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生命奥秘
  • 科学家发现微型黄蜂大脑中存在发条式结构
    科学家发现微型黄蜂大脑中存在发条式结构 在已知的宇宙中人类的大脑或许是最复杂的物体,但是一种相对简单的神经元也被证实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2012/10/9 8:00:074
  • 日本成功“人造”小鼠卵子
    新华社东京10月5日电 (记者蓝建中)日本京都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在5日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首次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成功培育出实验鼠的卵子,并使其受精从而诞出健康的小鼠。  iPS细胞是具有较强分化潜力的干细胞,由皮肤细胞等体细胞经基因改造“诱导”发育而成。科学家利用由雌性实验鼠胎儿体细胞培养得到的iPS细胞,添加生理活性物质促进其分化,培养出原始生殖细胞,原始生殖细胞是未来 ...
    日本 卵子2012/10/8 19:00:090
  • 强悍细菌只是过滤砷元素 并非“砷基生命”
    强悍细菌只是过滤砷元素 并非“砷基生命” 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推翻了之前的一项研究论断——细菌可以食用湖泊中的毒性砷物质,事实上这种细菌的蛋白质具有很强的“过滤”功能,从而可以栖息于含有大量毒砷物质的湖中。
    2012/10/6 8:00:072
  • 肉食植物触须瞬间弹射猎物至“粘液陷阱”
    肉食植物触须瞬间弹射猎物至“粘液陷阱” 目前,科学家最新发现澳大利亚一种奇特植物具有特殊的诱捕结构,能够在短短400毫秒用触须弹射昆虫至“粘液陷阱”,之后充分享受猎物的营养。
    2012/10/4 8:00:163
  • 加拿大最新实验:巧克力可显著提高田螺记忆
    加拿大最新实验:巧克力可显著提高田螺记忆 目前,加拿大最新一项研究实验为喜好吃甜食的人们带来了好消息:巧克力能够显著提高记忆力,至少在对田螺的实验中已得到了证实。
    2012/9/30 8:00:182
  • 研究发现安定类安眠药可能增加痴呆风险
    新华社伦敦9月28日电(记者黄堃)许多人在失眠时会选择服用安眠药。但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服用安定类(苯二氮卓类)安眠药需慎重,因为它可能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  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刊登报告说,法国和美国研究人员对一千多名平均年龄为78岁的老人进行了为期1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开始时,这些老人都没有痴呆症状。后来其中部分人开始服用安定类安眠药,结果显示,这部分人出现痴呆症的风险比其他人高60%。  安 ...
    安眠药 风险 美国 伦敦2012/9/29 12:00:101
  • 最新研究发现孕妇与胎儿存在细胞交换现象
    最新研究发现孕妇与胎儿存在细胞交换现象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怀孕期间,母亲和胎儿常常交换细胞,这些细胞似乎能在体内存活数年,这种现象被称为“微嵌合体”。胎儿细胞甚至能够移动到母亲的大脑当中。
    2012/9/28 8:00:171
  • 丹麦排除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 确诊为流感
    原标题:丹麦排除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 钟南山:病毒变异需警惕  中广网北京9月27日消息(记者 王宗英)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东近日确诊的两例新型冠状病毒,引起外界高度关注。此后,又有消息称,丹麦也发现了6名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这些患者中有4人来自同一个家庭,父亲来自沙特阿拉伯,另一名与该家庭无关的患者来自卡塔尔。  丹麦排除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 确诊为流感  此前媒体报道丹麦有 ...
    病毒 丹麦 病例 流感2012/9/27 16:00:230
  • 沙特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不应称作类非典病毒
    据新华社消息 世界卫生组织26日凌晨宣布,截至25日,他们没有收到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的新病例报告。世卫组织还指出,此前媒体用“类非典病毒”来称呼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并不恰当。  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信息显示,英国有关当局已确认一名49岁的卡塔尔籍男性病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并伴随肾功能衰竭。这名病人是在9月11日从卡塔尔转运到英国的,此前曾前往沙特。另一病例是今 ...
    2012/9/27 12:00:224
  • 丹麦发现疑染新型病毒患者 病毒与SARS同族
    原标题:丹麦发现疑染新型病毒患者 病毒与SARS同族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阳】据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26日报道,丹麦欧登塞大学医院25日晚发布新闻公报说,该医院当天接收的5名疑似感染一种可引起严重呼吸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目前医院正在对这5名患者进行进一步观察。  据报道,欧登塞大学医院院长延斯彼得斯蒂森说:“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出了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警告,这种病毒和SARS病毒同属一个家 ...
    丹麦 病毒 患者 SARS2012/9/26 17:02:071
  • “一父两母”人工授精引争议
    第二个受精卵中的染色体被取出,线粒体同时得到保留。  黄堃  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日前发布公告,就一种会使得婴儿拥有“一父两母”共三个人遗传物质的人工授精技术正式展开公众咨询,以明确公众是否能接受这种新技术进入临床实践阶段,为相关法律的修改提供依据。这一技术一直以来引发“生育伦理”争议。  新技术阻止遗传疾病  据介绍,人体细胞中线粒体缺陷会导致一系列的遗传疾病,并且只通过母亲遗传。线粒体遗 ...
  • 世卫组织发现类SARS新型病毒 全球只确认两病例
    原标题:世卫组织发现类SARS新型病毒  9月23日,世卫组织通过其“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系统”发表声明,一名卡塔尔男子被确认感染了一种类似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该患者发病前曾赴沙特旅游。此前该新型病毒已导致一人死亡。  发病前曾去沙特旅游  世卫组织表示,这名现年49岁的患者,从沙特旅游回到卡塔尔后,9月3日出现发烧、呼吸困难等SARS症状。9月11日,该患者从卡塔尔紧急转送 ...
    世卫 病毒 SARS 全球2012/9/25 11:00:172
  • 人类祖先并非非洲某地区的“纯种部落”
    人类祖先并非非洲某地区的“纯种部落” 目前,一支国际科学家小组最新研究显示,人类的祖先并非生活在非洲一个地区的“纯种”部落,跨越地区的部落繁衍生活在一起,形成一定的基因多样性。
    2012/9/25 8:00:222
  • 生态学家推断陆地植物生长接近地球极限
    生态学家推断陆地植物生长接近地球极限 蒙大拿州大学的一位生态学家史蒂芬-瑞宁认为人类正在接近地球植物生长的极限。
    2012/9/25 8:00:032
  • 英发现一种蛋白质能提高受精几率
    新华社伦敦9月21日电 (记者黄堃)对于部分不育男性来说,导致其生育问题的原因是精子中缺少一种名为PLCz的蛋白质。英国的一个研究团队宣布,其成员已能在实验室中制造这种蛋白质,如果把它添加到精子中,就有望提高卵子受精的几率。  来自英国加的夫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期刊《生育与不孕》上报告说,精子在使卵子受精的过程中会向卵子注入一种名为PLCz的蛋白质,它会引发受精卵发育所必需的一系列生理 ...
    蛋白质 几率 伦敦 美国2012/9/24 19:00:161
  • 科学家在大鼠大脑切片中发现短期记忆
    据discover magazine近日报道,几位神经科学家在《自然·神经科学》的在线版报告,他们在大鼠大脑切片中植入了人工记忆。这几位研究者通过用电流刺激啮齿动物的大脑细胞,使它们产生了一些类似记忆的神经细胞活动,这些记忆会存在大约10秒左右。这是研究者第一次在没有大脑的情况下创造了记忆。  研究者是在海马体的切片上创造这些记忆的。海马体是大脑中的一个区域,与短期记忆记忆相关——当人们 ...
    记忆 大脑 切片 科学家2012/9/24 17:00:132
  • 美国转基因玉米致癌报道被指系策划
    据法国《新观察家》20日报道,一批法国科学家经过对小白鼠长达两年的实验,发现这批被转基因玉米喂养的老鼠普遍患上肿瘤,并有多器官衰竭的症状。据悉,中国每年有80%的大豆依赖进口,但所有进口的大豆中,90%以上都是采用同一公司技术种植出的转基因大豆。  美国孟山都公司产品 欧洲或禁售  法国卡昂大学教授塞拉利尼领导的这个团队表示,这批200个实验鼠的食物主要是孟山都公司新推出的“NK603”转基因玉米 ...
    美国 转基因 玉米2012/9/24 10:00:070
  • 研究称转基因玉米致实验鼠易患肿瘤损害器官
    法国科学家公布了长期专门食用转基因玉米的老鼠所患肿瘤症状的惊人图片。不过,有其他科学家认为该研究没有任何意义。一位转基因食品抗议者站在转基因玉米地里进行抗议。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转基因食品可导致实验鼠易患肿瘤和多种器官损害。该研究引起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关注。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法国卡昂大学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长期食用转基因玉米可导致实验鼠易患肿瘤及多种 ...
    转基因 肿瘤 玉米 实验鼠2012/9/24 9:00:103
  • 法实验表明:食用转基因玉米的老鼠易患癌症
    法实验表明:食用转基因玉米的老鼠易患癌症 目前,法国研究小组最新研究显示,长期食用转基因玉米的实验老鼠更容易患有肿瘤癌症,并出现多样化器官损伤。
    2012/9/21 8:00:162
  • 科学家开发出新癌症检验方法
    本报圣保罗9月16日电 (记者张新生)据当地媒体报道,一个由巴西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最近开发了一种新的检查癌症患者染色体变化的方法,特别是对于白血病患者而言,这种方法较之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检测技术更加敏感和快速。  这项科研成果的论文刊登在《血液》周刊上,参与该科研项目的科学家有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巴西里维拉·布莱多细胞治疗中心的科学家。  论文称,检查染色体异常可有助于预测治疗反应 ...
    方法 科学家 癌症 美国2012/9/18 19:00:071
  • 人体试药的难言之痛:“没人告诉我这是试验”
    2008年1月29日,尼日利亚卡诺州法院,药物试验受害儿童及家长举着标语进行抗议。秘鲁母亲戴安娜和儿子法比雷齐奥。尼日利亚男孩阿纳斯。印度24岁小伙索兰吉已经参加了9次新药试验。美国试药者萨哈·波恩在医学院参加药物试验。  印度女孩萨丽塔·库杜姆在她13岁那年便离开了人世。去世前,她在学校被集体安排成为“人体小白鼠”,被强令服下某种试验药品;尼日利亚14岁男孩阿纳斯梦想成为一名 ...
    人体 尼日利亚 阿纳斯 美国2012/9/16 16:00:150
  • 美科学家利用人类细胞培植出人造耳朵(图)
    波士顿实验室里为人耳再造设计的钛金属框架(左)和一个三维立体塑料耳朵模型(右)从左向右是移植组织形成耳朵的过程  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组织工程实验室负责人凯瑟琳-桑德巴克手里拿着的一只实验鼠,身上移植了用绵羊细胞培植成的人类大小的耳朵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3日消息,据《每日邮报》报道,美国波士顿的科学家正在实验室里为退伍军人和受伤士兵培植耳朵,目前他们已经利用患者自己的细胞“种”出耳朵,这项成 ...
    耳朵 科学家 细胞 人类2012/9/13 9:00:235
  • 生物电流可促断肢再生 残疾人有望告别假肢
    该项技术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为残疾人(如图中的士兵)提供再生组织或者四肢。怪博士弗兰克斯坦的科幻小说中已经提到了对生物电流的运用。壁虎拥有可以再生尾巴的能力,体内干细胞可以向需要治疗和再生组织的部位进行迁移。  耳朵状的老鼠:1995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成功地让一只实验小白鼠的背后生长出一只像人类耳朵的部位。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阿伯丁大学科学家最新研究成 ...
    生物 电流 再生 残疾人2012/9/12 11:01:531
  • 社会学家称“超人”技术将给社会带来风险
    社会学家称“超人”技术将给社会带来风险 社会学家史蒂文-福勒认为“超人主义”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2012/9/12 10:00:402
  • 科学家在人耳状金属框架上生长出耳朵
    科学家在人耳状金属框架上生长出耳朵 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能够将鼻子或者肋骨的软骨组织植入钛金属框架,两个星期的时间可以孵化出更多的软骨组织。
    2012/9/12 9:00:293
  • 科学家发现基因可能普遍存在“生理周期”
    科技日报9月11日报道 人体活动有着24小时的节律周期。以前认为,只有少数基因和蛋白质是周期性地打开、关闭,但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身体各个器官的数千个基因,每天的起伏变化也都是可预测的,它们的活动周期则受多种复杂方式的控制。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科学》杂志网站上。  了解基因在一天中如何周期性地开关,是掌握许多生理功能的关键,包括睡眠和新陈代谢。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研究人 ...
    基因 周期2012/9/11 19:01:322
  • 美绘制胎儿“基因蓝图” 可检测其健康指数
    美绘制胎儿“基因蓝图” 可检测其健康指数 目前,美国科学家最新技术可绘制出胎儿的“基因蓝图”,它将更好地检测胎儿在母体孕育期的状况,有助于提前探测发现不良疾病征兆。
    2012/9/10 9:00:083
  • 中大科研人员研发出能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材料
    中新网广州9月6日电(记者 杨薇)中山大学6日对外宣布,该校科研人员找到一种能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材料。校方称,这是中国自行研发的国内唯一获正式批准的缺损神经修复材料,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它的面市,将造福于因神经缺损而致残的患者,使他们恢复劳动与生活能力。  此材料全称为“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材料”(简称“神桥”),适用于桥接神经缺损,是一种可替代自体神经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型材料。  目前“ ...
    2012/9/7 19:03:003
  • 科学家发现人类400万基因开关有助控制疾病
    “人类基因组不再是一个空壳了。”国际科学界5日宣布,“DNA元素百科全书”计划(简称ENCODE)获得了迄今最详细的人类基因组分析数据,以30篇论文的形式同时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等多份学术刊物上。  人类基因研究再突破  这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国际科学界在基因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让我们得到了人类基因组图谱,但其中许多基因过去都不知道有什么功能。研究者最常关注的是与编码蛋 ...
    基因 人类2012/9/7 12:00:130
  • 详解DNA储存信息:一克DNA相当千亿张DVD光盘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将一本大约有5.34万个单词的书籍编码进不到亿万分之一克的DNA微芯片,然后成功利用 DNA 测序来阅读这本书。这是迄今为止人类使用DNA遗传物质储存数据量最大的一次实验。  “今后,拇指大小的设备就能存下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该项目的首席研究员、哈佛大学遗传学家乔治·丘奇说。  要说信息存储,没有一样比得过DNA。人们很早就觊觎我们自身的基因代码存储数据的潜力,但如何将信 ...
    DNA 信息2012/9/7 11:02:372
  • 科学家发现“绿巨人蛋白质”可助肌肉生长
    肌肉男:如果科学家发现的这种蛋白质有助于人的肌肉生长,得到绿巨人一样的强壮、健美肌肉就不再是梦想。  锻炼:在对老鼠进行的试验显示阻断一种蛋白质功能有助于肌肉生长后,健身房可能不再成为拥有一身强健肌肉的重要工具。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你不喜欢为得到一身健美和富有弹性的肌肉而去健身房进行强化训练,这可能是你等待已久的好消息:科学家发现,澳大利亚科学家认为他们发现了 ...
    肌肉 蛋白质 科学家 巨人2012/9/7 10:00:173
  • 一种奇特细菌能抑制寄居体生物生育雄性后代
    一种奇特细菌能抑制寄居体生物生育雄性后代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奇特的细菌,它们进入昆虫等寄居体之后能够阻止昆虫生育雄性后代,同时,当这种细菌进入新的寄居体时,会对寄居体构成严重的生命威胁。
    2012/9/7 10:00:153
  • 详解DNA储存信息:从二进制到碱基对编码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将一本大约有5.34万个单词的书籍编码进不到亿万分之一克的DNA微芯片,然后成功利用 DNA 测序来阅读这本书。这是迄今为止人类使用DNA遗传物质储存数据量最大的一次实验。  “今后,拇指大小的设备就能存下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该项目的首席研究员、哈佛大学遗传学家乔治·丘奇说。  要说信息存储,没有一样比得过 DNA。人们很早就觊觎我们自身的基因代码存储数据的潜力,但如何将 ...
    DNA 信息2012/9/7 9:00:2774
  • 未来80%医生将被机器取代的理论遭遇激辩
    未来80%医生将被机器取代的理论遭遇激辩 根据太阳微系统公司的共同创立者维诺德-科斯拉所说,在未来的医疗保健行业机器将取代80%的医生,这种状况将由企业家而不是医疗专业人员推动的。
    2012/9/7 9:00:190
  • 400位科学家完成有史以来最详细基因组分析
    [导读]科学家们已经公布了迄今为止最详细的人类基因组分析。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大量基因序列比我们之前认为的更具生物活性。研究人员希望这些发现能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众多疾病,这样就能够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来自英国、美国、西班牙、新加坡和日本的32所实验室的400多位科学参与了这项研究。他们的发现发表在《自然》、《基因生物学》和《基因组研究》三本杂志的30篇公开的相关论文中。2003 ...
    2012/9/7 8:00:130
  • 擦除痛苦记忆:药物干预对抗原有精神创伤
    擦除痛苦记忆  恐惧症、强迫症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可能与遗忘能力异常有关。这些精神障碍的受害者就像记忆的囚徒,逃脱不了特定环境与某种伤害的关联。科学家正在尝试各种行为和药物干预的方法,帮助患者弱化、擦除甚至改写困扰他们的痛苦记忆。  撰文 杰里·阿德勒(Jerry Adler) 翻译 应剑  逼仄的空间里,一个带透明塑料罩的转盘正在缓慢旋转,转盘上有一只老鼠。透过塑料罩,老鼠可以看到转 ...
    记忆 药物 创伤 精神2012/9/5 11:00:303
  • 科学家发现“绿巨人蛋白” 可促进肌肉增长
    科学家发现“绿巨人蛋白” 可促进肌肉增长 目前,澳大利亚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了“绿巨人蛋白质”,通过调控这种蛋白质,能够使人体肌肉组织增长,这与科幻电影《绿巨人浩克》中的情节有类似之处。
    2012/9/5 8:02:282
  • 世界首例仿生眼植入者恢复部分视力(图)
    澳大利亚仿生视觉研制的仿生眼原型,该组织30日称,他们已经成功植入“世界首个”仿生眼原型外科医生彭妮-艾伦博士(右)正给戴安-亚施沃斯(左)做检查,后者是第一个植入这种仿生眼的人仿生眼利用特殊眼镜把数据发送给大脑里的一个植入物。该装置已经成功植入患者体内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3日消息,据《每日邮报》报道,澳大利亚失明人士戴安-亚施沃斯植入仿生眼恢复部分视力,这标志着科学家已经向成功帮助视障人 ...
    视力 仿生眼2012/9/3 11:00:133
  • 细菌主宰人体:共生细菌数量为人体细胞10倍
    细菌主宰人体各司其职的细菌  不管是细胞数量,还是拥有的基因数量,寄生在人体表面和内部的细菌都远超人体本身。现在,科学家正在思考:掌控人体的,到底是我们还是那些共生细菌?  撰文 詹妮弗· 阿克曼(Jennifer Ackerman) 翻译 李升伟  生物学家曾认为,人体是一座生理之岛,完全可以自行调控身体内部的运转。我们的身体能分泌消化酶消化食物,合成营养物质维护身体组织和器官;可以感 ...
    细菌 人体 数量 细胞2012/8/31 10:00:2310
  • 日在实验鼠体内实现心肌再生
    据新华社东京8月29日电 (记者蓝建中)日本庆应义塾大学29日发表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通过向患有心肌梗塞的实验鼠心脏中植入基因,成功使心肌细胞再生。这一成果有助于开发在体内实现心肌细胞再生的心肌损伤新疗法。  此前研究发现,有3种基因是生成心肌细胞必不可少的。通过向纤维原细胞中植入这3种基因,可以获得驱动心跳的心肌细胞。  此次,研究人员开发出了能同时植入这3种基因的“多顺反子病毒载体”,然后将植 ...
    心肌2012/8/30 16:00:280
  • 多国发现可防癌细胞转移的分子
    据新华社巴黎8月28日电 (记者黄涵)法国国家科研中心28日发表公报说,法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分子,不仅可以遏制癌细胞增殖,还能抑制其流动性,防止癌细胞转移。  该研究团队近十年来一直在寻找新的有效药物,阻止癌细胞转移形成新的病灶。他们通过一个高通量自动化筛选平台对近3万种分子进行筛选,希望能找到具有抗癌性和抗转移性的分子。最终,他们在法国居里研究所的分子库里找到了一种名为Lim ...
    分子 癌细胞2012/8/30 16:00:210
  • 科学家称地球生物量比之前估计剧减1/3
    科学家称地球生物量比之前估计剧减1/3 研究人员称地球上的生命总量或许比我们之前认为的要少大约1/3。
    2012/8/30 10:00:050
  • 科学家发现上课“瞌睡虫”大脑处于学习状态
    科学家发现上课“瞌睡虫”大脑处于学习状态 目前,科学家通过一项最新研究实验,发现上课睡觉的学生也能处于学习状态,爱睡觉的学生并不一定注定学习成绩差。
    2012/8/30 9:00:231
  • 科学家称地球生物数量比之前估计剧减1/3
    科学家称地球生物数量比之前估计剧减1/3 研究人员称地球上的生命总量或许比我们之前认为的要少大约1/3。
    2012/8/30 9:00:062
  • 英将皮肤细胞“重新编程”订制部分干细胞
    本报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15日报道,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研究人员采用源于人体皮肤细胞的干细胞首次在体外成功培育出人造功能性血管,并且还首次观察到将获得的干细胞植入动物体内能形成血管。未来这项新技术有望切实治疗人类最大的杀手之一——心脏病。该研究结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研究人员将人体皮肤细胞的基因在实验室中进行“重新编程”,形成部分干细胞,并最终培育出功能性血管。英国心脏 ...
    细胞 皮肤2012/8/20 16:00:130
  • 人类或来自火星 南极陨石发现疑似DNA分子
    人类或来自火星 南极陨石发现疑似DNA分子 人类一直遥望着火星,把这颗红色的星球想象成火星人的家园,目前我们对火星的探测已经有五十多年,各种空间探测器被发射往火星试图了解火星的演化过程,但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呢?
    2012/8/19 11:01:403
  • 人类生存极限:14个G横向加速度可致器官分离
    一项研究表明,14个g的横向加速度可以让人的器官分离,而4到8个g的加速度可以让人昏迷。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研究和试验,发现了几个人类能够承受的极限数据,比如人类在连续11天被剥夺睡眠后会进入无意识状态,在14个g的横向加速度下会器官分离等等。这些研究数据让人类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自身的极限。  人们经常听说各种各样神奇的生还经历:比如子弹射进脑部还 ...
    人类 加速度 极限 分离2012/8/16 9:00:262
  • 美科学家称匙吻鲟可解释人类如何进化出四肢
    美国田纳西州查塔努加的一条匙吻鲟。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原始鱼类能够解释人类如何进化出四肢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12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指出美洲匙吻鲟能够解释人类如何进化出四肢。根据他们发表在《基因组生物学与进化》杂志上的一篇新研究论文,这种鱼在大约4200万年前复制了完整的基因组。这一现象能够帮助解释鳍如何进化。匙吻鲟是世界上最怪异的鱼类之一,吻很长,呈扁平桨状,卵用于制作高 ...
    匙吻 进化 科学家 人类2012/8/12 16:00:091
  • 科学家发现干细胞对于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
    科学家发现干细胞对于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 最新研究发现干细胞对于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等大脑疾病。
    2012/8/11 8:00:251
  • 探索外星生命形式:深海发现不可思议生物量
    探索外星生命形式:深海发现不可思议生物量 科学家发现地球上岩石层与沉积物中的生物量甚至超过陆地上植物和动物的总和。
    2012/8/10 11:01:282
  • 计算机制造“虚拟细菌” 揭开生命本质之谜
    计算机制造“虚拟细菌” 揭开生命本质之谜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利用计算机制造出了“虚拟细菌”。
    2012/8/7 9:00:200
  • 澳洲亿万富翁计划建造真实版“侏罗纪公园”
    澳洲亿万富翁计划建造真实版“侏罗纪公园” 目前,媒体宣称重建“泰坦尼克号”的澳大利亚亿万富翁克莱夫-帕克现又计划打造真实版“侏罗纪公园”,并披露他已与克隆“多利”绵羊的研究小组建立合作关系。
    2012/8/4 8:00:161
  • 多项研究证实癌症干细胞存在有望带来治癌福音
    新华社伦敦8月2日电(记者黄堃)多年来科学界长期怀疑恶性肿瘤的发展源自“癌症干细胞”,但一直没能证实它的存在。近期3项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癌症干细胞确实存在,这可能会为癌症治疗带来重要积极影响。  新一期英国期刊《自然》登载了其中两份报告。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路易斯·帕拉达等人报告说,他们利用基因手段对实验鼠的脑癌细胞进行标记,结果发现有一种细胞出现在所有肿瘤中,具有促进恶性肿瘤生长的能力。 ...
    2012/8/3 12:00:330
  • 科学家连接百万处理器挑战人脑最接近模拟
    一位资深计算机专家正领导进行一项迄今对人脑的最佳模拟尝试,用100万个独立的处理器相互连接,并创设出一系列的基本运算规则  SpiNNaker系统将拥有1200块电路板,每块电路板上有48个低能ARM9处理器,每隔处理器有18个内核,每个内核可以模拟数十个神经元,它将可以模拟由数十亿个神经元构成的网络结构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位早期计算机技术的开拓者近期正领导进行 ...
    2012/8/3 9:00:500
  • 科学家可精确控制人造皮肤生长
    信莲(中国日报特稿)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8月1日报道,最近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们在人造皮肤这个课题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突破。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人造皮肤就能用来治愈烧伤患者和其他皮肤疾病患者身体上大面积的创伤了。  这一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登在国际知名期刊《先进材料》的8月号上。目前,多伦多大学正在为这种新的人造皮肤申请专利,准备将其推入商业领域。  阿克瑟尔·冈瑟是多 ...
    2012/8/3 9:00:394
  • 人造皮肤技术获突破:可设定形状一次生长数厘米
    重大突破:多伦多大学科学家现在可以制造分米级别大小的人造皮肤。皮肤细胞特写:在此之前,科学家只能一次性制造微米级别的人造皮肤。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多伦多大学科学家近日成功通过将单个皮肤细胞置入凝胶状单片实现单片皮肤的生长,而且可以让皮肤生长为设定好的形状,比如形成字母。这种皮肤大面积生长技术(一次10厘米的程度),相对于目前人造皮肤技术来讲可谓是实现了一大飞跃。对 ...
    2012/8/3 9:00:111
  • 我们憋气能憋多久:肺部氧气可支撑4分钟
    谁在设定屏气极限  什么决定了我们能憋气能憋多久?通常的分析认为,这受制于大脑对氧气的需求,但实际上,通常早在大脑或身体消耗完所有氧之前,人就会喘气。这个问题困扰了科学家数十年,现在,科学家也许已经接近了答案。  撰文 迈克尔帕克斯(Michael J. Parkes)  翻译 朱机  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其实,你正在做一个很不可思议的动作。平均而言,人类每分钟会不由自主地呼吸12次左右, ...
    2012/8/1 12:00:082
  • 研究称真实经历与记忆再现拥有相似脑活动
    研究称真实经历与记忆再现拥有相似脑活动 最近,一个由加拿大罗特曼研究所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人们在回想过去经历时,由鲜明记忆引发的脑活动方式和当初直接经历该事件时的脑活动方式极为相似。
    2012/7/30 10:05:120
  • 研究发现孕晚期工作对胎儿不利
    □黄敏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孕妇怀孕8个月后坚持工作不利胎儿发育,影响等同于吸烟,致使新生儿体重偏轻。这种影响更多地出现在体力劳动和24岁以上孕妇身上。  埃塞克斯大学研究人员调查了1991年至2005年进行的“英国家庭状况调查”的1339名参与者、英国“千禧年研究”17483名参与者和美国“全国家庭成长调查”12166名参与者的孕期情况及所诞婴儿体重。  结果发现,与那些怀 ...
    2012/7/30 9:03:072
  • 英研究称体内植入钛合金仍存被腐蚀风险
    新华社伦敦7月26日电(记者黄堃)在各种植入人体的医疗设备中,由钛合金制成的设备一向被认为较安全,但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钛合金设备植入体内后,仍可能存在被腐蚀风险,并且会引起发炎。  英国伯明翰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表报告说,他们对一些患者进行了相关调查,这些患者的耳部都植入了由钛合金制成的骨锚式助听器。研究人员发现,在植入设备周围的软组织中散布着一些钛微粒,这些部位往往出现发炎症状。  研究人 ...
    2012/7/27 16:0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