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银河初转水横流,星史人催报晓筹”,牛郎织女浪漫约会的银河不知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漫步在星空下,不禁思索,这璀璨的星河到底有多少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仰望星空,你或许会问,银河系结构是什么样子的?银河系里到底有多少恒星,
来源:我们的太空微信公众号我叫玉兔二号这张照片就是本兔给我拍下这张照片的叫着陆器她是我搭档我俩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嫦娥四号这摄影水平,明显小兔几我更胜一筹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我俩登陆月球背面一年啦时间过得可真快你可还记得一年前我俩送你们
记者 张兴军 新华社孟买1月1日电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西旺2020年1月1日表示,“月船3号”探测器登月项目已经获批启动,目前相关队伍组建完毕,各项工作平稳运行。 西旺当天在班加罗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月船3号”项目将在“月船2号”项目的基础上展开。该探测器预计于20 ...
来源:中国科学报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天帆一号”(SIASAIL-I)太阳帆,搭载长沙天仪研究院潇湘一号07卫星,在轨成功验证了多项太阳帆关键技术。12月26日,沈阳自动化所发布消息称,这是我国首次
来源:科技日报无论从体积还是质量上看,木星都可谓太阳系行星中的“巨无霸”。尽管不少探测器早已飞掠木星,这颗外表如同油画般的气体星球依然蒙着一层层神秘的面纱。除了令人惊叹的红色和白色条带之外,木星上格外撩拨人心的就是大红斑。据朱诺号木星探测器
来源:科技日报 似一条喷火的巨龙,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五”)腾空而起,冲向浩瀚的太空,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五”划过天际的光芒,是航天精神在熠熠生辉。 没有特别的精神,就没有特别的业绩。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 ...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首次揭开了“火星2020”漫游车的“面纱”。该机构表示,这一探测器将于2020年7月启程前往火星,2021年2月登陆火星,不仅要在火星上寻找古代生命的“蛛丝马迹”,还要“作为人类探索火 ...
这听起来或许有些惊人,每一年,宇宙中都有约一千亿颗恒星诞生,同时也有同样多的恒星走向死亡。是的,就像生命一样,恒星也会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为了了解恒星的生命过程,核物理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往往会联手,共同揭开发生在恒星内部的物理过程,从而预测恒
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136亿年前,银河系开始形成;46亿年前,地球诞生;45亿年前,月球形成;39亿年前,原始生命产生……冥冥之中有种“魔力”,让这个宇宙有条不紊的运行,种种看似无关的“巧合”如拼图一般相互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你我眼里的
宇宙 木星2019/12/29 12:00:180
文章来源:航小宇[综合消息]随着长五复飞的圆满成功,世界各国今年的航天发射任务也全都划上了句号。据统计,包括伊朗的一次射前爆炸,2019年全球共进行了103次航天发射。虽比2018年的114次有所减少,但这却是全球航天发射次数连续第二年破百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付毅飞揭秘华丽涅槃背后的一波三折期待中国航天“超级2020”即将到来“东五平台”首秀满足我国未来20年通信卫星需求
刚刚一个很胖很胖很胖很胖的家伙携带一身“大国重器”上!天!了!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2000多秒后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飞行试验主要考核长征五号火箭总体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纵观世界航天史,每当5这个数字出现的时候就意味着,有大事要发生了!1969年,土星5号首次将人类送到月球;2003年,神舟5号载人飞船将第一位中国宇航员送入太空!今年,长征5号火箭将择机带着东方红5号平台首飞试验星奔向太空
原标题:“胖五”成功入轨! 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2000多秒后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飞行试验主要考核长征五号火箭总体方案、各分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协调性,对后续航天任务的相关关键 ...
原标题:成功!!2019年12月27日晚20点45分,承载着无数国人期望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目前我国研制的最重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实践二十送入预定轨道,至此,阔别公众视野两年之久,肩负中国航天未来重任的长征五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2000多秒后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图源:我们的太空 史悦 吕炳宏 我的思绪不禁飘回了两年前。 Part.1 为解决火箭的“心脏病”问题,复 ...
来源: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一飞冲天,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五号火箭点火升空 这是长征五号火箭(以下简称“长五火箭”)的第3次飞行。此前,长五火箭先后于2016年11 ...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沈阳12月26日电 (记者郝晓明)记者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获悉,由该所研制的“天帆一号”(SIASAIL-I)太阳帆,搭载长沙天仪研究院潇湘一号07卫星,在轨成功验证了多项太阳帆关键技术。这是我国首次完成太阳帆在轨关键技术试验,将对我国后续大型太阳帆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7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目前,美国宇航局一份声明指出,利用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分析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或者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ESS)的未来勘测数据,将帮助天文学家搜寻外星生命,探测地球邻近小行星。戈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文/高一鸣 杨成 漫画/小树 美编/丁洁 策划/黄希 ...
来源:中国国家天文 ...
原标题:“天琴”建功 我国成功实现地月精确测量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日前,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同时,此次任务搭载了主载荷由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引力中心与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天琴中心共同研制的“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 据 ...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NASA“新视野号”飞越2014 MU69小天体(艺术图),该小天体当时名为“天涯海角”,后更名为“天空”。图片来源:NASA官网 来源:科技日报 50年前,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功踏上月球表面,成为首批登陆地球以外天体的人类,这一史无前例的壮 ...
来源:科普中国本文专家:肖攀峰,中国科学院天体物理博士本文审稿:苟利军,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今天中午,2019年的最后一场日环食天文大戏即将上演。自北京时间26日10时29分50秒开始,到16时05分43秒结束,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
月球 日偏食2019/12/26 10:00:061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张梦然)波音公司的下一代载人飞船“星际客机”,日前无人试飞对接失败。但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消息,太空技术探索公司(SpaceX)24日在推特上发布了载人龙飞船完成首飞前重要测试的消息。而
提到“中国天眼”你一定会想起一个人,他就是南仁东。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南仁东先生就是FAST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20多年呕心沥血,为国人打开了一个“天眼”。2017年9月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小行星探测器“源光谱释义资源安全风化层辨认探测器”(OSIRIS-REx)明年将在小行星“贝努”上着陆,并采集岩石和尘土样本。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目前,探测器在小行星上的着陆地点已经选出:分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5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研究人员最新设计出一个计算模型,用于调查土卫二表面神秘“虎纹”,该结构与表面物理作用有关。卡西尼号探测器首次观测土星系统时,曾发现土卫二表面虎纹结构与太阳系其他星球都不一样。这些虎纹裂
太阳系 星球2019/12/25 10:00:482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东京12月24日电日本国立天文台等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昴”望远镜和凯克望远镜观测,发现了一个“静悄悄”的、正在停止造星活动的星系。该星系比银河系重,其核心部分在120亿年前已经形成。这也是宇宙中发现的最遥远的此类星系。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4日消息,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未来我们还会发现多少颗类地行星?能够揭晓外星生命的真实面目吗?在距离地球50光年的太空区域分布着大约1560颗恒星以及数千颗行星,大约有1000颗系外行星是岩石体,主要成分与地球相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作者:熊雅颖、高兴烨Hello大家好,我是“玉兔二号”月球车,12月20日已经再一次受光照成功自主“唤醒”,开始第13个月昼的探测工作。我的四哥“嫦娥四号”着陆器也于12月21日“唤醒”,我们俩将在我三哥“鹊桥”中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天文学家在日前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年会上表示,他们希望搜索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新任务——“宜居系外行星天文台”(HabEx)能成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下一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些专家认为地球人类源自外星生命,事实上,这是一个严肃的科研课题,该观点也被称为“有生源假设”,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并非起源于地球,而是源自坠落在地面陨石上的外星微生物。目前,科学家发现“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神秘的暗物质也许是解释来自银河系中央的伽马射线的关键。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在一篇新论文中指出,此前将暗物质当作伽马射线来源的模型也许存在一处致命缺陷。麻省理工学院理论物理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张梦然)一项最新气候科学建模显示,如果近期三氯氟甲烷(CFC-11)排放增长持续下去,可能会让南极臭氧洞的恢复时间延迟10年以上。目前认为,CFC-11的排放水平和变化趋势仍有许多不确定之处,且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3日消息,一项新研究显示,在125亿年前,古老的黑洞可能以气体和尘埃“为食”,发展成为今天的超大质量物体。一组国际研究人员利用位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捕捉到了环绕在星系中心类星体周围的“黑洞食物”的图像。研究人员表示,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 综述:《自然》杂志盘点2019年重大科学新闻 嫦娥四号探月入选 新华社记者张莹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刊文盘点了2019年重大科学新闻,人类首张黑洞照片、谷歌宣布成功演示“量子霸权”、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探访小行星“龙宫”以及中国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 ...
来源:科技日报记者付毅飞据国家航天局消息,12月21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相关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12月底前后择机实施飞行试验任务。 上午8时25分,承载着长征五号遥三火箭的活动发射平台
胖五 发射2019/12/22 15:00:510
原标题:“嫦娥、玉兔”又醒了!“玉兔二号”成为人类月面工作时间最长月球车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胡喆)在宁静的月球背面,太阳光再次照射在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上。记者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21日5时14分,嫦娥四号着陆器受光照成功自主唤醒,进入 ...
原标题:我国天文学家发现的首颗太阳系外行星获名“望舒”“望舒”在中国神话中意为“为月亮驾车的女神”,将与原来的编号并行使用。新京报快讯(记者张璐)近日,我国天文学家发现的首颗太阳系外行星获得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望舒”。它原本的编号名称由数
沈怡然把基站搬到太空,让卫星的信号像灯塔的光束那样覆盖地面——曾在2G时代火热的太空互联网概念,在如今的5G时期又一次被燃起。12月12日,中国首颗通信能力达10Gbps的民营5G卫星出厂了,并预计在12月底搭载发射,它来自商业卫星公司银河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21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相关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12月底前后择机实施飞行试验任务。长征五号遥三火箭于10月底运抵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后,按照飞行任务测试发射流程,陆续完
新华社太原12月20日电(记者张泉、李国利)12月20日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此次任务同时搭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赠埃塞俄比亚微小卫星以及“天琴一号”技术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0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冯布劳恩”太空旅馆是一个非常超前的构想,甚至可以说有点儿疯狂,根据设计最早将在2025年开建,实现人类历史上首个太空旅馆。太空旅馆概念是由美国GatewayFoundation商业公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撰文:苟利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2019年可谓是黑洞之年。这一年,黑洞研究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4月10日,科学家发布首张全球唯一的黑洞照片;11月28日,中科院国家天
黑洞 宇宙2019/12/20 10:00:4518
原标题:银河系质量约为太阳的8900亿倍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团队使用复杂模型来测算银河系的质量,结果表明,银河系质量约为太阳的8900亿倍。 目前,科学家普遍认为,银河系宽约256000光年,但其质量几何?科学 ...
来源:科技日报记者胡定坤一个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的研究团队日前发布报告,提出在月球背面安装低频率阵列射电望远镜,用于观测系外恒星系统、寻找宜居行星等任务。据悉,该团队由来自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加州理工大学、NASA喷气推进
12月18日下午消息,新浪“2019科技风云榜”年度盛典今日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开幕。本次科技风云榜以“重构新科技赋能新生活”为主题,与众多行业领袖、业内大佬共话科技时代。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恒星级黑洞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苟利军在盛典上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东京12月15日电 (记者陈超)14日,中国首飞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与日本第一位航天员、日本科学未来馆馆长毛利卫在东京举行了对话会。杨利伟和毛利卫回顾了各自航天飞行的亲身体验,畅谈了中日两国科学技术及教育交流前景,以及如何通过航天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近期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对银河系的质量进行了更精确的测量。该研究的结果发表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作者来自波兰、巴西、爱沙尼亚和英国等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指出,银河系的质量大约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消息:2019年12月16日15时2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配套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至此,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标志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据欧洲空间局(ESA)网站近日报道,该机构已委托瑞士初创公司“清洁太空”(ClearSpace)提交方案,于2025年发射“清道夫”清理ESA位于轨道上一块100公斤重的碎片。这一任务将使ESA在新的在轨服务和碎片清理市场上拔得头筹。 ...
文章来源:原理50年前,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成功踏上月球表面,成为了第一批踏足月球的人类。从那之后,人类对太空的向往越发强烈。世界各地的航天机构向火星、木星、甚至更遥远的地方不断发射探测器,同时也兴建各种类型的望远镜,探索浩瀚宇宙中的无穷奥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太空网12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2020”火星车拟于明年夏季发射,并于2021年2月降落于火星的耶泽洛陨石坑内,这个六轮机器人将在此区域搜索生命可能存在的“蛛丝马迹”。 “火星2020”项目副首席科学家凯 ...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作者杨跃斌、潘北军距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三位天体物理学家的热潮已过去近两个月,时间一直向前走,但探索宇宙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歇。可以说,21世纪注定是天文史上不平凡的一个时代。佛语有云“须弥纳芥子”,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电(郭超凯)记者12日从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玉兔二号”月球车成为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此前该纪录由前苏联的“月球车1号”保持,49年来一直无人超越。据介绍,“月球车1号”是世界上第一台无人驾驶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系外行星大气中水常见又稀少,对在太阳系内外寻找水意义重大。图片来源:英国剑桥大学官网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刘霞)据英国剑桥大学官网11日报道,该校科学家领导的团队对系外行星大气化学成分进行了迄今最广泛调查。结果表明,系外行星 ...
来源:科技日报1986年7月29日,“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因直肠癌晚期去世,年仅62岁。之后的一天,时任二机部副部长赵敬璞请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到家里,交给一张她之前从未见过的照片。茫茫戈壁,两个从头到脚被防护服遮得密密实实的人,站在空旷的核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恒星和彗星不太可能成为“太空舞伴”,他们的引力伙伴关系是天文学家长期以来一直怀疑的,但之前尚未观察到。目前,波兰一支研究小组首次发现两颗邻近恒星,它们似乎引力牵引着它们“冰冷舞伴”,然后无
彗星 太阳系2019/12/13 11: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