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长江
  • 揭开1998年长江真龙事件的未解之谜
    关于龙有着很多不一样的说法,有人说曾经亲眼看到过真龙,比如在 1998 年的时候,长江所出现的真龙事件引来无数人的围观,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是真是假呢?今天就一起来揭开 未解之
    揭开 1998年 长江 真龙2020/11/29 23:00:3621
  • 长江江豚种群规模减小 世界残存或不到千头(图)江豚长江世界
    2002年,全世界人工饲养最成功的白鳍豚“淇淇”在武汉病逝,引发了人们对长江生态的担忧。10年之后,随着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世界罕有的淡水鲸类长江江豚再度遭遇“功能性灭绝”的威胁。种群规模日渐减小被誉为“长江精灵”的水中国宝长江江豚,与白鳍
    江豚 长江 世界 种群2012/11/13 14:00:2415
  • 长江白鲟灭绝论文作者危起伟:长江很多鱼都要灭绝了白鲟灭绝
    原标题:长江白鲟灭绝论文作者危起伟:“长江很多鱼都要灭绝了”  现在中华鲟和长江鲟也快灭绝了,中华鲟已经第三年没有自然繁殖了,长江鲟已经有20年没有自然繁殖了,如果任其发展,它们就是下一个长江白鲟。  “我嗓子都哑了,已经说不出话了。”1月3日晚上,危起伟在电话里告诉新京报记者。 ...
    白鲟灭绝2020/1/5 11:00:148
  • 甘肃兴隆山林区发现尺寸罕见野生娃娃鱼(图)
    兴隆山保护局 摄兴隆山保护局 摄  中新网兰州9月10日电(记者 冯志军)10日,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接村民反映,派专家对日前在当地一村庄放水灌溉农田水渠内发现的一条“娃娃鱼”进行了研究,认为是野生大鲵,又名叫“娃娃鱼”,并对其进行了测量鉴定。  据专家测定,该大鲵体长70厘米,体重约2.12公斤,头长7厘米,扁平、口大、身体呈褐灰色、四肢短扁,趾为前四后五,体表光滑无鳞,为国家二级保 ...
    甘肃 娃娃鱼 康发功 中新网2012/9/11 9:00:118
  • 从白鱀豚到江豚:三个故事见证长江生态保护的变迁江豚白鱀豚种群
    来源:新华网9月10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白鱀豚馆里,一头活泼的小江豚迎来了“百天”。这是世界上第二头在人工环境下繁殖成功的长江江豚。科研人员介绍说,小家伙刚出生时,方向感还不强,像一个小炮弹一样到处横冲直撞。不过,在妈妈的带领
    江豚 白鱀豚 种群2018/9/17 8:00:556
  • 虽不排除长江仍有存活个体 白鱀豚仍功能性灭绝
    近日,一条关于白鱀豚物种灭绝的网上文章,引起了舆论对白鱀豚的热议和关注。对此,记者专访了我国淡水鱼类研究专家、长期关注长江生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曹文宣表示,...
    长江 物种灭绝 白鱀豚2017/11/8 12:01:425
  • 专家称长江江豚15到20年或灭绝 长江江豚专家
    近期,我国长江流域淡水豚类科考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大幅减少,全流域不足千头,其数量比“国宝”大熊猫还稀少。自从2007年长江白鳍豚消失以来,白鲟、鯮鱼、拟尖头鲌、鲥鱼等长江珍稀鱼类也多年未被发现。科学家表示,顶级物种的锐减甚至消失,是
    长江 江豚 专家 灭绝2013/1/15 16:00:355
  • 山东沿海浒苔源自长江口北 适宜温度助其泛滥_科技
    山东沿海浒苔源自长江口北 适宜温度助其泛滥 7月上旬,上百万吨绿油油的浒苔把青岛的海滨浴场变成“草原”,危害到近海海水养殖,并对已经面临旺季的青岛旅游业产生了不小冲击。
    2011/7/16 9:02:445
  • 文伏波院士逝世!他是长江水利建设奠基人葛洲坝水利枢纽中国工程院党委副书记
    来源:光明日报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原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文伏波,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0月28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6岁。文伏波1925年8月出生,湖南桃江人。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
    中国工程院 党委副书记2020/10/30 9:00:084
  • 汶川幸存者在长江沉船再次幸运逃生
    没想到暴风雨的夜里巡查渔船救起一个人。昨日,监利县三洲镇复兴村5组村民王盛才说。 57岁的王盛才家离长江不到300米,距沉船水域20余公里之遥。 1日,跟平常一样,天一黑,王盛才便早早睡下。
    社会2015/6/9 0:03:584
  • 长江沉船震撼镜头 中国从未放弃
    2015年6月1日约21时28分,一艘从南京驶往重庆的客船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据长江航务管理局最新情况,出事船舶载客458人,其中内宾406人、旅行社随行工作人员5人、船员47人。 截至2015年
    社会2015/6/6 12:03:224
  • 长江客轮翻沉 揭开神秘北纬30度
    据国内媒体报道,6月1日约21时28分,一艘从南京驶往重庆的客船突遇龙卷风,在长江中游湖北荆州市监利县水域沉没,事发地的天气和地理劣势互相交叠,情况相当糟糕。如果大家细心就会发现此次事发
    未解之谜2015/6/5 0:01:554
  • 长江捞沙队意外抓到河怪 体长达20米
    话说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有两条母亲河,长江和黄河。关于黄河的传说汗牛充栋,多如牛毛,但关于长江的传说却一鳞半爪。似乎在人们的心目中,黄河就是神秘、古老的代言词,而长江在这方面则显得普
    灵异事件2015/3/25 20:02:074
  • 长江流域史前考古首次发现多个环壕聚落模式
    长江流域史前考古首次发现多个环壕聚落模式 浙江考古工作者历时3年多,发现了多个环壕的良渚文化聚落遗址。这种聚落模式在良渚文化考古和长江流域史前考古中都是新发现。
    2012/2/27 12:03:174
  • 气候变化导致长江源头出现四大生态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导致长江源头出现四大生态环境问题 根据第三次长江源考察的结果显示,在整体生态环境恶化水平相对较轻的情况下,气候变化导致长江源出现了生态环境问题。
    2011/12/14 14:51:434
  • 东方之星客轮倾覆:长江也有龙卷风?
    据国内媒体报道,6月1日深夜11点多,一辆载有400多人的客轮突遇龙卷风,在长江湖北石首段倾覆。长江航道、海事部门正展开营救。据了解,该客轮名为东方之星,隶属重庆万州,由南京开往重庆。事
    未解之谜2015/6/3 0:02:592
  • 江豚种群数量降势明显 专家建议升至极危级江豚种群数量
    记者葛志浩晨报讯经过44天的航行,2012长江淡水豚考察队于昨天下午抵达终点,并在武汉水生所码头公布了考察的初步发现。记者了解到,经过宜昌到上海往返3400公里的航程寻找,此次科考队总共目视发现长江江豚(以下简称“江豚”)380头次,声学考
    江豚 种群 数量 建议2012/12/25 10:00:262
  • 长江沪汉段江豚数锐减:科考目击江豚仅177头江豚长江科考
    晨报记者葛志浩昨天,在完成了三分之二的科考行程后,2012年长江淡水豚考察队公布了武汉至上海江段的发现,近1100公里的单程航行中目测仅发现177头次江豚,相比2006年时大幅锐减。江豚一旦灭绝,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同样作为生态链顶端的人类,
    江豚 长江 科考 锐减2012/12/13 11:00:082
  • 长江江豚告急:或15年内灭绝
    江豚是长江仅有的淡水豚类,是长江生态健康的“指示剂”   □晨报记者 葛志浩  6月,全国汛期蓄势待发,长江沿岸又开始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在人们忙于堆坝防洪的同时,长江里的“生态原住民”——江豚、刀鱼也开始迎来“焦虑期”,因为它们不知道今年自己勉强产下的卵宝宝是否会被水流冲走,更不了解未来的江水里是否还会出现更多威胁的鱼钩和螺旋桨。  江与 ...
    2012/6/19 10:00:082
  • 江豚妈妈难产殒命 腹部已露出小江豚尾巴
    江豚妈妈难产殒命 腹部已露出小江豚尾巴 一头七八岁年纪的成年母江豚因难产导致死亡,其腹部已露出小江豚的尾巴。
    2012/4/26 9:02:282
  • 世界飞行最高鸟类濒临灭绝 聚焦守护斑头雁
    世界飞行最高鸟类濒临灭绝 聚焦守护斑头雁 “斑头雁守护行动”即将在我省长江源头开展,目前来自武汉、北京等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和媒体记者纷纷向长江源头集结。
    2012/4/24 12:00:192
  • 专家否认白鳍豚灭绝 称其是“功能性灭绝”
    专家否认白鳍豚灭绝 称其是“功能性灭绝”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王丁博士对表示,说白鳍豚灭绝并不准确,只能说是“功能性灭绝”。意思是,因物种数量个体特别少而丧失了种群繁衍能力。
    2012/3/1 10:05:172
  • 江豚数量以锐减 野生江豚几乎看不到(图)_科技
    江豚数量以锐减 野生江豚几乎看不到(图) 从前,长江边经常可见成群的江豚随波逐流,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如今,江豚和它那标志性的笑脸正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
    2011/8/8 21:03:172
  • 2020第一个悲伤的消息!专家称长江白鲟已灭绝白鲟灭绝
    来源:北晚新视觉据澎湃新闻消息,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日前在线发布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专家的一篇研究论文透露:长江白鲟灭绝。这一结果正在上报IUCN办公室,随后将在IUCN红色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白鲟 灭绝2020/1/5 11:00:151
  • 三星堆,长江流域的宝藏
    三星堆 古遗址主要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它的分布面积为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的历史,也是迄今在西南地区所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而且文化内...
    三星堆2018/5/11 3:00:081
  • 8000尾中华鲟放流长江:创历年来规模最大动物中华鲟长江
    中新社宜昌4月17日电(记者刘良伟郭晓莹)8000尾中华鲟17日在湖北宜昌市被放归长江。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全人工繁殖中华鲟数量最多、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一次放流活动。中华鲟是中国特有古老珍稀鱼类,距今已有一亿四千万年的历史,有“活化石”之称。野生
    动物 中华鲟 长江2013/4/17 21:15:251
  • 长江630公里航程目击仅10头次江豚(图)长江江豚航程
    □记者葛志浩晨报讯由农业部牵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共同组织的2012年长江淡水豚考察,在经过9天的航行之后获得了阶段性进展:在630公里的航程中,考察队目视观察组共发现长江江豚(以下简称江豚)10头次,声学组检测到江豚3头次。由于目前考
    长江 江豚 航程 武汉2012/11/21 10:00:101
  • 世界首次全人工繁殖长江刀鱼成功(图)
    世界首次全人工繁殖长江刀鱼成功  近日,世界首次全人工繁殖长江刀鱼在江苏中洋集团长江珍稀鱼类繁养殖基地科研中心获得成功。中洋集团从2004年开始进行长江刀鱼人工驯养工作,2008年第一批半人工繁殖的长江刀鱼鱼苗出生。目前,存池刀鱼已达40多万尾。  刀鱼是长江珍稀鱼类的代表,其人工繁殖是世界性难题。随着生态环境变化、捕捞过度,野生长江刀鱼产量逐年剧减,近年来可谓一“刀”难求,天价野生刀鱼的新闻不时 ...
    2012/4/16 19:00:111
  • 三峡枢纽为枯水期长江中下游补水超14亿立方
    三峡枢纽为枯水期长江中下游补水超14亿立方 自去年底启动补水进程以来至1月18日,三峡枢纽为正在经历枯水期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补水已超14亿立方米。由于下泄流量超过上游来水,三峡水库水位持续下降,跌至173.4米以下。
    2012/1/19 11:00:291
  • 中南大学大学生争做湿地使者开展护豚行动_科技
    中南大学大学生争做湿地使者开展护豚行动 17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主办,中南大学绿色科技协会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绿源”环保协会协办的“留住江豚的微笑”护豚联合行动启动仪式在长沙市杜甫江阁举行。
    2011/8/21 16:04: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