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矮星比恒星体积小,但是质量却大于巨行星,科学家最新研究提供了天文学和行星科学之间的自然关联性,认为褐矮星有助于发现系外宜居行星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进一步了解意识的起源和运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找到治疗大脑损伤和恐惧症的新方法,也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我们自己。20世纪90年代,神经科学家MelvynGoodale开始研究一种叫做视觉形式失认症(visualformag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眼不见为净”是我们冲马桶时的普遍心态。但上个世纪时,一些化学家却不走寻常路,想弄清这些人体废物究竟去了哪里,并提出了多种测量污水中粪便污染程度的方法。这些既包括水处理厂排出的废水,也包括环
科学家发现大脑“睡眠开关” 有助于治疗失眠 失眠症患者痛苦时代或将结束!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大脑存在一种“开关”,当人们处于疲劳时,“开关”会提醒人们进入睡眠状态。
2014/2/21 18:01:355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首次观测到一种难以捉摸的物质类型,它包含短暂寿命的“虚拟粒子”,这可能是我们对早期宇宙认知的重大突破。这种最新类型的奇特物质被认为是宇宙大爆炸之后物质起源的窗口,在这项最新研究中,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中也许四处隐藏着一种奇特的天体,它们形同恒星,行为方式却如同一颗巨大的原子。研究人员近日首次对这些奇特的“量子恒星”的形成方式进行了解释。假如这些天体真的存在,也许有助于解释暗物质(一种
火星上,尽管它经历了数十亿年的风蚀和来自太空岩石和碎片的撞击,但在上面仍旧能够找到火山特征,或许这个新生的岛屿真能帮助科学家们找到答案。
科学家探测引力波有助于洞察星系演化 科学家们使用了两台最为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进行了长达九年的极为精确的脉冲监测,有助于洞察星系的合并频率和合并星系如何演化。
2016/4/7 8:00:434
[导读]科学家称,通过观察牙齿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助于判断动物的食性。一个多国古生物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发布进展:牙齿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助于判断动物的食性。相关文章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所属杂志《边缘学科》(Interface)上。文章称,牙齿表面的粗糙度与食性紧密相关,具体来说,牙齿表面越粗糙,这只动物日常的食物就越坚硬。他们认为,这一成果能帮助我们探讨灭绝的动物都吃些什么。虽然研究动物食性的常规方法是 ...
2012/4/11 14:00:274
[环球网报道]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9日报道,俄罗斯《新国防订单∙战略》杂志太空专栏编辑、军事专家科托夫向该媒体表示,中国取回的月球土壤与此前带回地球的土壤不同,对其研究将有助于俄罗斯科学家探索月球的起源。报道称,科托夫说,科学家们已经拥有关于
来源:学术经纬双硫仑,也叫戒酒硫,是一款经典老药,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酒精成瘾已有50多年。原本嗜酒的患者,在服用双硫仑期间,稍喝一点酒都会产生强烈的不适感,从而建立起对饮酒的厌恶反射,达到戒酒目的。有些药物(比如一些抗菌药),在
图中是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长期曝光拍摄的超大质量星团Abell 2744,它是迄今探测到最年轻、最昏暗的星系。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或将揭晓现代宇宙起源秘密的60多颗类星体,以及星系和巨大黑洞之间的神秘关联性。 ...
北京时间1月3日早间消息,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蜗牛唾液可能含有抗氧化剂,对人类皮肤有再生效果。这项由马德里自治大学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表明蜗牛唾液有望用于使受损皮肤组织再生的治疗中。 一种属于大蜗牛科的蜗牛成为处理外部有害刺激物的关键,因为它分泌一种富含高低分子量蛋白质、透明质酸和抗氧化剂的物质。这种奇特分泌物可能刺激人类角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的增殖、迁移、附着力和存活率。 科学家用培养的人类角质细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宇宙最小时钟单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大一些,宇宙存在一种类似时钟的基本特性,其时钟运行与我们最好的原子时钟产生交互作用。像这样的观点有助于科学家更近一步做实验,解释宇宙万物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0月8日消息,中美古生物学家在北京宣布,他们在浙江省中西部兰溪市发现了重要的大型恐龙足迹,而这些足迹长久以来被人们解释为“八仙下棋”的遗迹。该发现对研究中国白垩纪中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以及民间传说对古生物学的影响都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3日消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神经科学家发现,大脑中的一组细胞是导致恐惧记忆突然反复出现的原因。这一发现或许有助于研究者就某些治疗焦虑、恐惧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方法应该如何使用提出新的建议。在这项发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为了有效对抗癌症,科研及其之外领域的研究者必须通力合作。DanielStover曾在哈佛医学院的一个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做博士后,但是在研究一种乳腺癌的时候碰到了一个问题。他想搞明白肿瘤的不同部位的基因差异是否是导致癌
科学家发现倾斜轨道有助于行星留住液态水 目前科学家一直在可居住带之内寻找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但有些行星的轨道比较特别,时而进入可居住带,时而移动到可居住带之外。
2014/8/29 12:00:172
据国外媒体报道,阿伯泰邓迪大学的科学家正在实验室中培育微型人类心脏,这种由干细胞培育而成的微型心脏直径只有1毫米,每分钟大约跳动30次。他们培育这种微型心脏是专门为了找到心脏肥大的治
牡蛎外壳的纳米结构有助于研制防弹玻璃 美国军队车辆的挡风玻璃不断的遭受着子弹的侵袭,科学家们认为是时候研发一种结实的透明玻璃了,他们正在从玻璃牡蛎的贝壳中寻找着灵感。
2014/4/15 8:02:302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帮助他人有助于缓解抑郁 人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他人能让自己感觉快乐。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帮助他人还有助缓解抑郁等情绪问题。
2012/1/11 9:00:172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导,美国科学家最新观测结果显现,一种可用来估量火星大气丢失程度的关键示踪剂(氧的同位素)会根据火星上的时刻和外表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准确丈量这
新华社重庆9月4日电(李松、张立斌)科学家最近研究认为,皮肤活检是一类罕见神经系统疾病——青少年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有效辅助检查方法,这有助于优化这类神经系统疑难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神经病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神经病学》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者发现,人类具有一种一生中都不会改变的独特“大脑印记”。这种大脑印记又被称为“功能指纹”(functionalfingerprint),能用于识别个人特征,甚至可以判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人类在浩瀚宇宙中寻找地外生命时,我们可能遇到的多数“外星生物体”是我们携带到太空的微生物。美国宇航局及其它机构的研究人员正在积极基因改良微生物,使它们具有帮助人类在地外星球生存的许多功能。数
伽马射线暴是宇宙中最明亮的爆发 图片来源:趣味科学网站 在太空中产生的伽马射线是由恒星核心的核聚变产生的,因为无法穿透地球大气层,因此无法到达地球的低层大气层,只能在太空中被探测到。太空中的伽玛射线是在1967年由一颗名为“维拉斯& ...
参考消息网9月15日报道美国每日科学网站9月12日称,在人类世——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地质时代的学名——中充满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气候变暖、细菌和害虫耐药性增强以及人口日益膨胀。对付目前这些全球性挑战,或许需要运用一种更为古老的原则——进化。
据国外媒体报道,液态水对地球生命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地外生命在没有液态水的环境中是否能存活?从科幻片的角度看,有些外星生物可以在没有水的星球上生存,甚至可直接进入宇宙空间,也有研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13日消息,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科学家发现,地球轨道发生变化可能促使复杂生命出现,并在地球气候变迁中繁衍完成生物进化历程。该研究团队人员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中国香港大学和美国图宾斯大学,他们研究了“雪球地
新华社洛杉矶4月5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航天局日前说,好奇号火星车搭载的相机最近在火星上拍到了两次日食,它们由火星的两颗卫星引起,观察火星日食有助于科研人员更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