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根据英国《自然》杂志24日在线发表的一项遗传学最新研究成果,美国科学家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于实验室小鼠中成功开发出基因驱动系统。这一研究结果不但将改良小鼠模型,还有助于科学家研究复杂的遗传疾病。 基因驱动,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使它们在细胞不断分裂和DNA复制时不致降解。失去端粒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癌症。美国索尔克研究所(SalkInstitute)
来源:中国科学报还记得去年萌翻了全球的世界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吗?最近,两个姐妹有了5个“小兄弟”。 不过,跟它们的“姐姐”不同,这5只小克隆猴身上所肩负的使命要更加特殊一些,它们将为解开人类健康的未解之谜作出贡献。
来源: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V型CRISPR系统中的核心蛋白Cas12b(也被称C2c1),在过去很难在人类细胞中完成基因编辑,因为Cas12b蛋白家族的最适反应温度通常都比较高。张锋今天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文章提
来源:学术经纬今日,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癌症的重要研究。来自加州Salk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自噬反应”可以抑制癌症的发生,这和过去许多人的认知恰好相反。因此,那些用来抑制自噬反应的疗法,可能反而会带来不好的后果。“这些
新京报快讯据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官网消息,自然界中大部分生物,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哺乳动物,都拥有按时间节奏调节自身活动的本领,称之为生物节律。生物节律是生物体内在的时间控制系统,是生物体内多种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过程波动的基础。生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撰文|生物节律紊乱疾病猴模型研究团队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雄鸡报晓,蜘蛛半夜结网,向日葵在清晨开放……自然界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存在节律现象,与地球24小时的自转周期保持同步对于生物维持健康的生理状态至关重要。经
来源:科技日报母亲移植子宫给女儿,女儿成功产下男婴,我国在这一领域技术水平走在世界前列。1月20日18点19分,2015年曾实施全国首例人子宫移植的患者杨华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平安产下一名男婴。经科技查新,这是国内首例、全球第十四个
来源:学术经纬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癌症致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这一疾病之所以难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患者在确诊时,病情已经进入了晚期。如果我们能在肺癌的症状出现之前,就对它进行确诊,岂不是就能在疾病变严重前进行治疗?这正是许多科学家与医生们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从橙汁到锌含片,从鸡汤到大蒜胶囊,关于普通感冒有各种各样的家庭疗法,但有证据表明这些疗法真的有效吗?几乎没有什么疾病能像感冒一样普遍。虽然有大约200种病毒都能引起感冒,但我们似乎可以找到同
来源:科学大院《我不是药神》中的“神药”格列宁,从费城染色体的发现、到发现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杀灭异常的粒细胞到FDA加速批准上市,它的诞生之路足足走了41年。为什么新药的发明需要那么长的时间?传统中药变身现代药物中间要跨越哪些难关?今天,
来源: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你们肯定做不出来。”当得知大洋彼岸的中国,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团队要尝试鉴定朊病毒,美国酵母朊病毒鉴定的顶级专家兰德尔·哈尔夫曼(RandalHalfmann)这样评价。然而,就在前天,2019年1月21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现代人类真的比早期人类祖先寿命更长吗?当代先进医学技术和具有奇迹效果的营养品很容易让人们认为我们在人类历史上拥有最长寿命,但令人遗憾的是,可能我们并没有那么特殊。在过去几十年里,全球范围内人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C工作室 宫颈癌疫苗那么多,究竟该打哪一种?不少女性有点晕。虽然市场上有二价、四价和九价,但一种疫苗只能预防一种或者几种病毒。 最近,我国专家研发出新一代宫颈癌疫苗,一针搞定99%的宫颈癌病毒。这项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 ...
来源:学术经纬说起体重管理,“管住嘴,迈开腿”的六字真言大家都懂。而如何贯彻执行这一点,让热量的消耗与摄入达到合理平衡,就不能不知道大脑调控能量平衡的中心:下丘脑。这个小小的脑区负责生产多种激素,监测和调控着各项基础生理过程,例如食欲和血糖
新华社广州1月21日电(记者肖思思李雄鹰)记者从广东省“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调查组获悉,现已初步查明,该事件系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为追逐个人名利,自筹资金,蓄意逃避监管,私自组织有关人员,实施国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活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首次成功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了“完美”的人类血管。这项突破将对多种血管疾病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其中也包括糖尿病在内,可以让研究人员更加轻松便捷地测试新型药物。“能够从干细胞逐步培育出人类血
来源:中科院之声我们的身体由200多种不同类型细胞组成。如人从事不同职业一样,细胞们也有着自己不同的职责。比如,心肌细胞负责心脏的收缩和泵血功能,神经细胞负责神经信号的传递,胰岛细胞负责分泌胰岛素等。其实,从1个受精卵分裂成200多种不同类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许多疑点尚未明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邵峰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许多疑点尚未明了2018年11月,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双胞胎女孩,在中国健康诞生。报道称,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
新华社武汉1月18日电(记者谭元斌)我国科学家观察到单个流感病毒脱壳及基因组进入细胞核全过程,揭示了相关动态行为与机制。这一进展对于流感研究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开发新的抗病毒途径提供了思路。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了解到,该所崔宗强
来源:科学大院微信公众号最近沃森在被剥夺行政岗位后,被他供职的冷泉港实验室取消了荣誉称号,原因是涉嫌“种族歧视”。这些年来,沃森一直是风口浪尖的人物,他做了什么?一位生物学巨擘,为什么引发了如此大的争议?我希望以此小文来尽量客观得介绍下沃森
沃森 双螺旋2019/1/20 10:00:05146
来源:奇点网有研究表明,维生素E作为膳食补充剂中的中坚力量,拥有优越的抗氧化性能,可以减轻自由基对DNA和脂类造成的损伤,防止肿瘤发生[1]。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在相关的临床试验数据中,并不能够得到“维生素E可以预防癌症发生”的结
来源:科学网 青春期的大脑发育异常是否会埋下成年后罹患精神分裂症的“种子”,如何发现这颗隐匿的种子?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团队对来自英美等6个国家20余所研究机构的超过1万例影像遗传学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全脑全基因组范围的“广泛搜索”,研究发现与青春期大脑壳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转基因细菌或可通过清除肠道毒素、治疗肝部与肠道疾病。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使一种常见细菌能够清除人体中多余的氨。对肝损伤和罕见遗传病患者而言,体内的氨若含量过高,将产生致命威胁。这种转基因
来源:中国科学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团队通过靶向编辑单个长寿基因FOXO3,得到了能抵抗细胞衰老和癌变的人类血管细胞,有望被用于血管退行性疾病的治疗。该研究成果1月18日在线发表于《细胞—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起源于胚胎时期。它不仅可以
来源:奇点网脂肪细胞这东西,除了那些帮助伤口愈合的小肥肉,恐怕没几个人喜欢。它在我们体内,除了储存脂肪,让我们看起来更“丰满”之外,还会造成慢性炎症,增加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风险。不过,如果这些脂肪细胞是从更不受欢迎的细胞转化来的呢?比如癌细
来源:科技日报1月15日,“DNA之父”詹姆斯·沃森上了热搜。沃森是诺贝尔奖得主,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却因为发表关于“种族智力论”和“基因差异论”被认为是种族歧视而遭到强烈抵制。近日,他曾经领导和工作过的冷泉港实验室谴责其言论是在
来源:微信公众号“原理”每一秒钟,都有数百万个缜密有序的化学反应发生在一个细胞内;数十亿个单细胞生物体可以形成群落;数万亿个细胞可以精确地粘附在一起,形成组织和器官。然而,尽管生命具有如此高的复杂性,它们却是很容易识别的。物理学家认为,这种
来源:知识分子1月15日,“知识分子”、“赛先生”以及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联合主办了“科学精神中国行”新年专场活动。生命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发表主旨演讲“基因编辑与人类未来”。编者按:1919年1月15日,北大教授陈独秀用“赛先生”指称科
来源:科学大院因为治疗难度大、花费大,对于大众来说,癌症有多么可怕简直不言而喻。如果有这样一种药,能够同时对多种癌症的治疗有效,那简直是天大的福音!但是,存在这样的药吗?2018年11月,拜耳和LoxoOncology共同推出了一款抗癌新药
科技日报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张梦然)根据英国《自然·医学》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美国与巴西联合团队发现,一种运动诱发的蛋白质激素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密切相关,其可以防止阿尔茨海默病记忆损失,由此开发的治疗策略,或将为缓解人类疾病相关的认知能力衰退铺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6日消息,先天和后天,哪一个对人类的影响更大?这是一个古老而复杂的问题。对此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项研究或许能提供一些答案。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对4500万美国人——包括数万对双胞胎——在24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试图了解
来源:学术经纬近日,顶尖学术期刊《细胞》推出了“Bestof2018”特刊,介绍了8篇在2018年发表的优秀论文。特刊介绍页面提到,这些是在其具有高影响力的期刊上,所刊登的年度最佳研究。微生物组竟会影响脑细胞在大脑中,存在一种叫做小胶质细胞
来源:中国科学报被网友们亲切称为“糖丸爷爷”的顾方舟去世了,许多媒体纷纷写文章纪念。对于顾方舟团队在研制糖丸临床检验阶段的故事,很多媒体有如下描述:“为了孩子,他选择豁出去!历尽千辛万苦,第一批脊髓灰质炎疫苗终于生产出来并在猴子身上实验成功
诺贝尔奖得主、被称为世界“DNA之父”的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美国科学家沃森(JamesWatson)因为频繁发表关于种族间智商差异的言论被剥夺了荣誉头衔。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3日报道,作为基因科学的前沿学者,沃森在电视节目中提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你说话的方式可以透露出许多信息,而这些信息甚至可用来预测你的恋爱关系会如何发展。假设你和你恋爱对象的关系正岌岌可危。你们已经尝试了各种方法,甚至还去做了感情咨询。但你还是想知道这段感情值不值
来源:奇点网微信公众号原标题:《自然》子刊:化疗促进癌症转移又一实锤!紫杉醇等化疗药物会促进癌细胞产生“邪恶”外泌体,远程改造肺部微环境,促进乳腺癌肺转移现在的肿瘤治疗里,化疗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术后的辅助化疗还是术前的新辅助化疗
来源: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科学家在胃肠道和许多其他内脏器官中发现了与舌和上颚味蕾相同的味觉感受器,同时他们还发现这些新找到的感受器可以感知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且调控着整个消化过程。它们会控制我们吃什么、吃多少,还可以
来源:奇点网现在的肿瘤治疗里,化疗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术后的辅助化疗还是术前的新辅助化疗,都为我们战胜肿瘤出了一份力。然而,一些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还会促进癌细胞的转移。比如17年的时候,GeorgeKaragianni
来源:奇点网肥胖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奇点糕是真的不想再复述了,后台文章搜索关键字,相关文章一大串。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长串的文章名单还在继续增长,有关肥胖的危害性及解决办法,还在不断地被填充进新的内容。在上周的《细胞代谢》上,梅奥诊所衰老中心
来源: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拥有一张弹嫩的脸蛋是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事,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就是逐渐衰老的外表。近期中国科学家发现了幼儿皮肤饱满嫩滑的秘密,这种年轻外表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脂肪,并且其与个体的天
来源:生物探索1月4日,来自美国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在《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杂志上首次发表了用抗衰老类药物——Senolytics治疗人类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致命疾病的结果。在这项首个人体试验中,科学家们招募了14名被诊断为患有稳定
来源:学术经纬在罹患阿兹海默病的患者大脑中,存在许多β淀粉样蛋白沉积。它究竟是阿兹海默病的因还是果?目前学界还有许多争论。但毫无疑问,这种蛋白在阿兹海默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那么,这种蛋白是从哪里来的呢?早在30多年前,科学家们就找到了源头
来源:学术经纬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人会变得越来越衰弱,很多生理机能逐渐衰退,运动功能也不例外。当我们想办法延伸生命长度的同时,当然还希望身体保持活力,最好既长寿又强健。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在模式动物中找到了与衰老和运动功能衰
来源: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母亲的压力可能会传递给自己的宝宝。科学家发现,这与母乳中所含的皮质醇激素密切相关。简单地说,母亲面临的压力影响母乳内的激素含量,并将其传递给婴儿,影响婴儿对压力的应对方式,甚至帮助塑造性格、
来源:科技日报 1月8日上午,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先生的遗体静卧花丛,党旗覆于胸前。国务院原副总理刘延东等约1000人前来为人民的“糖丸爷爷”送行。 顾方舟辞世了,世间却多了一位“糖丸爷爷”。人民对他的爱和感谢凝聚在这个甜甜的名字里。 如果仅仅 ...
来源:cnBeta据外媒报道,蒙娜丽莎效应(MonaLisaEffect)指的是画像中的眼睛一直跟随着观看画作的人。不过近日来自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后得出了另一番结论。心理学家、眼球运动专家、该项研究论文合著者G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华盛顿1月7日电 (记者刘海英)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7日在《自然·代谢》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一种名为Slc12a8的转运蛋白在细胞能量供应链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将细胞代谢所需燃料直接输送至细胞中。研究人员指出,这一细胞燃料输送新路径 ...
来源:奇点网很久之前,奇点糕读到过这样一句话:生命的价值不是由长度定义,而是由宽度和深度来衡量的,所以拓宽这两种维度也同样重要。其实这种定义标准适用的范围,还有生命之外的许多东西。比如和生命息息相关的医学里,今年刚刚诺奖荣耀加身的免疫治疗,
来源:奇点网去体检时,血压几乎是必测项目。当查出有高血压时,那可得当心了。因为长期高血压是冠状动脉疾病、中风、心力衰竭、房颤、周围血管疾病、视力下降、慢性肾病和痴呆的主要危险因素[1-3]。而就在2018年年初,北京阜外医院团队在全国开展的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受到霸凌会使大脑缩小,并增加患焦虑症的风险。科学家称,这是他们首次发现霸凌受害者的大脑大小与未受霸凌者之间存在区别。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变化会影响个人行为表现,包括情绪处理、做事
来源:学术经纬人工智能(AI)正在经历爆炸式增长,影响着许多行业,也正为医疗健康行业带来一场全新革命。“AI+医疗”成为热门领域,在学界、工业界和监管机构中都引发了极大关注。今日,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何建行教授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来源 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癌症研究的投入与产出一直难成正比,重复性也一直饱受诟病。为了实验更加简便安全,人类将癌细胞放在培养皿里进行研究,但超过60年,体外培养癌细胞的培养基一直没有更换过。许多科学家已经表
来源:科普中国本文专家:刘少伟,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科学博士,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后人类对于肉类的喜爱,是亘古不变的,现如今随着发展,肉类也成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曾有科学家做过研究,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也许不久便可把猪心移植到严重心脏病患者体内,解除其性命之忧。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证实,动物可以依赖另一物种的心脏存活。此次研究使我们离这种科幻小说般的情节又进了一步。一支德国研究团队将
来源:中国科学报顾方舟教授于1926年6月16日出生,浙江宁波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家。1月6日,北京云迷雾锁、寒风侵肌,我国病毒学家、“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先生缅怀会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举行
来源:奇点网女人呐,为了变美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尤其是为了皮肤好,什么美白针、玻尿酸通通都敢往脸上招呼。但是无奈岁月不饶人,砸的钱再多,对着小婴儿像剥了壳的鸡蛋一样吹弹可破的肌肤,也只有羡慕的份。但是,近日发表在《免疫》上的一项研究[1],可
来源:中国科学报 该技术仅需抽取人体外周血,通过捕获这些微量ctDNA中的甲基化位点改变,即可精确检测到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等高发癌症的早期信号。 肿瘤在人体内如同器官一样,不断地有细胞生长和死亡。而在肿瘤细胞坏死或凋亡过程中会释放自身DNA并进入血液循环。这些在人体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未来的人类长什么样,是一件很难预测的事情。我们的后代会不会成为半电子人呢?就像科幻小说中描写的那样,全身都是高科技植入物、长着可再生的四肢、还有摄像头做成的眼球?人类会不会变成生物与人造产品的
我国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顾方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为纪念顾先生,我们转载了中国科技报2017年5月份关于顾先生的报道。顾方舟浙江宁波人,病毒学家、教授。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