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SteveNadis翻译|贺白审校|吴非爱因斯坦方程描述了三种典型的时空构型。现在,数学家证明,其中之一——反德西特时空是内在不稳定的。4年前,乔治斯·莫斯基迪斯(GeorgiosMoschidis)还在普林斯顿大学读研究生,他遇到了
黑洞 德西特2020/5/18 16:00:270
来源:科技日报本报记者 唐 婷太阳系形成于大约45亿年前。无数“碎片”一样绕太阳系中心轨道运行的小行星,是太阳系早期形成过程的见证者。它们中的大部分是碳含量丰富的C型小行星。在这几十亿年间,C型小行星几乎没什么变化,如同
龙宫 太阳系2020/5/18 16:00:212
来源:中科院高能所作者|NASA译者|Paradox拍摄照片也许是天文学家观察来自宇宙中天体最直接也是最熟悉的方式。如图1所示的两个图像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是通过可见光拍摄下来的图像——这些也是我们的眼睛可以直接看到的物体(对于图1中的星系来
宇宙 红外光2020/5/17 18:00:4611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十年前,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对关于银河系中心对称的巨大气泡状结构,这对气泡被称为“费米气泡”,其起源至今仍然是一个学术界争论的谜团。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新模型,首次同时解释了“费
来源:科技日报据外媒14日消息称,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利用引力微透镜技术,发现了一颗极其罕见的“超级地球”,研究人员称这是一颗人类目前发现的极少数的、大小和轨道都接近地球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命名为OGLE-2018-BLG-0677,现正
近日,NASA公布了一张星系碰撞照片,两个相撞的星系之间形成了一道“星系之桥”。本次碰撞发生于名为Abell2384的星系团,该星系距离地球大约有12亿光年的距离。而两个星系发生碰撞后,释放的能量和炙热气体形成的“桥梁”长度超过300万光年
撰文:MarkP.Hertzberg翻译:王麟涛审校:戴晨现代宇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是,理解宇宙结构从最初到现在的形成过程。其中一个主流的观点是宇宙膨胀,它能合适地解释我们观测到的许多宇宙特征,如从宇宙的平坦性到各向同性。膨胀产生了一个极其均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 | 沈春蕾 刘言近日,我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强大的“心脏”中有一个核心部件——氢泵涡轮,由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按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的计划,人类将在不久的将来,也许是在本世纪30年代,将原始的火星样品运回地球。以这种方式接收火星样品被认为对地球生态和公共安全的风险较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作者国家天文台、快速射电暴(FastRadioBurst;FRB)是一种持续仅数毫秒的神秘射电暴发现象,其起源的研究是当前天体物理前沿热点课题。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朱炜玮、李菂等与合作者利用自主研发的搜寻技术,结合
来源:中国航天科工2020年5月12日9时16分40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冠名为“快舟·传祺GS4号”的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将“行云二号”01星(命名为武汉号)和“行云二号”02星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迄今为止,天文学家还没有观测到黑洞与中子星碰撞事件,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这种碰撞事件会释放大量能量,但出乎意料的是,可能不会产生任何可以探测到的光线。这些发现揭示了黑洞和中子星合并的关键细节—
黑洞 中子星2020/5/12 12:01:091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猜测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和缝隙都存在着复杂生命,它们是由无生命物质的“随意洗牌”形成,而这些无生命物质则是构成生命的基石。即便如此,当前科学家仍缺少支持这一观点的科学依据。研究人员最近颇具
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2020年5月8日13时49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船返回舱的平安归来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5月10日,央视《面对面
来源:人民日报经济社会5月5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送入太空轨道。5月8日,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是中国空间站在轨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设想一下,一台比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接收面积大3倍的望远镜,放在月球,会是何种景象?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萨普塔实·班迪帕黑向NASA创新先进概念计划(NIAC)提交了一个新
来源:科技日报1976年,苏联发射了最后一台月球登陆器“月球-24”号,现在,俄罗斯希望继续此前的探月事业。据美国太空网7日报道,俄罗斯计划2025年前将3款探测器送上月球。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cosmos)下属知名航天企业拉沃奇金科研
撰文 | SamBaron翻译|贺白编辑| 杨心舟StephenWolfram是编程和数学界的一位偶像人物,他是WolframAlpha网站的创始人,这个网站致力于使用算法筛选海量信息数据库来回答问题。同时,他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月球是如何形成的?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有一种被广泛接受的理论认为,月球由地球和一颗火星大小的星体碰撞产生的碎片形成,这种碰撞产生的高温会使与月球上的挥发性化合物都挥发掉。但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7日报道,日本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月球 ...
撰文 |JonathanO‘Callaghan编译|吴非肉眼可“见”的黑洞黑洞无疑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他们隐匿在黑暗中,吞噬着一切进入的光线。无论体型大小,所有黑洞都有着共同的特征,这就是事件视界。光线一旦越过事件视界,便无法逃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发现的黑洞可能是迄今观测距离地球最近的黑洞,人们无需望远镜就能观测到该黑洞所在的“宇宙家园”。这个神秘黑洞位于距离地球1000光年的金牛星座南部,该黑洞无法被观测到,它具有强大的引力,以至
出品:新浪探索《科学好故事》第六期作者:ChristopherWanjek 来源:WIRED编译:任天太空是一个对人类极其不友好的环境:没有空气,充满了以高能光子和高能原子核形式存在的致命粒子。失重也会影响你身体的各个部分,甚至连
新浪科技讯5月8日消息,近日,全球最灵敏、最大单口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中国天眼”又迎来新进展:其数据中心已经顺利完成升级。“中国天眼”作为新基建的代表,目的是建立起世界领先的天文研究基础设施,此次
来源:央视网5月8日13时49分,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2时2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控制试验船完成返回制动,进入返回轨道。13时33分,服务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13时49分,试验
来源:中科院之声反射光谱是获取月球表面成分的最重要手段,但是影响光谱的因素很多。除月表的物质组成、物性和太空风化程度之外,还受探测时的几何因素影响,包括入射角、发射角和相位角。因此,研究光照几何因素的影响并进行校正,是准确反演月表物质组成、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月球近地一侧的每个陨坑边缘都存在蔓延阴影,以前所未有的高清晰度呈现地球引力束缚下的“麻子脸”。今年4月,摄影师安德鲁·麦卡锡(AndrewMcCarthy)发布了这张令人震惊的照片,他指出,该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从奥德朗星(Alderaan)到奇基米星(Kijimi),西斯的君主们显然很喜欢把行星炸成碎片。那么,《星球大战》里的末日武器究竟有多强大呢?在电影《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中,最终秩序想给银河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7日消息,物理学家提出,宇宙中存在着额外的成分,这或许可以解释宇宙的膨胀速度为什么比预期的要快。宇宙膨胀的速度比科学家预测的快得多,这是宇宙学中最难以解释的异常现象之一。根据对宇宙大爆炸后不久后释放的辐射(宇宙微波背景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经常说某个人“脚踏实地”、或者“一步一个脚印”,这些人一般不会有“虚无缥缈的想法”。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某人谦虚、清醒和务实,脑袋里没有充满了理想主义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但说实话,让我们真正
来源:赛先生撰文 | 宋盛雨央、上官晋沂、王建民责编|韩越扬吕浩然编者按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宇宙的脚步。每当抬头望向那片令康德“震撼心灵的灿烂星空”时,总能勾起人们对她的各种思索,这些闪烁着的繁星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5月5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4日公开的一篇行星科学论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团队发现,微生物可以在100%的氢气环境中生存和生长。这项发现表明,生命可以生存的系外行星环境远比之前认为的更加丰富多样。 我们地球 ...
新浪娱乐讯当地时间5月5日,美国航天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正式宣布:NASA将与汤姆·克鲁斯一同在太空站拍摄电影!此前据外媒《Deadline》报道,汤姆·克鲁斯正在和埃隆·马斯克的SpaceX一起,与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商谈一个合作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过去几十年来,物理学家告诉我们,一开始宇宙处于密度和温度都无限高的状态,可以想象成一个无限稠密的小球体;然后,这个小球体爆炸了,产生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原子、分子、恒星和星系。但最近,新的理论物理
来源:返朴   ID:fanpu2019量子力学中那些没来由的随机塌缩、鬼魅般的超距纠缠、令人费解的多路径传播……种种怪异表现,无一不是对确定性因果关联这一物理学律令的乖张挑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对论不仅
来源:科学大院1970年4月24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寂静的夜晚突然被一阵轰鸣声打破,紧接着,一枚长30米、直径2.25米、80吨起飞质量的火箭,用炽热的火焰划破了夜空,向南方飞去。15分钟之后,来自太空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刘扬特约记者姜哲]中国航天“新船”搭“新箭”首发成功!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着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
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2020年5月5日18时00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五院)自行研制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迈出了探索浩瀚宇宙新的一步。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5日消息,宇航员在进入国际空间站时,携带了大量来自地球的细菌,他们会如何阻止这些微生物造成灾难?1998年,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Mir)的轨道运行时间已经来到第12年,开始出现老化的迹象。停电频繁、电脑故障、气候控制
原标题: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18时00分,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美国宇航局的“洞察”号火星着陆器目前已检测到了300多场“火星震”(Marsquakes),并追踪到了其中一些地震的震源信息。(注:本文英文原文首发发于2019年圣诞节前夕,文中数据非最新)加州旧金山火星上的地震来
来源:格致论道讲坛迟疑不决,量子力学!遇事不断,量子计算!什么是量子?薛定谔的猫与量子力学又有什么关系?生活中有哪些量子力学的体现和应用的例子?量子计算怎么算,难在哪儿,谷歌实现的“量子霸权”又为何物?平行宇宙与量子力学有关吗,是否真的存在
翻译 |王浏诚我们可能生活在更高维度空间中的一张膜上。在不久的将来,实验物理学家可能会探测到来自1毫米以下额外维的信号。这是一个很难想象的理论:宇宙可能拥有更高的维度,而我们生活的三维宇宙,可能只是更高维度空间中的一张膜。只有引力可以在额外
相关新闻:马斯克打断NASA会议回应此前言论:与会议主题不符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日早间消息,据外媒报道,美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周四选择了SpaceX、BlueOrigin和Dynetics三家宇航公司为其建造能在2024年搭
来源: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挺过2020,等待我们的是怎样的未来?假设有外星人存在,而且其中有一些外星人已经持续观察我们地球长达45亿年。它们会看到什么?在这漫长的时间跨度里,地球的面貌极其缓慢地发生着改变。大陆漂流,冰盖起伏不定,
“一颗直径几公里的小行星将于4月29日与地球擦肩而过!”……近日,一颗永久编号是52768的潜在危险小行星走进了大家的视线。它会撞击地球吗?什么叫潜在危险小行星?小行星飞过地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北京天文馆名誉馆长、小行星研究专家朱进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研究小组探测到类星体附近最小的暗物质团,这是基于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最新观测数据获得的。该项研究代表着科学家在试图理解暗物质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4月29日,一颗体积较大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如果它碰撞地球,将在地面上形成一个10公里直径的大陨坑,并在地球上空蒙上一层灰尘。这颗小行星叫做“1998OR2”,直径至少1.6公里,虽然它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天文学家热切期盼薇拉·C·鲁宾天文台启用的同时,焦急的操作人员已经进行了测试,试图了解当近地轨道上挤满了类似于SpaceX“星链”卫星的情况下,该望远镜的工作效果如何。不出所料,结果并不是
天文台 鲁宾2020/4/29 17:00:176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正式开启地外文明搜索,寻找来自宇宙深处高智慧生命的信号。地外文明搜索是FAST望远镜五
来源:天文爱好者杂志2019年,SpaceX公司通过一箭60星的方式将首批大规模部署的星链(Starlink)卫星送入太空。此后几天的时间中,天文爱好者发现这些卫星像一列火车一样经过世界各地上空,甚至闯进天文望远镜的视场,导致照片完全被卫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8日消息,根据定义,黑洞是宇宙中密度极为巨大的天体,因此具有极其强大的引力,以至于光都无法逃脱。但是,如果你随便问一个天体物理学家,他们都会说黑洞是宇宙中最明亮的物体之一。这是怎么回事呢?在某种程度上,这么说的原因在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8日消息,644万公里是一段相当长的距离,相当于绕着地球最宽的地方——赤道——连续行驶160圈。这差不多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SolarProbe,简称PSP)最接近太阳的距
来源:中国国家天文1968年,盛夏,海军某部的一个冻猪冷库。带着厚厚眼镜的人,脚蹬塑料凉鞋,却身穿棉大衣,进入零下十几度的冷库,他们不是要处理冷冻肉,而是用电烙铁对着一个金属大球焊接各种材料。库里的温度很低,110瓦的电烙铁拿进去一会就不热
来源:格致论道讲坛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上公布: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我国的火星探测分哪几步走?火星探测器指的是什么?具体将在什么时候发送火星探测器?权威专家将为您一一
火星 太阳系2020/4/26 10:00:414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最新观测一颗体积是地球两倍多的系外行星,通常系外行星体积比地球大但比海王星小,这颗新发现的系外行星可能具备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为地外生命探索开启了一扇大门。这颗系外行星被命名为K2-
两个神秘黑洞在深空碰撞时发生的震动与猫王名曲《我无法不爱上你》的第一个音符一致。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天文观测显示,两个神秘黑洞在深空碰撞时发生的震动与猫王名曲《我无法不爱上你》的前两个音符一致。 研究人员发现一处神秘引力波源自迄今探测到最 ...
黑洞 引力波2020/4/26 10:00:363
新浪科技讯今天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国家航天局宣布公布了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揽星九天”成为工程的图形标识。2020年
从首颗人造卫星到一箭三星,从无人试验飞船到航天员太空出舱,从探测器绕月飞行到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航天事业正大步迈向国际最前沿。2020年,北斗三号有望实现全球组网、火星探测提上日程,中国人认识和探索太空之旅正积蓄力量,向更高目标挺进。19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天文作者:黄京一苟利军1990年4月24日清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现号”航天飞机携带着此后为天文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超级明星——哈勃空间望远镜,一飞冲天。随后的30年中,这台望远镜历经数次坎坷又绝处逢生,它的
宇宙 哈勃2020/4/24 12:00:2415
专题报道:2020中国航天日:弘扬航天精神拥抱星辰大海火星,你好!继月球探测任务命名为“嫦娥系列”后今天国家航天局正式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系列” 以“揽星九天”作为工程的图形标识中国首次火星
火星 太阳系2020/4/24 12: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