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旅行者2号探测器已经达到了探索太阳系之旅的一大关键里程碑,进入了行星际空间,但无论是接下来的旅程还是科学任务,旅行者2号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本月10日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盟年会上,科学家
来源:中国科学报20年前,在意大利地下的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进行暗物质(DAMA)实验的物理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暗物质粒子。这是一种神秘的物质,其引力可能将银河系维系在一起。但是,相关声明一直备受争议。现在,第一个直接验证DAMA声明的实验发
来源:科技日报 1961年,波兰天文学家柯迪莱夫斯基在深空中发现了两团时隐时现的物质,将其命名为柯迪莱夫斯基云。近日,匈牙利科学家贾博尔·霍瓦特(Gábor Horváth)等人再次捕捉到实质为尘埃云的柯迪莱夫斯基云,终于揭开了多年谜团。该研究 ...
来源:牧夫天文恭候多时的双子座流星雨于本月14日晚8点左右达到极大值——每小时120颗!其实双子座流星雨一直是表现稳定的流星雨,不过今年,它超常的表现绝对能满足“陪你去看流星雨”的愿望啦~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实时关注天气和夜空啦:双子座流星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报道,研究人员正在建立一个由迄今最精确的计时器——原子钟组成的网络,以“抓捕”暗物质。暗物质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据信约占宇宙所有物质的六分之五。 暗物质通过其对恒星和星系运动的引力效应来宣示自身的存在 ...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官网消息,在日前利用“猎鹰9”火箭发射“龙”货运飞船的同时,大量实验物品也一并被送往国际空间站,其中就包括数万条秀丽隐杆线虫,该实验的目的在于探索肌肉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变化。 这是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火星“洞察号(InSight)”探测器最新图像显示,它的机械臂已做好提升准备,能够拍摄火星图像。“洞察号”探测器的机械臂长达接近两米,可以从探测器甲板上捡起科学仪器,然后缓慢地放在火星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记者朱文哲)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关于此次“嫦娥奔月”,这八大看点你需要了解。看点一:将开展三大科学任务此次我国成功发射的嫦娥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正在调查国际空间站污染问题,最新研究报告显示,SpaceX公司Dragon飞船的油漆可能是“罪魁祸首”,会影响空间站太阳能电池板,并且破坏实验。国际空间站用于测量地球大气臭氧分子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2018年12月8日,备受瞩目的我国“嫦娥四号”落月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它将在飞行27天后,着陆于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成为世界第一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嫦娥四号”用于月基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
来源: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12月8日,嫦娥四号向月球背面奔去。作为嫦娥三号的备份,原本不在探月工程“绕落回”三部曲计划内的嫦娥四号被科学家“安排”去了月球背面。月球由于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始终只有一面对着地球。这就好比我们把用一条绳子系着的
本报记者 昝秀丽 12月3日,在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马斯克名下Space X(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成功将64颗小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创造了美国一次性携带卫星数量的纪录。11月30日,美国航空航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编者按:尽管人类探月已有六十多年,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航天器在月球背面着陆。今晨,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将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着陆探测。下面让我们跟随欧阳自远院士的讲述,一起来了解一下月亮背面的秘密。为什
[新民晚报·新民网]2018年是我国航天发射的大年,进入12月,中国航天又迎来一次高光时刻。今天凌晨,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一次,“四姑娘”肩负的使命更艰巨、也更具创新——将实现世界首次月球
来源: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微信公众号北京时间今天(12月8日)凌晨2:23,嫦娥4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3号乙改型(CZ-3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是中国的第5次探月任务(算上嫦娥5号T1的话),也是继5年前的嫦娥3号任务成
原标题嫦娥四号成功发射:本是备胎,华丽逆袭!替人类到去月球背面看看来源北京科技报记者赵天宇编辑刘昭 采访专家:张厚英(中国空间学会副理事长,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指挥)8日凌晨2时许,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
视频|全程回顾:嫦娥四号发射成功!开启首次月背之旅王刚吴杰李晓东李夏詹正旗刘常连维欣刘旭刘文勇咏东龙飞/央视新闻客户端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2月8日报道,今天凌晨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嫦娥
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文案:齐晓君 制图:周雁 嫦娥四号漫画形象: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新媒体中心 ...
原标题:“嫦娥四号”发射成功,将首次到达月球背面!带你回顾人类探月征程来源:知识就是力量图文作者:庞之浩(空间探测首席传播专家)审稿:丁溯泉(曾任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工程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高级工程师,现任北京天问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综合来源:星空早知道、澎湃新闻、装备科技、知识就是力量等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
原标题: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 ...
原标题:嫦娥四号升空!这些悬念待揭晓撰文雷嘉 编辑高语阳今天凌晨2点2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万众瞩目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政知道等到深夜,看到发射画面,还是觉得非常值得。 这次发射意义特殊,我国利用长征三号
原标题:嫦娥四号发射升空,月球背面将迎来人类首个软着陆航天器12月8日2时23分,我国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将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按计划,探测器将飞向月球,经过在轨飞行、轨道修正、近月制动、变轨等步
记者孙自法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
来源:西昌发布12月8日凌晨02:14-02:36,我国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月球车),搭载荷兰、德国、瑞典、沙特阿拉伯等国的科学载荷,对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开展着陆巡视探测,实现人
记者倪伟新京报快讯今天(12月8日)凌晨,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奔向月球背面。由于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加上被地球潮汐锁定,地球强大的引力让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所以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而背面永远也
近期,我国探月工程又有新任务,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在即,将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科技人员为嫦娥四号任务进行最后调试演练作为我国深空探测的主干力量,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下属各测控站正在为嫦娥四号任务精心准备。7日上午9点钟,位于西北
来源:中科院之声者按:尽管人类探月已有六十多年,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航天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发射,将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着陆探测。下面让我们跟随欧阳自远院士的讲述,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探月历程。嫦娥一号嫦娥一号是家里的老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第一次观察到星系合并的最后阶段。透过厚厚的气体和尘埃,他们看到了成对的超大质量黑洞越来越靠近,在碰撞之后迅速成长。在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星系的中心都存在着超大质量黑洞,其质量是太阳
来源:科学大院中国的探月工程,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一是以机器人为代表,在月球建立无人月球科考站;二是载人登月;三是在月球建立有人基地。为顺利实现这些目标,中国前期已经发射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和嫦娥三号。嫦娥一号的主要任务是“绕”,也就是开展绕
来源:中国科学报 我们先有“顺风耳”“千里眼”的幻想,才有电话、电报、望远镜、电视等发明。所以,科幻是科技的先导。 No!刘慈欣认为:科学是科幻小说的故事资源,科幻小说不可能走到科学的前面。 中国的科幻小说,大部分是科普化写作,大部分面向青少年和儿童。所以,科幻是科普的好方 ...
来源:中国科学报天文学家日前宣布了一系列有关引力波的新发现。这些成果包含4个在2017年发现但未披露的黑洞合并事件,其中一个为迄今为止最大的此类合并事件,由此产生了一个质量超过太阳80倍的黑洞。相关研究发表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
来源:中国经济网“嫦娥四号”即将发射这些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多个“第一次”!嫦娥四号要去月球背面探寻什么秘密?嫦娥四号计划12月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计划搭载荷兰、德国、瑞典、沙特阿拉伯等国的科学载荷,在月球背面
出品:科普中国制作:寒木钓萌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的探月工程,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一是以机器人为代表,在月球建立无人月球科考站;二是载人登月;三是在月球建立有人基地。为顺利实现这些目标,中国前期已经发射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和嫦
来源: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4×1084,这个巨大的数字实际上是宇宙历史中所有恒星发出的光子的总数。4×1084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如果我们的太阳(只剩下几十亿年的寿命)能够继续燃烧1032年,那么它所能释放出的光子总数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6日消息,就在过去不久的12月1日,有一颗非常小的太空石块从非常接近地球的位置上飞过,但观测数据显示其轨道不会与地球发生相撞。由于这颗小行星真的非常非常小,直径只有大约3米左右,因此一直到今年的11月29日这天才被发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018年12月6日消息,经过两年多飞行,行程超过20亿公里之后,2016年9月份发射,执行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小行星表面取样返回任务的“OSIRIS-Rex”探测器终于抵达它此行的目的地——101955号小行星“贝努”(Be
来源:科技日报月球,夜空中最亮的星。作为地球最近的邻居,月亮是文学作品中的常客,以至于在神话界也流传着它的传说。自古以来,人类就对月球充满了好奇,也未停止探索月球的脚步。无论是阿波罗登月还是嫦娥奔月,毫无疑问都增加了我们对月球的了解。然而,
来源:星空早知道作者:老严先说重点: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许,“嫦娥四号”探测器预计将发射升空,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各位早上好,好久不见。根据目前掌握到的消息,我国“嫦娥4号”探测器搭载漫游车,预计将在2018年12月8日(周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6日早间消息,周三,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最新任务,SpaceX从佛罗里达州发射,向国际空间站发送物资和实验设备。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并现场直播。这是SpaceX承接的NASA的第16次商业补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6日早间消息,据美国NBC新闻报道,SpaceX周三发射的“猎鹰9号”火箭成功发射,但并没有完全按照计划完成任务。这枚火箭在美国东部时间当天下午1:16从佛罗里达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起飞,但在把装满补给的“龙”飞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几千年来,营养保障一直是影响人类探索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太空飞行中,营养保障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在持续数月的太空任务中,保证宇航员的营养供应,使其不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对于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至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NASA的“好奇号”火星漫游车正在对火星表面一块奇特的“金色岩石”展开调查。NASA称已将好奇号派往该岩石附近,进行近距离观察。科学家此前在一张大范围照片中发现了这颗岩石,并将其命名为“Li
来源:科技日报叶培建最近特别忙。他自己概括:给嫦娥四号任务团队“撑腰”。嫦娥四号任务实施在即,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专家,叶培建不仅是此次任务所有型号的总设计师、总指挥顾问,还担任质量总监和飞控专家组组长,担子很重。
来源:扬子晚报按照计划,中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将于近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此次任务的最大亮点是,中国将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这被认为是工程技术和空间科学的双重跨越和创新。这次着陆的难度要比以往的月球探
2018年的世界航天发射,开年头几个月就好戏连台,而刚刚进入12月,不仅没有出现收官的状态,反而呈现出多个航天大国的重磅发射任务接踵而至的情况:莫斯科时间3日14时31分,俄罗斯“联盟MS-11”号飞船在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10分钟后,
来源:上观新闻 “嫦娥”未动,“鹊桥”先飞。2018年5月21日一早,备受瞩目的嫦娥四号中继卫星“鹊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并进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40万公里的预定地月转移轨道。后续,“鹊桥”经中途修正、近月制动和月球借力,并完成L2点捕获、轨道修正后,将 ...
来源:科技日报叶培建最近特别忙。他自己概括:给嫦娥四号任务团队“撑腰”。嫦娥四号任务实施在即,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专家,叶培建不仅是此次任务所有型号的总设计师、总指挥顾问,还担任质量总监和飞控专家组组长,担子很重。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一项调查显示,一些实验室的领导正在利用外国人对签证的需求,制造对于青年研究者来说不公平的科研条件。大多数关于青年科学家的命运和经历的研究分析都聚焦于博士生这个群体。这或许是因为,博士生至少在理论上前途广阔。许多博士
作者简介:佩德罗·费雷拉(PedroFerreira)是牛津大学的宇宙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并且是牛津大学奥里尔学院的院士。他主要研究宇宙大规模结构的起源、广义相对论,以及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他最近的著作《完美理论》讲述了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4日凌晨消息,据美国媒体CNBC报道,SpaceX周一完成了该公司今年内第19次发射,同时还创造在美国一次性携带64颗卫星同时进入轨道的纪录。这说明了市场对发射小型卫星的需求不断增长,一些公司希望这些现代设备能够为一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3日晚间消息,在10月的联盟MS-10任务失败之后,北京时间12月3日19时31分,搭载着3名宇航员的联盟号火箭终于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参与此次联盟MS-11任务的这3名宇航员分别是俄罗斯的奥列格·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4日凌晨消息,SpaceX周一完成了该公司今年内创纪录的第19次发射尝试,同时还尝试在美国创造一次性携带64颗卫星同时进入轨道的纪录。此外,SpaceX也因该公司第三次使用相同的轨道级火箭而创造历史。这个猎鹰9火箭的
原标题:民营火箭深蓝航天:十年左右中国民营航天可成长到美国规模澎湃新闻见习记者张静CEO霍亮和他的技术总监坐在公司楼下的小面馆,“挫败感太强烈了,造火箭这事原本想得挺好,结果到最后都被别人婉拒了。”2018年初,在经历了寻找团队成员的一轮轮
3名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内。图片来自:NASA官网 来源:科技日报 最近,发表在英国《自然》旗下开放获取期刊《BMC微生物学》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科学家们在国际空间站内,发现了一些肠杆菌(Enterobacter)的菌株。惊人的是,这些细菌与最近在一些医院中发现的机会性传染性病菌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美国宇航局公布美国返回月球的最新计划,但是该计划将依靠商业公司共同执行探月任务。美国宇航局计划投资26亿美元,与9家商业公司合作,从小型初创公司,到洛克希德•马丁这样的巨头公司,他们共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北京时间明天晚上7点31分,俄罗斯“联盟MS-11”载人飞船将发射升空,这将是今年10月11号,“联盟MS-10”载人飞船发射失败后,俄罗斯的载人飞船首次复飞。北京时间明天晚上7点31分,俄罗斯“联盟MS-11”载人飞船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日消息,距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目前已知最明亮的星系似乎曾同时吞食了三个相似星系,因此才有了如此高的亮度,这项发现或许能解释,这场“灯光秀”背后的黑洞是如何在宇宙早期达到如此惊人的规模的。几乎所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上世纪30年代,一位名叫弗里茨·兹威基(FritzZwicky)的瑞士天文学家注意到,一个位于遥远星团中的星系的旋转速度远快于通过其可见物质计算得出的旋转速度。因此他提出,这些星系中也许存在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利用不同方法测出的宇宙扩张速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有些理论学家猜测,我们对宇宙历史或许存在重大误解。这一现象名叫“哈勃争议”(Hubbletension),是宇宙学的一大未解之谜。随着围绕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