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一号”返航西太平洋 夏季科考满载而归 中科院海洋所“科学一号”海洋科学考察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1年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共享航次夏季科学考察任务,顺利返回青岛。
2011/8/9 14:05:315
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发布消息称,在刚刚结束的我国马里亚纳海沟深渊科学考察中,由该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以下简称,“海斗一号”)取得世界级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挑战者深渊”西部凹陷区的大范围全
来源:中科院之声1月18日,中国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飞越南极昆仑站上空。当日,中国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成功降落在位于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地区的昆仑站机场。这也是“雪鹰601”投入使用以来第三次成功降落在这一海拔4090米的机场
我国将对青藏高原进行大规模综合性科考,届时我们会用到无人机,无人船。而对于青藏高原水域,小编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青海湖。其以大著称,其实我国青藏高原还有其它盐湖。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被称为南极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6月17日,江湖源综 ...
南极科考队凯旋 昨天,“雪龙”号停靠在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当天,我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抵达上海。第28 次南极科考历时163天,总航程约28000余海里,开展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南大洋科学考察、极地环境综合考察专项调查,在冰川、天文、大洋等科学领域中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考察队员在昆仑站顺利安装并成功调试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南极巡天望远镜 ...
2012/4/9 9:02:443
我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明日奔赴南极最高点 我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内陆队预计将于12月16日从中山站附近的内陆考察基地出发,奔赴位于1300公里外的南极最高点冰穹A上的中国内陆考察站昆仑站。
2011/12/15 16:04:443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遇到本航次首座冰山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于北京时间23日19时左右在南纬52度17分、东经106度05分的南大洋海域遇到此次航行的首座冰山。
2011/11/24 8:00:513
[导读]在“雪龙”号科考船上,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赵军通过过滤海水,将海水中的颗粒有机碳固定在过滤膜上,封存好后带回国内进行研究。11月9日,来自厦门大学同位素海洋化学课题研究组的曾健和方仔铭在打捞表层海水11月9日,来自厦门大学同位素海洋化学课题研究组的曾健和方仔铭在打捞表层海水11月9日,大洋队队员赵军通过过滤海水获取其中的颗粒有机碳在“雪龙”号科考船上,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2011/11/10 15:06:403
中国“探宝”号调查船结束在南海科考 6月13日至7月3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法国有关方面合作,利用“探宝”号调查船,在南海西南海盆开展了深部地壳结构探测科学考察。
2011/8/4 17:38:223
NASA 来源:科技日报 11月26日,“洞察”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在火星埃律西昂平原着陆,开始了对火星内部结构和现象的探测。“洞察”号着陆的埃律西昂平原是一片火星赤道附近的巨大的火山平原,距离“好奇”号火星车着陆的盖尔撞击坑仅约600公里。 而就在数天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南极科考队员实测 北斗信号总体质量堪比GPS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南极科考的机会,大范围分析了我国北斗系统的定位效果,结果表明,在中低纬度地区,北斗定位精度达到米级,和GPS系统不相上下。
2015/4/9 12:00:062
晨报记者葛志浩昨天,在完成了三分之二的科考行程后,2012年长江淡水豚考察队公布了武汉至上海江段的发现,近1100公里的单程航行中目测仅发现177头次江豚,相比2006年时大幅锐减。江豚一旦灭绝,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同样作为生态链顶端的人类,
中国人大2012西藏亚东公益科考队启程亚东 长歌万里路,西藏亚东行。7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2012西藏亚东公益科考队即将从北京出发,奔赴西藏亚东县,踏上为期20天的公益科考之旅。
2012/7/26 9:00:042
中国南极科考队队员再次在冰盖上“搭积木”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内陆队队员们正在冰穹A地区紧张地开展昆仑站综合楼二期工程建设。这一工作被队员们风趣地形容为在冰盖上“搭积木”。
2012/1/16 10:00:192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8日消息,我国新一代具有无限航区及全天候观测能力的海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1”圆满完成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顺利返回山东青岛。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林山青、航次组织实施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领导、各参航单位
如今正值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我们做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员,唯有努力工作,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文章来给党和人民汇报。而远在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海沟(已知地球最深处)的中国科考船“探索一号”也没有闲着,他们正以自己的行动给两会交上了一份 ...
“雪龙”号科考船第三次穿越“咆哮”西风带 执行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任务的“雪龙”号科考船于船时14日下午完成在阿根廷乌斯怀亚港的物资补给,启程返回南极中山站。
2012/1/17 8:03:331
科考人员在中国中部沙漠腹地发现天然胡杨林 兰州大学科考人员在对巴丹吉林、腾格里和乌兰布和沙漠进行野外植被调查时,在沙漠腹地发现了7处天然胡杨林。
2011/12/20 15:01:591
第28次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在中山站卸货 南极无夜 卸货无眠——第28次南极科考队中山站卸货。
2011/12/14 16:24:291
中国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发现16处海底热液区 执行中国大洋第22航次科考的“大洋一号”船11日上午返回青岛。科考人员在此航次共发现了16处海底热液区,几乎等于中国之前已知海底热液区的总和。
2011/12/14 16:03:171
第28次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在中山站卸货 南极无夜 卸货无眠——第28次南极科考队中山站卸货。
2011/12/5 10:01:041
我国科考船赴太平洋开展国际海底矿产勘查 28日,我国大型科考船“海洋六号”徐徐驶离位于广东珠江口的码头,起航开赴太平洋开展为期4个月的国际海底矿产战略勘查。
2011/7/5 20:56:571
作者|倪思洁 胡珉琦 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工作人员在云南哀牢山开展野外作业时失联。截至22日,4人已失联9天,令人揪心。 对于很多科研人员来说,野外科考是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的重要手段。那么,野外科考可能面临哪些危险?如何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些 ...
11月26日,“洞察”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在火星埃律西昂平原着陆,开始了对火星内部结构和现象的探测。 “洞察”号着陆的埃律西昂平原是一片火星赤道附近的巨大的火山平原,距离“好奇&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过去的一年中,科学家对地球又做出了许多惊人的新发现。但今年同样会带来许多令人激动的新惊喜。本文将为你介绍七项最受期待的地球物理与地球科学探险活动、科考任务与会议。寻找南极思韦茨冰川裂隙今年
新华社南极内陆1月24日电(记者刘诗平)在完成南极内陆冰盖之巅冰穹A地区的各项科考任务后,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昆仑队24日撤离昆仑站营地,踏上返回南极中山站之旅。16名昆仑队队员自本月4日抵达昆仑站以来,开展了天文望远镜的维护和往年数
法国塔拉探险队(Tara Expedition)驾驶一艘科学调查船耗费了36个月的时间,经过70000英里(约合112654公里)的航程发现了150万种新生物,其中许多生物能够给人类提供氧气。该科学调查船已于上
2016/3/10 10:04:220
公益大接力 人大学子西藏献爱心 7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2012白雪文具西藏亚东公益科考队再赴拉萨南木乡保育院.
2012/8/1 11:00:460
人大2012西藏亚东公益科考队爱心义卖活动 2012年7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2012西藏亚东公益科考队爱心公益义卖活动成功举行。
2012/7/20 12:00:360
科学家科考期间发现纹胸鮡属鱼类新种 科研人员在怒江水系的保山段采集到一种纹胸鮡属鱼类新种,并根据其胸附着器类似长矛矛头的特点,将其命名为矛形纹胸鮡。
2012/4/17 11: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