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科院高能所 EP4 稀有地球假说|超越费米悖论 费米悖论来源于恩里科·费米在基于宇宙漫长年龄和庞大的星体数量的基本假设,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后发现——地外文明存在性的过高估计与缺少地外文明存在的相关证据相矛盾,于是在1950年夏天的某个午餐的闲谈中提出了“外星人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8日消息,目前,最新研究表明,“奇异致密天体”可能会打破物理学传统定律。在宇宙深处,奇特的类黑洞天体可能存在,它们能够重新定义我们所知的物理学定律,最新研究推测称,在未来几年内,地球陆基引力波观测站可能发现这些假设的奇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8日消息,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空间科学学院李静副研究员与国家天文台薛香香研究员等人利用LAMOST和Gaia数据,对位于反银心的麒麟座星环、三角座-仙女座星流和A13等子结构的起源开展研究,发现它们并不是被银河系吸积的矮
贝佐斯旗下太空公司蓝色起源要拍卖太空旅游船票了。5月5日,蓝色起源宣布将在线拍卖“新谢泼德”亚轨道飞行器首次载人飞行的一个座位,载人首飞计划于7月20日开展。“新谢泼德”以美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艾伦·谢泼德(AlanShepard)命名
本文转自科学史评话 2021年4月29日,我们用长征5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天宫空间站的核心舱段天和号。 如果大家并不是航天方面的资深爱好者,有很多事儿可能就不太想得通,每一次长征5B一发射,过个三五天以后,肯定会引得海峡对岸各路媒体一阵舆论狂欢。各路名嘴连挖苦带讽刺,不仅仅 ...
来源:科技日报北京时间2021年5月7日02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采用多星组网模式,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此次任务还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7日消息,从全面核战争到巨型小行星撞击,有许多灾难可能导致人类突然灭绝。但假设有些人从末日浩劫中幸存了下来,究竟需要多少人,才能使我们的种族延续下去呢?简单来说,要看情况。不同的灾难形式会为幸存下来的人类创造不同的生存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6日消息,基于中国FAST望远镜的观测,国家天文台李菂、朱炜玮团组的姚菊枚博士首次找到了脉冲星三维速度与自转轴共线的证据。脉冲星是大质量恒星死亡时的超新星爆炸催生的中子星。当前的超新星模拟不能产生速度和自转轴共线的中子
SpaceX星舰SN15原型火箭于当地时间周三下午5点24分左右从德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海边发射台升空。火箭飞到大约10公里的高度后缓慢下降,完成了几乎完美的着陆。马斯克希望今后能够以这种火箭为载体,实现月球旅行和火星旅行。你认为星际旅行多久
来源: 地球知识局 作者:那日苏 校稿:辜汉膺 / 编辑:养乐多 4月29日,伴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发射升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天宫号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建造工作,宣告全面展开。在今明两年,中国预计通过11次航天发射,完成空间站的建设。届时,中国宇航 ...
北京时间5月5日6时24分,SpaceX公司星舰原型机SN15成功在得州博卡奇卡发射场完成了10公里高度飞行测试。这是星舰原型机第五次进行10公里高度的飞行尝试,也是首次在完成软着陆后原型机完好无恙。星舰飞行试验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今年3月4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6日消息,经过为期4年的酝酿,一项星际探测器概念将超越“旅行者号”星际任务,据悉,上世纪70年代,“旅行者号”两艘宇宙飞船离开了地球,它们迄今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航天器,但未来不久,这一纪录将被最新星际探测器刷新,近日,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作者|甘晓 我国天宫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组成基本构型,并分3次发射入轨。 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 那么后续任务如何安排,目前进展情况如何?作为载人飞行器,天和核心舱舒适吗? 在29日下午举行的空间站天和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3日消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银河系伽马射线图上的十四个光点可能代表的是反恒星,即由反物质构成的恒星。这些反恒星候选者似乎可以释放出伽马射线,而反物质(物质的带相反电荷的对应物)与普通物质结合并湮灭时也会释放出高能伽马射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奇异致密天体”可能会打破物理学传统定律。在宇宙深处,奇特的类黑洞天体可能存在,它们能够重新定义我们所知的物理学定律,最新研究推测称,在未来几年内,地球陆基引力波观测站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3日消息,想象一下,把密歇根湖中的所有水——大约超过一千万亿加仑——全部倒入一个在寻常五金店里可以找到的那种四加仑水桶中。直觉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水太多,桶太小。但是,这种不寻常的密度却是宇宙天体中子星的一个定义特
中新网5月2日电据美国中文网报道,5月1日,在国际空间站驻留的4名宇航员乘坐SpaceX公司的“龙飞船”返回地球,计划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2日抵达。据报道,这四名宇航员分别是来自美国的迈克尔·霍普金斯、维克托·格洛韦尔和香农·沃克,以及日本宇
如果小行星撞击地球,目前的科技手段能够避免这一危险事件的发生吗?答案或许会让人失望。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和欧洲的航天组织一同开展了一项有关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演习,结果发现,目前地球上的任何科技手段都将无法避免这一悲剧发生。该演习由美国航空航
来源:cnBeta.COM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将延长“机智号”无人机在火星表面执行任务的时间。NASA宣布,“机智号”将会在火星表面再飞行30天时间,并有可能通过延长任务获得更多的测试时间。NASA表示,在延长任务期间将对无人机的侦
SpaceX和NASA刚签的29亿美元独家登月合同,突然又被暂停了。 原因嘛,就是两家竞争对手向美国政府问责局(GAO)提出强烈抗议。 贝佐斯领导的蓝色起源首先提交一份长达50页的抗议书,另一家Dynetics的抗议书更长,有61页。 马斯克也急了,在推特上阴阳怪气贝佐斯: ...
昨天上午,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建造空间站,是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自2010年立项以来,经过了11年的拼搏奋斗,现已进入空间站建造的关键时期。 作为我国首个空间站,“天宫”到底是什么样的?下一步怎么走?总台记者专访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30日消息,当地时间4月28日,曾参加首次载人登月任务的美国前宇航员迈克尔·柯林斯因病在佛罗里达州去世,享年90岁。就在两年前,为了纪念人类登月50周年,美国《史密森尼杂志》(SmithsonianMagazine)采
2021年4月29日11时22分,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随着天和核心舱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之后太阳能帆板两翼顺利展开且工作正常,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任务成功,标志着中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天和核心舱已就位! 长五B整装待发! 让我们一起默默倒数, 一起祝福中国空间站! ...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1年4月23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并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长征五号的近地轨道运力达到25吨,同步转移轨道运力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9日消息,每年,我们的地球都会邂逅来自彗星和小行星的尘埃。这些星际尘埃粒子穿过我们的大气层,变成滑过天空的流星。其中有一些则会变成微陨星落到地面。在法国极地研究所的支持下,来自CNRS、巴黎-萨克雷大学和国家自然历史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与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闵桂荣,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4月28日在北京逝世。闵桂荣,1933年6月2日生于福建莆田。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63年获苏联科学院
本文转载自中国载人航天 人类长期生活在地球上,组织器官适应了1g的重力环境,当航天员进入太空环境时,便不受重力作用“漂浮”在太空。在失重环境下,由于作用于人体下肢、骨盆、脊椎等承重骨的压力减小,同时肌肉运动减少,对骨骼的刺激减弱,使贮存在骨骼中的钙脱离骨基质,临床表现为骨骼质量 ...
本文转自中国科普博览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准备好了!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预报,核心舱发射已经进入倒计时,将于2021年4月底发射。这意味着,我国空间站建设序幕也即将拉开,这将是中国载人航天又一个里程碑。 中国天宫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正式完成在轨建造任务,成为长 ...
本文转自中国载人航天 曙光号功能货舱是国际空间站的首个舱段,于1998年11月20日由质子号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入轨。曙光号的发射升空正式拉开国际空间站建设的序幕,标志着人类史上第九个太空站,也是最大太空站以及最昂贵的航天器——国际空间站由此诞生。 曙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8日消息,当所有人都在为航天飞机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而惊叹时,宇航员鲍勃·斯图尔却陷入痛苦境地,这是人们向往的“天堂探索”,还是“地狱般的磨难”?在地球轨道的太空行走是非常艰辛的过程,宇航员需要穿着僵硬笨重的太空服在致
宇航员 太空2021/4/28 11:00:093
本文转自知乎日报 第一次去空间站的话,怎么样装作经常去的样子? 答主:和尚洗头用飘柔(1700+ 赞同) 1。 别脱袜子 空间站生存第一条:千万不要随便脱袜子。是因为脚臭么?哦,也不是,因为在空间站也要经常洗澡的,抗菌袜也是穿了就扔(没有水来洗)所以不会太臭。那是什么? ...
4月27日(农历三月十六),今年第一次“超级月亮”现象亮相夜空。19点25分左右,月亮从地平线东偏南方升起,23点左右运行到南方偏东位置,看上去又大又圆,成为“超级月亮”,也是今年的“第二大满月”。 所谓“超级月亮”,是指月亮位于近地点时刚好碰上满月,也叫“超级满月”。 据专 ...
新浪科技讯2021年4月27日11时20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九星”的方式将齐鲁一号、齐鲁四号、佛山一号卫星等三颗主星和中安国通一号卫星、天启星座零九星、起源太空NEO-1卫星、泰景二号01星、金紫荆一号卫
2012年12月13日,我国嫦娥二号探测器在完成既定任务后在距地球约700万千米远的深空,以10.73 km/s的相对速度近距离飞越了图塔蒂斯,获得了一系列高精度光学图像 小天体探测任务已进入工程研制阶段、嫦娥六号将在月背开展采样返回和探测、2030年前将建成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年来,科学家搜寻来自参宿四的假想轴子流的过程一无所获,但该过程却帮助物理学家对该恒星产生新的认知——这颗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可能是一个“暗物质工厂”。在巨大红色恒星参宿四内部深处可能正在制造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6日消息,举头望明月,明月何其小。但假如你登上一艘宇宙飞船,穿上太空服,踏上史诗般的月球徒步之旅,你猜环游月球一周,需要多久?答案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你的行走速度,每天行走的路程,以及规避危险地形不得不绕的弯路。总的
我们在日出或日落时所看到的辉光其实是宇宙尘埃引起的效果。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一直认为这些尘埃来自小行星,但现在他们不那么确定了。一开始,丹麦技术大学的约翰·雷夫·约根森并没有想要彻底改变科学界对宇宙尘埃的理解。事实上,这位天体物理学家甚至没想
来自国家航天局的消息:今天上午,2021中国航天日开幕启动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启动仪式上,我国首辆火星车名称揭晓,经全球征名、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层层遴选,最终“祝融号”脱颖而出。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 ...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新闻” 逐梦九天数十载 从“东方红”到“北斗” 从“天宫”到“天问” 从“嫦娥”到“玉兔” 中国人把自己的航天梦都藏在了这些名字里 今天(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 一起感受中国式传统智慧与探索未知的“浪漫” ↓↓↓ ...
据外媒报道,SpaceX载人龙飞船(Crew Dragon)上的宇航员在前往国际空间站(ISS)的途中成功避开了跟一块太空碎片的碰撞。据NASA发言人Leah Cheshire描述,这些碎片的性质尚不清楚,SpaceX任务控制中心要求机组人员穿上宇航服,为可能出现的异常做好准备。 ...
吴艳华表示,中国、俄罗斯将与其他国际伙伴一起,共同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国际月球科研站将是中俄两国为推动联合国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又一新的重要贡献,中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
作者:庞之浩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 ...
来源: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作者张双南 很多朋友都会问下面这些问题:谁给大爆炸提供了能量?为什么没有炸出来反物质呢?大爆炸之前是什么?大爆炸的中心在哪里?宇宙的边在哪里?我们会跟着宇宙一起膨胀吗?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吗?宇宙的未来是什么? 这些问题,有些是大家的误解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3日17时49分02秒,美国SpaceX公司用二手猎鹰9号火箭成功发射二手载人龙飞船,将四名宇航员送入太空,他们将在23小时后抵达空间站。这次任务名称为Crew-2,是SpaceX第二次商业载人发射,也是载人龙飞船的
来源:科研圈对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家JamesCordes以及他的众多同行来说,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远镜(Arecibo)在去年突然垮塌彻底搅乱了他们的研究计划。Cordes研究脉冲星,它是巨型恒星爆发后的遗留物,能够周期性发出射电
原标题:航天技术民用:尿不湿、气垫鞋、脱水蔬菜,都是从天“下凡”付毅飞来源:科技日报4月24日就是中国航天日,说起航天,很多人都会觉得那是太空里的事,离日常生活很远。航天技术也是高高在上,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关系。其实,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许多
来源:AIR&SPACEMAGAZINE撰文:RalphLorenz翻译:任天如何登陆一个陌生的星球?古代的探险家和地图制作者往往用海怪和龙来填补航海图上未知的区域,与此类似,今天人类的探测器在探索其他星球时,也面临着种种未知的危险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1日消息,目前,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和空军技术学院(AFIT)合作开展了一项研究,致力于研究核装置爆炸产生的中子能量如何对小行星进行轨道偏转。科学家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中子能量来源(裂变中子和聚
作者郭超凯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有望超过40次,全年发射次数和数量将再创新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多型长征火箭联手开启的空间站建设任务。长征五号B火箭将发射空间站核心舱,长征二号F火箭将通过发射神舟载人飞船送航天员入空间站,长征七号火箭将发
来源:DeepTech深科技据TechCrunch报道,SpaceX将于2023年末发射“重型猎鹰”(FalconHeavy)运载火箭,此次载荷为太空机器人初创公司Astrobotic建造的格里芬月球着陆器(GriffinLunarLand
俄罗斯副总理鲍里索夫18日宣称,国际空间站已经严重老化,俄方计划在空间站运营合约2024年结束后退出该项目,并开始建造自己的空间站。而按照中国官方此前公布的消息,将于今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用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另外,美国还有建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0日消息,物理学家正在努力弄清宇宙刚刚诞生数秒时是什么模样。然而,这个问题可谓极其复杂。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许多不明之处。从迷你黑洞到各种奇异的相互作用,婴儿时期的宇宙可是个极尽繁忙之处。已知信息让我们
NASA宣布,已选择马斯克的SpaceX作为的唯一指定月球登陆提供商,签订28.9亿美元独家合同。 美国上一次登陆月球是1972年发射的阿波罗17号,距今已过去半个世纪。 作为阿波罗计划的继承者,本次登月以希腊神话中阿波罗的孪生姐姐命名为阿尔忒弥斯计划(Artemis Pro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9日18时52分,美国宇航局正式宣布,首个火星无人机“机智号”成功在火星耶泽罗撞击坑完成首飞,这也是人类首次在地球以外的大气层内完成动力飞行。北京时间4月19日15时30分,这架1.8公斤重的无人机旋翼桨叶首飞转速在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9日消息,在距离地球几百万公里外的太空,哪怕是极轻微的健康问题都可能是致命的。不过,尽管困难重重,太空“药剂师”还是给出了一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在宇航员的工作中,处理超出常人经验范围的情况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即便如此
当前通话质量不佳。“喂?听得清吗?”先要内部和谐研究人员早晨在接收“毅力号”返回的X波信号时,突然有一段高频率出现在了频道内!未来应该怎么办?
探测器 火星2021/4/19 11:00:0810
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射出的紫外线,或许影响了地球生命的演化。 撰文 | 亚伯拉罕·洛布(Abraham Loeb) 翻译 | 赵剑琳 1939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数学年鉴》(Annals of Mathematics)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宣称自 ...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发射在即。根据规划,今明两年中国将通过11次任务完成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建好后届时安排4个乘组共12名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由于在空间站中身体处于失重的状态,航天员生活起居都不方便,尤其是如厕问题,即使是训练有素的航
新浪科技讯 4月17日早间消息,NASA周五宣布,将选择Space X及其星际飞船为 “阿尔忒弥斯”(Artemis)计划提供载人登月系统。 “阿尔忒弥斯”(Artemis)计划是NASA提出的登月计划,目标是在2024年前将一批宇航月送往月球并返回。此前NASA曾有三家公司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