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天文航天
  • 太空厕所十大趣事|宇航员|国际空间站|美国宇航局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5日消息,即使宇航员离开家园到距离地面数百万公里的太空中执行任务,仍无法逃避生活中的吃喝拉撒,他们仍然要吃饭、睡觉和上厕所,当然,在零重力环境下使用厕所以及处理排泄物的方法有些棘手。从最早期的太空任务开始,许多奇妙的
  • 探索不止:好奇号迎来第3000个火星日|火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4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火星漫游车毅力号(Perseverance)即将于今年2月降落在火星的杰泽罗撞击坑,但我们不应该忘记,好奇号已经在火星上进行了大约8年的探测工作。自2012年8月6日在盖
    火星2021/1/15 9:00:470
  • 2021年太空活动清单|火星|太空|月球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在遭遇新冠疫情的情形下,全球各地所有重大活动都受到严重影响,太空探索也不例外,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克服困难,逐步地开展太空探索。2021年,对于地面和太空来说是非常繁
    火星 太空 月球2021/1/14 10:00:192
  • 银河系盘面存在上下沿伸5万光年的巨大对称气泡|银河系|恒星|天文学家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几十年以来,天文学家一直在争议银河系的神秘气泡是近而小,还是远而大,目前最新X射线全天观测数据表明,银河系中心存在两个高温气泡,其上下延伸大约5万光年,比之前发现的费米气泡更大。德国马克斯·
    银河系 恒星 天文学家2021/1/14 9:00:362
  • 基于机器学习的望远镜,性能如何?|望眼镜|人工智能
    来源:中科院之声天文望远镜是天文学家了解宇宙的重要工具,随着对宇宙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对望远镜相关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望远镜是一个包含多个子系统的复杂系统,为保障望远镜始终工作在性能最佳状态,每次望远镜开始观测前,维护人员需要花费数个小时对
    望眼镜 人工智能2021/1/13 10:00:460
  • 美国宇航局即将进行SLS火箭首次点火测试|太空|美国宇航局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最新声明将于1月17日点燃“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这将是SLS火箭首次点火测试,它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太空火箭,美国宇航局计划将其用于非商业人类太空飞行,它是美国宇航局“阿尔忒
    太空 美国宇航局2021/1/13 10:00:431
  • 没想到吧!火星竟然是个“夹心蛋糕”|地球|火星|行星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NASA的洞察号任务带来了首个关于地球以外行星的内部结构的数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洞察号”(InSight)任务终于探测到火星内部了,并发现了火星壳可能有三层。这是科学家首次直接探测到地球以外行星的
    地球 火星 行星2021/1/12 15:00:190
  • “牵手”中微子,到太阳内核一探究竟|中微子|太阳
    原文作者:GabrielD。OrebiGannBorexino合作项目在《自然》上发文,报告了中微子物理学中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他们首次探测到了来自碳-氮-氧(CNO)核聚变循环产生的中微子。测量这些中微子,将有助于人们更清晰地了解太阳
    中微子 太阳2021/1/12 15:00:054
  • 2021年10项重大航天任务成功率预测:谁的成功率更高?|火星|NASA|宇航员
    来源:DeepTech深科技2020年的航天飞行任务没有按计划进行,大流行病让全球各地的行业活动受到了重创,太空活动也未能幸免。2019年,我们列出了2020年最期待看到的七项航天任务,其中一些取得了圆满成功:SpaceX把宇航员送上了太空
    火星 NASA 宇航员2021/1/12 12:00:213
  • 太阳,我们来了:中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明年发射|太阳|ASO-S卫星
    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太阳,是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一颗恒星,也是唯一一颗可以详细研究的恒星。它为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但同时也会对地球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将于2022年发射升空,
    太阳 ASO-S卫星2021/1/11 16:00:500
  • 半个世纪以来,地球自转正在加快|地球|自转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2020年,就连时间也没逃过劫难。自1960年有记录以来,最“快”的28天,全都发生在2020年,也就是地球绕轴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比平均用时快了几毫秒。虽然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之处——
    地球 自转2021/1/11 10:21:411
  • 最新研究:龙宫小行星聚集形成之前失去大量水分|小行星|陨石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研究表明,日本“隼鸟2号”飞船最近勘测“龙宫(Ryugu)”小行星上的岩石时,发现其表面的岩石在聚集形成小行星之前,似乎已失去大部分水分。2020年12月,隼鸟2号飞船从龙宫小行星
    小行星 陨石2021/1/11 10:01:352
  • 2021年将成史上过得最快的一年,最短的一天在7月|地球
    来源:科研圈近期地球自转速度有加快的趋势,自有记录以来最短的28天都发生在2020年。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今年我们将见证史上过得最快的一年。编译戚译引刚刚过去的2020年感觉格外漫长,而2021年的开端看起来也不怎么样。但一个好消息是:今
    地球2021/1/11 9:00:032
  • 向深空进发,这些国家可圈可点|SpaceX|NASA|金星
    来源:科技日报美国载人龙飞船改写美国航天史在小行星贝努上着陆并采样在航天领域,美国依旧扮演着全球航天领导者的角色,有序推动空间研究和深空探索任务的开展。2020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欧洲空间局携手研制的“太阳轨道飞行器”成
    SpaceX NASA 金星2021/1/9 12:01:591
  • 我们能在另一颗星球上培育转基因生物吗?|星球|地球|太阳系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2020年早些时候,一支研究小组提出,我们应该先在火星传播地球微生物,以培育适合人类生存的气候,这一建议引起科学界的轰动。但该观点不会被“反污染”学派人士接纳,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仅是他们从未
    星球 地球 太阳系2021/1/8 12:00:250
  • 土卫二的冰下海洋理论上可孕育生命|生物|化学|土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NASA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来到土星的卫星土卫二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年轻、表面光洁、冰层覆盖的星球。土卫二表面的有些部分比较古老,而且还有环形坑,但是在其他部分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地表有新近的活动
    生物 化学 土星2021/1/8 10:01:393
  • 地球大气中的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外星生命吗?|微生物|大气层|地球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你感到孤单的话,别难过。在你头顶几万英尺的高空,漂浮着无数微小的生物,它们正陪伴着你。随着科学家对这些高空漂浮的生物的了解越来越多,以及逐渐弄清楚它们跟地球表面的相互作用之后,科学家们开始
    微生物 大气层 地球2021/1/8 9:01:408
  • 暗能量只有一种吗?|宇宙|量子|暗能量
    来源:牧夫天文也许我们不该将暗能量“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暗能量,这个由我们赋予解释当前宇宙加速膨胀现象的神秘名词到底隐藏着什么,我们还不得而知。许多理论物理学家认为暗能量的驱动力是某种量子场,但这些想法很难与弦理论的见解相协调。新的研究
    宇宙 量子 暗能量2021/1/7 10:00:121
  • 揭开太阳系中最大峡谷的神秘面纱|太阳系|火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大峡谷上方的1.4亿公里外,一道更大更长的深渊在火星表面切开一个大口子。这个深邃宽阔的峡谷有一个名字,叫“水手号峡谷”。“水手号峡谷”沿着火星赤道延伸,长约4000公里,几乎是火星周长的四分
    太阳系 火星2021/1/6 10:00:052
  • 八万亿像素拼接出火星古河道图景|火星
    来源:牧夫天文长期以来,航行并测绘河流是人类探索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鲍威尔探索科罗拉多峡谷[1]、皮萨罗沿着亚马逊河寻找到黄金国[2]。河流,对我们的探索至关重要。如今,科学家们绘制出一幅独一无二的河流流域图——它在一个与地球气候完全不
    火星2021/1/5 11:01:301
  • 2020年最佳太空图像:“宇宙暗礁”和太阳特写镜头|太空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2020年有许多精美的宇宙图像,其中包括:哈勃望远镜发射30周年拍摄的“宇宙暗礁”、太阳特写镜头等。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宇宙暗礁”哈勃望远镜是迄今科学家设计的最重要的天文勘测仪器之一,2020年
    太空2021/1/5 10:01:235
  • 灭霸响指后,宇宙会以什么方式终结?|宇宙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原文作者:RaminSkibba科学家知道世界将如何结束。太阳将耗尽燃料,进入红巨星阶段。它最后的爆发将膨胀并吞噬最近的行星,留下地球成为一块烧焦且毫无生命的岩石。我们的星球还剩下大概50亿年的时间。描绘着这幅严峻
    宇宙2021/1/5 9:00:020
  • 2020年十大黑洞发现|黑洞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物理学家如今正处于了解黑洞的黄金时代。自2015年以来,研究人员已经能够使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获得黑洞并合产生的信号,而诸如事件视界望远镜(EHT)等望远镜曾拍摄到黑洞阴影的第一
    黑洞2021/1/4 11:01:289
  • 我们要改变搜寻外星人的方式,从宇宙学角度定义生命!|外星人|金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金星大气层发现外星生命迹象可能是2020年最重大的天文消息,但没过几天,这则消息就从科学头条新闻中消失了……事实上,此类重磅新闻在历史上并非独一无二,1996年,当时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站在
    外星人 金星2021/1/4 10:00:030
  • 2021年第一场流星雨来了!就在明天!|天象
    来源:闽南日报象限仪流星雨是每年年初北半球最精彩的流星雨,在1月初会达到流星数量的峰值,它与每年8月的英仙座流星雨及每年12月的双子座流星雨并称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它们的每小时流星数量理论值基本都在100颗以上。不同于一般流星雨的是,象限仪
    天象2021/1/4 9:00:236
  • 2021年中国“天眼”开放,美媒记者探访后感叹了……|天文
    来源:科技日报近日,美国媒体获准赴现场近距离探访中国“天眼”外媒感叹:中国迅速崛起的科技实力令人侧目2020年12月初,美国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坍塌后,位于中国贵州省平塘县的射电望远镜成为了全球唯一的“天眼”。与此同时,中国宣布“天眼”将从20
    天文2021/1/3 11:01:491
  • 天问一号飞行里程突破4亿公里,距离火星约830万公里|天问一号
    来源:中国探月工程截至2021年1月3日6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163天,飞行里程突破4亿公里,距离地球约1.3亿公里,距离火星约830万公里,飞行状态良好。按计划将在一个多月后实施近火制动,进入环火轨道。天问一号任务是我国独立开展行
    天问一号2021/1/3 11:01:445
  • 除了嫦娥五号、天问一号,2020年中国航天还有哪些高光时刻?|嫦娥五号
    来源:科普中国  导读  2020年,人类面临了众多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超难模式下,中国航天不断创造奇迹,又迎来了厚积薄发的一年,在新型火箭首飞、卫星导航系统、月球与深空探测与商业航天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今年是中国航天的超级2020,这些高光时刻值得铭记。  01  嫦娥 ...
    嫦娥五号2021/1/2 13:01:396
  • 嫦娥五号轨道器开展拓展试验|嫦娥五号
    来源:中国探月工程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与返回器在距离地球5000公里处实施分离,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轨道器顺利执行规避机动。在完成既定主任务后,轨道器开展拓展任务,启程飞往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L
    嫦娥五号2021/1/1 12:00:101
  • 2020年十大太空飞行故事|SpaceX|宇航员|国际空间站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虽然2020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许多国家与新冠病毒做斗争,数以万计的患者相继死亡,但是2020年并未阻挡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2020年,两艘太空飞船从小行星上采集到珍贵的样本;商业太空飞船
    SpaceX 宇航员 国际空间站2020/12/31 11:00:082
  • 2020年年底天文天象总结和来年展望|太阳|彗星|地球
    来源:牧夫天文伴随着圣诞节的美好祝福,2020年也迎来了尾声,在这一年里发生过许许多多的天文奇观,现在就让我们通过本文一同回溯一下五大天文精彩瞬间吧~2020年五大精彩天文瞬间4月8日    年度超级
    太阳 彗星 地球2020/12/31 10:00:090
  • 和嫦娥五号一起“上天”的水稻种子发芽了!|嫦娥五号
    来源:科技日报搭载嫦娥五号在月球遨游23天后,一批约重40克水稻种子顺利返回地球,标志着我国水稻育种首次完成深空空间诱变试验的搭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2月23日,国家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举行了嫦娥五号搭载种子交接仪式。这批“奔月”的
    嫦娥五号2020/12/29 10:33:270
  • 遥感三十三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十三五”宇航发射任务收官|宇航发射|遥感卫星
    来源:科技日报记者:付毅飞2020年12月27日23时4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卫星和搭载的1颗微纳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至此,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十三五”期间发射任务圆满
    宇航发射 遥感卫星2020/12/29 10:00:152
  • 为什么我们不直接把核废料送去太阳或月球?|核废料|月球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核能十分神秘。虽然核反应仅用一丁点的“起始”材料就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从而使其成为一种奇妙且可靠的能源,随之还有一些棘手的难题。与“核”相关的最大问题之一便是,如何处理核反应过程中必然产生
    核废料 月球2020/12/29 10:00:082
  • 2020年外星人十大发现:比邻星外星人向人类打电话?|外星人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的地球在宇宙中非常渺小,就像太空中一粒小石块。人们一直对地球人类在宇宙中是否是孤独唯一的高等智慧文明存有疑问。尽管这个问题在2020年仍没有获得解答,但许多发现似乎增加了外星生物存在的
    外星人2020/12/29 10:00:0329
  • 行星是这样形成的?|行星
    来源:中国国家天文关于行星系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形成过程与我们现在的太阳系有什么样的联系,是天体物理学中最为基础的问题之一,也是破解我们在宇宙中的地位之谜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得益于开普勒望远镜等系外行星搜索项目的成功,我们已经对宇宙中无处不
    行星2020/12/28 9:01:217
  • 飞向火星,重新设计的核动力火箭值得一试|核反应堆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核反应堆在虽然在地球上惹出很多麻烦和争议,但它们却可以产生足够的能量和推力,快速地将大型宇宙飞船送上火星,甚至更远的星球。事实上,核动力火箭发动机的想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至关重要的
    核反应堆2020/12/28 9:01:163
  • 我科学家发现591颗高速星,其中43颗能“逃离”银河系|恒星
    来源:科技日报12月26日,记者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在LAMOST和Gaia数据中发现591颗高速星,其中43颗能够摆脱银河系引力束缚,未来将飞出我们的银河系。这是自第一颗高速星发现以来,一次性捕获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
    恒星2020/12/27 12:00:162
  • 太阳系近郊“房源”,了解一下?|太阳系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既不平凡也不简单对于人类来说,太阳无疑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可能有姿态万千的生命现象。太阳给人们以光明和温暖,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能源。在宇宙的舞台上,太阳是一颗个头中等、亮度一般、
    太阳系2020/12/25 16:00:051
  • 昨天清晨,小行星撞地球,就在青海!|小行星|陨石|地球
    来源:果壳2020年12月23日,清晨7点23分,一颗明亮的火球划过青海玉树和西藏昌都交界的高空。正值隆冬,对于当地来说,还要再过1个多小时才会日出,天空仍然漆黑。但突然出现的亮光,将天地照得亮如白昼,持续时间长达半分钟之久。方圆数百千米之
    小行星 陨石 地球2020/12/25 11:00:412
  • 挖掘引力波的化石,能找到被埋藏在黑暗中的宇宙真相吗?|地球|黑洞|宇宙
    来源:返朴近年来黑洞、引力波当属前沿热点研究。可是人们很容易发现,目前探测到的引力波信号总是来源于双黑洞合并或中子星合并这类极端的天体事件,并未探测到更为常见的双星运动所辐射出的引力波;而更吸引科学家的,甚至可以解释宇宙起源问题的原初引力波
    地球 黑洞 宇宙2020/12/25 10:43:072
  • 月球陨坑数量超乎预料,现已发现10万多个!|月球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研究表明,月球陨坑数量超乎人们的想象,现已发现10万多个陨坑。利用月球探测器收集的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月球中低纬度地区发现至少10.9万个陨坑,现记录的月球表面陨坑数量比之前多十
    月球2020/12/24 11:01:350
  • 月球淘金热会引发地球大战吗?|美国|月球|科研
    来源:知社学术圈、12月19日,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1731克月壤正式交接给国家天文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开序幕。中国航天计划获取月壤的消息受到了同样在登月赛道上奔跑的国家的热切关注。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
    美国 月球 科研2020/12/24 11:01:323
  • 长征八号,首飞成功!|运载火箭|长征八号
    来源:中国航天报12月22日12点37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点火起飞,顺利将五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五颗卫星中,主卫星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新技术验证七号卫星,搭载的四颗小卫星分别是长沙
    运载火箭 长征八号2020/12/23 9:00:091
  • 长征八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文昌|长征|运载火箭
    12月22日12时37分许,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新成员长征八号遥一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为两级半构型,火箭捆绑2个助推器。长征八号按照模块化、系列化、组合化的思路开展研制,充分吸收了在役和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
    文昌 长征 运载火箭2020/12/22 14:01:093
  • 另一个恒星系统的第九行星|恒星|太阳系|行星
    来源:牧夫天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虽然人们对太阳系愈发了解,但我们仍面对着许多未解之谜,其中之一就是太阳系内是否存在着一个距离极远的、巨大的第九行星。没有人见过这颗行星的真面目。目前我们也只是根据一群绕太阳运行的小天体的轨迹作出推断。这些天体
    恒星 太阳系 行星2020/12/22 13:00:383
  • “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里程突破600米,完成第25月昼工作|太阳|月球|玉兔二号
    来源: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12月22日5时和21日19时22分完成第25月昼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设置,进入月夜休眠。截至今天,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在月面工作719天,月球车累计行驶60
    太阳 月球 玉兔二号2020/12/22 13:00:342
  • 火星上出现血红色的“天使”,是外星人的祝福?|火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颗欧洲卫星在火星南极地区拍摄到一张照片。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照片中竟有一个十分逼真的天使形象,有翅膀、光环和爱心。看起来,仿佛是火星上的某位艺术家勾勒出这天使的模样,来祝福我们地球人圣诞快
    火星2020/12/22 11:00:181
  • 银河系的新历史|恒星|银河系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2日消息,在过去两年中,天文学家已经改写了我们星系的故事。当撒哈拉以南非洲以采猎为生的科伊桑人凝视划破夜空的蜿蜒群星时,他们看到的是篝火的余烬(根据基因研究,科伊桑人在10万年前就已存在,为已知最古老的民族);同样
    恒星 银河系2020/12/22 11:00:140
  • 火箭上天后,残骸回收也有大讲究!|火箭回收
    来源:科技日报记者:付毅飞“火箭残骸里剩余残留物、危险品可能会形成次生危害,请广大群众不要近距离围观或接触残骸,严禁私自拆卸、拾捡、隐藏、贩卖和收购火箭残骸……”这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12月5日发布的一则紧急通知。这则通知针对的是近
    火箭回收2020/12/22 11:00:051
  • 地球最古老物质是啥?默奇森陨石有70亿年历史|陨石|历史|地球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1969年对于人类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完成这一壮举后说了一句经典名言——“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然而,就在人类登上月球两个月之后,地
    陨石 历史 地球2020/12/22 10:00:081
  • 光速这么快,是如何被人类测出来的?|光速
    来源:数字北京科学中心299792458m/s,现在,我们可以轻易地得到光速的准确数值。但是直到近代以前,人们对光的速度都缺少一个准确的认识。甚至都不能确定光速到底是无限的,还是以极快的有限速度传递。对这个问题,据目前已发现的文献记载,对光
    光速2020/12/21 10:00:373
  • 嗝~超有饱腹感的科普!“云云”众生之你真的看懂卫星云图了吗|卫星云图
    来源: 中国天气网  这两天全国天气略显平静  南方阴雨+北方冷空气  这样的天气格局  一直Ctrl+C Ctrl+V  常看咱们公众号的小伙伴知道  一旦天气归于“平静”  意味着什么  ——天星儿又没得写了  怎么可能?  作为一名多才多艺且极富责任感的  天气小编  除了 ...
    卫星云图2020/12/20 12:01:149
  • 乔迁之喜 | 月尘落户国家天文台|月球土壤|嫦娥五号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12月19日,国家天文台迎来一位贵客,由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的月球样品历经近20天的星际跋涉来到北京,最终在国家天文台安家落户!今天,在国家天文台举行的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接收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月球土壤 嫦娥五号2020/12/20 12:01:092
  • 中国航天人说“我们没吹牛” 网友点赞:必须的!|航天人|嫦娥五号
    近日,一份旧报纸在网络上“火”了。不少网友评论,15年前各国探月计划只有中国实现了!对此,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总师顾问叶培建说:“我们实现了承诺,我们没吹牛!”
    航天人 嫦娥五号2020/12/19 14:01:393
  • 探月特刊 | 16年:中国探月的脚步|嫦娥五号|探月工程
    来源:34号军事室记者 |贺逸舒 李一叶通讯员 |郑伟杰 吕炳宏全文4927字,阅读约需10分钟盼望着,盼望着,“嫦娥”回来了。她是如此渴望回家,疾如流星般扑向风雪夜幕中的阿木古郎大草原。阿木古郎,在
    嫦娥五号 探月工程2020/12/18 14:00:144
  • 能否搞载人旅游?国家航天局:技术没问题,现阶段要服务科学|月球|宇宙|载人旅游
    12月17日,在国新办就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表示,未来星际探测主要围绕“勘、建、用”三个字。至于能不能搞载人旅游,他表示,“从技术上是没问题的,关键是耗费很昂贵,现阶段还是要以
    月球 宇宙 载人旅游2020/12/18 10:40:000
  • “嫦五”挖的“土”有啥用|嫦娥五号|月球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甘晓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整个工程任务转入科学研究的新阶段。当天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副局
    嫦娥五号 月球2020/12/18 10:39:453
  • 新型原子钟能运行140亿年误差不到0.1秒|量子|麻省理工学院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美国专家最新设计出一种新型原子钟,它非常精确,如果让它持续运行140亿年(相当于当前宇宙的年龄),其误差竟然不到0.1秒。他们利用一种叫做量子纠缠的奇特现象,在该现象中粒子会紧密地连
    量子2020/12/18 10:39:334
  • 马斯克如何征服火星:发射1000艘飞船,运送10万人抵达火星!|火星|地球|SpaceX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SpaceX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认为,人类需要离开地球,从而确保人类能够在灾难到来时生存下来。12月10日,该公司星舰飞船原型机SN8升空抵达12.5千米高空后,但由于着陆过程过快,最终
    火星 地球 SpaceX2020/12/17 11:00:011