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北京时10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大脑中的时钟并不跟随世界上最精确的时钟,稳定地滴答滴答……相反,大脑时钟似乎在某一时刻会飞逝而过,而另一时刻却静止不动。依据最新一项研究,这种时间感觉的扭曲可能部分是由于脑细胞过度疲劳造成的。
时间 脑细胞2020/10/9 12:00:151
来源: 中国科学报作者:唐一尘风疹病毒终于有“伴儿”了。科学家此前从未确认过这种病毒的近亲,因此它成了风疹病毒属中唯一的一种。但是,10月7日两个研究团队联合发布于《自然》的一篇论文表明,风疹有了自己的“大家庭”。它的两个新“亲戚
来源:医学新视点近期,中国香港地区、欧洲及美国先后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二次感染者”,让人们对接种新冠疫苗能否提供持久的免疫力产生了担忧。这种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此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对于一些疫苗,如流感疫苗,接种后人体产生的免疫力非常短暂,
来源:生辉科学的进步正在帮助人们找到识别疾病的新方法。比利时鲁汶大学医院的LeenAntonio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最近在第22届欧洲内分泌学大会(e-ECE2020)上发布了一项新的突破性研究,结论显示血液中游离的维生素D水平可能是未来检测
来源:科普中央厨房2020年首个诺奖授予了经历20余年发现丙肝病毒的三位科学家。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前人的积累,今年新冠病毒被“发现”没这么艰难。正当全世界与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恶斗时,今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发给了丙肝病毒的三位发现者。在他们
刚刚,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法国生物化学家埃马纽埃尔·沙尔庞捷(EmmanuelleCharpentier)、美国生物学家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Doudna)因对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的贡献,摘得今年的奖项。左图为沙
诺贝尔 化学2020/10/7 19:00:120
专题:2020年诺贝尔奖2020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基因剪刀”编辑方法获奖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0月7日消息,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EmmanuelleCharpentier和JenniferDoudna,这两位科学家开发了基因技术中最
诺贝尔 化学2020/10/7 19:00:082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3位“发现丙型肝炎病毒”的科学家,让长期低调的丙肝病毒狠狠刷了一次屏。很多人这才意识到:已被发现30多年的丙型肝炎,竟然至今没有疫苗上市。“事实上,3位诺奖得主之一的迈克尔·霍顿(MichaelHough
2020年10月5日,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HarveyJ.Alter,MichaelHoughtonandCharlesM.Rice三位科学家因发现因发现丙型肝炎病毒而共同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据诺贝尔奖官方给出
【新晋诺奖得主阿尔特专访:新冠疫苗研发还有待临床验证】“我们曾运用抑制丙肝病毒的思路探索新冠特效药,但没有取得成功。新冠疫苗可以给我们带来希望,但目前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能不能起作用、有效时间多长都还有待临床验证。”现年85岁的新晋诺奖得主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5日消息,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科学家HarveyJ。Alter,英国科学家MichaelHoughton和美国科学家CharlesM。Rice三人获奖,获奖理由:发现丙型肝炎病毒。从发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34分许,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和英国科学家HarveyJ.Alter、MichaelHoughton、CharlesMRice获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丙型肝炎病毒”。今年的诺贝尔
来源:环球科学北京时间10月5日17:30分许,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美国病毒学家哈维·詹姆斯·奥尔特(HarveyJamesAlter)、英国生物化学家迈克尔·霍顿(MichaelHoughton)及美国病毒学家查尔斯·M·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5日消息,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HarveyJ。Alter,MichaelHoughtonandCharlesM。Rice三人获奖,获奖理由: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丙型肝炎病毒
来源:神经现实 记忆确保我们不至迷惘。它是维系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纽带,连接着我们的过去和现在。 然而,直到最近我们才拼凑出记忆背后非同寻常的脑科学机制——这是一个关于遗忘症患者、思维宫殿和与幽灵般的嘉年华的故事。 我们了解记忆最早的类比之一来自古希腊——柏拉图将记忆比作为蜡版 ...
本文转载自学术经纬(ID: Global_Academia) 你的年龄有多大? 通常我们按照日历计算,以出生时间为起点,计算至今活了多久。然而,这种实际年龄(chronological age)未必真正体现一个人的生理年龄(biological age)。毕竟,遗传、营 ...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 原文作者:DalmeetSingh Chawla 从含糊不清的首字母缩略词到不必要的行话,研究论文正变得越来越难读,甚至连科学家们也觉得读起来费劲了。 科学论文越来越晦涩难懂了,原因不外乎这几个:首字母缩略词多、句子长、行话令人费解。 这种过于 ...
10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己新冠病毒检测为阳性,成为美国733万新冠感染者之一。图源:pixabay.com 来源 | 知识分子 撰文 | 王承志 戴 威 责编 | 陈晓雪 ● ● ...
来源|返朴 撰文| 郭晓强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大幕即将拉开,今年的生命科学领域又会有哪些幸运的科学家登顶这一崇高荣誉呢? 生理学或医学奖 根据近几年获奖领域特点(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神经和脑科学、临床三个领域交替出现),我们预测今年大概率颁发给神经和脑科学领域,如果这个 ...
来源:环球科学撰文:罗丁豪195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莫里斯·拉本(MauriceRaben)给天生身材矮小的孩子们送来了福音。这位生理学家终于从脑垂体(pituitarygland)中,分离出了人类生长激素。正是这种激素,在将来的30年间
2020/10/3 11:00:242
来源:科学艺术研究中心视幻觉、幻听、嗅幻觉、味幻觉或者触幻觉……每一种感觉都可能会有某种形式的幻觉,因为这些现象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幽灵感觉”——并没有实际外部刺激的情况下的“对刺激的反应”。当人们想到幻觉时,多半会把它和精神病相关的疾病联
文章来源于药明康德 蒂姆西·雷·布朗(图片来源:Grant Hindsley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我的人生远谈不上完美,但这就是我的人生。”——蒂姆西·雷·布朗(Timothy Ray Brown) 当地 ...
来源:Aeon撰写:保罗·格里菲思(PaulGriffiths)翻译:任天尽管生物学上只存在两种性别,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生物的性别都非此即彼。生物学家认为,许多物种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学性别是毫无争议的。两性的区别在于它们将自己的DNA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9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大脑中的时钟并不跟随世界上最精确的时钟,稳定地滴答滴答……相反,大脑时钟似乎在某一时刻会飞逝而过,而另一时刻却静止不动。依据最新一项研究,这种时间感觉的扭曲可能部分是由于脑细胞过度疲劳造成的
“从2003年的SARS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人类最大的进步是对病原体发现的速度,在SARS的时候,我们花了半年的时间才弄清楚这是一种病毒,而不是病原体、衣原体,这是一个可以高危致死的冠状病毒。而今年新冠病毒确定则只花了二周的时间。”9月26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 ...
来源:知识分子撰文:李  砺责编:何义均2020年9月,钟南山教授团队在《内科医学年鉴》(ANNInternMed) 发表了一篇文章,通过研究于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2月13日位于广州一幢高层公寓中爆
2017年,当世界首批消除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编辑“猪1.0”诞生时,领衔该研究的美国eGenesis公司联合创始人杨璐菡告诉新华社记者,希望将来“在中国建立中国人自主研发的机构,致力于为中国病人研发异种器官移植的治疗手段”。时隔三年,杨
你还以为DNA只能是初高中课本上双螺旋的模样?随着“DNA折纸技术”的发展,作为生物主要遗传物质的DNA,已经被科学家设计和组装成了各种2D和3D图案:卡通笑脸、泰迪熊、蒙娜丽莎……近日,中美科学家还联合开发出了“巨型DNA”,并将其“钉”
来源:SME科技故事男女比例失衡的论调一度引起了不少男性的焦虑,在这种大环境下,高校性别比也成了被调侃的对象。每年招生季,理工科大学“一对情侣三对基”的现象总要被拉出来公开处刑。曾有统计数据表明男性比女性多了近3000万人,当然考虑到两性不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鲁亦近日,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合成新抗生素的方法,这种新抗生素或能避免耐药性。研究显示,利用该方法合成的其中一种化合物对细菌感染小鼠模型中的耐药菌株有效。相关论文刊登于《自然》。 临床使用的大部分抗生素都源自天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原文作者:MichaelMarshall她在自己家里看到了狮子和猴子,她的意识开始变得错乱,待人接物表现出攻击性,而且深信她的丈夫是冒充的。这位女士五十多岁,照理说早已过了精神病的一般发病年龄,也从来没有精神病史,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传统观点认为,帕金森症是一种始于大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尽管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正确的,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种疾病实际上存在两种亚型,其中一种始于肠道。近日,发表在《Brain》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丹麦奥胡斯大学的研究团
肠道 帕金森2020/9/27 11:00:131
来源:中科院之声玻璃,从专业术语来说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组成为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见到各种各样的玻璃,例如:门窗、车窗安全玻璃、瓶罐以及实验室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疫苗可以说是人类在医学领域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每一种疫苗的诞生都意味着我们找到了可能战胜某种传染性疾病的方法。在新冠病毒影响全球的今天,研制相应的疫苗也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疫苗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它能促使人体产生抗
文章来源:奇点网 前两天“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上了热搜,让奇点糕朋友圈里的不少朋友都跟风而动,跑去打卡各种味道的奶茶了。奇点糕看到的一句神吐槽说得好,这年头“贴秋膘”都不一定需要吃肉啦。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是自制力强如奇点糕,能靠饮食和运动减掉几十斤肉这样的人,看到散发着卡路里 ...
来源:神经现实,ID:neureality 理解大脑的伟大事业 我们正经历着最伟大的科学事业之一——试图理解宇宙中最复杂的物体——脑子。科学家们正在收集大量关于脑结构和功能的数据,从最小的脑到我们自己的脑。成千上万的研究人员正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脑的功能,而令人惊讶的新技 ...
长高10厘米和减重10斤,你选哪一个? “这个贴吧要被封了。” 这两天,“小伙断骨增高失败面临终身残疾”被顶上百度热搜,一群人发出如上担忧。 他们所说的贴吧,全名为“断骨增高吧”,已发帖51476个。 6207人自称“腿友”。他们聚在一起,关注、讨论、分享的主题只有一个: ...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试图解开哺乳动物的睡眠之谜,并已长期建立了一种观点,即睡眠被认为是可以反映神经元活动的。因此,对整个睡眠-觉醒周期中的了解,乃至于解开睡眠之谜都从神经元入手。但现在,这个方向可能需要调整了。北京
来源:医学新视点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四肢震颤、僵硬、运动功能受损等,与此同时,一些患者也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表现。在帕金森病中,大脑与肠道是否有关联?这个问题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关注。有证据表明,帕金森病患者大脑中标志性的
来源:学术经纬每个人的身体都不仅仅属于自己,同时也是数万亿个微生物的家园。这些“住户”静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疾病状态。举例来说,科学家们曾发现,癫痫患者的复发频率和特定的肠道细菌有关,因此采用特定的饮食方式有助于减少发作。做出上述发现的
来源:知社学术圈视觉系统是人类用来观察并认知外部世界的最重要的感觉系统。视觉认知的形成,需要眼睛将物体携带的光信息转化为视觉神经冲动,并传递给大脑视觉皮层进行视觉信息处理。得益于这种视网膜和大脑视觉皮层垂直分层的结构和信息加工能力,人类视觉
来源:学术经纬顶尖学术期刊《细胞》的最新一期,封面简直可爱到犯规!看到小白鼠坐拥巧克力、甜甜圈、泡芙、蛋糕、牛油果,一手紧抓最爱的零食,一手举杯欲痛饮,让人不禁惊呼:哎呀,这不正是沙发上的我本人吗?仿佛还听到有个声音在说:好吃你就多吃点!吃
来源:e药环球一天24小时中,成年人的时间主要消耗在4种行为上:睡觉、躺着(非睡眠)、坐着以及身体活动(低强度、中等强度或剧烈运动)。根据美国睡眠基金会建议,成年人最佳睡眠时间是7-9小时;老年人为7-8小时。而对于身体活动,相关指南的建议
来源:返朴撰文:姬智在精神病学发展的进程中,有一些发现至关重要,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学科的面貌。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UgoCerletti发明的电抽搐治疗(Electroconvulsivetherapy,简称“ECT”);Joh
来源:e药环球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或者听说,在某些家族中,癌症就像“传染病”一样,出现多位成员相继、甚至是同时罹患癌症的情况。比如我们之前文章中提到过的“一家五兄弟四人患胃癌”;还有好莱坞知名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她的母亲、外祖母、小姨都
两年前,哈佛大学的詹妮弗·李(JenniferLi)和德鲁·罗布森(DrewRobson)在一项研究斑马鱼大脑的实验中获取了大量的数据,通过梳理,他们偶然间发现了一些似乎具有特异功能的细胞。这两位神经科学家计划通过绘制斑马鱼幼体觅食期间的大
来源: 中国生物技术网近日,发表在《Diabetologia(糖尿病学)》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科学家确定了新的2型糖尿病“风险因素大全”,并将失眠列为一个新风险因素。该研究总共确定了19个糖尿病风险因素,并排
糖尿病 失眠2020/9/22 10:01:011
来源: 生辉近日,《自然-通讯》杂志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一种猫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抑制细胞培养物中新冠病毒(SARS-CoV-2)的复制。这项研究由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生化系教授JoanneLemieux及其团队展开。他们合成了前体
来源: 中科院之声什么是阅读障碍?阅读障碍是学龄儿童中常见的一种学习障碍。在临床上,阅读障碍可分为获得性阅读障碍(acquireddyslexia)和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dyslexia)。获得性阅读障碍是指
来源: 学术经纬今日,《自然》旗下的NatureBiomedicalEngineering发表了一项来自杭州启函生物的研究成果:科学家们成功地做出了第一代可用于临床的异种器官移植雏形——猪3.0。经过基因编辑技术平台的改造,这种小
来源: 药明康德导语时至今日,全世界依旧在新冠病毒大流行(pandemic)的阴影之下,超过3,000万人被确诊感染,近100万人失去了生命。与此同时,另一个“静默”的“疫病”(epidemic)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断的扩展、增长和
近日,微软创始人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疫苗将会取得进展,相信美国人在2021年夏天将会回归正常生活,而且他还相信大流行不会持续下去,他对此感到乐观。对于特朗普的疫情处理方式,盖茨感到不满,他还认为新冠给贫困国家的进步带来巨大伤害。盖茨慈善基金
来源: 学术经纬人的一生之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睡觉。尽管总有人鼓吹牺牲一点睡眠时间可以换取成功。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睡眠不足给身心健康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甚至可能加速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
来源: 赛先生撰文|丁  零责编|叶水送癌症靶向疗法的新宠抑制外泌体可借鉴预防蚊虫叮咬的策略:第一招,直接杀死蚊虫,即破坏外泌体的合成和分泌;第二招:所谓不敌其力,而消其势。换而言之,就是留蚊虫一条生路,却让它
文章来源:果壳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尤其对于习惯朝夕相对的年轻恋人,由于严格隔离政策,他们必须被迫遥遥相对。小A是一名留校大学生,在整整六个月的隔离期间,无法和男友见面,也不能返回自己居住的城市和父母团聚,随着时间的流逝,小A的思念变成了某种焦虑,和男友的 ...
来源:医学界 30000000例!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校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9月17日18:22(北京时间18日6:22),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破第三个千万。 自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至今,全球疫情仍呈上扬曲线。 ...
文章来源: 神经现实 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列队辨认(lineup)*方式,帮助目击证人更准确地指认嫌疑人。 列队辨认是刑事侦查的一种方式,指将犯罪嫌疑人和其他具有相似相貌和身材的人混在一起,排成一行,让控告人或者证人从中挑选出犯罪行为人或者与犯罪行为相关的人。 被错误指控 ...
来源:学术经纬所有的哺乳动物都遵循着类似的胚胎发育过程:它们会以同样的顺序,经历同样的胚胎发育事件,连使用的基因和分子信号都几乎如出一辙。可是,不同的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却快慢有别。人类要“十月怀胎”,小鼠却只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是为什
来源:医学新视点男女生理上“有别”是不争的事实。正确面对以及认识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学以及病理学上的差异,能帮助我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也是促进男女“健康”平等的必要条件之一。近日,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刊登了一项综述,由美国、英国、瑞典
性别 癌症2020/9/18 11:00:0511
来源: 赛先生当下,医学界不少学者在对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以及病毒可能的结束期进行预测,以应对今后一段时期的疫情。之前的感染人数的预测主要是基于目前直接传播和接触传播的动力模型,而新增加的气溶胶传播给疫情的预测增加了不小的挑战。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