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进化开始于40亿前年的太古宙,其地幔温度比现今要高得多。最新的模型计算研究表明,形成于那种环境下的太古宙地壳密度……
来源:墨子沙龙龚能|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工程师猴子与高级认知尊敬的各位校友,我是98级少年班和生物系的龚能,今天很荣幸做这个报告,也很有压力。组委会让我讲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题目压力很大。我今天斗胆结合自己的工作,跟大家分享一下《
来源:学术经纬原标题:Cell亮点:基础科学的胜利!困扰学界数十年,神秘耳聋有望迎来新药近日,顶尖学术期刊《细胞》上刊发了一则深具临床转化意义的研究——科学家们揭示了一种遗传性耳聋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并发现一种小分子药物有望能对耳聋进行治疗。
来源:原理20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820年8月2日,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爱尔兰诞生了。后来,他的名字不仅被用来命名地球上的一些地方和研究所,还被用来命名月球和火星的一些地形和位置。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名字以及他所作出的成就,却并不为世人所
许多科学家都会犯错误,但并非所有错误都可以相提并论。大多数错误很快会被人遗忘,而少数错误却会重塑科学的真相。那些触及世界本质的错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它们比大量平庸的错误甚或狭隘的正确观点更有价值。著名的重要错误很多,比如尼尔斯·玻尔的原子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有效应对近期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疫情,增强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启动专项项目,支持所在依托单位具有相关生物安全研究条件的科研人员,紧密围绕新型冠状病毒(2
来源:原理200年前,1820年8月2日,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爱尔兰诞生了。后来,他的名字不仅被用来命名地球上的一些地方和研究所,还被用来命名月球和火星的一些地形和位置。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名字以及他所作出的成就,却并不为世人所熟知。他就是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演讲者:JulesAHoffmann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人类预期寿命激增离不开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与生命科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005年一篇研究揭示,对比旧石器时代和现代的人均寿命
来源:科学大院你知道吗?从1987年至今,没有出现一种新的抗生素类药物。而近年来,由于细菌变异、抗生素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耐药菌株数目大幅度增加。如果这个情况得不到控制,到2050年,全球由于耐药细菌引起的死亡人数将从现在的70万上升至100
几年前,有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奇特的理论,认为嗅觉过程的基础是量子力学。但是,近日一篇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的论文指出,这一理论不大可能成立...
早在去年我们就头条报道人类或发现第五种力(链接)。基础物理学其实已经被动摇了。小编认为真理仅仅是在一定时间,一定的条件下的。事物是变化的。 今年早些时候,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如图)发现了“耐人寻味的异常现象&rdq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18日消息,天文学家们宣布探测到了原初引力波,这是138亿年前创造宇宙的大爆炸中产生的痕迹。这项发现被认为是一项科学界的重要里程碑,但其中牵涉到许多不为公众所熟悉的概念。《自然》杂志对此给出了通俗易懂的解读,以下便是一份
文章来源:奇点网新冠肺炎(COVID-19)在国内的新增数量越来越低,说明国家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起了效果。钟南山院士最近就说了,他对国内疫情规模的预测,竟然被国外权威期刊退了回来,因为“预测数字太低,外国人不相信中国能控制疫情”……结果呢?现
新浪科技讯9月30日消息,一项新研究发现,组成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基础部分很可能来自星际气体云的核心。日本北海道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超低温真空中进行的模拟发现,核碱基可以在太空中形成。核碱基是在DNA和RNA(核糖核酸)中起配对作用的杂环化
来源:返朴    ID:fanpu20191993年,美国启动过一个“人类脑计划”(HumanBrainProjectUS),目标是建立一个全球网络,分享有关脑科学的所有数据,当时多国(包括我国)响应
来源:科学网作者:曹雪涛诺奖启示:关注基础科学的支撑与引领作用美日免疫学家获2018年度生理学或医学诺奖及其启示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学系教授詹姆斯·艾莉森(JamesP.Allison)与日本京都大学免疫学系教授本庶佑(Tas
奇特蠕虫成“太空先锋” 为登陆火星奠定基础 目前,科学家最新实验显示一种体形微小的奇特蠕虫可作为“太空先锋”成功地生存在太空环境,它将为未来人类登陆火星铺平道路。
2011/12/1 8:03:203
“觊觎”星空之人:震动宇宙学理论基础成就 今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们通过观测遥远的超新星,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为人类从整体上研究宇宙提供了新视角,堪称宇宙探索道路上的里程碑。
2011/10/8 17:03:123
美实验证明“精神时间旅行” 为情景记忆基础 最近,宾夕法尼亚大学利用一种记忆试验,首次为“精神时间旅行”提供了神经生物学上的证据,说明了相同背景下的记忆是如何联系起来的,这也是情景记忆的基础。
2011/7/25 10:04:173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办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为中国主导的大科学项目国际合作做了一场“路演”。从大亚湾和江门中微子探测器到新的高能光源,再到建设中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王贻芳说,新兴国家参与国际合作并为基础科学作
来源:科技日报 “在某种程度上,公众对科幻作品的接受能力,也是社会科学素养高低的体现。对科学技术的未来有期待和向往,对科学创新的当下自然有动力和追求。近些年,常有本土科幻爱好者讨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何时到来。其实,与其纠结于具体哪个年份,不如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用实际行动推动本土 ...
来源:央广军事 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国家验收央广网北京11月29日消息(宋冬庄颖娜)11月29日,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的建成并投入运行,将为国内外生命科学和健
关于四大基本力:引力、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要谈到这四种力的产生和特点,就不能不谈到从爱因斯坦开始的一个梦想:将宇宙中所有的力用一个简洁的公式统一起来。最近有科学家研究称:宇宙中可能存在第五种基本作用力。如果被证实,那将是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今天我们的题目是第五种基 ...
↑点击图片查看↑我们通常认为生命形成于地球早期行星更加适合生命存在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5日消息,表面上看,宇宙是黑暗的、寒冷的,并且充满了致命的辐射,但是,生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它拥有多个深地实验室。 欧洲一队科学家日前称发现了超光速中微子(又叫幽灵粒子):同样的时间内,在长达730公里的隧道里,中微子比光子多跑了18米具体算下来,每秒钟比光速多跑6公里。 那么,原本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最快的速度是光速,没有任何速度能超越光速,因此有了相对论。如果超越光速的物质真的存在,是不是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都要被颠覆?简单说,像正在热播的《步步惊心》一样
研究发现“围观产生压力”有大脑生理基础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最新研究从大脑生理基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人被亲朋好友或观众盯着看时,往往会犯一些他在独处时绝不会犯的错误。
2011/9/8 8:06:192
“嫦娥”一号实现了对月球重力场模型优化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嫦娥”一号绕月卫星的测轨数据成功获取了月球重力场新模型CEGM02,实现了对月球重力场模型的优化。
2011/7/19 13:04:042
来历:科技日报 我问他,现在还有像陈景润相同研讨哥德巴赫猜测的人吗?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讨所研讨员王元青回想与友人谈天,对方是搞数学研讨的,他笑
黏液菌虽然叫做菌,却跟真菌、细菌没什么关系,而是一种胶状的变形虫,它们会破坏酵母菌和面包。目前,生物学家把黏液菌归为原生动物门,这类动物保留着我们尚未真正理解的一切。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克里斯雷德说:它们正在重新定义智能的性质。 黏液菌比它们外表看起来更有智慧。尤其是其中一种被称为海绵宝宝的黄色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它们也能记忆、决策、预测变化,能解决迷宫问题、
大气飞艇其实是一个30英尺(约合9米)长的碳结构机身,上面绑有一前一后两个气球。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基于气球的运输系统更安全、更可靠。这种V形的飞行器体积巨大,可以充分利用稀薄的大气。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加州JP航空宇宙公司近日设计出一种神奇的太空气球基础设施,这种太空气球基础设施类似于动画片《飞屋环游记》中绑在气球上的房屋,它并非通过火箭推进的方式,而是 ...
2011/11/11 9:0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