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从分子到原子,再到更为基础的粒子……物理学家一路向着更微观的世界摸索。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个宇宙最基本的成分究竟是什么?是量子纠缠,还是纠缠态之下更为基础的信息?现在,我们距离答案又近了
来源:中国科学报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央捕捉到将恒星释放的光线拉长的巨大黑洞。这是他们追踪该恒星近30年后发现的。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光线在强引力场作用下会出现拉伸现象,波长变长,向红波方向偏移,这被称为引力红移效应。但时至今日,它从未在
来源:cnBeta据外媒报道,虽然NASA使用SpaceX和波音飞船展开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时间可能要推迟一点,但不管怎样这件事情迟早会实现。一旦所有的测试工作完成,这两家公司的太空飞船就做好了运送乘客的准备。下周,人们将会知晓究竟是谁接受了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七年前,一群研究人员在南极上空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在地球大气层中,出现了巨大而神秘的涟漪,这便是所谓的“惯性重力波”(inertia-gravitywave)——由地球重力和科里奥利力共同
中新网7月30日电综合报道,今天,马来西亚政府将发布马航MH370失联事件的最终调查报告。在这架载有239人的航班失事3年多后的今天,围绕MH370航班失踪的谜团,会否随着一份最终报告的公布而结束?外界高度关注。MH370失联报告今将发布谜
宋笛一颗已经成型的卫星正在位于北京的工厂中进行一系列测试,如果顺利,这颗近100公斤的卫星将在2018年年底被送上太空。这颗卫星属于一家名为千乘探索的创业企业,包括创始人在内的13名核心技术人员全部来自于航天科技集团等体制内航天集团。201
原标题:“火星叔叔”郑永春谈液态水新发现:移民火星已经不是科幻了澎湃新闻记者汪伦宇实习生唐晓帆地球的“邻居”火星最近“火了”。点燃这个红色星球热度的是美国《科学》杂志25日发表的一篇论文——火星上有液态水。根据论文作者、意大利博士罗伯托·奥
来源:科技日报 科学家在火星南极冰盖下发现液态水的消息,不仅让科学界为之一振,也让许多心怀火星梦的吃瓜群众大为兴奋:“移民火星是不是更有戏了?” 从小时候看过的“马丁叔叔”,到近年热映的《火星救援》,火星寄托着人类无数太空梦想。作为地球的孪生兄弟,它也一直受到科学家的关注,被 ...
来源:科普中国作为2018年的重磅天象之一,火星将于7月27日13时12分上演“冲日”表演,而且这次“冲日”特别之处在于这是十五年一遇的“大冲”。届时,人们将可以彻夜欣赏到这颗明亮的红色星球在夜空中闪耀。且慢?啥是火星?啥又是“大冲”(不是
来源:牧夫天文各位对今年1月31日的“超级蓝血月全食”还记忆犹新吧?明天后半夜就又将有一场月全食盛宴了!这次虽然没有“蓝月亮”的卖点,月亮也并非“超级”,却是整个21世纪时间最长的月全食!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的“血月”全食的过程将持续1小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数百个新月形的“幽灵沙丘”点缀在火星表面,或许能为揭示火星远古微生物的存在提供线索。从火星表面的图片看,这些数十亿年前高出地面数十米的沙丘如今只留下坑坑洼洼的痕迹。研究人员称,这些幽灵沙丘除
来源:科技日报7月底又有天文大戏上演——月全食。这次月全食将出现在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不管你在中国什么地方,都将有机会目睹。如果以前没有认真欣赏过月全食,或者没看够,这次千万别错过。因为,据报道这次月食的全食阶段长达1小时44分钟,可能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意大利研究人员最新宣称,火星极地冰盖之下发现一个巨大的液态湖泊,其跨度为20公里,位于火星表面之下1.5公里深处。这项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意味着当前的火星存在水。参与此项勘测任务的科学家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火星极地冰盖底部存在液态水的假说于30多年前首次提出,之后的争论一直没有决定性的结果。无线电回声探测(radioechosounding,RES)是很适合用来解决这一争论的技术,因为低频率雷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撰文|郑永春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科普中国形象大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火星距离地球最近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达4亿公里,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也是唯一经改造后适合大规模移民的星球。中国首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26日凌晨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利用位于火星轨道上的穿冰雷达,在火星南极冰盖下方深处发现了首个液态水湖泊。这个湖泊可能温度极低,且富含盐分,并不适宜生命存活。但这项发现必将加强对火星地下水的搜寻,日后有可能会找到
[环球网快讯记者赵衍龙]法新社7月25日消息称,研究发现,火星上发现了第一个液态水湖。报道称,科学家们在火星上发现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层,这增加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期望。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火星上存在液态水的证据。加拿大“Glo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25日晚间消息,国外媒体报道,利用卫星观察火星南极的尘土和冰层,科学家们发现了一条12英里宽的咸水带,这是一个大型且稳定的水域,类似于地球南极冰盖下面的湖泊。这是迄今为止人们在火星上发现的最大规模的液态水,这不禁让人们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月球表面完全不适宜生命居住,环境荒凉贫瘠,目前未找到任何生命迹象。然而,情况可能并非总是这样。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在月球形成的40亿年时间里,月球曾有两个时间点可能存在生命形式。这两个
来源:科技日报7月27日,火星大冲。古代被称为荧惑的天体将再一次与地球、太阳连成一线,和地球来个“亲密接触”,成为彻夜可见的红星。从观感上看,无论是在过去15年,还是未来17年的时间里,我们都没有如此好的机会仔细端详夜空中的红色行星。三星一
来源:科技日报 茫茫人海,两个人相遇是缘分;从133倍于地球人口数的气体分子中,找出最关键的2个分子——一个气体硫酸分子和一个二甲胺分子,使之碰到一起,那就可能发生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了。 历经7年努力,复旦大学科研人员首次发现并证实了我国典型城市大气中的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NASA正准备发射一枚新的太阳探测器,它将飞到迄今为止距太阳最近处,可耐受极高的高温,从而在穿越日冕的过程中对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进行研究。该探测器名为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SolarP
来源: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原标题:木星:一觉醒来,又多了12颗卫星?还有一颗“超级幸运星”!如果太阳系要评“卫星最多吉尼斯记录”的话,那么木星势必夺此殊荣。这位常年坐拥太阳系最多行星的大佬,近日又被“爆料”新发现了12颗卫星,至此
来源:“SELF格致论道讲坛”公众号 返回舱与大气剧烈摩擦时,会在舱表产生数千度高温,如果不解决防热问题,飞船还没等落地就烧成了灰烬,宇航员的生命安全便无法得到保证。来自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罗丽娟的研究领域就是返回舱的“防热衣”,正是有了这些在一线默默付出的科学家,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月球和地球邻近的小行星可能蕴藏着大量宝贵资源,有助于未来人类实现太空探索。目前一个欧盟小国家打算在这个最新太空竞赛中大展身手,发挥主导作用。随着一场新的太空竞赛加速进行,许多科技公司高管都将
来源:科技日报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18日消息,科学家可能首次观察到一颗年轻恒星吞噬周围行星的“血腥”场景——NASA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的观测表明,母恒星在吞噬行星碎片。这一发现有助科学家深入了解影响婴儿行星生存的过程。自19
近日,在美国一场重量级学术会议的分会现场,本该是主角的中国专家却因没有签证,集体缺席。中方科学家18日向观察者网证实,相关中国专家没有出席这场会议。不过在大会的开幕式上,另有中国专家出席,并代表中科院颁发了2018年度CAS/COSPAR赵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在过去100多年里,能预测并验证1910年代实验范围之外的科学研究,并且经受了科学家的最新考验。目前研究人员进行传统实验,进一步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通常科学家
来源:北京科技报殖民火星的小目标还没实现,行星科学家的眼光就瞄准了更远的太空。他们感兴趣的不仅是适宜生命的系外行星,有一些还十分怪异……系外行星是指在太阳系之外的行星,它们也围绕着像太阳一样的恒星旋转,但距离我们十分遥远。虽然科学家在191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诺奖得主丁肇中的42次“纠错” 当设计师汇报方案时,丁肇中教授把自己的座位移到离大屏幕最近的位置,皱起眉头,盯紧PPT中的每一处细节。3个小时里,这位82岁的老人质疑、纠错、再质疑、再纠错,把气氛搞得像一场考试。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祖籍在山东日照, ...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卡内基科学研究院17日发布新闻公告称,该院一研究小组发现了12颗木星卫星,这使得木星已知卫星总数达到79颗。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卫星的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太阳系早期演变过程。《科学》杂志随后发文称,研究小组发现的12颗卫星中,有2颗去年已被国际天文学 ...
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我国首台大推力、高性能液氧煤油高空发动机,日前成功实施首次整机热试车。 据悉,这是我国首型大推力、高性能液氧煤油高空发动机,推力可达120吨,用于运载火箭芯二级。相比现役75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其未来将用于运载能力更强的火箭型号。 由于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对遥远系外行星的观察分析,将开启对整个星系系统的探索之门!迄今科学家已探测到3700多颗系外行星,但除了系外行星,它们还可能有“同伴”——系外卫星。自从20多年前首次证实太阳系之外存在其它行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此刻的你是不是正坐着不动?错,大错特错。事实上,你不仅身处一个旋转的行星,而且正在以每秒将近30公里的速度围绕一颗恒星运动;而观测显示,身处银河系的你正在以超过每秒600公里的速度穿过太空。
(原标题:贝索斯“太空游”单价在20万美元至30万美元间)美国蓝色起源公司消息人士披露,全球首富杰夫·贝索斯创建的这家太空旅游企业定于明年把首批游客送上太空,客票单价在20万美元至30万美元间。蓝色起源公司多名高级管理人员上月在一场商务会议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在地球上发现了一个“幽灵般”的亚原子粒子,一个困扰了科学家半个多世纪的宇宙之谜也许总算能就此解开。此次找到的高能中微子是该类型中首次被人类发现的粒子。科学家对其追根溯源,发现其来自40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上世纪70年代,两个“海盗号”探测器登陆火星表面,它们对采集的火星土壤样本进行高温燃烧,可能破坏发现的任何生命迹象。当然,这不是任务计划内容之一,高温加热土壤样本破坏有机物质是意外事件。当4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幻作品中经常出现臭名昭著的疯狂科学家。这也只能怪他们自己,谁叫他们总做些千奇百怪的事情呢。比如把尸体缝在一起、再用电流令其起死回生的弗兰肯斯坦,再如《回到未来》系列电影中用钚反应堆打造时光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13日上午消息,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杰夫·贝索斯(JeffBezos)的火箭公司“蓝色起源”计划为明年首次太空游收取20万到30万美元的费用。潜在顾客以及太空行业急切期望了解蓝色起源NewShepard火箭太空
来源:澎湃新闻原标题:最强太空望远镜因低级失误成违法项目:延误发射超支8亿美元人类最强的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发射又叒被推迟了,这是最近9个月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第3次推迟发射。并且这次推迟发射将导致研发支
来源:中科院高能所今天出版的Science杂志刊登封面文章,“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找到耀变体发射超高能中微子的证据。冰立方((IceCube)是美国设在南极洲极点处的中微子天文台。它由分布在1立方公里内的86串光传感器(光电倍增管)构成,每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天文学家首次拍摄到“婴儿行星”,它正处于形成之中,位于环绕恒星的气体和灰尘盘。长期以来,研究人员致力于搜寻婴儿行星,这是首次证实婴儿行星的存在。年轻矮恒星PDS70的年龄不足1000万
来源: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微信公众号7月10日4时58分,在昨天中午长征二号丙火箭点火升空17个小时后,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甲”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北斗二号IGSO-7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也是我国发射的第32颗北斗
新浪科技讯2018年7月9日11时56分,长征二号丙/SMA运载火箭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简称“巴遥一号”)和科学实验卫星PakTES-1A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巴两国继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项目后的又一重大航天合
来源:原理小学时,我的老师告诉我,物质存在三种可能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但其实,她没有提及的是一种特殊的电化气体——等离子体,这是第四种特别重要的物质状态。之所以我们较少提及,是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很少遇到天然的等离子体,除非你有幸看到过北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距离地球2亿光年之遥的一次超大质量恒星爆炸令天文学家感到困惑不解。这处奇特的闪电现象被称为“母牛”,其亮度是超新星的100倍,并以惊人的速度快速生长。科学家称,这处闪电现象是温度高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中国已经批准或规划在未来十年内启动若干空间探索任务。中国新一代行星科学家在决定未来探索任务的科学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于2016年3月17日发布的“十三五规划”,行星探索成为了国家的重点工作之
来源:cnBeta据外媒TheVerge报道,维珍银河公司周五宣布与意大利两家最大的航空航天公司建立新的伙伴关系,有朝一日从欧洲航天港将其客户送上太空。该计划最终将从意大利未来的Grottaglie航天港发射维珍银河的载人飞船。如果这一切都
来源:cnBeta外媒报道称,继掌握了在佛罗里达海岸降落火箭的技术之后,SpaceX又希望在加利福尼亚尝试同样的技巧。该公司近日向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提交了一份申请,以期在南加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回收一枚猎鹰9号火箭。此前,SpaceX已
来源:科学媒介中心场景一:比子弹飞得更快的金属弹片,被撞得粉碎的航天飞机,被送入太空的宇航员,谁是罪魁祸首?答案是空间碎片,被导弹炸毁的俄罗斯卫星残骸。瑞恩·斯通(RyanStone)是唯一的幸存者,由于氧气供应不足,他必须要尽快找到返回地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人们很容易认为平时我们站在地面上,地球处于“静止”状态。毕竟我们在周围环境中并没有感到任何运动,但是当你观测天空时,你会获得地球处于移动状态的证据。最早期的一些天文学家提出,我们生活在以地球为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颇具争议性的新研究指出,一个此前被认为不含暗物质的星系也许终于能够证明暗物质并不存在。今年三月有研究人员提出,NGC1052-DF2星系是首个未发现任何暗物质的星系。但一篇新论文对此提出反
来源: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原标题:天文学的下一个重大发现将出现在?最近,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两项有趣的新发现:我们早已知道,在银河系的中心包含了一个质量为太阳400万倍的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SgrA*)。根据恒星动力学的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颇具争议性的新研究指出,一个此前被认为不含暗物质的星系也许终于能够证明暗物质并不存在。今年三月有研究人员提出,NGC1052-DF2星系是首个未发现任何暗物质的星系。但一篇新论文对此提出反
来源:中科院之声原标题:“墨子”、“悟空”之后呢?告诉你答案在“悟空”、“墨子”、“慧眼”和实践十号等科学卫星相继取得重大科学成果和社会影响后,2018年7月4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宣布“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正式启动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寻找外星生命时,科学家主要以有水的星球为重点。但有研究人员指出,寻找硫、钼等“生物必需”元素也有助于判断某颗星球宜居的可能性。地球上几乎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从高高的云层到地下深处都不例外。因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2001年4月28日,60岁的美国商人丹尼斯·蒂托(DennisTito)成为了首位离开地球大气层的游客。他在太空中停留了8天,大多数时间都在国际空间站度过。据报道,他为此次太空之旅共花费了2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太空旅客也许不久便可在太空中打开香槟、开怀畅饮。法国玛姆香槟公司(G.H.Mumm)与初创公司Spade共同发明了一种在微重力环境下优雅地饮用香槟的方法。这无疑比用吸管喝酒正式得多,也更有所谓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称,高等地外文明可能非常明智,在无法获得能源之前,会将恒星作为能量源囤积起来。理论天体物理学家丹•胡珀(DanHooper)指出,生存主义者通过储备应急食物来应对灾难事件,
来源:牧夫天文原标题:隼鸟2号,欢迎来到“龙宫”编者按:上一次我们刚刚见证了曙光号谢幕的开始,而这一次,隼鸟2号将接过接力棒,继续开启人类对小行星的探索。上周,JAXA(JapanAerospaceExplorationAgency,日本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