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术经纬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新型抗癌疗法也层出不穷。但本周发表在《自然》子刊上的两篇论文,却揭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基于表观遗传学的新型抗癌方法,可能会反过来促进癌症生长。这也提醒我们在开发新型疗法时,需要先把背后的生物
中国科学家率先揭开造血干细胞“回家”的秘密,首次发现其领路人。干细胞“回家”又被称为“归巢”,对维持或重塑其细胞命运至关重要。11月20日上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获悉,该院潘巍峻研究员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坠入爱河不仅能让世界看上去更美好,还会大大影响你的健康。大量新研究发现,爱情有助于改善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疼痛、过敏反应等等。据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指出,坠入爱河是大脑中12处脑区共
来源: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2013年,谷歌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LarryPage)宣布成立一个新公司Calico,致力于解决令人讨厌的死亡问题,研发延长寿命的科技。从那时起,这家公司招募了很多研究人员,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相比站着不动或向前走的人,向后走的人在记忆测试中的表现更好。在研究中,研究人员要求114名志愿者先观看一段女性被偷包的视频,然后回答一份问卷,以了解他们记忆的情况。在看完视
来源:中国科学报丹参多酚酸盐,是一种在全国50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造福2000多万患者的创新中药。其领衔研发者,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逸平。而他自己,是一个与病魔“鏖战”了25年的病人。2018年4月11日,为新药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17日上午消息,据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道,Alphabet旗下生命科学公司Verily已暂停了可测血糖的“智能隐形眼镜”项目进程。此前,这家谷歌兄弟公司试图将微型传感器集成到隐形眼镜,以测量眼泪中的葡萄糖水平,进而
新浪科技讯11月17日消息,11月17日至18日,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F²科学峰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李家洋、张启发、马大为、冯晓明、周其林、林本坚悉数到场,同时,还有八十余位世界顶级科学家带来的科
2015年8月,王逸平在新生入所教育中介绍实验室安全规范。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提供 春去秋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3号楼五楼尽头那间办公室还挂着“药理学第一研究室王逸平研究员”的名牌,同事、学生走过都会放轻脚步,仿佛王逸平还像从前一样在里头办公…… 今年4月11日,55岁 ...
来源: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利用健康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昼夜节律的差异,研究人员正尝试利用时间疗法帮助治疗癌症。一些科学家认为,在最合适的时间点服药,可以降低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提升疗效。这项看似简单的改变,能开启癌症治疗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16日消息,英国研究者称,那些在生理节奏上有早起习惯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更低。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团队表示,这一结果十分重要,因为事关每一个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但其中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研究人员在格拉斯哥举行的国
来源:菠萝因子前两天北京正式“立霾”,再次进入重度污染模式。似乎大家已经越来越习惯这样的天气,街上戴口罩的比前两年反而少了。我们都知道雾霾有害,PM2.5有害,但它到底有多危险?和现在肺癌高发是否有关呢?今天就来聊聊这个。为了照顾时间有限的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无论是微塑料本身含有的有毒物质还是其吸附的有毒物质,对人和生态的危害是以剂量来实现的,这需要严谨的科学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近日,包括美国CNN和英国《卫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援引2018年欧洲消化医学会肠胃病学学术会议上的一份报告称,人类的粪便样品中首次发现微塑 ...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生态与演化》杂志14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科学家公布了4个松露物种的遗传路径及基因组。这是为期5年的“1000种菌物全基因组测序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将填补我们对生命树最大分支之一的认识空白。 ...
来源:科研圈莫纳什大学的华人科学家郭玉明对中国上海近1500名儿童进行了研究,发现雾霾中的细颗粒物浓度的微幅提高,会让儿童患上自闭症的可能性提高78%。冬天的来临对中国部分地区来说不只是秋裤预警,可能还有雾霾预警。空气污染对儿童的影响尤其令
来源:科技日报 罗伯特·杨被判罚1亿美元,让“酸碱体质理论”丢了脸,能否唤醒受害者还未可知。至少在中国,2007年就开始有媒体质疑酸碱理论,《科技日报》这些年没少报道;但“调节酸碱度”保健品照样大卖,“酸碱体质科普文”照样转发。 一个没根据的理论长盛不衰,“酸碱体质 ...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科学家14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报告称,他们根据人类早期胎盘的约7万个细胞绘制了图谱。这一成果有望带来关于人类妊娠早期的细胞组织和细胞通讯的新见解,该研究同时探索了对妊娠成功至关重要的维持生理环境稳定的机制。 ...
来源:科技日报 最近,接二连三出现公众人物患癌的消息引发了关注和讨论。甚至有媒体称,癌患群体有很多是因为过度治疗离世。对此,科技日报记者走访了肿瘤专家,专家表示,鉴于目前披露的信息,是否存在过度医疗行为并不好断定。 是否过度诊断业界存在争议 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人类首 ...
来源: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2013年,谷歌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LarryPage)宣布成立一个新公司Calico,致力于解决令人讨厌的死亡问题,研发延长寿命的科技。从那时起,这家公司招募了很多研究人员,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历史医学文献中充满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研究和骇人听闻的实验,放到今天,这些研究和实验几乎肯定不能付诸实践。举例来说,在20世纪初,罗马尼亚的法医科学家尼古拉·米诺维奇(NicolaeMinov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一个中美合作团队感受到了成功带来的甜蜜气息:他们找到一种标志性的酶,可用于鉴定细菌产生的恶臭分子3-甲基吲哚——粪臭素。研究结果或有助于研发抑制这种恶臭分子活性的方法。 “简单地说,我们的发现解释了动物粪便为什么会发出臭味的问题。”研究共同通讯作者、天 ...
吃有机食品能防癌?专家:夸大其辞来源:科技日报今日关注本报记者马爱平法国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卷》上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长期食用有机食品可以明显降低患癌风险。这是否可信?11月7日,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专家认为: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涉及4亿多人的“家族树”研究显示,基因对寿命的影响其实很小。DNA决定了我们的许多特征。随着基因分析技术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容易获取,人们难免会想要利用DNA预测自己的健康情况、以及自己可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多年以来,人们一直担心长期使用手机是否会致癌。目前,这个问题再次被提出,美国政府研究人员公布一项重要研究结果,高剂量手机辐射与啮齿类动物某些癌症有关。你可能不必担心这个结果,因为你不是一只雄
来源:科技日报 百岁老人通常能延缓甚至规避一些重大老年性疾病的发生。研究人员最新发现,自噬—溶酶体信号通路基因表达上调是寿星最为显著的信号,是长寿者重要健康保护机制。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孔庆鹏课题组、周巨民课题组及海南医学院蔡望伟教授团队合作,最近获得并分析了海南长寿家 ...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我们是作为基因机器而被建造的,是作为觅母机器而被培养的,但我们具备足够的力量去反对我们的缔造者。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基因的暴政。近日,重庆公交坠江事件被推到风口浪尖。不少网友质疑殴打司机的刘
来源: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酸碱体质”宣扬者 RobertYoung近期被判罚1个亿,但是他这种毫无科学根基的理论,究竟建立了多少年?判罚固然重要,但是追溯一下“神医”的历史,我们发现也许很多荒谬的事情早就
来源:南方周末六家企业卷入人类遗传资源泄露风波让公众吃惊,但业界却并不意外。“很多流传于江湖的故事终于浮出了水面。”非法采集的资源已由传统人体组织、细胞等实体样本转向人类基因序列等遗传信息,出境途径也由携带样本转变为通过互联网发往国外。“隐
(本文首发于2018年11月8日《南方周末》)作者:南方周末特约撰稿袁端端从理论上讲,做成生物武器的可能性极低。针对某一“人种”的基因武器不太可能实现。中国人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遗传资源,但是现在大型的生物信息数据库都是国际的,没有中国自己的
施一公给郭广昌泼冷水:现在的科技还没法让人类活到120岁澎湃新闻记者包雨朦人类平均年龄会不会超过120岁?医疗科技的发展能不能让人延年益寿?关于这一问题,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与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产生了分歧。“和大科学家对话我
来源:科技日报近日,不少公众人物被癌症夺走了生命。追悼、叹息之余,防治癌症话题又一次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当下患癌症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多?癌症的高危人群有哪些?癌症预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患癌几率大的人都有什么习惯在医学上,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
来源: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回首疾病对抗史,消除天花是人类抗击疾病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奇迹,曾几何时,天花每年会导致100万人死亡。1976年,全球推行天花疫苗接种,1980年五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根除曾经夺走亿万人类性命的天花。下一个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圣地亚哥法庭近日判一个叫做罗伯特·欧·杨(Robert O。 Young)的人,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 这一判罚来自他曾经治疗过的患者的指控。这名女性癌症患者回忆,罗伯特·欧·杨说不用手术不用放化疗 ...
来源:科研圈科学鼓励创新,但是在申请经费或发表论文的时候,真正的突破性研究往往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哪怕评审团中其他人给出肯定意见,在激烈的科研竞争中,一个专家的否定意见就足以令一项有潜力的研究止步不前。以阿兹海默症研究为例,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
事实上,国外的确有酸碱体质的说法。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最新癌症研究报告”里面就有“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的说法。不错,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官方网站确实出现过这句话,但那是为了辟谣,为了批驳这句话。“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真相:一言以蔽之,
来源:科技日报 据美国《科学》杂志4日消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最新人工智能研究报告:科学家借助全新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更高效地从基因层面预测埃博拉和寨卡等病毒的天然宿主,从而采取措施预防这些病毒传播到人类身上。 科学家一直试图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毒的天然宿主,这对 ...
惠康桑格研究所 图片来源:67photo 来源:中国科学报 在一名独立律师进行调查之后,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之一否认了有关其负责人欺侮、歧视员工和滥用资金的指控。 这些指控涉及英国辛克斯顿惠康桑格研究所的管理层。该研究所在10月30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调查澄清了该研 ...
来源:中科院之声日前,某著名主持人不幸患癌去世,让人们再一次认识到“癌症”这个恶魔的可怕。而有一种癌症被称为“癌中之王”,更是令人闻名丧胆;它,就是胰腺癌。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的消化道肿瘤,患者五年存活率低于5%,因此被称为“癌
来源:科技日报 紧张有序的备战场景,每天在人体内的免疫系统轮番上演—— 敌人触碰警戒线;警戒巡视系统拉响紧急警报;信号兵就位发出组织防御反击的信号;基地提供物资保障;作战部队全员出动;整装之后,旋即发兵,与敌交火。 近日,《细胞》杂志在线刊登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 ...
来源:原理(ID: principia1687)在生物科学界流传着“物理学家累了就来生物界玩一玩”的调侃。确实,现今学科之间密不可分,生物学的发展对特定物理技术的需求也越大。但是这样化学家却不满意了?1943年,物理学家薛定谔在都
来源: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很多时候,由相同父母抚养长大的兄弟姐妹,尽管成长环境相似,但他们却可能走上两个极端:一个善良宽容,另一个心胸狭窄。一篇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Science)杂志的研究揭示[1],后
来源:科技日报 央视主持人李咏因患癌症去世的消息从美国传来,有人翻出了2016年8月发表的一篇旧文《为什么这些癌症患者要去美国》。该文章试图给“3000人/年赴美进行癌症治疗”的少数群体的选择作一个并不符合实际的解释。 通过咨询业内专家,科技日报记者总结了该报道的几个明显谬误 ...
鸭嘴兽是为数不多的基因组已经被测序的复杂生物之一。图片来源:Dave Watts 来源:中国科学报 11月1日,一项对全球所有复杂生物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在英国伦敦正式启动。 “基因变异是所有遗传学知识的源泉。”项目成员之一、澳大利亚墨尔本拉筹伯大学进化遗传学家 ...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撰文|祝卓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应急心理行为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一、坠江事故的残酷真相10月28日10时许,重庆市万州区一大巴车在万州长江二桥桥面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后,坠入江中
来源:“科普中国”在癌症治疗方面,免疫关卡抑制剂可以有效地解除免疫系统的刹车,但当它们被成功制成新药后,却迅速加大了癌症治疗的成本。为什么新药价格总是如此昂贵?抗癌药物到底应该如何定价?美国物理联合会提供了一份解答。今年10月1日,两名科学
来源:生物探索华人科学家顾臻教授长期致力于智能递药体系的创新研发,已先后开发出包括“智能胰岛素贴片”、“癌症免疫疗法贴片”、“减肥贴片”在内的多项新技术!近日,其团队再发新成果,首次提出了一种“细胞联合递药”技术!动物试验表明,该技术可将抗
来源:科学大院抗癌药为啥要用007命名?原来,这种药物能够快速精准地靶向抗原特异性肿瘤细胞,特别是那些通过“降低雷达反射面而隐身”实现免疫逃逸的肝癌细胞,可将其精准地锁定并清除,正如电影中机智勇敢、巧胜敌人的主人公JamesBond一般!目
来源:科研圈由于严重的免疫缺陷疾病,“泡泡男孩”大卫无法接触外界环境,在塑胶气囊中生活了11年。作为一个独特的病例,大卫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研究机会;但是父母和医生们都会记得,他也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在这个他无法触碰的世界上真实地生
来源:学术经纬很多年以来,人们一直把脊髓损伤当作是一种“绝症”。它虽然不会立刻夺走人的性命,但却无药可救。患者只能忍受瘫痪的人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但这一认知已经显得过时——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首次发现,通过用电流规律性地刺激
作者简介:大卫·科洛尼斯(DavidKorones)是纽约州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儿科血液学家和肿瘤医师,也是一位安宁疗护医师。前几天我在诊所里治疗了一位女孩,她给我带来了许多启发。尽管萨迪已经从肝癌中完全康复,身体上也没有留下任何伤疤,但
来源: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烟草植株会聚集低浓度的钋210,这种放射性同位素基本上来源于化肥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质。钋被吸烟者吸入后会聚集在肺部的特定区域,能够引发癌症。单在美国,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就多达数千人。几十年前,
来源:生物探索、新京报今天早晨被这样一条让人震惊和惋惜的消息刷屏。据悉,著名节目主持人李咏,在美因患癌症去世,享年50岁。提起癌症,很多人“谈癌色变”,认为得了癌症就意味着离死亡不远。2017《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报告显示,不论城市还是农
来源:学术经纬今日,《自然》杂志子刊《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BiomedicalEngineering)上刊登了一项有趣的研究——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顾臻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联合细胞快递”技术,把两种不同的细胞“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撰文|劳伟峰浙江大学医学博士,微医全科医疗总监李咏因癌症逝世的噩耗,让网友们感叹不已,生命无常,癌症无情,健康的重量常常让我觉得沉重,我们不得不意识到肿瘤在中青年人群中发病率越来越高,那些即便年纪不大的人,也随时可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今天,壹读君看到一则令人伤感的新闻,刚过完50周岁生日的前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咏在与癌症斗争了17个月后不幸去世,再一次让人感受到了在癌症面前生命的脆弱。生活中还有很多治疗无望的病人,选择了最后一线生机——冒险为新的治疗手段做
来源:生物探索预防癌症的“头等大事”是什么?来自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CancerSociety)的一份新报告给出的回答是:扩大烟草控制。相关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高达244.585的《CA:ACancerJournalforClini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0月27日消息,10月27日上午,2018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次大会以“科学促进美好生活(Science,forBetterLife)”为主题,围绕医学与健康、农业与食品安全、环境科学、生物技
相关新闻华大基因等六单位违反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定被罚违规送人类遗传信息出境被罚华大基因:整改后已恢复新浪科技讯10月26日消息,近日,有自媒体将2015年的“科技部国科罚”与华大研究团队在2018年10月发布的一项“14万中国人基因大数
来源:cnBet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微软HoloLens和OpenSight增强现实系统进入医疗应用。OpenSight是第一个用于“术前手术计划”的AR(增强现实)应用程序。OpenSight使用覆盖在患者身体上的2D、3
来源:cnBeta一项新研究发现,中年人受到的的压力与记忆力减退以及脑容量减少之间存在联系。这是一项对有关于压力对中年人脑部潜在影响的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再次强调了压力引起的健康问题。并且,这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都有影响。该研究最近发表在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