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记者刘扬特约记者张亦驰任重]1970年4月24日,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被成功发射,自此开启中国的太空时代。50年前,东方红一号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成功发射国产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50年后
来源:赛先生撰文|夏志坚编辑|邸利会2003年1月24日,一条体长3.52米、重约160公斤、年纪约20岁的雌性白鲟被四川宜宾南溪县一名渔民误捕。被救之后,经过三天的治疗,人们在1月27日将它放归了长江。这是可信记录中,人类与白鲟的最后一次
来源:新智元虽然整个地球还在操心新冠,但是可没耽误马斯克的星链计划(Starlink)。就在当地时间4月22日下午12:30,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基地发射。这次它将第七批的60颗卫星送上了太空。算上这次任务,发射卫星总数
来源:来点科学在今天举行的2020年“中国航天日”线上新闻发布活动上,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葛小春透露,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将于4月24日,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上公开。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外观设计构型图。国家航天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3日消息,鲍里索夫彗星(2I/Borisov)是一颗来自太阳系以外的星际彗星。观测结果显示,这颗彗星被一团有毒气体包裹,而这些气体是在已知最冷的环境中形成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研究人员
彗星 太阳系2020/4/23 13:00:211
来源 |Nature自然科研(ID:Nature-Research)NeilFerguson(帝国理工学院的数学流行病学家)没想到的是,当初前往英国政府核心所在地伦敦唐宁街时,他和COVID-19之间的距离竟那么近。3月中,Fer
来源:中国航天日经过一个月的征集和评审在4月22日国家航天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2020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征集活动正式揭晓来自贵州的设计师李杰投稿作品被选为2020年“中国航天日”最终使用海报。专家点评该海报整体视觉冲击力强,主题表达明
来源:来点科学“中国望远镜发现了目前银河系中自转最快恒星”“郭守敬望远镜迎来新发现”“郭守敬望远镜,又立功了”“银河系自转最快恒星来了,距太阳大约3万光年”……随着最新一则科研成果的发布,我国自主研制、世界口径最大的光谱巡天望远镜——LAM
黑洞 银河系2020/4/22 12:00:304
来源:科技日报金凤银河系直径约为10万至18万光年,太阳系离银河系中心很远,且位置接近银道面,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旋臂都重叠投影在天球上而无法分辨。21日,南京大学发布消息,著名杂志《科学美国人》近日刊登了由美国科学院院士M·里德和该校天文与空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正联手进行一项耗资数十亿美元的项目,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把火星的样品带回地球。两家机构在近日的一次在线会议上概述了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据介绍,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研究报告称,一场巨大的宇宙爆炸撕裂一个遥远星团中心区域,释放的能量是此前纪录保持者的5倍。在某些方面,此次宇宙爆炸与1980年圣海伦斯火山爆发时山顶被掀掉的情况十分相似,一个关键的区别是
宇宙大尺度上的各向同性,即在各个方向上物质分布均匀、膨胀速率一致,是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不过最近,这一假说遭受了一批天文学家的挑战。借助两台强大的X射线望远镜,以及一个经验性的关系式,他们得出了颇具争议的结论——宇宙在不同方向上的膨胀可能
宇宙 暗能量2020/4/21 16:00:065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事实证明,人们在太空中生活一段时间就会改变大脑,可能需要不停地旋转身体才能避免这种伤害。自从人类进入太空以来,研究人员就一直在探索太空飞行如何影响人体的生理和健康,例如:美国双胞胎宇航员的太
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了解到,4月底到5月初,将有两颗存在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其中,52768号小行星飞掠地球时,距地628万公里;2020DM4小行星离地球最近距离约为705万公里。二者不会对地球产生任何影响,公众不
小行星 地球2020/4/20 18:00:052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即使美国宇航局开普勒行星探测器于2018年10月30日燃料耗尽结束生命,但它之前的观测数据仍能带来一些重大发现!目前,科学家在分析开普勒望远镜数据时,发现了一个宝藏级的太空发现:一颗地球体积
这是去年美国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利用“安塔瑞斯”火箭发射“天鹅座”飞船,从美国东海岸弗吉尼亚州的瓦勒普斯航天发射场起飞。 新华社发(沈霆 摄) 来源:工人日报 民间能撑起美国载人航天吗 日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联合宣布,两名航天 ...
国际空间站3名宇航员结束数月驻站任务,17日返回地球。他们在太空期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航天活动也受影响。一名宇航员落地后感叹,地球“不一样了,但仍然很美”。俄罗斯宇航员奥列格·斯克里波奇卡和美国宇航员安德鲁·摩根、杰茜卡·迈尔当天降落在哈
内容来源:中国探月工程、来点科学春天的华夏大地,和风细雨;遥远的月球背面,日照更新。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在“安睡”一个月夜后,分别于4月17日13时24分和16日20时57分受光照自主唤醒,进入第十七月昼工作期。截至2020年
新华社华盛顿4月17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航天局17日宣布,将于5月27日首次用载人版“龙”飞船将两名美国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如果一切顺利,这将是自2011年来美国首次使用国产火箭从本土将宇航员送往空间站。 按目前计划,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载人版“龙”飞船将于5月27日由一 ...
近日,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的萨普塔实﹒班迪帕黑(SaptarshiBandyopadhyay)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创新先进概念(NIAC)提交了一个新计划:月球环形山超长波望远镜项目,即,要在月球远端(月球背面)的环形山中
来源:牧夫天文2020年4月11日是阿波罗任务13号发射五十周年的纪念日,与前一年七月成功把人类首次送上月球的阿波罗11号不同,这次任务遇到了极其严重的爆炸事故。然而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三名航天员于1970年4月17日(50年前的今天)成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一颗恒星环绕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运行,而这颗恒星在黑洞周围闪烁舞动,正好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预测结果。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4月16日出版的《天文学
来源:中科院之声球粒陨石,太阳系早期的固态物质吸积而成的“沉积岩”,因含有大量的球形硅酸盐小球(即球粒)而得名。大部分球粒陨石都被吸积进入行星,被核幔分异和岩浆作用改造,最终形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和无数个分异的小行星。少部分球粒陨石得以幸免,
原标题:NASA:火星2020计划如期进行 “毅力号”将于7月发射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据外媒报道,4月1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方面表示2020年火星漫游者计划的探测器“毅力号”仍然按照计划将于今年7月中旬发射,为该机构在疫情期间最高优先任务之一。 据了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2019年,美国太空部队正式成立,美国宇航局宣称,2024年是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的最后时限,全球各地商业公司筹集数十亿美元,用于购买运载火箭、卫星天线等太空设备,2020年,太空领域的发展势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1个月前,天文学家表示,一颗名为“C/2019Y4Atlas”的冰彗星,犹如宇宙中的冰冷漫游者,将于5月31日到达近日点,上演一场炫目的天空秀。但个希望很快变得非常渺茫,因为它已不再是一个整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两次着陆采样点分别被命名为“玉手箱”(Tamatebako)和“万宝槌”(Uchide-no-kozuchi),均来源于日本传说故事。其中为了第二次能采集到龙宫地下埋藏的、未受过空间风化侵蚀的”新鲜“原始物质,隼鸟2号更是
来源:造就想知道宇宙有多重吗?显然,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足够大的称。问题的答案,也许阿基米德早已给过我们提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当然,用杠杆原理就想称出宇宙的重量的可能性也仅仅存在于理论中。其实百科全书上已经记录了科学家测量的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70%恒星是微小的红矮星,它们暗淡、光线微弱,以至于观测者可能会认为这样的恒星缺乏想象力。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普通恒星”掩盖了宇宙恒星的真实命运,有的体积很大,有的体积很小,有的运行速
宇宙 中子星2020/4/15 12:00:134
来源:科学大院在我们太阳系内,绝大多数铁元素存在于地球或木星等行星的内核,然而最新的科学发现表明,在宇宙的其他地方可不一定是这样,比如:系外巨行星的大气中可能下起“铁雨”。WASP-76b:永恒夜幕下的铁雨2019年,由欧洲多国天文学家组成
研究团队分析“星际访客”奥陌陌。图片来源:《自然·天文学》杂志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4月13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10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星际访客”奥陌陌是一个行星天体的碎块,这个行星天体可能因为靠着寄主星太近,被寄主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一支研究小组声称在陨石中发现一种蛋白质,它是地球之外发现的第一种蛋白质,但是它并不能证实外星生命存在的迹象。然而,部分研究人员对这项是否具有科研价值表示置疑,我们知道氨基酸是有机化合物,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人类确认发现的第一个星际天体奥陌陌的起源刚被揭晓。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张韵博士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林潮教授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这类星际天体的形成机制和成为星际天体的过程。论文提出的新模型表明奥陌陌可能是被原行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3日消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蔓延,数以亿计的人都开始学着进行自我隔离。与地球上的人们相比,宇航员们往往需要长时间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空间站上,我们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什么建议呢?你可以试着像宇航员一样生活。尽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3日消息,在一项新研究中,天文学家探测到两颗恒星的“残骸”在彼此环绕旋转,它们可能正在产生引力波。白矮星被认为是中、低质量恒星演化阶段的最终产物,银河系内97%的恒星都属于这一类。当太阳这样的恒星在燃料耗尽时,最终将
引力波 双星2020/4/13 12:00:143
原标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现迄今银河系自转最快恒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研究团队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数据,发现了一颗迄今银河系自转速度最快的恒星。这一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学快报》发表。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环境是非常危险的,任何行星潜在的生命都将面临无处不在的威胁,它们很可能完全被驱逐出行星系统,未来某颗流浪恒星是否会将地球从太阳系踢出去呢?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我们的地球是安全的,此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4月1日,某网红主播在直播间卖火箭,还是快舟一号运载火箭,购买定价4500万元的运载火箭发射服务还能优惠500万,到手价4000万元。火箭也能网上买了?火箭为什么没有想象的那么贵?Part.1快舟一号运载火箭是一个商业性质
飞船 龙飞船2020/4/10 11:00:083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NASA、欧空局和中国纷纷计划在未来十几年间修建月球基地,并以此为基础、将向火星等更遥远的目的地进发。然而,殖民火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高剂量辐射、极端气温、陨石轰炸等等。此外还有物流问题:怎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几十年以来,科学家一直怀疑从黑洞周围逃逸的光线会像回飞棒一样再次被吸附回来,目前这一理论获得最终证实。这是科学家依据之前对黑洞吞噬类太阳恒星的观测结果进行最新分析得出的结论,研究人员将重点放
来源:科技日报 一些在地球上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微生物,在太空中可能就会转变为致病微生物,对宇航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新冠病毒从3月初在全球开始暴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6日16时,全球新冠死亡病例达到67594例。随着病毒的蔓延,有网友表示,现在世界上最 ...
图片来源:pixabay 一些人可能玩过《饥荒》(Don’t Starve)这款游戏,在游戏一开始,你出生在一个荒岛上,身无长物。要想活下去,玩家就需要收集各种可以吃的东西。在游戏过程中,食物的“新鲜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玩家收集到的食物(如浆果、蘑菇、肉)的新鲜度都会随时间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超大质量黑洞的规模是太阳的数十亿倍,而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超大质量黑洞在宇宙“仅仅”8亿年时就已经存在,而宇宙的年龄已经140亿年,这怎么可能呢?在天体物理学家看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形成这些宇
记者3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郭守敬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英文缩写LAMOST)近日最新公布的2019年度科研“成绩单”显示,该年度LAMOST共收获“发现恒星级黑洞”“开创识别‘星系际移民’新方法”“发现16032颗OB星”等11项代表性成果。 —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7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科学家拍摄的黑洞图像比之前预想的更强大,更具启示性,2019年4月,黑洞视界望远镜项目(EHT)首次公布了黑洞图像,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照片为科学家打开探索宇宙的一扇大门,让他们能以前所未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世界各地的人们正在进行自我隔离或正式的集中隔离,以阻止新冠病毒(SARS-CoV-2)疫情的蔓延。对宇航员们来说,隔离并不陌生。几十年来,在宇航员们出发之前,以及完成太空任务回到地球时,
来源:科学大院前一回说到,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把引力场和时空弯曲的几何联系起来,而时空几何又取决于物质分布的情况。那我们用什么来描述弯曲时空的几何呢?几何(Geometry)英文原意为测地术[1],当我们去测量空间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对于图1左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新登月计划“阿耳忒弥斯”招收第二批宇航员的报名结束,超12000人申请加入,预计2021年夏天确定新的宇航员候选人。 “阿耳忒弥斯”是美国制定的重返月球计划,预定2024年送2名宇航员登陆月球,其中包括1名女性宇航员。如果成功,这将是人类半个世纪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天体物理学研究指出,有些恒星会以一场爆炸的形式结束生命,而氖元素也许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天文学家很喜欢研究恒星的生命周期,包括不同恒星的死亡方式。像太阳这样质量较小的恒星会不断膨胀
新华社努尔苏丹3月31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月31日报道,国际空间站4月将面临宇航员轮换,美航天局正采取严格措施防止新冠病毒进入空间站。 4月9日,两名俄罗斯宇航员和一名美国宇航员将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搭乘俄“联盟MS-16”飞船飞赴国际空间站。据美航天局消息,这 ...
北极上空出现了一个罕见的臭氧层空洞。 图片来源:NASA Ozone Watch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最近,北极地区上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臭氧层空洞,这可能是该地区有史以来出现的最大的空洞,与每年在南极形成的臭氧层空洞面积相当。 据《自然》报道,目前,北极中部的大部分地区(覆盖 ...
来源: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顺利完成第十六月昼科学探测工作,分别于3月31日17时30分和8时25分完成月夜设置,进入第十六月夜休眠期。本次月昼期间,着陆器工况正常,能量平衡,有效载荷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低频射
来源:国家航天局“风云”二字由来已久。无论是《史记》的“乘风云而上天”,还是《后汉纪》的“皆风云豪杰”,都是助飞龙上天,借时势造人。我国自行研制的气象卫星也取名“风云”,可见国人对它的美好期待。当年,“风云一号”的成功发射,填补了我国气象卫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宇航员乘坐太空飞船降落在冥王星表面时,将逐渐清醒过来,当他从舱窗向外观看时,会努力寻找太阳的空中位置,发现太阳非常明亮,但此时他与太阳的距离是地球-太阳距离的40倍,冥王星接收到的太阳光线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你乘坐太空飞船降落在冥王星表面,从舱窗向外观看,发现太阳非常明亮。此时他与太阳的距离是地球和太阳距离的40倍,因为冥王星接收到的太阳光线不及地球的千分之一。虽然在冥王星中午时刻,但感觉还是在
弦论被视为解决量子物理和引力难题的重要候选理论。但是,弦论无法解释宇宙发展理论中的暴胀现象,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弦论就一直会被质疑是否能够真的成立。现在,有科学家提出了新的猜想,他们认为暴胀可以在弦论中存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并且能限制暴胀。这意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日消息,大爆炸后9亿年时,我们的宇宙进入了最早的星系时代,此时已经出现了一个10亿倍于太阳质量的黑洞。这个黑洞吸收了大量的电离气体,形成了一个“星系发动机”——称为“耀变体”(blazar)——将一股超高温的明亮物质
我们都知道它的存在,但它看不见、摸不着,没有人知道它到底是什么——这就是暗物质。现在,科学家可以确定它几乎填满整个宇宙,占据了宇宙物质质量的85%,但依然无法确定这种神秘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一段时间以来,天体物理学家格外关注宇宙中的两股神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欧洲航天局受新冠病毒爆发影响,为了减少太空任务操作,现暂时关闭部分探测器的科学仪器。欧洲太空操作中心(ESOC)负责管理21艘现役太空探测器,此次关闭将影响一些著名任务,例如:ExoM
原标题:我国又发现一颗近地小行星,系2月下旬以来发现的第三颗 新华社南京3月30日消息,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国际小行星预警网和国际小行星中心近日又发布一颗由该台近地天体望远镜率先观测到的近地小行星:2020 FL2。这颗小行星于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4时38分24秒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