质的突破,还停留在二战时期,作为新兴动力的“太阳帆”技术将是未来行星际探测的技术之一。
2012/9/8 8:00:113
“旅行者”号系列探测器模拟图 据报道,负责“旅行者1”号探测器项目的科学家、76岁的史东教授表示,这颗探测器正接近太阳系的边缘,它还需要“数天、数个月或许数年的时间”就可以飞跃太阳系边界。史东说,这将是人类宇宙航行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据悉,美国宇航局于1977年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两个无人驾驶的星际探测器。当时没有人知道它们能在浩瀚的宇宙航行多久。如今,它们仍在运转中,成为 ...
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当天通过“深空网络”确认,“黎明”号已在美国东部时间5日凌晨2时26分离开灶神星轨道,向谷神星飞去。 “我们怀着敬意与灶神星道别并回顾了过去一年那些激动人心的发现,与此同时,我们也热切期待着下一阶段在谷神星的旅程,那里将有更多让人振奋的发现。”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黎明”号项目经理罗伯特·梅斯说。 若一切顺利,“黎明”号有望成为第一个环绕两颗不同天体运行的 ...
中新社休斯敦9月6日电“登月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将被海葬,其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家人6日通过发言人表示,阿姆斯特朗在加入美国太空计划之前,曾是一名海军战斗机飞行员。 家族发言人里克·米勒没有透露海葬的位置或其他具体方案,称细节仍在商讨中。 阿姆斯特朗8月25日去世,死于心脏搭桥手术后的并发症,享年82岁。在其逝世当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盛赞他是“美国最伟大的英雄 ...
巨大的猪尾巴分子云,距地球3万光年研究人员猪尾巴分子云由两个巨型分子云相撞形成,被扭曲和挤压成螺旋形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7日消息,日本天文学家观测到一个巨大的分子气体云,外形酷似猪尾巴,距地球3万光年。天文学家认为这个分子云由两个分子云撞击而成,也因此呈现出奇异的外形。基于这种外形,天文学家将其命名为“猪尾巴分子云”。太空中的分子云就像是一个托儿所,能够孕育出恒星。 猪尾巴分子云是由庆应 ...
图 “火星”号火星车的第30个火星日,安装在机械臂上的火星手持透镜成像仪,由桅杆相机的“左眼”拍摄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7日消息,自着陆以来,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已经行进了超过一个足球场的距离。现在,这辆火星车正用几天时间进行准备,测试机械臂和机械臂上的工具,而后全面使用这些工具。 按照计划,“好奇”号将用6到10天时间测试7英尺(约合2.1米)长的机械臂以及机械臂上的工具。5日, ...
宇宙神秘粒子或介入超新星爆发 影响地球气候 苏格兰天体物理学家提出超新星爆发新理论,推测宇宙中存在一种新的标量粒子,行为与希格斯玻色子类似,在超新星爆发额外能量启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012/9/7 10:00:153
巨大的猪尾巴分子云,距地球3万光年研究人员猪尾巴分子云由两个巨型分子云相撞形成,被扭曲和挤压成螺旋形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7日消息,日本天文学家观测到一个巨大的分子气体云,外形酷似猪尾巴,距地球3万光年。天文学家认为这个分子云由两个分子云撞击而成,也因此呈现出奇异的外形。基于这种外形,天文学家将其命名为“猪尾巴分子云”。太空中的分子云就像是一个托儿所,能够孕育出恒星。 猪尾巴分子云是由庆应 ...
氢原子“21厘米辐射”可探测宇宙最古老恒星 特拉维夫大学天体物理教授认为通过射电望远镜对早期宇宙21厘米氢谱线的探测可揭开宇宙第一代恒星以及古老星系之谜。
2012/9/7 9:00:196
三万光年外发现酷似“猪尾巴”的扭曲气体云 科学家发现3万光年处存在不可思议的巨型分子气体云,酷似“猪尾巴”形状,推测这是两个气体云碰撞的结果。
2012/9/7 8:00:160
摄于1977年9月18日,当时航行者1号距离地球仅仅1166万公里,位于地球珠穆朗玛峰的正上方摄于1990年2月14日,当时飞船距离地球64亿公里,位于黄道面之上32度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6日消息,美国宇航局地球观测站今日公布了一组宇航照片,展示了美国航行者1号宇宙飞船(Voyager 1)航拍的地球景象。 1977年9月5日,美国宇航局的航行者1号宇宙飞船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升空。 ...
本报记者 王东亮 昨天,北京师范大学首次披露由其承担的航天员情绪实验部分结果。该项目负责人、北师大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罗跃嘉透露,神九升空时,曾经有过一次“飞天”经历的指令长景海鹏情绪最为稳定,而女航天员刘洋的心跳波动最明显。 升空过程景海鹏情绪最稳定 这项名为“面向长期空间飞行的航天员作业能力变化规律及机制研究”的973计划项目实验,随着神九的升空而备受关注。北师大专门开发了软件随神九 ...
新华社华盛顿9月5日电(记者任海军)国际空间站两名宇航员5日进行太空行走,成功为空间站安装了名为“总母线切换装置”的配电设备,使空间站电力供应恢复至正常水平。 空间站共有4个“总母线切换装置”、8个太阳能电池翼,每个“总母线切换装置”负责将两个太阳能电池翼所发电力传送到空间站。 由于一个仍在工作的“总母线切换装置”效率有所降低,美国航天局上周四派美国宇航员萨尼塔·威廉姆斯和日本宇航员 ...
南极望远镜记录下宇宙微波背景中的温度起伏变化,用来研究宇宙进化历史的各个阶段,即恒星和星系是何时形成的75英尺(约合22.86米)高的南极望远镜位于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中。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南极望远镜最近数据显示,宇宙中最早的大型星系的诞生过程是一种爆炸事件,爆炸所发出的光线照亮了早期的宇宙。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种爆炸事件比猜想中的爆炸过程要快得多。 美国加州大 ...
太空望远镜“普朗克”看到的整个天空的伪彩色图2010年“普朗克”生成第一张全天空图,科学家当前正在分析和研究各种各样的复杂元素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6日消息,能看见的宇宙结构表明宇宙里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物质,天文学家、宇宙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一直在寻找答案,希望弄明白那到底是什么。现在欧洲航天局的“普朗克”卫星已经捕捉到银河中心发出的辐射束,科学家认为,他们已经发现暗物质存在的证据,即将揭开困 ...
物理学家或发现暗物质 银河系中央异常辐射 哥本哈根大学玻尔研究所物理学家通过欧洲空间局普朗克轨道天文台探测到银河系中央附近神秘辐射源,推测其可能是暗物质显现的证据。
2012/9/6 8:01:273
最遥远的人造物体 “旅行者”距地110亿英里 2012年9月5日正值旅行者1号探测器发射35周年,目前它已经距离地球110英里,随时都可能进入星际空间,该项目耗资37亿美元。
2012/9/6 8:00:130
大肠杆菌,一种顽强的生命体。它将会是合适的火星殖民者吗? 英国研制的猎兔犬-2号火星着陆器,其经过特殊设计,专门用于搜寻火星生命体。但是遗憾的是它在降落火星后便失去了联系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站报道,为了满足建造者们永不满足的好奇心,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正在火星表面奋力前行,搜寻着这颗红色行星在现在或过去可能曾经存在过的宜居环境。然而,这里存在一个小小的可能性,那就 ...
雷达数据显示沙克莱顿陨石坑内部可能存在水冰。月球勘测轨道器(LRO)搭载的微型射频设备进行的实际观测确认这里含有水冰,随后与水冰含量从0.5%到10%之间的不同情况进行比对,得到水冰含量介于5%~10%之间的结论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5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研究显示月球南极沙克莱顿陨石坑坑壁物质中最多有5%~10%是由水冰组成的。 科学家们使用美国宇航局月球勘测轨道器(LRO)上搭 ...
日本“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于2014年发射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将于2014年发射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再一次采集小行星样本并于2020年带回地球。
2012/9/5 8:02:289
作者:包星明 邓元勇 日前,中国科学家正计划研制一台巨型太阳望远镜,期望以空前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磁场灵敏度看清太阳的细节,测量太阳的磁场,研究发生在太阳大气中的物理过程。 由于受到地球大气的影响,地面太阳光学望远镜的空间分辨率通常只能达到一台口径十厘米量级的望远镜的极限分辨率,即约为1角秒左右的角分辨能力,如果在地球上对太阳观测,则分辨的太阳表面距离约为730多公里。前面提到的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 ...
望远镜 天文2012/9/4 19:01:0024
迈阿密大学教授查格诚设计的超音速概念飞机,外形酷似忍者四星镖速度达到超音速后,长机翼会产生很大阻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款飞机会旋转90度迈阿密大学教授查格诚,将继续研发忍者四星镖形超音速概念飞机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4日消息,美国宇航局批准了一笔10万美元的经费,进一步研发一款忍者四星镖形超音速概念飞机。这款飞机在速度超大超音速后会旋转90度,以减少阻力,继续朝着高空飞行。 这款飞机的外 ...
飞机 超音速2012/9/4 11:01:1421
一个剑桥化学家科研组研制的装置,能够从月球土壤——风化层中提取氧气。如果在整个月球上都安装这种土变氧气的转炉,来自地球的潜在移民或许也有办法进行呼吸。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4日消息,科学家借助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上安装的“莱曼-阿尔法”测绘项目(LAMP),得以研究月球大气所含的一系列物质,结果发现,月球大气含有氦和氩。对月球大气的光谱进行第一次分析是在1972年进行的,它是阿波罗1 ...
好奇号回眸拍自己留下的轮胎印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4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在着陆火星第21天(8月30日),美国宇航局好奇号火星车行驶了21米。随后好奇号转身回眸远眺,使用桅杆相机拍摄了自己身后刚刚留下的新鲜轮胎印。这张图像上的视野方向是西北偏西方向。 ...
工程师设计“飞行翼”客机 东京飞纽约4小时 美研究人员设计出“飞行翼”先进概念飞行器,旋转九十度就能进行超音速和亚音速双向飞行,由此获得了美国宇航局10万美元资助。
2012/9/4 9:00:264
据俄罗斯RT电视台9月2日报道,俄罗斯与德国科学家近日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在西伯利亚地区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宇宙射线观测台,以探索宇宙奥秘。 这个名为Tunka HiSCORE的伽马射线观测台将被建在贝加尔湖以东的通卡谷地(Tunka Valley)中,覆盖面积100多平方公里。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大学科学研究主管亚历山大·阿古钦茨夫(Aleksandr Arguchintsev)说, ...
月球南极撞击坑永久阴影区发现大量冰物质 美国宇航局月球勘察轨道探测器发现月球南极沙克勒顿撞击坑永久阴影区存在大量冰物质,与2009年LCROSS探测器撞月时探测到的月面水含量相符。
2012/9/4 8:00:050
美国宇航局的广域红外探测器通过两年的观测绘制的夜空图两年的观测中,广域红外探测器发现一系列类星体候选者以及大量吞噬气体和尘埃的超大质量黑洞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3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的广域红外探测器(以下简称WISE)发现数百万个超大质量黑洞以及大量新星系,其中包括迄今为止发现的亮度最大的星系。这些星系环境极端,放射出红外线,被称之为“炙热的尘埃遮蔽星系”。 宇航局华盛顿总部的WISE项目科 ...
好奇号使用激光束配合分光计对一片土壤目标进行了成分分析,这两张图像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激光照射前后土壤表面留下的烧蚀坑洞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3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该局所属好奇号火星车正在火星表面工作,其携带的化学相机设备(ChemCam)近日发射激光束对一片土壤开展了测试研究,这张前后对比图像清楚地显示了这片土壤前后所呈现的差异。 这两张图像是由化学相机的远距微成像仪拍摄,距离目标 ...
美国宇航局的广域红外探测器通过两年的观测绘制的夜空图两年的观测中,广域红外探测器发现一系列类星体候选者以及大量吞噬气体和尘埃的超大质量黑洞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3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的广域红外探测器(以下简称WISE)发现数百万个超大质量黑洞以及大量新星系,其中包括迄今为止发现的亮度最大的星系。这些星系环境极端,放射出红外线,被称之为“炙热的尘埃遮蔽星系”。 宇航局华盛顿总部的WISE项目科 ...
美国宇航局公布的一幅照片,展示了“好奇”号火星车的车轮,这幅照片是在第三次试车之后拍摄的。2012年8月5日,这辆六轮火星车顺利在火星表面着陆,执行研究火星环境的考察任务“好奇”号的车轮上有一些小孔,形状为字母JPL,代表制造这辆火星车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好奇”号拍摄的一幅照片,展示了行进距离最长的一次试车的路线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3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开始了在这颗红色星球上 ...
科学家计划于2023年向土卫六发射勘测船 目前,美国三位资深行星科学家畅谈了各自的梦想太空计划,他们认为土卫六或许存在着神秘生命,它被称为深度冷冻状态的地球。
2012/9/3 9:01:141
地球细菌或已污染火星 一种全新的生命形式 天体生物学家认为我们向火星发射的十多个探测器可能携带了地球微生物,并污染火星环境,假如这些细菌存活下来,那将是一种全新的外星生物。
2012/9/3 8:00:300
NASA建造模型试验2025年宇航员登陆小行星 美国宇航局建造空间探索车辆实物模型,测试小行星登陆技术,计划在2025年将宇航员送上近地小行星。
2012/9/3 8:00:110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的姓名,被刻在了好莱坞星光大道的地砖上。 (东方IC/图) 地球人第一次踏足月球 作者: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苏嘉鹏 实习生 袁幼林 高祯 即使在冷战最激烈的年代,太空领域也至少维持了形式上的和平;登月计划脱胎于冷战,却让不同意识形态的人们在未知的宇宙面前团结起来。 登月计划是人类对几千年知识积累的一次集中 ...
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当地时间2012年8月25日,首位登上月球的美国前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因罹患心血管手术术后并发症逝世,享年82岁 1969年,肯尼迪航天中心,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为即将开始的登月任务做练习。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月的人。 (NASA/Getty Images/图) 作者: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何谦 实习生 ...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黄永明 实习生 唐瑶瑶 目前在中国大陆还找不到一个理想的天文台台址。 作为中国南极天文中心主任的王力帆,特别期待2013年春天的到来。“我们迫切地等待明年春天把数据拿回来,然后进行挖掘。”2012年8月24日,他在第28届国际天文学会联合会的年会上作报告时说。报告结束后,南方周末记者问王力帆期待从数据中挖掘出什么,他回答道:“期望从里面能找到行星的候选体,希望会有不少于1 ...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黄永明一个核心为棒状的旋涡星系 有15万名天文爱好者参与了星系分类工作。结果,业余人士发现了一些专业天文学家未曾注意到的东西。 卡伦·马斯特斯(Karen Masters)14岁时的一个爱好是把报纸上的星系照片剪下来贴在本子上收藏。那些颜色、形态各异的星系凑在一起活像是一个动物园。如今,马斯特斯已经成为了一名职业的天体物理学家,她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研究千奇百怪的 ...
美国宇航局地球观测站今日公布了一幅范艾伦辐射带(Van Allen Belts)的艺术效果图,直观地展示了近太空中范艾伦辐射带的存在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31日消息,美国宇航局地球观测站今日公布了一幅范艾伦辐射带(Van Allen Belts)的艺术效果图,直观地展示了近太空中范艾伦辐射带的存在。 范艾伦辐射带也许是太空时代的第一个科学发现,但科学界对它依旧所知甚少。范艾伦辐射带是指近太 ...
2012/8/31 16:01:1417
蛇夫座恒星周围发现生命分子 距地球400光年 天文学家使用阿塔卡马大毫米波/次毫米波阵列探测到蛇夫座恒星形成区的年轻双星系统存在糖分子,是宇宙生命诞生的基石。
2012/8/31 11:00:062
视频截图,展示了大爆炸后50亿年的宇宙。这段视频只有短短78秒,为我们呈现了宇宙从大爆炸到现在大约140亿年的演化过程大爆炸后60亿年的宇宙,宇宙内的盘状结构清晰可见大爆炸后70亿年的宇宙,盘状结构开始变成我们熟悉的螺旋星系大爆炸后110亿年的宇宙,星系漩涡分离,彼此间发生相互作用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学中心的科学家与德国海德堡理论研究所的研 ...
幽灵中微子“味”变或影响宇宙生命元素形成 加利福利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核坍缩超新星逃逸中微子与中微子晕相互作用机制,中微子“味”的改变将影响(生命)元素的形成。
2012/8/31 10:00:070
NASA称智能手机和安卓系统可DIY微型卫星 美国宇航局最新公布“PhoneSat”计划,并公布微型太空卫星的设计模型,鼓励人们DIY自制微型太空卫星,它是使用智能手机打造廉价、易于建造的太空卫星,成本仅3500美元。
2012/8/31 8:00:144
俄罗斯宇航员根纳季·帕达尔卡和尤里·马连琴科在国际太空站进行太空行走,期间,成功发射了Spherical微卫星。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8月20日,俄罗斯宇航员根纳季·帕达尔卡和尤里·马连琴科在国际太空站进行太空行走,期间,成功发射了Spherical微卫星。他们的任务还包括:把“码头”对接舱的吊杆挪到“黎明”号实验舱上,在“码头”号对接舱外安装设有工 ...
天文学家发现拥有“两颗太阳”的多行星系统 科幻大片《星战》中的塔图因行星拥有两颗“太阳”。现在,天文学家真的发现了拥有两颗太阳的行星系统——开普勒-47。这是第一个在双星中发现有多颗行星围绕其稳定公转的系统。
2012/8/30 12:01:183
一颗流星划过英国夜空 这颗流星在南威尔士新港的魁布兰发生爆炸。西南英格兰的居民首先发现这颗流星,当时它快速飞向威尔士和西南英格兰的边界 在高尔夫球大小的流星爆炸后,南威尔士警方和海岸警卫队收到数十人的报告,声称夜空中出现一道强烈闪光,随后听到巨大声响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30日消息,日前,一颗高尔夫球大小的流星划过英国南威尔士新港的魁布兰夜空并产生强烈音爆,导致当地居民一度陷入恐慌。当时 ...
威尔士 流星2012/8/30 11:00:194
天文学家发现了拥有“两颗太阳”的行星系统 科幻大片《星战》中的塔图因行星拥有两颗“太阳”。现在,天文学家真的发现了拥有两颗太阳的行星系统——开普勒-47。
2012/8/30 10:00:041
一位艺术家根据科学家的描述创作出来的“双子星”系统图。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双星系统周边的混乱环境可以产生一些稳定的行星系统,并且在合适区域还会出现适宜生命居住的“宜居带”。一个研究团队近日利用美国宇航局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两个小型行星围绕着两颗低质量恒星运行。这一发现让科学家找到了双子星系统内适合生命居住星球存在的可能性。 科学家们的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