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继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飞船2018年6月发动机测试出现问题后,4月20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载人版“龙”飞船发动机在地面测试中也出现异常,这意味着两艘飞船可能均无法在年内完成载人飞行任务,美国航天计划再添变数。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言人对媒体确认,发生事故的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在膨胀,而且,膨胀的太快了,为什么呢?没人知道!而现在,宇宙的膨胀速度甚至要比原先设想的更快!为什么?还是不知道!对我们来说,“宇宙会永远存续下去”这个概念可谓相当费解,因为我们的大脑难
来源:环球科学通常黑洞在吸收周围的恒星等星体时,都会伴随极其壮观的黑洞喷流,科学家以往观测到的喷流都是定向、笔直的物质流。但今日发表在《自然》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了新的黑洞喷流景观。天鹅座V404是距地球近8000光年的双星系统,由一个黑洞和一
来源:cnBeta.COM据外媒TheVerge报道,一些科学家可能还在为十年前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而感到愤愤不平。而即将到来的一场辩论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兴趣,这场辩论将主要讨论是否恢复冥王星的“行星”地位。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中国航天基金会与WEY品牌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今年进行海上发射的验证火箭命名为“CZ-11WEY”号,这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首次与企业品牌联合命名。作为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唯一
美国宇航局最新的碳观测仪器将在国际空间站展开测量。图片来源:NASA/ISS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本报讯 大气科学家即将对地球上排放或储存碳的地方进行迄今为止最详细的观测。如果一切顺利,美国宇航局(NASA)将于4月30日向国际空间站发射最新的碳监测仪器。 斥资1.1亿美 ...
来源:科技日报北京时间4月26日深夜,在你进入梦乡之时,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欧洲“处女座”引力波探测器(Virgo)联合公开发布了一个疑似引力波信号预警。科学家怀疑,这可能是首个黑洞吞噬中子星产生的引力波信号。目前,天文学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近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称,根据哈勃太空望远镜数据新测定的宇宙膨胀速度,比欧洲普朗克卫星通过测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所预测的速度要快10%左右,且这种差异是偶然性的概率从三千分之一降至十 ...
来源:星空天文太阳系的第一批有机体或在地球形成之前就已出现。地球生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至今没有人能够说清。按照一般的想法,生命是在地球形成之后,在地球环境中慢慢演化出来的。虽然有人认为,是彗星为地球带来了生命的原材料,比如水和有机物,但是生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武汉4月24日电(记者张佳星)“2023年前我们将发射80颗承载物联网通信的卫星,实现全球覆盖。”24日,第四个“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举办,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利表示,行云工程今年将发射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最新研究称,太阳系最早生物体出现的时间可能早于地球诞生时期,星子(Planetesimals),是行星的岩石构成成分,它们可能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就已存在,拥有生命孕育的所有必要成分,一些星
来源:环球科学撰文|张华XENON1T是一个暗物质探测项目,其装置位于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的地下1400米处。虽然暗物质粒子尚未现身,但XENON1T却取得了意料之外的发现。在本周《自然》期刊的一项研究中,XENON1T团队发现了迄今为
来源:cnBeta据外媒TheVerge报道,SpaceX已经开始调查导致其载人舱CrewDragon在周末进行的测试中爆炸的原因,但要知道事故将如何影响计划的时间表还为时过早。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周四举行的安全顾问小组的讨论,即使在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4月22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通过工艺验收。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19位多个领域的院士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专家组组长由中科院院士武向平担任。专家组经过听取报告和现场考察,认为中
中新网4月26日电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4月25日宣布,探测器“隼鸟2号”向小行星“龙宫”表面,击出金属弹制造陨石坑的全球首次实验,获得了成功。探测器从小行星上空约1.7公里处拍摄的图像中可以看到陨石坑。当地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升级后的LIGO和Virgo探测器将发布更加精准的“时空涟漪”数据。引力波探测热潮再起——这一次将借助量子力学之力。美国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的两台探测器和意大利的Virgo引力波探测器在历经了19个月的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6日消息,据livescience网站报道,数千年来,人们一直想要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宇宙会有终结吗?美国诗人艾略特在描写这个世界的终结时写道:“不是爆炸,而是呜咽。”但如果你想要得到一个更加详实的回答,你会
来源:返朴   ID:fanpu2019撰文| EthanSiegel翻译 | 姬扬高能粒子彼此碰撞,产生大量新的粒子,可以用探测器看到。通过重构每个粒子的能量、动量和其他性质,我
来源:科学大院这是一篇近6000字、18图的长文,写在2019年中国航天日收官之后,值得关注中国航天的你读下去。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进入太空,中国人千百年来的航天梦终于从“嫦娥奔月”和“万户飞天”的传说成为现实,这一天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5日消息,科学家们宣称,他们可能已经记录到首次火星地震,或许这种火星上的地震以后可以被叫做“火震”。去年12月份,美国宇航局(NASA)的“洞察号”在安全降落火星之后伸出机械臂,将一台高精度地震仪布放到了火星表面。在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阿波罗11号登月至今已经将近50年了。尼尔·阿姆斯特朗标志性的足迹仍留在那里,没有受到干扰——月球上没有大气,因此也没有风能将足迹吹走。不过,人类在月球上留下的更大“印记”,或许是6次阿波罗
创建一个没有塑料的社会是日本“登月”计划的目标之一。图片来源:Kyodo News via Getty 来源:科技日报 日本计划今年发起一项“登月”计划,但目标却离地球更近。日本政府表示,将斥资1000亿日元(约合8.97亿美元)进行一项雄心勃勃的研究项目,旨在解决日本面临的 ...
人民网北京4月23日电(赵竹青)23日,中国载人航天庆祝2019年“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在京举行。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目前,我国空间站研制建设稳步推进,主要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已经完成,各系统正在按计划开展初样、正(试)样研制及试验。空间站任
IT之家4月25日消息根据《央视新闻》的报道,国家航天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多位专家计划2030年或稍后完成载人登月。我国计划在今年年底发射“嫦娥四号”,展开人类探测器首次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在运载火箭方面,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强的“长征五号”
相关新闻:SpaceX否认测试飞船出现爆炸称仅仅是异常情况来源:cnBeta据外媒报道,SpaceX载人龙飞船(CrewDragon)的首次载人飞行时间表可能会受到质疑——因为这艘飞船似乎出现了严重的引擎故障。当地时间4月20日,在佛罗里达
相关新闻:SpaceX飞船测试出现异常现象可能导致载人任务推迟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4日晚间消息,此前有外媒称,SpaceX载人版龙飞船航天仓出现剧烈爆炸。但美国科技媒体Futurism指出,SpaceX在描述这一事故时避免使用“爆炸”这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付毅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23日在京透露,我国空间站任务阶段的首次飞行——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预计于2020年上半年组织实施。周建平在当日举行的中国载人航天庆祝2019年“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中介绍,中
原标题美国权威智库研究表明2033年载人登陆火星不可行胡定坤/科技日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本月初曾宣称,希望在2033年将宇航员送上火星。如此雄心勃勃的计划是否可行?日前,据太空新闻(SpaceNews)网站报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4日消息,去年美国宇航局发射了一台新的空间望远镜,用于接替退役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继续承担起搜寻太阳系外行星的重任。它的目标是想找到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的系外岩石星球。这就是美国宇航局研制的“凌星系外行星巡视卫星”(
来源:环球科学NASA今天宣布,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在今年4月6日监测到一次“很可能是火星地震的活动”,如果得到证实,这将是人类首次观测到火星地震。洞察号于去年11月登陆火星,开始对火星地表及内部结构进行探索。洞察号携带的SEIS地震仪除了监测
来源:海外网这是一副令人震撼的绚丽图景:上方,浩瀚宇宙中,长城、天坛等中华文化符号与嫦娥四号、高分卫星、长征火箭、天宫空间实验室等元素交相辉映;中部,远古的星盘闪耀着神秘的光芒,嫦娥身着华彩霓裳在祥云间飞舞,她伸出手来似乎是要去触碰被托举的
来源:科技日报4月23日,一场盛大的阅兵活动在青岛举行,中国海军的新型核潜艇等32艘舰艇接受检阅。核潜艇的心脏是核动力装置,核动力装置的内核是原子反应堆,因此,反应堆被认为是核潜艇“心脏”的“心脏”。跟随正在举行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来源:科学大院说到腐蚀,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例如:厨房铁锅会生锈,碳酸饮料会腐蚀牙齿,街道上的护栏风化开裂等等。有人可能会问,太空是高真空环境、没有水的存在,航天器应该不会像地球上那样被腐蚀吧?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与“温顺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4月23日电 (实习记者胡定坤)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本月初曾宣称,希望在2033年将宇航员送上火星。如此雄心勃勃的计划是否可行?日前,据太空新闻(SpaceNews)网站报道,NASA曾专门委托美国科技领域 ...
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提起航天,有人可能觉得这个词好遥远,其实航天也没有你想象中的那样高冷。一起来看看这些航天趣闻吧。 1、尿不湿是为航天员发明的? 人类第一位航天员加加林在上太空前,遇到了这样的“囧事”,他在即将步入发射舱时产生尿意,没办法,只好下来排尿。后来随着越来越多 ...
来源:中国科学报 “当前,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应尽快整合国内实力,开展联合攻关,以及相应的国际合作。”在4月17日至18日举行的香山科学会议第649次学术讨论会上,会议执行主席之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胡文瑞在会议报告中呼吁。 《中国科学报》同时从此次会议 ...
来源:快科技经过多年努力,为实现在地球和国际空间站之间载人目标的SpaceXCrewDragon(“龙”飞船)在上个月才完成了无人测试,在其即将投入载人飞行的前夕出现了意外。4月21日消息,CrewDragon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开展测试的过程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大爆炸一般被视作万物的开端:约138亿年前,可观测宇宙发生了一场剧烈爆炸,一切也随之从无到有。但在大爆炸之前,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简单的回答:不知道。长一点的回答:大爆炸之前可能有很多很多
来源:环球科学撰文| 张华在宇宙初期,化学是怎样诞生的?数十年前,就有科学家提出,氦合氢离子(HeH+)是宇宙中的第一个化学反应产物,但科学家一直无法证实该物质存在于宇宙环境中。终于,在最新的《自然》杂志中,科学家从行星状星云NG
来源:环球科学如果外星人之间发生星际战争,而地球人打不过外星人,那么地球人应该怎么办?最新的虫洞研究也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人类可以躲在虫洞里,等战争结束了再出来。以前说到虫洞,大都与星际旅行这个话题有关。因为宇宙太大,而人类的飞行器速度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0日消息,今晚22时41分,长征三号乙遥三十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北斗三号IGSO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又一项纪录:长三乙和“哥哥”长征三号甲(简称“长三甲”)、“弟弟”长征三号丙(简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1日上午消息,SpaceX的载人版龙飞船本周六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开展测试,但此次测试出现了“异常情况”,工厂冒出大量烟雾,数英里范围内均受影响。据悉,美国宇航局的宇航员将在7月份首次乘坐该飞船进入太空。随后
来源:SME科技故事2017年,在阿波罗登月计划停滞45年之后,特朗普宣布重启载人登月计划。其中一个伟大的目标,是要找回落在月球上的96袋纸尿裤。在从月球上传回的一张照片中,左下角一个白色的袋子引人注目(下图)。那极有可能就是其中一袋盛满人
来源:航小宇微信公众号[《航天新闻》4月20日报道]太空探索公司“载人龙”飞船项目在4月20日的中止发动机静态点火试车中出问题,很可能会影响到该公司打算今年晚些时候进行的载人试飞。太空探索公司称这是一起“异常”。公司发言人证实,飞船在卡纳维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升级之后第三个观测周期的两周内,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位于意大利的室女座干涉仪(Virgo)探测到了两个可能的引力波信号。这两个信号被认为来自同一对黑洞的合并。引力波是由剧烈天
来源: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4月21日上午,清华大学天文系成立大会在主楼接待厅举行。天文系的成立是清华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迈出的坚实一步,标志着清华完成“数理化天地生”完整的理科布局。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市政协原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一项新研究中报告称,,且大小与地球的固体内核相当。 科学家们早就知道地球和水星都有金属核。像地球一样,水星的外核由液态金属组成,但其内核是什么样子的?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
来源:封面新闻中国航天叩问苍穹的脚步越来越快,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的发射任务也越来越密,3月31日,记者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获悉,该中心即将迎来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一百次飞行。现场:连夜恢复维护塔架各种设备设施3月31日23点51分,长征三
火星微量气体轨道探测器(左)和“火星快车”艺术效果图 图片来源:欧空局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仅隔10天,两份严肃的火星探测报告,内容却大相径庭,你们这是在闹着玩吗? 早在十几年前,科学家便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甲烷——一般认为其是由微生物作用产生或非生物的地球化学反应产生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9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宇宙中形成的第一种分子首次在太空中被发现。科学家利用全球最大的空载天文台——美国宇航局“平流层红外天文观测台(SOFIA)”进行勘测,当它飞越地球上空时,利用其灵敏勘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付毅飞)记者从18日在京举行的月球和深空探测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获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正在抓紧组织开展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和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等重大工程任务。 国家航天局此前透露,我国正在规划嫦娥六号、七号、八号任务。其中嫦娥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8日消息,对于那些对于弯曲时空,时空旅行之类的话题感兴趣的读者们,现在有一个好消息以及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们。你们想先听哪个?还是先好消息吧。根据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虫洞,作为具有超高知名度,长期以来只存在于理论当中的一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撰文|王元卓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票房已突破46亿,其相关的话题也都得到了广泛关注。大年初三我带女儿看完电影后,给女儿讲解时的几张手绘讲解图,出乎意料地得到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张梦然)人类寻找“宇宙第一代”的努力有了回报!据英国《自然》杂志17日发表的一项天体物理学重要成果:科学家首次在太空中检测到了氦合氢离子HeH+——被预测为宇宙中形成的第一个分子离子。这一发现为一项长达几十年的研究画上了句号。 ...
来源:科技日报 在深邃浩渺的宇宙,除了恒星、尘埃、气体,还有一种物质如幽灵般存在:暗物质。虽然对其特征知之甚少,但科学家通过长期研究认为,每个星系都含有暗物质。 然而,这一认知一再被颠覆。日前,耶鲁大学团队发布一项研究称,他们发现了第二个没有暗物质的星系NGC1052-DF4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8日消息,陨星把月球给撞“哭”了!?当然这是说笑。但根据美国宇航局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观测显示,由于遭受强烈的陨星撞击,月球浅地表下蕴藏的水分似乎正被“击打”出来。研究人员指出,这些月球浅地表下隐藏的水分可能早在月球最
月球轨道空间站艺术效果图图片来源:NASA 来源:科技日报 3月底,美国副总统彭斯宣称“登月要趁早”,2024年就把宇航员送上月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登月规划一转眼就被领导提前了4年,重返月球“已超速”,似乎有点不靠谱。 既然上级发话,下级总得落实。近日,NA ...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最近,全球各地屡屡发生火灾。就比如今天刷屏朋友圈和热搜榜的#巴黎圣母院大火#,令人痛心惋惜。当地时间15日傍晚,北京时间16日凌晨,有800多年历史的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大火燃烧猛烈,现场浓烟滚滚,圣母院的塔尖坍塌。目
来源:cnBeta《权力的游戏》最终季已经在HBO频道上开播,与此同时,NASA火星侦察轨道器(MRO)团队也向该剧的粉丝们送上了一份惊喜。因为该探测器搭载的HiRISE相机,拍到了一个让狼家粉丝感到分外熟悉的场景。由周一分享的图片可知,其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7日消息,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穿越宇宙的新方法,但这种方法不仅具有无法言说的危险性,而且速度可能异常缓慢。该方法涉及连接特殊黑洞的虫洞,而这些黑洞很可能一开始并不存在。另一方面,这或许还可以解释信息从一个点量子传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