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2日消息,随着疫苗的开发和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新冠疫情似乎有望得到遏制,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新变种可以逃避疫苗或之前感染所产生的免疫。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科学家们正在探索重新设计疫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会自我攻击的“自身抗体”或许是理解一部分最严重病例的关键。COVID-19已经出现一年多了,但是围绕它的许多问题依然未解:为什么有的人病情特别重?为什么体内的病毒完全清除后,有些人的肺部损伤仍会
来源:十点科学作者|汤波分子生物学博士大数据时代,我们在网络上每一个动作,比如网上冲浪、观看视频,甚至跑步、走路等日常行为,每分每秒都在产生大量数据。它们如一条条河流,汇聚成数据的汪洋大海。如此大量的信息如何存储?珍贵的数字记忆要如何长久可
来源: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提到2020年,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大概是新冠疫情。的确,新冠肺炎是历史上死亡最多的流行病之一,全球疫情的暴发也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轨迹。然而,这世界上其他疾病的传播,并没有因为新冠肺炎而停住脚步。202
据《柳叶刀》的一项新研究,从本世纪开始至今的疫苗接种工作,仅在近100个中低收入国家中就拯救了3700万人的生命,而根据研究中的模型预测,这一数字到2030年还要几乎翻倍,达到6900万人,其中多数受益的人群是儿童。研究分析了对人类健康影响
来源:施一公课题组北京时间2021年1月29日,西湖大学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在《科学》(Science)发表题为《激活状态的人源次要剪接体的结构》(StructureoftheActivatedHumanMinorSpliceosome)的科研
来源:环球科学撰文:吴非马瑙斯位于亚马孙雨林腹地,虽然是亚马孙州首府以及巴西第八大城市,但由于被雨林环抱、交通相对闭塞,这座人口200多万的城市保留了相对原始的面貌,也很少受到外界的关注。但在疫情之下,这座在去年9月被认为可能被动实现“群体
来源:SME科技故事每个人每年总会碰上一次上吐下泻头疼脑热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急性肠胃炎,痛苦难耐甚至影响工作学习。腹泻呕吐,或许是最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每当它出现的时候我们都会“灵魂发问”,最近到底吃错了什么东西?在大多数人的常识中,肠胃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以色列的疫苗接种者新冠检测呈阳性的概率降低了,但接种对整个人群的作用还有待观察。随着世界各地开始接种新冠疫苗,研究人员迫切想要看到疫苗影响疫情走向的早期证据。不久前,以色列研究人员报道的初步数据显示,当地的新冠疫苗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29日消息,关于做梦,我们可以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毫无疑问,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我们为什么会做梦?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安东尼奥·扎德拉和罗伯特·史蒂克戈德就一直在研究做梦,并已经发表了200多篇关于睡眠和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通常当我们想到安慰剂时,就会想到它是一种对身体无害的糖药丸,是用于替代实验药物的,实验药物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方法,便于研究人员对比两组志愿者的结果,从而确定新疗治方案是否有效。但相比之下,安慰
来源:万物科学说明书如果要给2020年写一份年度总结,任何一篇文稿里都不会缺少COVID-19的身影。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以及其导致的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造成了全球范围的巨大健康挑战,对公共卫生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在新冠肺炎传染病席卷全球的
据27日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自1月28日至3月15日期间,国内低风险地区人员进返京须持抵京前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京后实行14天健康监测,满7天、满14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在京停留不足14天的,以实际在京时间落实健康监测和核酸
来源:十点科学作者:刘天同清华大学医学院只要在网上冲浪够久,你总会遭遇灵魂一问:人类的本质到底是鸽子、柠檬、真香,还是复读机?有意思的是,这个问题有答案——从分子生物学上讲,我们是复读机。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一种“自私的垃圾”DNA,它们包含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辛雨美国全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和国防部建立的脑震荡评估、研究和教育联盟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通过收集、分析参加各种体育比赛和军事训练的运动员数据,填补大学生运动员在受脑震荡影响和康复方面的知识空白。研究人员认为,应
来源:学术经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个很常见的睡眠问题,由于睡眠时呼吸道反复变窄,患者常常鼾声如雷,还会因为不通气而反复醒来,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和糖尿病、心率和血压问题的风险增加有关。尽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影响了很多人,治疗方法
来源:Wired撰写:大卫·考克斯(DavidCox)翻译:任天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上了非常难忘的一课,至今仍威胁着许多人的生命。最近多地的小范围爆发的疫情提醒我们,来自病毒的威胁始终存在。为了下一次类似的大流行开始之前就阻止它,科学家们展
来源:中科院之声不久之前,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2019十大死亡原因。糖尿病意外首次进入前十,位列第九位。根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9年间,糖尿病导致的死亡人数显著增加了70%,其中男性死亡人数增加了80%。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
制作 | Clover青子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不过,头小的爸爸能生出头大的儿子吗?头大的人更聪明吗?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大脑的尺寸呢? 在正文开始之前,让我们先看看这张图: 三种不同的脑尺寸MRI对比 丨图源:d ...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1月10日14时,山东栖霞五彩龙金矿发生爆炸事故,事故造成22名工人被困井下。1月17日,救援团队打通了一个钻孔,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并将食物、药品通过钻孔传送给被困人员。1月20日,在传统的腊八节,救援工作在持续进行中,
来源:央视财经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是热带水果和进口水果的销售旺季。就在前天(22日),江苏无锡市梁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通报称,1月21日,梁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进口食品开展常态化监测中,发现一份进口车厘子内表面核酸检测呈阳性。一份进口车
3D打印的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图片来源:NIH) 近期,多项发表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的研究,评估了疫苗、单克隆抗体和治疗性血清对目前2种存在关键突变的突变株,即在英国发现的B.1.1.7突变株和在南非发现的501.V2突变株的免疫效应。研究显示,B.1.1.7突变株目 ...
来源:科技日报记者:谢开飞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升,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及缺乏足够的运动,导致中国肥胖现状日益严重。肥胖是皮肤感染细菌的重要风险因素,但肥胖是如何导致皮肤抵御微生物能力受损的机制尚不清楚。1月21日,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
来源:万物科学说明书新冠疫情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伤害。我们关注感染者和病死者的数字,关注疾病的疗法,关注疫苗的前景,关注严重后遗症。但总有些内容是大众所关注不到的。在新冠肺炎流行早期,即出现了很多存在嗅觉障碍的感染者,还有人失去了味觉,甚
来源:返朴当前,新冠病毒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变异株,分别来自英国、南非和巴西。现有新冠疫苗对新的变异毒株能否起效,决定着全球疫情防控局势的走向。已有体外实验显示现有疫苗对英国变异株有效,具体到人体内还有待观察。但本周一篇关于南非变异株的预印本论
作者|陆修远大阪大学免疫科学研究所新冠肺炎的二次感染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所谓二次感染,是指康复者再次感染同种疾病的现象。如果新冠病毒非常容易引发二次感染,不仅意味着人类的免疫系统不能很好地应对新冠病毒,还意味着疫苗开发的难度会大大增加。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这项技术有望彻底改变艾滋病、疟疾、流感等疾病的免疫接种。2013年3月的一个周五下午,AndyGeall接到了一个电话。当时,中国有三名人员刚刚感染了一种新型禽流感病毒毒株,诺华公司国际疫苗研究负责人RinoRap
来源:人民资讯受访专家: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副教授陈捷亮记者:王冰洁近期,英国、日本、法国等相继发现变异新冠病毒感染者,让不少国人再次担心起我们的安全,同时也会疑惑,新冠病毒为什么会变异,变异后的毒株会是新冠病毒的“加强版”吗?其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1932年,英国作家赫胥黎发表了《美丽新世界》这本有着很强科幻意味的反乌托邦小说,书中描述了在生物技术高度发达的二十六世纪,人类不需经受生育之苦,借着生物技术和人造子宫、体外受精、体外培育胚胎,批量生产出5个等级的人类,然
来源:SME科技故事很多人都曾以为,自己闭上双眼就能感受到盲人的世界。然而,光明对应着黑暗,但“看得见”的对立面并不是一片漆黑,反而是一片“虚无的空洞”。先天性全盲者生来就没有视觉,自然从未见过任何色彩,而他们也根本不知道“黑色”是什么概念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原文作者:MichaelMarshall新冠疫情初期,许多感染者都出现了嗅觉失灵,有些人甚至都没有其他症状。研究人员还发现,感染者可能会丧失味觉,或是无法感知辣味等化学刺激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也被称为“化学知觉”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甘晓一条走过千百遍的路,还是难以辨识。如果你是“路痴”,迷路可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脑到底靠什么“认路”?1月18日,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张生家团队在《细胞研究》在线刊登论文,揭示大脑躯体感觉皮层中存在一
来源:中科院之声2020年的最后一天,在和新冠疫情博弈了一年之久以后,在政府、医疗和科研等各方努力之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到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并会免费向公众提供接种,这一振奋人心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不过,头小的爸爸能生出头大的儿子吗?头大的人更聪明吗?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大脑的尺寸呢?在正文开始之前,让我们先看看这张图:这是猴子、普通宝宝和超级宝宝的大脑对比?还是从猿进化到人的
来源:药明康德近日,新冠病毒突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英国、南非、巴西的部分地区相继发现新的新冠病毒突变株,它们携带的基因突变不但可能让新冠病毒传播能力更强,而且有的基因突变还可能让新冠病毒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从而让某些中和抗体失效。这些新
来源:药明康德近日,权威学术期刊《科学转化医学》刊登了一篇有关CAR-T细胞的新研究,来自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CancerInstitute)和麻省总医院(MassGeneralCancerCenter)的科研团
来源:新华网截至1月17日14时,由吉林省卫健委1月13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3林某引发的传播链条再次延长,感染者增至102人,其中绝大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102人中有10例确诊病例,其中7例为新增本地确诊病例,3例是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8日消息,近日,有关新冠疫苗的一些病例已经开始浮现。在英国,当85岁的科林·霍斯曼在去年12月被送进唐卡斯特皇家医院时,一开始怀疑是肾脏感染;但不久之后,他感染了新冠肺炎。当时,英国大约四分之一的新冠患者都是在医院里
来源|中新网 作者|宋宇晟 1月15日,31省份新增115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河北省报告90例,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已连续4天破百。 截至目前,河北省确诊病例数量依旧在攀高,该省部分地区已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 梳理近日河北官方公布的确诊病例详细信息,记者注意到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徐锐流感专家是一群谨慎的人。通常在数月的低感染率之后,流感病例会在冬季后期激增,这使得他们不愿意过早地预测今年流感季是否相对温和。但据《科学》报道,许多人认为对新冠病毒的控制措施极大抑制了通常会在北半球肆虐的流感和其他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最近,一个特殊的新冠病例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一名患者原本身患晚期淋巴瘤,然而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的大部分肿瘤竟然奇迹般地几乎消失。虽然还没有确认肿瘤消失的原因,但研究人员分析,这可能是病毒感染触发了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所致。 激发人体自有的免疫反应来 ...
来源:逆瘤而上撰文:海豚博士01世界真奇妙,一名肿瘤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后,肿瘤竟然神奇消失。朋友给我发来一则新闻,问我他的肿瘤为什么消失了?一查,确实属实。这个病例发表在《英国血液杂志》。一名61岁晚期霍奇金淋巴瘤,PET/CT检测显示其身体
A Pirahã family。 Credit: Caleb Everett, CC BY-SA 作者 | Caleb Everett 翻译 | 黄嘉棋 改写 | Adam Peng 审校 | 酷炫脑主创 & Yeal & 小 ...
来源:赛先生撰文 |叶水送昨天,美国癌症统计年度报告(CancerStatistics,2021)在新冠疫情肆虐下也如期而至。同近些年的结论一样:美国肿瘤患者的死亡率逐年下降,即使因为新冠疫情严重,这一比例的下降趋势也未改变。这份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近日,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发表的最新病例报告显示,患有宫颈癌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其体内的癌细胞通过婴儿初啼时吸入的羊水进入了婴儿体内,导致婴儿患上了肺癌。这是人类首次观察到此类癌症转移现象。癌症母亲顺产导致婴儿患上癌症婴儿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敦煌壁画”为什么会褪色?航天器材为什么会害怕微生物的入侵?金属材料是如何参与到地球循环里面的?金属与微生物之间又有什么关系?金属看起来无坚不摧,小小的微生物又是怎么将它制服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微生物与金属“相爱相
来源:赛先生“孟加拉或将成为全球首个批准种植转基因‘黄金水稻’的国家。”“阿根廷批准抗旱型转基因小麦,农业界担忧本国农产品出口受损。”“大北农子公司产品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公示。”“农业部新批准进口5种农业转基因生物。”“严令禁止生产
来源:果壳近日,一则关于辉瑞与BioNTech公司新冠疫苗保护力的传言被广泛传播,称之前公司公布的95%保护力不属实,保护力实际只有19%~29%。这种基于mRNA技术的新冠疫苗BNT162b2,去年12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
来源:返朴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顾历史,2020年无疑将以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被铭记。而开启2021年序幕的,则很可能是全球各国的疫苗接种竞赛。虽然与新冠疫情相伴的生活已成为“新常态”,但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渴望一切重回正轨。目前最有可能的途径就是大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在判断肠道微生物是否影响人类健康时,很难区分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分析微生物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特征和习惯的关联性,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人体中的常驻微生物被称为微生物群,代表着多样化的微生物物种群落,包含了由数以万亿计
来源:果壳对于维生素ABCDE我们都很熟悉,然而要再往下接,维生素家族的下一个成员就直接到维生素K了。中间的维生素FGHIJ都去了哪里?让我们从“维生素”这个名字说起。喂鸡发现了维生素1886年,脚气病(不是脚臭)在荷兰士兵和海员中泛滥,因
近来,多国对早期新冠疫情又有一些新发现,引发学界对新冠病毒起源和传播的新思考。意大利米兰大学牵头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英国皮肤病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从该国一名年轻女性皮肤病患者2019年11月10日的活检样本中发现了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这一
巴西的布坦坦研究所(ButantanInstitute)昨日公布了科兴疫苗试验的最终报告,在巴西进行的后期试验结果显示,中国科兴生物(Sinovac)研发的灭活新冠疫苗的整体有效率(generalefficacy)为50.38%。该款疫苗此
来源:果壳新冠患者出院之后,仍有76%的人在随后半年出现了不良症状,主要包括疲劳或肌无力、失眠、焦虑或抑郁等。这是上周六刊发于《柳叶刀》的一篇论文,研究者追踪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1733名新冠患者的健康情况。这些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
来源:医学新视点近日,《柳叶刀》发表重要研究,报道了对金银潭医院出院新冠患者的长期随访结果。研究发现,在发病6个月后,有76%的患者仍有至少一种症状持续。最常见的症状为疲劳、肌肉无力,睡眠困难、焦虑抑郁也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康复者。部分患者中,
天寒地冻,要问身体哪部分最努力,你可能都猜不到。答案就是脂肪!不是大腹便便那种,是真的帮你产热,避免你冷死的棕色脂肪组织。《自然·医学》的新研究发现,棕色脂肪组织不仅产热,更是全方位保障你的健康,降低许多疾病的风险,可谓真正的脂肪标兵。撰文
来源:爆炸实验室病毒能在空气中活多久?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病毒?地球上常见的生物类型有: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 。除了病毒外,其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而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上的非细胞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些磕磕碰碰、跌打扭伤,这也是骨科急诊患者最主要的就诊原因。对此类患者,通常医生会建议先拍片(X线或者CT)。在影像学检查无异常,医生说“骨头没啥问题”后,很多人大概都会长舒一口气,默念一句“骨头没事就好。只
来源:皮肤科杨希川教授这两天,‘婴儿用抑菌霜后成大头娃娃’的新闻引起很多人关注,频频出现在微博热搜上。事情源于自媒体博主发布在网上的一条视频。视频内容称,江苏一名女婴仅5个月大就重达22斤,变成了‘大脸娃娃’,而且全身肿胀,面部僵硬、汗毛疯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2020年初,当科学家刚开始研发新冠病毒(SARS-CoV-2)疫苗时,他们并没有保证很快就能成功。此前,研发速度最快的疫苗是上世纪60年代的腮腺炎疫苗——从病毒采样到疫苗获批一共耗时四年。想要在2021年夏季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