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术经纬近日,知名学术期刊《NatureBiotechnology》评选出了2017年度20位在生物技术领域的“顶尖转化学者”(toptranslationalresearchers),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有四位华人学者光荣入选。他们的研
来源: 药明康德导语时至今日,全世界依旧在新冠病毒大流行(pandemic)的阴影之下,超过3,000万人被确诊感染,近100万人失去了生命。与此同时,另一个“静默”的“疫病”(epidemic)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断的扩展、增长和
来源: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大家周末好呀!有这样一种博士,他们常常无奈于亲戚朋友的灵魂拷问——“听说你是搞药的?帮我看看这个药我能不能吃?”;他们每天在实验室里忙活,夜以继日地进行实验,一不小心就得重头再来;他们为复杂冗长的制药过程
来源:科学大院春节假期临近结束,很多人即将踏上返程工作的道路,人潮的迁徙不免会增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概率,很多人不免发出这样的疑问:针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什么时候能出来?大家都希望能尽快有好的药物来对付这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但是我们必
来源:中国科学报新型冠状病毒在岁末年初袭击了中国,中国地理位置上的心脏地带。这个病毒狡猾之至,选择在一年之中中国人流动量最大、最为忙碌最缺乏警惕性之时,从一个千万人口的中心城市下手。但是,中国科学家从接到应战的命令,到判断病毒类别只花了一夜
来源:中国科学报3月16日晚,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李文辉在《理解未来》科学讲座上表示,新冠病毒大分子药物研发至少还面临两大科学挑战,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发出有效药物还是很有希望的。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与DNA病毒不同,RNA
据国外媒体报道,阿伯泰邓迪大学的科学家正在实验室中培育微型人类心脏,这种由干细胞培育而成的微型心脏直径只有1毫米,每分钟大约跳动30次。他们培育这种微型心脏是专门为了找到心脏肥大的治
据国外媒体报道,阿伯泰邓迪大学的科学家正在实验室中培育微型人类心脏,这种由干细胞培育而成的微型心脏直径只有1毫米,每分钟大约跳动30次。他们培育这种微型心脏是专门为了找到心脏肥大的治
来源:中国科学报还记得去年萌翻了全球的世界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吗?最近,两个姐妹有了5个“小兄弟”。 不过,跟它们的“姐姐”不同,这5只小克隆猴身上所肩负的使命要更加特殊一些,它们将为解开人类健康的未解之谜作出贡献。
新京报快讯据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官网消息,自然界中大部分生物,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哺乳动物,都拥有按时间节奏调节自身活动的本领,称之为生物节律。生物节律是生物体内在的时间控制系统,是生物体内多种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过程波动的基础。生
2015年8月,王逸平在新生入所教育中介绍实验室安全规范。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提供 春去秋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3号楼五楼尽头那间办公室还挂着“药理学第一研究室王逸平研究员”的名牌,同事、学生走过都会放轻脚步,仿佛王逸平还像从前一样在里头办公…… 今年4月11日,55岁 ...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高效中和抗体可作为新冠药物研发新靶标新华社华盛顿6月25日电(记者谭晶晶)中国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论文说,发现了首个靶向刺突蛋白N端结构域的高效中和单克隆抗体,这为新冠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有效靶标。中国军事科
中新网北京2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全国各地春节后返岗复工模式已陆续开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病毒是怎样侵入人体?新冠病毒为什么传染性强?抗病毒药物研发为什么难?17年前战胜SARS有哪些经验可供这次战“疫”借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北 ...
来源:科学大院我原以为,这依然会是一个寻常的寒假。直到疫情的形势愈发严峻。对病毒各类蛋白的调研任务分配到远在五湖四海的每个实验室成员头上。没有瓶瓶罐罐,没有五花八门的试剂,没有昂贵精致的仪器。一台能远程连上服务器的电脑,这便是我所拥有的全部
新浪科技讯10月29日消息,今天,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开幕,以“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为主题,本次论坛共持续4天: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本论坛上,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威廉·凯林发表了希佩尔·林道综合征相关研究
科学家培养出微型心脏 有助于新药物研发 阿伯泰邓迪大学的科学家培育出可每分钟跳动30次的微型心脏,并且将其用于心脏肥大的药物测试研究。
2014/6/27 12:00:280
台大破解抗癌药物分子机制 成果登学术期刊 台湾大学医学团队发现抗癌药物“etoposide”的分子机制,清楚了解药物如何杀死癌细胞,登上《科学》期刊,未来有助于开发新药。
2011/7/24 0:0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