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大院自从中国的空间站开始建设以来,“我们去空间站干什么”就一直是大众关心的问题。其实,“做实验”就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之前,来自17个国家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国际合作项目。现在,中国空间站面向国内公开征集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3日消息,1974年,斯蒂芬·霍金提出了他最著名的预言之一:黑洞最终会完全蒸发。根据霍金的理论,黑洞并不完全是“黑”的,而是会发射粒子,即散发出热辐射。霍金相信这种辐射——被称为霍金辐射——最终会使黑洞失去足够的能量和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3日消息,细菌或许能在火星表面的盐水中存活,它们在白天干燥脱水,但当火星夜晚来临,盐分从周围吸收了水分之后,细菌就能复活。美国研究人员首次证实,地球上的两种耐盐细菌可以在干燥脱水后仅靠湿气重新补水,继续存活。这些发现不
来源:科技日报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由来自西班牙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宣布,他们发现了光的一种新特性——自扭矩,这种特性以前未被任何人预测过。发表于《科学》杂志的这项最新研究将催生能操控极微小材料的新设备。光拥有的一些众所周知
直播链接|南美大日食上演:2019年唯一一次日全食日全食是蔚为壮观、动人心魄的罕见天象。智利、阿根廷当地时间7月2日傍晚,北京时间7月3日清晨,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奇观将在南美洲震撼上演,吸引全球的目光,新浪科技将为您全程直播!当太阳、月球和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北京6月30日电(记者刘霞)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报道,一项新研究称,火星上的火星震可能由火星上的地下水引发,未来的火星探险者或许可以借助火星震找到并获取宝贵的资源——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行星科学家迈克尔⋅曼加和他的同事们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年来,探测银河系边缘的天文学家观测到了银河系中一些最耀眼的“烟火表演”——超级耀斑(superflare)。超级耀斑又称超级闪焰,当这类事件发生时,恒星喷发出巨大的能量,其亮度急剧增加,从数
在长达5天的时间里,一队陨石猎人艰难地穿过博茨瓦纳中部的茂密草丛和灌木林,搜寻一块来自太空的陨石,他们搜寻的范围大致在200平方公里内,但陨石碎片可能很小,谁也不知道它是否被埋在地下,甚至可能已经被风吹走。最后,在2018年6月23日,他们
来源:科技日报关于生命起源的一个永恒的谜是,生命是如何从非生物化学过程中产生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氰化物或许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说到氰化物时,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是间谍电影的场景:一个人将药丸吞下,口吐白沫奄奄一息。但这项新研究称,氰化物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研究人员称,地球最早生命形式可能是“星际访客”,它们可能是搭载类似雪茄状天体“Oumuamua”最终抵达地球。2018年秋季,Oumuamua穿过太阳系内部,是科学家首个证实的星际天体,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6月30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称,此前探测器在土卫六(泰坦)赤道地区湖岸上发现的残留物或是一种奇特的晶体,这种晶体在地球上并非天然存在。 作为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是一个巨大的冰冻天体,其上遍布充满液态碳氢 ...
来源:科技日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宣布,第四次“新疆界计划”的目标将是探测土卫六。但执行此次任务的主角既非环绕运行、抵近观察的卫星,也不是历险着陆、漫步其上的探测车,而是一架代号“蜻蜓”(Dragonfly)的飞行器。将要飞上
来源:新智元[新智元导读]CMU和UCBerkeley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推出了全球首个AI宇宙三维模拟器,可在几毫秒内完成模拟,而且更加准确。更让人震惊的是在调整参数后,无需调参训练仍能准确模拟宇宙!“就像使用猫狗图片训练识别软件,最终能识别
来源:cnBeta据外媒TheVerge报道,距离SpaceX为该公司雄心勃勃的Starlink计划发射其首批60颗互联网发射卫星已过去一个多月时间,除了三颗卫星外,其他所有卫星似乎都按预期运行。最初,SpaceX能够在发射后与所有60个航
来源:科技日报本报记者刘霞想象一下,未来某一天,人类可以将精子运送到其他星球,然后创造出所谓的“太空婴儿”,在此星球上繁衍生息,并扩展人类的基因库。是不是太过于科幻?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报道,在近日于维也纳举行的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会会议上,
新浪美股讯埃隆·马斯克(ElonMusk)旗下的SpaceX在完成今年的第二次融资一个月后,又开始了新一轮融资。据悉,SpaceX周一提交了最新一轮融资的文件,寻求融资3.142亿美元,每股价格214美元。一旦完成融资,SpaceX今年的总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28日消息,对火星表面的探索又有了神秘的发现。自2012年以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号(Curiosity)火星车就一直穿行于火星表面,探测火星的气候和地质情况。在近期拍摄的一张照片中,好奇号捕捉到了一
来源:新原理研究所(ID:newprincipia)有一天,来自另一个宇宙的一位物理学家通过某种我们未知的方式,悄悄地来到了地球上,她的任务是尽可能的了解我们宇宙中的一切。她所好奇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我们的宇宙究竟有几个维度?她翻阅阅读大量的
[环球网科技报道记者王欢]据日本共同社6月26日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25日宣布,探测器“隼鸟2号”向小行星“龙宫”的第二次着陆将于7月11日进行。JAXA认为采集散乱在4月制造的人造陨石坑附近的地下岩石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来源:科技日报不知不觉,距离上一次在太阳系内发现行星已过去了170多年。如果能在太阳系内发现新的行星,或许是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事。不过,自1846年海王星被发现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没有人再去寻找新的行星,因为能找到的机会十分渺茫。近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27日消息,一个研究小组在对两个即将发生相撞的星系团结构进行研究后,于是进入发表论文,认为当星系相撞发生时,可能会产生温度高达1亿摄氏度的冲击波。研究人员发现,星系群相撞时会产生强烈冲击波,并在此过程中将动能转化为热量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27日,物理学家探测到了迄今最高能量的光线,这个信号来自蟹状星云,这是一个距离地球大约6500光年之外的超新星爆发遗迹。设在西藏的研究设施检测到了这股伽马射线束流轰击地球大气层产生的效应信号。此次检测到的信号能量高达1
来源:科技日报黑洞,以吞噬为生。目前,几乎人们观测到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黑洞。这看上去,星系就像中心黑洞的一个庞大的储备粮仓。日前,欧洲空间局表示,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一个奇特的小型星系。该星系“个头”很小,但诞生恒星的速度很快,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电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联合国外空委第62届会议期间,共同组织召开发布会,宣布了联合国/中国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第一批项目入选结果,共有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26日消息,50亿年后,太阳的燃料将耗尽,体积开始膨胀,很可能会吞噬整个地球,更直接的威胁是全球变暖的大灾难,虽然50亿年的时间将会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后,但是我们现在不妨做个有趣的讨论,让我们假设为了应对太阳的死亡,将地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26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目前已经退役的“黎明”号探测器此前于2015年造访了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矮行星——位于小行星带内的谷神星,这也是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一颗矮行星。而对此行采集数据的分析,一直到现在还在不断产生新的科
来源:装备科技微信公众号解放军报西昌6月25日电 (杨欣、梁珂岩、记者邹维荣)2019年6月25日02时0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十一颗组网卫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25日下午消息,北京时间14点31分,当今运力最强的SpaceX“猎鹰”重型火箭成功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进行第三次发射,同时这也是猎鹰重型火箭首次在夜间发射。主助推器在着陆至大西洋的无人驾驶回收船时未找准
来源:cnBeta据外媒CNET报道,SpaceX公司的猎鹰重型火箭(FalconHeavy)将于当地时间周一晚上进行第三次发射,届时将携带超过100名逝者的骨灰进入轨道。太空飞行纪念公司Celestis正在将包含其客户骨灰的胶囊送入太空,
来源:科技日报德国和俄罗斯合作的“光谱—伦琴—伽马”(SRG)任务原定于6月21日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现因电池原因推迟至7月升空。届时,由德国研制的eROSITAX射线望远镜也将随同发射,目标是搜寻暗能量的踪迹。这将是一段令人
近一年来,中国气象局等部门采取积极措施提升风云气象卫星应用能力,建立国际用户应急保障机制,为各方提供优质气象服务。在6月3日到14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十八次世界气象大会上,世界气象组织表示,中国在气象服务和气象卫星技术方面,已达世界领先水
[钛媒体瞬眼播报],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旗下的“好奇号”火星探测车在火星上发现了浓度惊人的甲烷气体,或将意味着火星上存在更多生命迹象。在本周三进行的探测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旗下的“好奇号”火星探测车在火星大气中发现了浓度约为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你在6月夏季汗流浃背的时候,你一定会认为接近40摄氏度的高温很热,但在宇宙尺度上讲,地球高温气候不足为奇。太阳自身温度超过1500万摄氏度,但与最高温天体相比,太阳不会列入其中。事实上,科
宇宙 大爆炸2019/6/24 10:00:092
来源:cnBeta据外媒报道,NASA正在建造的将宇航员送往月球的巨型火箭可能再次被推迟——并且再次超出预算。该信息来自美国政府问责局(GAO)的一份报告。报告审查了NASA为人类深空探索开发的硬件。据悉,这份报告是GAO针对NASA火箭开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21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发现,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周围,存在一个能够引导气体粒子进入黑洞周围轨道,而不是进入黑洞内部的磁场。长期以来令天文学家困惑的一个问题是,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比其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近日,联合国举办外空大会50周年纪念活动(UNISPACE+50),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杨利伟受邀赴维也纳参加。期间,杨利伟主任与联合国外空司迪皮蓬司长签订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合作工作程序协议,并向联合国外
中新网6月20日电据俄罗斯卫星网19日报道,首艘载人“龙”飞船向国际空间站的飞行计划在2019年11月和2020年5月之间进行。据报道,在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发给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一些收发设备频率使用许可申请中,载人“龙飞船”
来源:科技日报自从SpaceX发射首批星链卫星(StarLink),夜空中前所未见地显现一列“星空小火车”,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一连串的疑问、担心、质疑。仰望星空的世界明显分成了两派:星链粉丝团VS星链反对派。反对者认为,60颗星链卫星既然能够
来源:科研圈1981年,史蒂芬·霍金提出了一个开创性的理论,以解释宇宙如何从无到有。但是两年前的一篇论文对此提出了质疑,宇宙学家们纷纷”站队“,这场争论今天仍在继续。1981年,世界上顶尖的宇宙学家们汇聚在宗座科学院(PontificalA
来源:cnBeta据外媒报道,NASA或美国空军等政府机构的早期投资可能是商业太空公司从初创企业发展为成功企业的关键一步。这是根据专注于航天产业的投资公司SpaceAngels的一份新报告得出的结论。该报告量化了政府机构在过去18年里向私营
来源:cnBeta据外媒BGR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迫切需要一种方法将宇航员送入太空,希望无需再向俄罗斯购买昂贵的“座位票”将美国宇航员送到太空。然而该机构的两个最大希望——SpaceX和波音却在“终点线上磕磕绊绊”。波音公司的Sta
来源:环球科学现在的太阳大约27天自转一周,但在最近发表在《天体物理杂志快报》的一篇论文中,来自NASA的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了早期太阳的旋转速度,模拟结结果显示,在最初的十亿年内,太阳大约9到10天就完成一次自转,速度是目前的3倍。这个结论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墨子沙龙撰文|张双南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慧眼”天文卫星首席科学家看完流浪地球,我自己觉得这部影片具有非常天才的、世界级的科幻想象力,特别过瘾。在美国大片中,美国人天
来源:科技日报 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近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首次提出了该机构登月计划——“阿耳忒弥斯”计划的具体预算方案,称“整个计划旨在建立一个月球永久基地,要完成这一任务,我们需要200亿—3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大爆炸”一词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最普遍的含义是,它描述了可观测宇宙从致密、炽热的原始状态变得稀薄、不断冷却的过程,根据这一描述,宇宙正在不断扩张,而这一理论就像生物学界的“适者生存”学
宇宙 大爆炸2019/6/19 11:00:153
来源:环球科学撰文 |迈克尔·布鲁克斯(MichaelBrooks)在某个不为人所知的区域,有一个与我们宇宙完全镜像的平行宇宙存在?为了验证这个看上去疯狂的假说,实验物理学家已经开始了行动。如能证实镜像宇宙的存在,暗物质谜题也可能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联合对外公布,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功入选中国空间站第一批科学实验项目,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通过联合国进行的大规模国际合作。9个项目将围绕长期太空飞行人
观测显示,它表面的冰层之下、岩石海床之上有着液态海洋,有可能容许生命的存在。据央视新闻消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研究人员在木卫二表面发现了普通食盐——氯化钠的踪迹,这些盐分可能来自木卫二内部的液态海洋,由地质活动运送到木卫二的
原标题:轨道里的刘慈欣刘慈欣既不喜欢殉道者,也无意当苦行僧,他不断尝试为光环下的“刘慈欣”祛魅。对他来说,唯一值得追求的,是为作品博来更大的市场,更广的人群。文丨《中国企业家》记者李佳编辑丨董力瀚头图摄影丨潘石屹作家还没到场,折叠椅也能代理
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赵竹青)中国空间站正在研制建设中,计划于2022年前后建成并投入使用。12日,联合国外空司第62届会议期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联合对外公布:来自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等17个国家的首批9个项目,将
空间站 外空2019/6/16 17:00:140
参考消息网6月16日报道英媒称,似乎每周都会有一篇可怕的新报告,内容是人为的气候变化将如何导致全球冰原崩塌,导致多达100万种动物灭绝,如果这还不够糟糕的话,还会让我们的啤酒变得非常、非常昂贵。近日,澳大利亚一家智库发布的一份新政策论文称,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6月12日,月球科学和选址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来自上级有关部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八院等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50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针对月球探测器着陆区选址和相关科学价值进行了充分研讨,为探月四期
来源:科技日报“新视野”号又有新发现!美国和法国科学家携手,借助“新视野”号提供的数据,在冥王星表面发现了氨存在的证据。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指出,这或许暗示着冥王星表面之下存在液态水。当然,冥王星并非太阳系中唯一一个可能存在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微信公众号天文学大概是人类最古老的学科了。尽管历史悠久,但是在很长的一段岁月里,天文学家都只能靠“看”来了解宇宙,看的是遥远天体发出的光。光是电磁波,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被人看到,这一部分叫做可见光。其余的光,如无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郭媛丹]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联合国外空委第62届会议期间,共同组织召开发布会,宣布了联合国/中国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第一批项目入选结果,共有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功入选。 ...
来源:节选自中关村在线宇航员的选拔大多数是从军方的飞行员中挑选精英,但是也有少数人是直接从民众中进行选拔。比如美国NASA的宇航员,除了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的飞行员(军人)之外,也会从一些优异的科学家中选拔这些普通民众成为宇航员。成为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说起商业航天,你是否只想到了SpaceX著名的猎鹰火箭?事实上,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方兴未艾,民营火箭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6月11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发布关于促进商业运载火箭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以“
中新网6月10日电据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微信消息,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根据科学探测需求已成功完成第六月昼工作,分别于6月9日22时和23时40分完成月夜设置,进入第六月夜休眠期。在本月昼期,嫦娥四号着陆器工况正常,月球中子及辐射剂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12日消息,这可能听上去非常像是某部科幻作品中的情节,但时间错位现象确实存在。但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时间错位就是指时间的流逝变得异常——比正常速度更快,或者更慢。物理学家们知道时间错位的存在已经超过100年,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全球最大的引力波探测器也许刚刚发现了首个黑洞吞噬中子星的证据。当中子星或黑洞等大型天体相撞时,便会释放出时空涟漪引力波。物理学家利用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意大利VIRGO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