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普博览最近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大热,讲述人类为了对抗太阳衰老,建造行星发动机把整个地球搬离太阳系的故事。这是根据刘慈欣2000年发表在《科幻世界》上的一个中篇科幻小说改编的,有《三体》的一些韵味在里面。但是刘慈欣的很多科幻作
近日,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体系方案通过专家审议,我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成为大洋海底地名命名体系……
“大洋一号”起航执行第26航次科学考察任务 执行中国大洋科考第26航次任务的“大洋一号”船28日从三亚起航,预计2013年5月2日返回青岛。
2012/4/28 18:01:223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最新的分析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深海区隐藏着大量的热能,使地球温度在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内保持平稳……
海底大洋岩石圈竟然蕴含大量氢气 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大洋岩石圈可能非常重要,是之前被忽视的重要氢气来源。
2016/7/23 9:00:092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家位于美国丹佛的公司正在研发一种低成本的超音速客机,堪称迷你协和客机,工程师们希望借此使得超音速旅行进入到寻常百姓的生活。迷你协和客机共四十座,从伦敦到纽约仅需3.
2016/3/25 13:03:582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9月16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NASA'sEarthObservatory)今日公布了一组卫星照片,展示了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空一个特殊的平静时刻。我们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星球上。在地球上,任何一天都有气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2年将探7000米深海 记者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海洋工作会议上获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将在2012年组织实施
2011/12/27 10:00:172
日本气象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青山道夫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14日公布了福岛核电站事故中释放的铯137在太平洋的流向预测图。14日于札幌市举行……
北极冰层加速融化可打通东西半球大洋捷径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发现到本世纪中叶,北极地区冰层将大量融化,可开辟出一条快速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道。
2013/3/6 9:00:091
中国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发现16处海底热液区 执行中国大洋第22航次科考的“大洋一号”船11日上午返回青岛。科考人员在此航次共发现了16处海底热液区,几乎等于中国之前已知海底热液区的总和。
2011/12/14 16:03:171
科学家从海豹毛中发现南极大洋气候变化关系 我国科学家通过海豹毛氮同位素指标分析发现,20世纪南极法尔兹半岛海域磷虾相对种群密度呈不断下降趋势,这是过去百年该海域变暖和海冰退却所致。
2011/11/21 8:03:181
[导读]我国南极科考船将航行3万余海里,穿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并将四次穿越咆哮猛烈西风带。中国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29日下午两点钟缓缓地离开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前往天津,并将于11月3日从天津出发奔赴南极,正式开启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之旅。中国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29日下午两点钟缓缓地离开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前往天津,并将于11月3日从天津出发奔赴南 ...
2011/11/7 11:02:391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7日消息,在距离陆地数百公里的太平洋海底,有一些任何动物都不可能留下的奇怪印记。有些像是在苍白淤泥上凿出的狭窄凹槽,有些则像爪印,像是由某种巨大的海底怪物在深海生态系统中挖出来的。事实上,这些都是人类留下的。人类在地球
日前,退休老人Knodell在街上闲逛时,看见有商家在低价出售二手货,于是他便凑近去瞧了瞧。其中有一个古老的衣柜吸引住了,这个衣柜做工很精致,顶部是大理石,其他地方是木材面漆。看到老汉有
2017/6/23 0:03:290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NASA's Earth Observatory)今日公布了一组卫星照片,展示了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空一个特殊……
大洋深处现奇异生物 暗示宇宙生命或异常顽强 科学家发现马里亚纳海沟等海洋深处存在不可思议的物种,微生物依然可在万米深的海洋环境中进化,这为宇宙生命诞生的研究提供了见解。
2013/2/25 9:01:170
日本研究发现:海沟附近也可能成为震源 日本科学家发现,被认为不会发生地震的海沟周边海底,也有可能成为震源,海沟附近发生的地震会持续较长时间。
2012/5/8 10:00:210
地球24小时内强震7次 或进入地震活跃期 从北京时间11日16时38分的印尼到北京时间12日15时15分的墨西哥,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地球上三个不同的地方强烈“震动”了7次。
2012/4/13 17:00:180
中国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发现16处海底热液区 执行中国大洋第22航次科考的“大洋一号”船11日上午返回青岛。科考人员在此航次共发现了16处海底热液区,几乎等于中国之前已知海底热液区的总和。
2011/12/12 9:09:580
日预测核泄漏物质流向全球三大洋 30年后回流 日本气象研究小组预测称,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中流入大海的放射性铯137在随日本暖流向东扩散后,将会沿顺时针方向在北太平洋中循环,20至30年后回到日本沿岸。
2011/9/14 12:05:020
冰岛不明洋流 “大洋传送带”改变大西洋气候 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学家发现沿着冰岛的大陆坡向南流动北冰岛洋流,被称为“大洋传送带”的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改变着北大西洋地区的气候。
2011/8/23 8:00:110
深海大洋地质科考:飞赴“海洋六号”(图) 深海大洋的地质科学考察已经进行了第23航次,8月4日上午10点半,“海洋六号”在补给站火奴鲁鲁30号码头登船。
2011/8/11 11:01:140
“北漂”新西兰帝企鹅康复后将被放生南大洋 不久前从南极漂流3000多公里至新西兰一处海滩的帝企鹅,在身体状况恢复后,将被放入南大洋中独自面对未来的命运。
2011/7/5 20:58:010
中国最先进科考船大洋一号出征 赴太平洋寻矿 中国最先进科考船“大洋一号”出征,未来半年将在太平洋中脊上寻找海底“黑烟囱”,争取发现新的热液硫化物区。
2011/7/5 20:30:030
[导读]巴西用于研究大洋盐分水平、地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之间关系的“宝瓶”卫星SAC-D/Aquarius,于1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基地由德尔塔2号火箭发射成功。 据报道,巴西用于研究大洋盐分水平、地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之间关系的“宝瓶”卫星SAC-D/Aquarius,于1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基地由德尔塔2号火箭发射成功。 从2010年6月到2011年3月,该卫星在巴西国家空间
2011/6/23 11: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