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0日电据外媒报道,迄今为止,飞往月球的地球人总共24名,其中12人踏上了月表地面,近年来,曾经飞往月球的“30后”陆续过世,目前在世的仅余4人。他们是谁?登上月球是什么感觉?一起重温他们当时的感受。奥尔德林:登月第二人美国东海岸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隶属于“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的“精密仪器系统”科学生产联合公司专家称,正在研制用于清除太空垃圾的“激光炮”。此前有消息称,国际空间站或将使用激光“照射”太空垃圾。据悉,这一想法最早来自日本科学家,之后,欧洲和俄罗斯的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11日上午消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周末透露了下一代Roadster跑车的选装包信息。马斯克上周在特斯拉股东大会上表示:“我们会配备一套SpaceX选装包,这很疯狂。”但他当时并没有披露详细信息
来源:星空早知道“联盟11号”事故,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次宇航员在太空遇难的事件。三位苏联航天员圆满完成了任务,却永远不能回家了。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在航天领域展开了激烈竞逐。最终,1969年美国人率先载人登上月球,占据了优势。苏联必须有所回
2018年6月5日21时07分,我国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自1997年至今,我国先后成功发射了8颗风云二号卫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试验卫星向业务星的转变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付丽丽6月5日21时07分,风云二号H星搭载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是总师啊,还应当到一线来。”年近九旬、拄着拐杖,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毅然来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作为风云二号工程总设计师,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SpaceX公司CEO伊隆·马斯克(ElonMusk)有一个愿景:早日将人类送上火星。今年猎鹰重型火箭成功发射、并将一台特斯拉送上太空时,世界已经为之惊叹不已。而与他计划用来开展火星探索的火箭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你觉得每天时间总是不够用,那以下这个消息或许能给你带来些许安慰。科学家通过新的计算发现,地球上的一天要比十亿年前时缩短了5小时15分钟,当时地球上还没有出现复杂生命。研究人员将天文理论与埋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136亿年前,银河系开始形成;46亿年前,地球诞生;45亿年前,月球形成;39亿年前,原始生命产生……冥冥之中有种“魔力”,让这个宇宙有条不紊的运行,种种看似无关的“巧合”如拼图一般相互联系在一起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2日下午消息,SpaceX再一次使用之前发射过的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卫星。今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2点45份,搭载了SES-12商业通讯卫星的两节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卡纳维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该火箭的一级火箭此前已经执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北京6月4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3日消息,NASA计划于2024年发射航天器“星际测绘与加速探测器”(IMAP),对穿越日光层流向地球的高速粒子——外太阳系太阳风进行采样、分析
云南网消息,去年中秋节,云南香格里拉坠落的陨石持续登上热门话题,引发一段“寻宝”热潮。然而,时隔不到一年,这一幕又在西双版纳勐海县上演,当村民在勐遮镇曼伦村发现坠落陨石的消息扩散后,出于不同目的各路人士蜂拥而至,将陨石的价格“炒火”,目前已
来源:科学大院十一年前,“嫦娥一号”豪情远赴;如今,“嫦娥四号”和“嫦娥五号”整装待发,带着我们中国人的探月之梦,前赴后继。事实上,探月工程的正式建立和开展早已开始。在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计划,在国务院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后
来源:科技日报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珞珈一号”成功上天2018年6月2日12时13分,我国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珞珈一号”科学试验卫星,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珞珈一号”卫星是长光卫星技
中新网6月4日电综合报道,载有三名国际空间站宇航员的联盟“MS-07”飞船返回舱在哈萨克斯坦杰兹卡兹甘市附近的草原降落,成功返回地球。俄罗斯宇航员安东•什卡普列罗夫把联盟MS-07密封舱里的2018年世界杯比赛用球Telstar18带回地球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4日消息,科学家们日前宣布,他们在冥王星表面发现了固态甲烷形成的沙丘。有关发现已经以论文形式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这项发现表明,这个遥远的世界可能要比我们原先想象的更加活跃。在此之前,科学家们一度认为,冥王星的大气层过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4日早间消息,SpaceX表示,该公司无法按照原计划在2018年运送两名太空游客进行绕月旅行。这也再次表明埃隆·马斯克(ElonMusck)的太空探索计划在技术和生产上遭遇挑战。目前的最新飞行计划至少要推迟到2019年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暗物质是塑造宇宙的“看不见的手”。它决定了哪里会形成星系、哪里不会形成星系。暗物质的引力将恒星串成星系,又将星系串成星系团。星系合并时,暗物质也在其中发挥着作用,影响最终的合并结果。但暗物质究
高分专项高分六号卫星成功发射农业观测,看得更细更广(深阅读)本报记者冯华6月2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高分专项高分六号卫星。这是一颗低轨光学遥感卫星,也是我国首颗精准农业观测的高分卫星,具有高分辨率和宽覆盖相结合的特点。高分六号将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公众号 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136亿年前,银河系开始形成;46亿年前,地球诞生;45亿年前,月球形成;39亿年前,原始生命产生……冥冥之中有种“魔力”,让这个宇宙有条不紊的运行,种种看似无关的“巧合”如拼图一般相互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你我眼里的世界。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生活在一颗大型岩石行星的外星文明,他们探索太空可能比地球人类更加困难!之前科学家分析称,比地球更大的岩石行星,强大的引力作用将使任何外星文明发射卫星探索宇宙变得很难。目前,一位物理学家提出了一
新华社天津6月1日电(记者周润健)天文专家介绍,如果天气晴朗,3日晨,苍穹将上演“火星合月”美丽天象。届时,人们将会看到,红彤彤的火星与皎洁的月亮,在苍穹中如恋人般深情对望,上演浪漫的“星月童话”。火星有“小地球”之称,是地球轨道外的第一颗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200多位扁平地球理论热衷者聚集在英国西米德兰兹郡,他们召开了“英国扁平地球讨论大会”,这是一次深入而有意义的畅谈讨论。2000多年前,古希腊人就已提出“地球球状理论”,但是仍有少部分人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美国宇航局最新设计的太空飞船中可能不太有趣——拥挤、气味难闻,具有晕船感。1959年,美国宇航局首批7位宇航员看到他们微型单人“水星太空舱”时,当时的场景令他们记忆难忘,这种太空舱没有窗户,
来源:科学媒介中心牟庆璇编译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阴谋论”越来越多,越来越受欢迎,甚至堂而皇之地进入到主流文化。有些人这样做,也许会有个人的目的,如金钱、地位、影响、或者是虚荣心。但很多善良、并无其他自私利益的人也相信并传播这些阴谋理论。兼听
来源:科技日报本报记者 刘 霞夸父追日;后羿射日;伊卡洛斯用蜡做成翅膀飞向太阳,结果因飞得过高,蜡被太阳融化而跌落水中丧生……这些故事至今仍在人们耳边流传。太阳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能量,在人类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太阳风和
据外媒BGR报道,SpaceX今年到目前为止一直非常繁忙。该公司稳定的火箭发射已经非常顺利-不过由于天气或技术检查等问题,少数发射任务不得不推迟。SpaceX原计划于当地时间5月31日利用猎鹰9号火箭发射SES-12通信卫星,但该公司却宣布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1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对我们邻近的一个星云进行了观测,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细图像和视频。这个星云被称为蜘蛛星云(TarantulaNebula),位于剑鱼座大麦哲伦星系中,距离我们大约16万光年。新的图片和视
来源:科学大院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科学大院根据武向平院士在中科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上的报告整理而成,首发于科学大院) 两年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贵州成功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口径500米,大家常把它叫做“天眼”,面积有30个足球场 ...
据CNBC网站报道,周二,维珍银河公司(VirginGalactic)朝着开启商业运营的目标又迈出了一步,其Unity太空船成功进行了第二次火箭动力飞行,而此次试飞距上一次仅有54天时间。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Branson
在国际空间站上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是一个特权,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体验。我们只能想象,在太空中进行开创性的研究和玩游戏的同时,花时间在地球周围徘徊是多么惊险的事。但作为一名宇航员,也会带来一些严重的妥协,而其中最具戏剧性的特征就是如何使用空间站上的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这是宇宙中最剧烈的事件之一,当恒星太过靠近星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时,会被巨大的引力撕扯成碎片。现在,研究人员对这种特定现象——称为潮汐撕裂事件(tidaldisruptionevent,简称
新华社天津5月30日电(记者周润健)6月夜空,天象精彩。天文预报显示,“金星合北河三”“灶神星冲日”“土星冲日”“六月牧夫座流星雨”等多个天象将轮番上演。6月9日,以“长庚星”姿态现身的金星将与双子座第一亮星北河三“相合”,上演“星星相吸”
研究人员称,高度情绪稳定、愉快,愿意尝试新的体验,认真,适应性强,既不太内向又不太外向的宇航员,可能跟其他人合作的更好。他们表示,幽默感也有助于化解紧张情绪。约翰逊航天中心的科学家劳伦·布兰克维尔·兰登称,团队合作和协作是太空航行的关键部分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作为离我们最近的地外行星,比邻星b距地球约40万亿公里。就算是目前速度最快的航天器、时速31600英里(约合50855公里)的新视野号,也要数十万年才能飞到比邻星b。假设我们找不到扭曲时空的
来源:星空早知道1971年5月30日,“水手9号”发射升空。这是人类第一颗火星轨道器,它的探测结果,颠覆了我们对于这颗红色星球的认识,并为未来的火星探测打下基础。此时此刻,在火星轨道上,有多达6颗探测器正在围绕火星运行,包括3颗美国探测器,
中新网5月25日电综合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发布了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拍摄的新太阳照片,在特定极紫外光波长下,太阳仿佛变成了一团薰衣草色的花球,别具一番韵味。实际上,这不是第一次太阳“变身”了,在极紫外光的不同波长下,往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23日早间消息,美国当地时间5月22日,SpaceX为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了两颗新的地球科学卫星。一并发射的还有五颗“铱星”通信卫星。这次“拼车”任务于美国东部时间下午15点47分(格林威治标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假如在我们所处的宇宙中找不到外星生命,不妨将目光投向其它宇宙。由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开展的新研究指出,平行宇宙中很可能存在拥有外星生命的星球,尽管暗能量足以使这些宇宙分崩离析。平行宇宙理论认为,
由于月球自转周期恰好等于公转周期,月球始终有一面背向地球,几千年来地面上的人们始终无缘得见月球背面的真容。1959年苏联发射的月球3号探测器在飞越月球时第一次拍下了月球背面的照片,此后几十年里人类对月球背面进行过多次遥感探测,包括中国嫦娥计
来源:天之文公众号在过去十年里,太阳观测者一直处于疯狂状态,煞费苦心地尝试弄清那越来越令人困惑不解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或者毋宁说是缺少这些周期。科学家认为太阳的活动峰值以11年为一个周期,理应像钟表那样按照固定模式准确地运行,较强和较弱的
来源:星空早知道2011年5月24日,美国宇航局正式宣布:勇气号火星车项目终结。就像打电话,如果等待良久,电话那头还是沉默,那么到了某一刻,不管心里有多么不情愿,你不得不把电话放下,挂断。这也是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在2011年5月2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在地下6英尺(或者更深处)生活,但如果你抵达火星,这可能是你唯一的选择!近日,SpaceX公司首席运营官(COO)格温妮•肖特韦尔(GwynneShotwell)接受了CN
来源:星空早知道2012年5月25日,SpaceX公司创造一项历史纪录:该公司研制的“龙”飞船成为历史上首艘抵达国际空间站的私营商业飞船,这也是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首次有美国飞船抵达国际空间站。“休斯敦,空间站,看起来我们好像捏住了龙尾巴!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5月25日21时46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中继星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进入月球至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转移轨道。21时32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地面科技人员发出指令,“鹊桥”中继星在距月面100千米处成功实施
索寒雪随着世界上第一艘海上核电站俄罗斯建造的“罗蒙诺索夫院士”号首航,一个海上核电时代似乎已经到来,海上核电的概念也经历了多轮热炒。但是记者采访中国最大的两家核电企业——中核集团以及国家电投时得知,海上小型核电站并不被国内巨头们看好。“不会
中新网5月28日电据外媒报道,维珍航空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表示,他正在接受宇航员训练,期望在近期开始他的第一次太空旅行。布兰森向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4台表示:“我们是说在未来几个月成行,而不是几年。所以,很快了,兴奋的时刻就在眼前。
在对冥王星的斯普特尼克平原进行细致分析之后,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冥王星起源理论——这颗矮行星可能由10亿颗彗星合并而成。斯普特尼克平原是冥王星上一条巨大的氮冰川,构成了冥王星著名的“心形”地貌的左半边。圣安东尼奥西南研究所(SwRI)的科学
解析中国民营航天首次发射自研火箭的密码费用低于市场或考虑登月载人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田文生5月17日,中国首枚民营自主研发的商用亚轨道火箭“重庆两江之星”发射成功,火箭长9米,总重7200公斤,全程大气层内飞行,最大高度约38.7公里,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29日消息,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这两天刚刚获得一批新的先进实验设备,涉及紧急导航,DNA测序,以及超冷原子研究等领域。美国私营航天承包商“轨道ATK”公司的“天鹅座”飞船已经将这些物资送达宇航员们的手中。根据与美国宇航
来源:cnBeta据外媒SlashGear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近日介绍了其全新的ExoplanetTravelBureau(系外行星旅游局),这是ExoplanetExploration网站的一个新组成部分,它使任何人都能“参观”一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昨日,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与联合国外空司在维也纳共同举办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机会公告发布仪式,正式开启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并盛情邀请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利用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开展舱内外搭载实验等合作。“中国空间站不仅属于中国
遥远的家园:NGC 6744是一个巨大的旋涡星系,看起来就像是从远方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印着我们自己的银河系家园…
国际空间站新长期考察组成员日本宇航员古川聪、俄罗斯宇航员谢尔盖-沃尔科夫和美国宇航员迈克-福苏姆将于7日乘坐“联盟TMA-02M”……
6月9日进行的是嫦娥二号第三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拓展性试验——择机飞往距地球150万公里以外的深空进行探测。如果减去嫦娥二号……
微风可让金星大气层疯狂旋转 金星上也会刮风。风不仅会环绕这颗地球邻居的赤道,还会从赤道刮向南极,这一现象此前从未被确凿地观察到。它们的存在可以帮助解决金星大气的最大谜题:它如何旋转地如此之快?
2017/3/20 12:00:103
哈勃望远镜拍宇宙“光碟”:巨大星系 转速极快 美国宇航局(NASA)日前发布了一张星系UGC 12591的图片。这是一个介于透镜星系和螺旋星系之间的星系,自转速度极快,如同一个巨大的、发光的光碟。
2017/3/17 12:00:130
Trappist-1星系行星距离紧密 这将增大生命传播概率 目前,太空专家表示,Trappist-1系统中的3颗宜居行星距离紧密,潜在的生命元素很可能通过陨星碰撞,在行星之间传播。
2017/3/16 12:00:182
天文学家发现神秘白矮星 每28分钟环绕黑洞一周 目前,天文学家最新发现一颗神秘白矮星,以非常紧密的轨道环绕黑洞运行,每28分钟环绕黑洞一周。
2017/3/15 12:00:125
NASA又要放大招?将宣布系外行星新发现 NASA即将在美东时间2月22日下午1点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对系外行星的新发现。
2017/2/22 12:0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