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范儿昨天中午,在大洋彼岸的黑夜中,美国宇航局(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联手开发的‘太阳轨道飞行器’(SolarOrbiter),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这个飞行器最终的目的地,就是带给地球黎明的太阳,它将首次拍下太阳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13日消息,一项新研究又为我们提供了探访外星世界的理由。在《科学-进展》(ScienceAdvances)杂志发表的一篇新论文中,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希尔达·桑德斯罗姆(HildaSandström)和马丁·拉姆(M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12日消息,在将近四年的时间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一直在绕行太阳的轨道上,观测我们所在的银河系角落。它监测了超过15万颗恒星,致力于寻找其他恒星系中与地球差不多大小的行星。开普勒任务没有让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周舟、驻巴黎记者陈晨报道: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9日晚间用“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将美国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合作开发的“太阳轨道飞行器”送入太空,后者将首次在太阳的较高纬度给太阳南北两极拍照。 美国东部时间9日23时3分(北京时间10日1 ...
来源:科学大院喜欢拍照的朋友们都知道,即使对于同样的场景,变换角度拍摄后仍然可能得到效果不同的照片。无论是徘徊在车展上的模特周围,不停的重复蹲下起立的人像摄影师,还是为了记录城市的全景和天际线,不惜混入摩天大楼工地的风光摄影师,对这一点相信
冕洞 太阳风2020/2/10 17:00:232
据外媒报道,去年12月,波音CST-100Starliner在进行首次轨道试飞时因软件缺陷和通信线路问题而未能按照计划抵达国际空间站(ISS)。这是NASA和波音正在进行的联合调查得到的初步结论。NASA在于当地时间周五发布的一份声明对该事
100多年前,在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后,不少天文学家提出了通过天文观测验证广义相对论的猜想,坐标系拖曳效应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广义相对论早已得到验证,但微弱的坐标系拖曳效应始终没有得到观测证实。终于,在一项发表于《科学》杂志的研究中,澳大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天文台暗物质是理论上提出的可能存在于宇宙中的一种不可见的物质,关于它,有着许多未解之谜,今天就跟随我们一起浅谈暗物质吧~什么是暗物质暗物质是为了解释观测与理论不匹配而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设。在大量的天文学观测中,看上去与现有引
暗物质 宇宙2020/2/8 11:01:1012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众号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为载人空间站工程新研制的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按照流程完成出厂前各项研制工作,于2020年2月5日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后续将与先期运抵的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一同参加发射场合练,
图片来源:图虫 记者 柯晓斌 SpaceX正在研制庞大的星际飞船和下一代超级重型运载火箭。 据媒体报道,SpaceX正与当地政府官员就在洛杉矶港建立新的火箭工厂进行谈判,以将其下一代星际飞船和超重型运载火箭运送到佛罗里达的沿海发射台站点。 CNBC报道称洛杉矶港的官员确认了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即将告别一台工作非常出色的太空望远镜。利用这台望远镜,科学家们得以窥视宇宙中一些充满尘埃的角落。2003年,红外天文卫星“斯皮策太空望远镜”(Spitze
来源:牧夫天文原文链接:https://www.livescience.com/milky-way-black-hole-merges-binary-stars.html天文学家表示,银河系中心的大黑洞正在扭曲着恒星,并将它们结合成奇怪的新
来源:牧夫天文原文链接:http://www.astronomy.com/news/2020/01/new-high-energy-gamma-ray-sources-found-in-the-galaxy研究人员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九种新的高
原标题 我国将于7月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记者 邱晨辉 本报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今天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预计于2020年7月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发射火星探测器。这是我国首次披露火星探测任务执行月份。 目前,承担此次任务的长征五号遥四运 ...
这张图片比较了银河系中G型恒星、M型红矮星和K型矮星的不同特征。图片来源:NASA官网 来源:科技日报 天文学家通常在位于恒星“宜居带”内的行星上搜寻地外生命的“蛛丝马迹”。“宜居带”指恒星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在此范围内,行星表面温度适中,水能以液态形式存在于行星表面,生命得以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最新观测显示,参宿四(Betelgeuse)这颗年轻、明亮恒星近期表现有些怪异,正在突然变暗,该迹象很可能是因为它即将爆炸,另一种可能是这颗红巨星将演变进入一个新阶段。自2018年1
来源:科研圈长时间待在人员拥挤的室内会让人感到昏昏沉沉,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室内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之一,有研究者推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整体升高也可能提升室内二氧化碳水平,进而对人类的认知能力造成不利影响。但也
截至2020年1月20日,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和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经过大约一周的海陆运输,已先后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将分别参加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场合练及首飞任务,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即将拉开序幕。核心舱命名为“天和”,是
原标题:航天发射今年有望超40次 数据来源:《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9年)》 本版制图:汪哲平 1月19日下午,长征五号遥四火箭大推力氢氧发动机顺利完成了总装出厂前的最后一项试车验证,标志着这台发动机能达到预定要求,即将转入火箭总装阶段。 2020年,中国航天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们预测,银河系中的两颗恒星将在未来的某一天相撞,由此产生的爆炸一时间将成为夜空中最明亮的存在。科学家还不确定这件事发生的确切时间,但估计将会在本世纪末。VSagittae是射手座中一对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载人版“龙”飞船19日完成“飞行中发射中止测试”,验证了火箭上升段出现紧急情况时宇航员的逃生能力。美国东部时间19日10时30分(北京时间19日23时30分),搭载了两个假人的载人版“龙”飞船搭乘一枚“猎鹰9”火箭从佛罗
来源:量子位刚刚,在美国火箭发射司空见惯的佛罗里达州,SpaceX完成了一次特殊的发射任务——也是人类航空史上的第一次。当众摧毁猎鹰9号:“史上最贵烟花”现场瞬间爆发出一阵惊呼。好一朵大烟花!人类史上最贵二踢脚。载人航天的里程碑事件殖民火星
新华社华盛顿1月19日电(记者周舟)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载人版“龙”飞船19日完成“飞行中发射中止测试”,验证了火箭上升段出现紧急情况时宇航员的逃生能力。 美国东部时间19日10时30分(北京时间19日23时30分),搭载了两个假人的载人版“龙”飞船搭乘一枚“猎鹰9”火箭从佛罗 ...
中新社休斯敦1月19日电 当地时间1月19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成功完成“龙”飞船的无人版安全性测试。 美国宇航局消息,美东时间1月19日上午10时30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搭载着“龙”飞船在位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9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天文学家称,银河系中的黑洞正在扭曲和合并恒星,形成一种奇特新天体。像多数大型星系一样,银河系中心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潜伏在人马星座,这个黑洞被称为“人马座A*(或者SgrA*)”,它不
来源:“返朴”公众号(ID:fanpu2019)正如鲁宾所说,玛格丽特用自己的光辉、努力、原创性与优雅迎接挑战;正如她的女儿萨拉所说,玛格丽特也许只是希望成为自己所在时代的最好的观测天文学家之一,但实际上却成了自己所在时代的最好的天文学家之
来源:中科院之声编者按:“浩瀚的空天还有许多未知的奥秘有待探索”,为此,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联合开设“Calling太空”科普专栏,为大家讲述有趣的故事,介绍一些与空间科学和航天相关的知识。通俗地讲,太空环境又称空间环境,
新浪科技讯1月17日消息,2019年,在102箭、492个航天器的世界航天发射版图中,中国航天以全年发射运载火箭34次的成绩再次占据榜首,而2020年,这一数字将有望突破40次,达到历史新高。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当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空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7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目前,天文学家最新发现两颗潜在支持生命形式的系外行星,以及一颗怪异、拥有多项纪录的“寒冷海王星”。两颗宜居“超级地球”这两颗宜居系外行星分别环绕红矮星GJ229A和GJ180运行,分别距
新浪科技讯1月16日下午消息,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今日发布微博称,银河航天今天成功发射首发星,该卫星是国内通信能力最高的低轨宽带卫星,速率高达10Gbps,它拉开了中国商业航天科创新时代的帷幕。雷军说,“我非常看好商业航天的未来”,顺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6日消息,2020年1月16日11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首颗通信能力达10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首发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银河航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陨石中发现了地球上已知最“高龄”固体物质——约50亿至70亿年前形成的星尘。这些星尘比太阳还要古老,有望向我们揭示银河系中恒星形成的奥秘。恒
约半个世纪之前,霍金首次深入研究了原初黑洞理论。他认为这种黑洞诞生于宇宙之初。在此基础上,一些科学家认为原初黑洞是暗物质候选者,但其存在与否,始终未能得到确认。去年4月,LIGO探测到了一次难以解释的引力波信号。许多天文学家将其归因于“超重
从地面某一视角观看SpaceX公司的火箭发射和回收过程。图源:网络(teslarati.com)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最近,太空互联网再次吸引一波关注。原因是埃隆·马斯克旗下的SpaceX又往天上发射了一批星链卫星。 这是SpaceX发射的第三批星链卫星,每批60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很容易辨别什么是生命,它们会移动、生长、进食、排泄和繁殖。在生物学上,认识生命也很简单,研究人员经常使用缩写“MRSGREN”来描述它们,代表着运动(movement)、呼吸(respi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与太阳系以外的气态巨行星相比,离太阳最近的岩态行星由非常不同的物质组成。这可能是因为在数十亿年前,太阳系曾被一道“宇宙闸门”一分为二,正是这道闸门阻止了太阳系内外的物质混合。根据一项新的研究
宇宙 太阳系2020/1/16 10:00:361
新华社华盛顿1月13日电(记者周舟)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陨石中发现了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固体物质——50亿至70亿年前形成的星尘,比太阳还要古老。恒星由宇宙中的尘埃与气体聚集而成,其死亡后会释放出星尘,后者又形成新的恒星、行星、卫星和陨石。美国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将携手于今年发射新卫星,监测地球海平面上升和其他海洋变化的情况。这一项目名为“Sentinel-6/Jason服务连续性”,计划于11月启动,将成 ...
一提到“跨距离的相互作用”,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量子纠缠现象。但物理学家逐渐意识到,在时空与引力理论中也有类似的效应: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将引力归结为时空的弯曲,在无形之中打破了时空的绝对框架,这告诉我们绝对的地点和距离并不存在,所有物体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银河系正在扼杀一些星系,并且此前银河系已吞噬了这些星系的部分恒星。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的两篇最新论文指出,银河系边缘发现数千颗奇特的年轻恒星,很可能它们源自大小麦哲伦星系,是银河系之前不
来源:中科院之声耀变体是宇宙中最活跃的一种天体现象。由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安涛领衔的中外天文学家团队,成功捕捉到宇宙中最遥远的耀变体的信号,并绘制出高分辨率图像。《自然—通讯》近日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根据目前研究,天文学家们认为,在宇
来源:原理我们可以想象得出100年后人类的生活吗?那时的人类科学和科技进步到了何种程度?我们是否已经成了星际居民遨游宇宙?而当2120年来临时,那时的人们回望现在的我们,就好像我们回看1920年的历史一样。1920年不能算是寻常的一年。当时
来源:科技日报今日视点2019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迎来多个高光时刻:“新视野号”探测器拜访“天空”,完成人类探测史上最遥远星际“邂逅”;“帕克”太阳探测器实现迄今人类探测器与太阳“最亲密接触”;等等。据NASA网站近日报道,2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弦理论有一项很古怪的推测,认为宇宙中充斥着成百上千种几乎隐形的粒子,并且在很久很久之前,这些粒子曾经组成过一张横跨整个宇宙的弦网络。尽管还未做到尽善尽美,但弦理论是目前最接近真相的“万物理论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能源部官员宣布,核物理学家的下一个梦想有望在纽约实现。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9日报道,能源部将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制造新型电子-离子对撞机(EIC),让高能电子束冲入质子内部,探究质子“内心”奥秘。据悉,EIC的建造成本介于16 ...
来源:中国科学报102颗新脉冲星!这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下称FAST)试运行期间交出的成绩单。1月11日,FAST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对中国的天文学家来说,初露锋芒的“天眼”值得期待。正如FAST其名,“快一点、再快一点”,让
原标题:星辰大海,才是它的征途——“中国天眼”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 新华社贵州平塘1月11日电 题:星辰大海,才是它的征途——“中国天眼”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 新华社记者齐健、王丽、董瑞丰 眼力决定眼界。1月11日,当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 ...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撰文:SheperdDoeleman天文学家,事件视界望远镜团队负责人,哈佛大学教授如何去拍摄一个连光线都无法逃脱的天体“黑洞”?设想尽管光线一旦进入黑洞便无法逃离,但是我们可以拍摄它的边缘,就是那些即将落入黑洞之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近日,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和美国航太公司联合研究出了利用太阳引力透镜(SGL)探测系外行星的方法。这一方法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那么它真的可行吗?一起来看看吧~前段时间,新闻中热炒美国宇航局计划用太阳作为引力透镜
撰文|吴非我们的宇宙由普通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自从20世纪末,天文学家发现宇宙在加速膨胀以来,“暗能量”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暗能量存在的直接证据,依赖于对一类特殊超新星的观测研究。但如果这类研究的前提条件都是错的,那么暗能量还存在吗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9日消息,1987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年轻研究者尼尔·格雷尔斯(NeilGehrels)登上了一架飞往澳大利亚内陆的军用飞机。格雷尔斯携带了一些特殊的货物:一个聚乙烯太空气球和一组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NASA的TESS望远镜(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近日在一颗恒星周边的宜居带中发现了一颗大小与地球相仿的行星。该行星被称作TOI700d,距地球仅有101.5光年,因此很适合借助其它仪器开展进一
原标题:NASA同日宣布发现宜居行星和双日行星,两名高中生成功臣在最近举行的美国天文学年会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秀”的不仅有新一代主力系外行星探测器“苔丝”(TESS),还有两名高中生。他们分别参与了“苔丝”发现首颗类地大小的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物体存在与否不受我们的观察所影响,这一点已经被我们习以为常。但理论与量子物理学家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多重世界”的可能性。该理论认为,每当一件事可能有两种不同的走向时,就会分裂为两个平行存在的现实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月6日称,其卫星“行星猎人”(TESS)发现了一颗地球大小的行星,该星球上可能存在液态水。据法新社1月7日报道,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在夏威夷火奴鲁鲁举行的年度美国天文学会上宣布,这颗名为“TOI700d”的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NASA的TESS望远镜(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近日在一颗恒星周边的宜居带中发现了一颗大小与地球相仿的行星。该行星被称作TOI700d,距地球仅有101.5光年,因此很适合借助其它仪器开展进一
原标题:NASA发现首个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系外行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行星猎人”苔丝(TESS)又有新发现。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当地时间1月7日报道,6日在火奴鲁鲁召开的美国天文学会第235次会议上,NASA宣布其行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我们都听说过把猴子或者汪星人带到太空的“奇闻”,那么鱼儿能够在太空中生存吗?日本空间局(JAXA)曾宣布将把鱼儿送上太空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实验,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地面人类健康问题。 2012年7月20日,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NASA的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目前定于2021年3月发射。而在此之前,该项目经历了年复一年的推迟和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尽管浪费了大量时间和资金,但这台望远镜将成为红外波段毋庸置疑的“王者”,让
来源:牧夫天文微信公众号回首2019,我们不难发现,美丽的宇宙在这一年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轨迹:从火箭发射到北极光辉,从一轮血月到一抹星云,它们是如此的美丽而迷人,让人心驰神往,氤氲迷醉。下面我们选出了2019年年度天文美图二十佳,希望这些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