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做出重要成果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得到了高分辨率的剪接体三维结构和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
2015/8/22 13:00:0683
科学家解析地球上生命分子的手性起源 组成生命的有机分子通常都具有手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在太空中照射到这些分子上的光线。
2015/2/18 12:00:4911
科学家发现神秘分子 可吸收遥远星光 巴塞尔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空间中吸收遥远星光的分子为带正电的富勒烯分子,其结构像一个足球。
2015/7/17 9:00:149
12月5日消息,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何处,一直都没有定论,也是科学家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据悉,科学家在一块陨石中发现了地球上从未有过的有机物分子,或为探究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提供新的线索!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家桑德拉皮扎雷洛说,生命的起源问题尚无确切答案。认为有机物通过陨石来到地球,经过进化,衍生出生命的想法也有其价值。 2012年4月22日,萨氏米尔(Sutters Mill)陨石划
许多科学家都会犯错误,但并非所有错误都可以相提并论。大多数错误很快会被人遗忘,而少数错误却会重塑科学的真相。那些触及世界本质的错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它们比大量平庸的错误甚或狭隘的正确观点更有价值。著名的重要错误很多,比如尼尔斯·玻尔的原子
文章来源于新发现杂志 ,作者J Veyrieras 这场持续了上百年的探索终于有所收获。一支天文学团队通过探测星云,找到了宇宙第一种分子HeH+存在的证据,描绘出宇宙中化学反应的诞生过程。 “这天空真是绝妙!” 在2019年7月13日那个清澈的夜晚,万事俱备,只待收集一束在 ...
来源:学术经纬大脑的一些神经细胞内,有一种tau蛋白原本起着维持细胞稳定的作用,当它们错误折叠并异常聚集,可能引起神经原纤维缠结,致使细胞受损和死亡。这种病理特征是阿兹海默病(AD)患者的重要临床标志,也和其他一些tau蛋白相关的失智症、脑
北京时间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成功打造迄今为止温度最低的分子。实验中,他们将选定分子的温度降到只比绝对零度高出2.5的程度。这一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从量子化学到
神秘的“腰果形”宇宙尘埃:或有生命分子? 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拍摄到神秘的“腰果形”宇宙尘埃团,科学家认为这里的宇宙尘埃正在形成行星。
2013/6/12 9:00:097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张梦然)人类寻找“宇宙第一代”的努力有了回报!据英国《自然》杂志17日发表的一项天体物理学重要成果:科学家首次在太空中检测到了氦合氢离子HeH+——被预测为宇宙中形成的第一个分子离子。这一发现为一项长达几十年的研究画上了句号。 ...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科学家在太空中发现了神秘分子,这种分子可能来自于古老的恒星爆发,经过恒星内部高温反应后形成。 事实上,宇宙中大约有20%的碳被认为是以某种形式的星际分子存在,许多
来源:科研圈怀孕是对母亲和胎儿都十分重要的生理过程,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近日Cell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孕妇血液中的近一万种小分子代谢物每周发生着变化,仅根据其中2到5种代谢物就可以准确判断怀孕进程和预产期。该研究由来自斯坦福大学
文章来源:奇点网生命在于运动。我们都知道运动有益健康,例如能提高免疫力、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认知能力以及调节身体代谢水平等[1]。除了上述好处之外,急性运动测试之后,检测身体的各项指标,还可以发现一些隐匿在我们身上的疾病[2,3]。不过,对于
来源:中科院之声肺癌是全世界也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就是癌细胞转移。传统手术以及术后放化疗可以有效控制原发肿瘤,但对发生转移的肿瘤往往束手无策。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杨巍维研究组的最新研究
他们在地球上找到了与木卫二“欧罗巴”(Europa)海底极其类似的环境,为木卫二可能存在生命再添证据。
本报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由美国纽约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神经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利用加利福尼亚海兔,对形成短期、中期和长期记忆过程中,神经元分子活动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进行了区分。这一成果为记忆形成的分子活动提供了最新解释,也为开发相关疾病的干预疗法带来了更好的地图。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记忆形成不是简单地将分子活动打开或关闭,而是由分子间相互作用和 ...
北京大学科研人员阐释大肠杆菌抵御胃酸机理 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在研究中成功地捕获了一种酸性分子伴侣蛋白在酸胁迫下的“客户蛋白”,并依此阐释了大肠杆菌抵御胃酸的机理。
2011/9/15 14:02:085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14日消息,利用计算机程序,科学家发现了100多万种可能储存遗传信息的分子,就像脱氧核糖核酸(DNA)一样。DNA和RNA(核糖核酸)都是储存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它们使我们已知的生命成为可能。但是,如果有数百万种其
科学家 遗传2019/11/14 9:01:334
来源:学术经纬有人说,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地球上的生命早已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源。辅以人类的智慧,科学家们也将其中不少有趣的现象改造成了突破性的科研工具,近年来大放异彩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与光遗传学便是其中
来源:中科院之声恒星形成与分子谱线我们都在晴朗的夜空中看过星星。过去我们以为它们永远在那里,一成不变,所以叫它们恒星。现在我们知道,宇宙中的一切都有生有灭。星星也不例外,它也有自己的形成期、青壮年期和衰老期。青壮年期的恒星就像太阳一样,是一
来源:科学大院微信公众号 人类对生命的探索从未停止,大脑作为人体最复杂的器官,其功能之强大远未被人类所认识。破译大脑秘密,不仅有助于对人类脑疾病的处置,还会对信息和智能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脑网络组图谱(视频截图) 脑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器官。如果想知道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0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最新研究对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在研究但仍然不甚明了的问题给出了新的进展——即在小行星上,最早的生命分子是如何产生的?相比此前的旧有理论,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项新的观点。这一
来源:原理追溯我们这颗行星上生命的起源,理解其他行星系中生命的潜力,是许多科学家的梦想。天文学家有时会从分子层面入手,将有机分子作为一种宝贵的线索。近日,一组天文学家借助智利的ALMA(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波阵),首次在一个形成行星的盘中探测到了二甲醚(CH3OCH3)。这种 ...
来源:奇点网癌细胞有很多小花招可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比如我们已经很熟悉的免疫检查点。不过从临床研究结果来看,靶向PD-1/L1或CTLA-4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虽然能够改善部分患者的生存,但是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产生响应。显然,背后还有更多的
新华社华盛顿2月19日电(记者周舟)美国科研团队首次绘制出新型冠状病毒一个关键蛋白分子的3D结构,这种蛋白是开发疫苗、治疗性抗体和药物的关键靶点。研究成果19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研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19日消息,演化和自然选择发生在脱氧核糖核酸(DNA)水平上,因为基因突变和遗传特征要么保留下来,要么随时间而消失。但是现在,科学家们认为演化也可能发生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尺度上,不是通过基因,而是通过附着在基因表面的分子
基因组 真菌2020/2/19 10:00:183
来源:量子位研究进展一:南开破译武汉2019冠状病毒基因组不过从论文方法和结论上看,或许也提供了此次武汉肺炎的一些科学论据,我们摘录结论如下:溯源分析的结果,支持武汉2019冠状病毒源自中华菊头蝠,但与SARS冠状病毒差异巨大,这一结果与两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9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假设地球上最原始生命诞生于混入有机太空灰尘的“原生汤”,那么这样的生命起源分子来自宇宙何处?目前,美国科学家最新实验或将揭晓这一谜团。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两种相对简单
来源:学术经纬本周最新上线的一批《细胞》论文中,有一项研究让我们看到了新型疗法诞生的希望——来自杜克大学(DukeUniversity)与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支联合团队找到了一种新分子,它能有效减少癌细胞对化疗的耐药性,从而更好地杀死
来源:科技日报 从开刀到化疗,从民间偏方到进口“神药”,人们谈癌色变,癌症患者及其家人煎熬难耐。时下,癌症靶向治疗药物备受推崇,这些药物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如何减轻或修复导致癌症的基因组损伤? 近日,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李枫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所吕雪梅研究员合作,在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