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浩瀚宇宙觅佳音:我国将启动太阳系近邻宜居行星太空探索计划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胡喆)太阳系外是否还有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它在哪里?又将如何寻觅?12月12日,在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子讲授的一场国企公开课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
来源:天文茶餐厅双子座流星雨几乎是每年最强烈最稳定的流星雨(可能没有之一)。通常,它的ZHR值都能达到100+。ZHR值是“天顶每时出现率”(zenithalhourlyrate)的缩写,指在一个完全晴朗、黑暗的地方、目视极限星等6.5等(
流星雨 流星2019/12/13 0:00:352
记者郭超凯中新网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12日从银河航天获悉,中国首颗通信能力可达10Gbps的民营5G低轨宽带卫星近日正式出厂,预计12月月底搭载快舟一号甲火箭发射升空。据了解,该卫星是中国商业航天公司银河航天自主研制的首颗Q/V频段卫星,
宽带 卫星2019/12/12 18:00:202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曾经在数亿年的时间里一片黑暗,而一种原子可能就是开启这个被遗忘时代的钥匙。很久以前,在第一颗恒星形成之前的几百万年里,整个宇宙一片黑暗。这段宇宙“黑暗时代”从大爆炸后约40万年开始,持
宇宙 大爆炸2019/12/12 11:00:269
来源:中国科学报 欧洲空间局(ESA)将首次发射一架系外行星望远镜,该望远镜将对太阳系外的数百颗已知天体进行详细研究。天文学家说,这项任务预示着从设计用来发现此类行星的项目(目前已经发现了约4000颗系外行星)向旨在详细了解它们的项目的转变。 CHEOPS是第一个研究而非寻找 ...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理论之一,广义相对论经过时间的检验,已经成为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基石。但鲜为人知的是,即使到了20世纪50年代,由于缺乏实验证据,对广义相对论感兴趣的人也并不多。因此,爱因斯坦试图将
来源:SELF格致论道讲坛“如果今天我们也能迈出一小步,把中国的行星科学教育建设起来,让每一个小小的太空梦都能得到实现,那么明天,我们就有可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我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所以今天由我跟大家来分享行星科学,是很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11日消息,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如果人类能够在太空中进行精细的操作,太阳或许有一天能够揭晓遥远行星上是否隐藏着生命形式,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个疯狂想法——将太阳作为“放大镜”,搜寻潜在的地外生命。如果把太阳作为引力
来源:中科院之声人们已经知道地球的金属核里面除了铁和镍之外,还含有可观的碳、硫和硅等轻元素。但是月球的金属核中的成分却一直不得而知,甚至月球有没有金属核都是一个争议不断的问题。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方教授团队与英国和爱尔兰的同行合作,结合
新浪科技讯12月10日消息,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箭航天”)完成5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本轮融资的投资方为碧桂园创新投资(简称“碧桂园创投”)。截至12月,蓝箭航天在2019年共完成6亿元人民币融资。蓝箭航天创始人、CEO张昌
航天 碧桂园2019/12/10 18:00:150
中新社北京12月9日电(郭超凯)记者9日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获悉,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第十四届大会举办期间,中方在会上宣布,今年底北斗三号将完成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任务,北斗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明年北
研究人员安装“量子真空压缩器”。图片来源:麻省理工学院网站 来源:科技日报 2015年9月,位于美国的激光干涉重力波观测仪(LIGO)首次探测到引力波,验证了爱因斯坦提出的“百年猜想”,人类天文学开启了“引力波时代”。 日前,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太空网8日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一艘“龙”(Dragon)飞船于8日抵达国际空间站,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运送了超过2585公斤的物资和一些实验设备,包括老鼠、大麦以及机器人等。 ...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鹊桥”又有新动作 三根天线探秘宇宙黑暗时代 自顺利着陆月球背面以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事实上,我们能得知它们的动态,多亏“鹊桥”号中继星架起的通信桥梁。 在提供通信中继服务的同时,“鹊桥”号中继星还肩负着多项科 ...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明年将两个人体模型送上绕月轨道,以调查太空辐射对宇航员的影响,为未来的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做准备。 据悉,这两个模拟成年女性躯体的假人由德国航空航天中心设 ...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海英)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OSIRIS-REx探测器抵达小行星贝努后不久,OSIRIS-REx任务团队发现,贝努持续向外喷射颗粒。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在小行星上发现颗粒喷射活动。该团队在近日的《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流星撞 ...
原标题:NASA拟明年送两个人体模型绕月 来源:科技日报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明年将两个人体模型送上绕月轨道,以调查太空辐射对宇航员的影响,为未来的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做准备。 据悉,这两个模拟成年女性躯体的假人由德国航空航天中心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投入了很长的时间和足够多的精力来寻找外星生命的证据,但即使它们真的存在,可能也不太容易识别。研究人员越来越意识到,发现外星生命的过程可能正将人类置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位置,并可能带来不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形状是宇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具有深远的影响,甚至能够为我们揭示宇宙的最终命运。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一直在测量中比宇宙当成几何意义上的平面,但近期的一项宇宙学研究报告称,最新的测量结果表
宇宙 普朗克2019/12/9 11:00:187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说到测量地球“体重”,难道我们真有这样一杆称吗?当然不是!我们并不是要直接去“称”地球的质量,因为并不存在那么大的秤供我们使用。那么,严肃的说,地球质量到底是如何获得的呢?获得了地球质量的直接好处就是可以发射火箭,因为只有
一颗巨大的行星围绕着白矮星旋转 图片来源:MARK GARLICK 来源:中国科学报 天文学家团队首次发现了一颗巨行星围绕白矮星运行的间接证据; 这颗地球大小的白矮星距离地球1200光年,而这颗行星是其4倍多,也是第一颗被发现的绕白矮星旋转的行星; 在这颗类似海王星 ...
“龙状祥云”系快舟火箭发射导致12月7日傍晚,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这样一条消息刷屏——有网友发现傍晚的天空出现了龙状祥云。此后不少网友纷纷在朋友圈、微博上晒图,记录下这一刻。对此,微博认证为“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经理”的微博网友@快舟
原标题:我国成功发射“一箭六星” 快舟一号,“一日双箭”创新纪录 2019年12月7日16时5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将“和德二号”A/B卫星、天仪16/17卫星、天启四号A/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 ...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刘霞)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刊文称,他们首次发现了一颗围绕炽热白矮星旋转的巨行星的证据,这颗行星距白矮星很近,导致其大气层被剥离并在恒星周围形成气体盘,正是这一气体盘“出卖”了行星自身。 中国南京大学天文与空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奥陌陌”(Oumuamua)在2017年从太阳系中贯穿而过之时,没有人知道这个奇异的天体来自何方,但这一次,当这样的事情第二次发生时,科学家们认为,他们对于确定这个“不速之客”的来源地,
太阳系 彗星2019/12/6 10:00:534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的一项研究称,科学家可能已经发现了一种全新的黑洞类型,其规模以往任何已知的黑洞都要小。黑洞经常出现在所谓的联星系统中,由两颗曾经互相环绕的恒星演变而来。当联星的一颗恒星耗尽燃料,就可能以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2月4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太空网3日报道,欧洲空间局(ESA)正式表示,将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携手,进行人类首个全面的行星防御演示任务,其“赫拉”(Hera)航天器将观察NASA的探测器高速撞击小行星后产生的影响。 NASA的 ...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2月4日电 (记者张梦然)史上最接近太阳的探测器,正在代替人类“直视太阳”。英国《自然》杂志4日同时公开4篇天体物理学重要研究成果——“帕克”太阳探测器的原始数据。该探测器超越了太阳的日球层,抵达距太阳约2400万公里处,其上搭载的仪器对日冕中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1900年,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在英国科学促进会上宣称:“物理学界已经不会再有什么新发现了。”但这么说简直大错特错。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物理学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大量理论和实验发现彻底转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刘霞)60多年来,对太阳的观测表明,当磁波离开太阳内部时,强度会增加,但其内在缘由一直是未解之谜。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2日报道,现在,一个国际科研团队终于破解了这个谜团:太阳表面和外部日冕之间温度的显著变化,会创造出一些边界 ...
来源:科学解码科学网报道,经数年筹备,SKA(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将于2021年1月1日启动建设!作为SKA的创始成员国,中国将承担该项目总计13个大类别中的5项,特别是在工程技术、数据处理、时间同步等方面承担重要工作。SKA是国际天文学家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4日消息,谷歌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如何在实验室中探索一些只存在于理论上的奇特物理现象,比如连接两个黑洞的虫洞。时至今日,推动理论物理学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用同一个理论来解释引力和量子力学——原子等微观粒子遵循的规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4日消息,时空中可能存在着“裂缝”,但人类的望远镜还无法看到它们。这些古老的裂缝(如果确实存在的话)是大爆炸后极短时间里的残余,当时宇宙刚刚从一个更炽热、更陌生的状态,向我们今天看到的更冷、更熟悉的状态转变。一项新理
海外网12月3日电美国有线新闻网(CNN)2日消息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表示,已经找到了印度“维克拉姆”号月球着陆器的坠毁地点,并通过图像对比确定了着陆器撞击时留下的痕迹和周围碎片。NASA在声明中称,通过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尽管现在的金星简直就像是恐怖科幻电影的背景,但有研究指出,金星过去可能也曾有生命栖息。为厘清金星过去是否宜居这一难题,美国一个顾问小组建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建造“金星旗舰”(Venus Flagship)探测器,来获得 ...
NASA的飞行任务。图片来源:NASA官网 来源:科技日报 提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仰望星空、探索宇宙。其实,它有时也会立足空天、俯瞰地球。 日前,NASA披露,其“地球风险等级项目”将在2020年资助五大飞行任务,利用先进的航空技术,探索从美国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大爆炸理论称,大约138亿年前,宇宙发生了一场大爆炸;由一个体积无限小,无比致密的奇点状态,开始膨胀、冷却,并引发一系列反应,造就了第一批恒星和星系,以及今天我们见到的所有物质形式。物理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借助位于澳大利亚的低频射电望远镜,对脉冲星进行观测,绘制出迄今最大银河系磁场三维结构,这也是目前最精确的低频测量结果。尽管银河系磁场比地
未来二十年能否找到地外智慧生命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消息称,搜寻地外文明(SETI)领域的顶级专家近日探讨了人类在探测地外信号上将会有何进展,包括找到地外智慧生命的可能性与时间点。 美国加州山景城SETI协会资深天文学 ...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消息称,搜寻地外文明(SETI)领域的顶级专家近日探讨了人类在探测地外信号上将会有何进展,包括找到地外智慧生命的可能性与时间点。 美国加州山景城SETI协会资深天文学家赛斯·肖斯塔克认为,明 ...
图片来自网络 提升太空竞争力 欧空局锁定四大技术目标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刘 霞 今日视点 今年11月27日至28日,欧洲空间局(ESA)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Space19+部长级会议。在会议召开前,ESA于10月31日发布了《技术战略》报告。 ...
黑洞周围可能有千万颗行星“相伴”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传统观念认为,行星只能围绕像太阳一样的恒星运行,但两位日本科学家挑战了这一观念。他们通过计算得出结论称,一颗超大质量黑洞周围可能也有千万颗行星“相伴”。如果发现黑洞周围的行星,有望开辟天文学研究的新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宇航局最新发现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它一直以“疯狂速度”孕育着恒星,平均每年可以诞生500颗恒星,这项研究有助于解释气态天体的起源之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使用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哈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来了暖气之后,确实是不冷了。不仅是不冷了,还变得更热了(气)。搞得小编有一点声音就无法安心学习(暴躁)。为了能够隔绝声音,小编想到了耳塞、耳罩,带起来都不太舒服;降噪耳机一方面是因为还要充电,另一方面是买不起。所以小编就打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撰文:王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黑洞双星和恒星活动性的研究李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工程师,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宣传主管陆由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研究方向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最近,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郭琦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批反常的天体——19个缺乏暗物质的矮星系。之前人们熟知的矮星系都含有大量的暗物质,但这批新发现的矮星系可能会改变我们对“星系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的认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9日消息,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由于黑洞吞噬周围的一切事物,甚至包括光,因此黑洞不会泄露关于它们的起源或者历史的重要线索,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宣布“黑洞无毛”,意味着黑洞之间没有具体特征彼此区分。黑洞无毛的比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这是一个人类已经知道了数千年的简单事实。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毫无争议地证实这一论断,毕竟,这颗卫星环绕地球运转了六千万公里。尽管如此,最近几年来,网络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019年11月28日消息,今日,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在线发布了我国天文学家主导的一项重大发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最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并提供了一种利用我国重大科技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8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本研究人员指出,数万颗巨大的岩石行星可能环绕超大质量黑洞运行,其方式类似于地球环绕太阳运行。之前行星形成理论认为,岩石行星形成于环绕年轻恒星物质盘上的蓬松尘埃碎片。但年轻恒星并非唯一
原标题: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二号卫星 新华社太原11月28日电(李国利、赵金龙)11月28日7时5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高分十二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019年11月28日消息,今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发现。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8日消息,细菌会成为人类在火星上未来生活的基础吗?一些科学家认为,在人类登上火星之前,我们最好先把地球细菌送到火星上。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本杰明·雷纳(BenjaminLehner)在他的论文中建议,我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7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最新研究显示,虽然木星大红斑云层明显缩小,但是该风暴强度仍然很强。多年以来,专业和业余天文学家曾拍摄大量木星大红斑照片,今年5-6月拍摄的照片显示,大红斑脱落较大的“雪花”,从而点燃人
木星 大红斑2019/11/27 10:00:202
来源:光明网光明网讯(记者宋雅娟)11月26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NatureAstronomy)在线发布我国天文学家的一项重要发现:他们发现在近邻宇宙有一类特殊的矮星系,在其几万光年的半径内,都主要由重子物质构成,暗物质只占
IT之家11月25日消息 很多太空科幻电影中都存在宇航员休眠的情节,事实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航天局(ESA)都在研究控制宇航员“冬眠”的载人深空探测技术。 11月18日,欧洲航天局(ESA)提出让宇航员从地球一路“睡到”火星的载人探测概念。欧洲航天局(ESA ...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日前,有国内媒体援引境外新闻称,根据NASA预测,一块长128米、接近埃及吉萨金字塔大小的小行星有2.6%的可能于2022年5月6日与地球相撞。科学家确定,这颗名为2009 JF1的小行星袭击地球的能量接近230吨TNT,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15倍,短短几秒钟时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1954年,一位名叫休·艾弗雷特三世(HughEverettIII)的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和朋友们喝酒聊天时,突然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而这个想法或许能解决量子力学中最令人费解的问题之一:在
来源:中国探月工程11月25日,英国皇家航空学会2019年度颁奖典礼在英国伦敦举行,嫦娥四号任务团队获得本年度全球唯一的团队金奖,该奖也是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成立153年来首次向中国项目颁发的奖项。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率嫦娥四号任务团
来源:科技日报自从1972年底阿波罗17号任务完成以后,人类就再也没有踏足过月球,人类探索月球的研究却从未停止过。月球离我们如此之近,但登月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个艰巨的任务。几十年间,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月球的步伐。中国、美国、印度、以色列等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